02.17 推背圖第十三象:後漢亡,後周立


推背圖第十三象:後漢亡,後周立


【讖曰】

漢水竭 雀高飛

飛來飛去何所止 高山不及城郭低

【頌曰】

百個雀兒水上飛 九十九個過山西

惟有一個踏破足 高棲獨自理毛衣

【金聖嘆】“此象主周主郭威奪漢自立。郭威少賤,世稱之曰郭雀兒。”【詳解】【讖頌詳解】

1.解讖

【漢水竭】:後漢亡。

後漢:947年1月,契丹滅後晉,之後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後漢。948年劉知遠死,劉承佑即位,951年被郭威兵變所滅。

【雀高飛 飛來飛去何所止 高山不及城郭低】

指郭威(乳名雀兒)飛到了皇位上,建立了後周。

圖中:以城郭隱喻「郭」,以鳥喻雀,以水(漢水)喻後漢。郭、雀兒在漢水之上,指郭威滅後漢,建立後周。

2.陳曦解頌

【百個雀兒水上飛 九十九個過山西】

歷史上有很多大將象郭威一樣過黃河北上抗擊過契丹,到了太行山以西。「山西」:太行山以西。

【惟有一個踏破足 高棲獨自理毛衣】

惟有郭威一個,打著去抗擊契丹的旗號出兵,到澶州(河南濮陽,澶音蟬)就兵變了,黃袍加身,返回京城稱帝去了。「踏破足」:不走了。

【文徵解卦】

卦為「既濟」,下半部分為離,指火;上半部分為坎,指水。

卦為「陰陽和諧之象,上下相通之意」。大象:「水性下注,火勢上炎,水火相濟,完成之意」。運勢:「名利雙收,成功之象,但初吉終亂,好景不長」。

本卦正是郭威在位的時運。郭威開國立業,是「既濟」的好運。郭威治國有方,朝政清明,懲治貪官,百姓安樂,正合「和諧暢達」。他崇尚節儉,開一朝節儉之風,令世人稱頌。但郭威登基3年即逝、其養子(內侄)柴榮即位後,又早逝,後周乃亡,正合「好景不長」。

【眾人解曰】

不詳人 嘆曰:

後周郭威的預言

心緣 嘆曰:

《推背圖》第十三象準確預言了後漢的興亡。第十三象的圖中的城牆上立著一隻雀兒,城下水上百隻雀兒在飛,暗指後周郭威滅後漢立朝的事情。郭威世稱郭雀兒,因此以雀兒為喻。讖文說:"漢水竭,雀高飛。飛來飛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漢水竭"指後漢滅亡,"雀高飛"指郭威建立後周。後兩句意思是郭威幾經周折,最後終於取得成功。

頌文是:"百個雀兒水上飛,九十九個過山西。唯有一個踏破足,高樓獨自理毛衣。"意思是想做皇帝的人像雀兒一樣多,但大多數都像日落西山一樣失敗了,只有郭威取得了成功。

【歷史】

「澶州兵變」

※ 前奏:三鎮平叛,功高震主

郭威是後晉時順州刺史郭簡之子,自幼喪父,家境窮困。從軍後自學兵書,憑著英勇善戰和品行才幹成了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股肱之臣。後漢隱帝即位不久,發生了三鎮叛亂,朝廷久討無功,郭威出馬平定了兵變。但郭威不貪功,替眾將、大臣邀功,在全國樹立了威望。

1. 慘遭陷害,眾將激反(因故事、戲說眾多,以下參考《資治通鑑》)

950年劉承佑信讒言,大剎功臣,還剎了郭威全家,並派人帶密旨去鄴都(今河北大名北)剎郭威。郭威深得部下愛戴,眾將激憤而反。

2. 回師除奸,帝亡立嗣

郭威令柴榮鎮守鄴都,自率軍回京城(開封)清奸邪,「除群小」。

隱帝剛愎自用,與慕容彥超帶兵迎敵。慕容大敗,士兵紛紛投降。隱帝沒有露面就逃跑了,躲進農家被亂兵所剎。郭威軍隊進京,太后臨朝,立高祖侄子劉贇(音:暈)為帝,並派人去接他登基。

3. 澶州兵變,黃袍加身

緊接著契丹趁亂入侵(950年十二月),內丘、饒陽淪陷,邊境告急。太后命郭威總領兵權,出兵拒敵。走了近400裡到了澶州。

劉贇派人慰勞軍隊,諸將不拜謝,擔心劉贇登基後清算他們,於是數千軍士譁變,擁立郭威,郭威插門阻止,軍士越牆進入,有人扯下黃旗批在郭威身上,將士山呼萬歲,其中就有郭威的大將趙匡胤(音:印)。

郭威率兵回師,成為「監國」,不到1個月就稱帝了,建立周朝,史稱後周。劉贇在宋州被囚禁,貶為「湘陰公」,次年被剎。契丹侵略損兵折將,又聽說郭威登基,而且遇到了月食的天象,就退兵了。

五千年文化,註定了藏龍臥虎,高手在民間,請諸位高手們,發表自己的評價,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