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歷史上失蹤的“傳國玉璽”到底去了哪裡?

看電影的廚子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是用傳奇的和氏壁鐫刻的。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出自丞相李斯所書,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篆文含義是:我順受天命當了皇帝,應該使百姓長壽,國運恆久昌盛。

秦朝以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玉璽為符應,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奉若奇珍,國家重器。傳國玉璽自橫空出世後,就開始了傳奇而血腥的經歷。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時,風浪突起,龍舟似欲傾覆,秦始皇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說來也怪,湖水霎時風平浪靜。8年後,有人持玉璽站在華陰平舒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軍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傳國玉璽獻給劉邦。劉邦打敗項羽後,建立漢朝,佩此傳國玉璽登基,號稱“漢傳國璽”。此後傳國玉璽珍藏在深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保管。王莽命堂弟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到太后怒斥,太后憤怒地將玉璽擲於地上,玉璽被摔壞一角,王莽令能工巧匠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死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年,十常侍作亂,群雄逐鹿中原。東吳孫堅率先攻入洛陽,在宮中的一口深井中打撈出一個宮女屍體,宮女脖子上繫著一個錦盒,打開一看,竟是失蹤多年的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做起了皇帝夢。後消息走漏,孫堅被殺,“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曹魏,曹丕欲蓋彌彰,讓人在傳國玉璽的肩部鐫刻漢隸“大魏受漢傳國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司馬家族篡位時,也依樣畫瓢,在玉璽肩部刻了字。這也成了傳國玉璽獨一無二的又一個標誌。

到混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傳國玉璽先被匈奴所得,後落入石勒之手。石勒別出心裁地在玉璽右側加刻了“天命石氏”。冉閔滅胡時,為了得到東晉的支持,將傳國玉璽獻出。隋統一華夏後,將傳國璽收入隋宮。

隋煬帝死後,蕭皇后帶著元德太子逃往漠北突厥之地,並且帶走了傳國玉璽。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想尋回玉璽,卻始終未得所願,最後命人雕刻了幾方名為“受命寶”“定命寶”的玉璽,聊作自慰。直到公元630年,蕭皇后與太子迴歸中原時,才將傳國玉璽獻於唐室。唐朝末年,戰亂四起,傳國玉璽先被後梁的朱溫所得。後來李存勗滅掉後梁,建立後唐,傳國璽遂歸後唐。公元936年,後唐被契丹擊敗,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點火自焚,傳國璽從此下落不明。

到到了北宋哲宗時期,洛陽一農夫在李從珂自焚的地方,挖出一方玉璽,獻於朝廷。據說當時經13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可惜到了靖康之難時,傳國玉璽被金兵擄走,從此了無蹤跡。

到了元末明初,有傳言說元順帝攜帶傳國玉璽遠遁漠北,朱元璋派徐達深入漠北,遠征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就是傳國玉璽,但最終無功而返。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一個陝西人聲稱得到了傳國玉璽,想要將其獻給孝宗皇帝。但孝宗認為此璽是偽造之物。

到了清初,多爾袞討伐蒙古叛亂部落,在察哈爾林丹汗的手中得到了傳國玉璽。玉璽上面刻有“制誥之寶”四個篆字,且交龍為紐,光氣煥爛。玉璽落入後金太宗皇太極手中,皇太極因此稱皇帝,定國號為“大清”,表示要佔領中原,取代明朝的統治。清初時,紫禁城藏御璽39顆,其中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被稱作“傳國玉璽”。乾隆自稱是“十全老人”,天下之事,沒有能為難他的。乾隆對考古有研究,且功夫了得,什麼古董玉器,一看就知真假。乾隆御用的國璽有4個,都是皇太極建立大清時雕刻的,分別是“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及滿文篆書“皇帝之寶”。乾隆當了皇帝之後,對著傳國玉璽仔細研究了半天,認定傳國玉璽是“贗品”。從此封存起來,不再使用。

那麼,乾隆是如認定此傳國一璽是贗品呢?一,這個玉璽上面共4個字,即“皇帝之璽”,而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上寫的是8個字,即“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很明顯對不上。二,西漢末年,王莽篡位,逼王太后交出傳國玉璽,王太后因為憤怒,將玉璽摔在地上,玉璽上雕刻的螭虎被摔崩,王莽命工匠用純金補上,後人稱“金鑲玉”。這件事志書上有記載,而乾隆面前的這個玉璽,是比較完整的,沒有缺口,也沒有金鑲玉的情況。因此,乾隆帝斷定這是個“贗品”。

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但無果。據說袁世準備稱帝時,派人跑到皇宮中向裕隆太后索要大清的傳國玉璽,遭到嚴詞拒絕後,就用官帽和金錢拉攏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溥倫,讓他偷偷潛入交泰殿裡,將玉璽偷了出來。在溥儀的回憶錄中說,這件事讓他感到“心酸、悲憤和恐懼”。自然,袁世凱拿到的這個傳國玉璽是假的,他只做了83天皇帝,就壽終正寢。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早在春秋時期,它就與“隨侯之珠”一起並列為當時中國的兩大奇珍了。

歷史上對和氏璧的材質有各種猜測:有認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認為是夜明珠的,也有認為是陝西藍田玉的。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處,它能熠熠發光,能除塵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稱夜光之璧。可見確有它的珍奇、稀罕性。近年有專家研究指出:和氏璧即是月光石,產於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發源地板倉坪、陰峪河一帶。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和氏璧的好奇心。那麼,傳國玉璽還在人世間嗎?有人認為傳國玉璽是和氏璧做的,是玉石,可以耐1000多度的高溫,所以一般的火是焚化不了的。歷史上的傳國玉璽數度隱沒,又數度浮現,到最後已難考其真偽。其實,傳國玉璽的真真假假早已不那麼重要,甚至傳國玉璽究竟是藍田玉還是荊山玉也無甚緊要,歷代豪傑奸雄所爭所奪的,從來就不是一方玉石。真正的傳國玉璽或許已跟著李從珂一起葬身於火海,也或許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散落隱藏在了民間。可以肯定的是,傳國玉璽應該還在這個世上,它必定靜靜地藏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如果有人能訪得其蹤跡,必將是轟動全世界的一樁大事!





歷史大縱橫


先科普下“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作為材料做成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擁有者,代表權力的象徵,也是正統,所以無論是哪個皇帝都不會把它帶入墳墓,而且其他人也不會同意,據說當時秦始皇可是要把這個傳國玉璽一直傳到萬世,也是萬萬沒想到,秦二世就滅亡了,造化弄人。


那麼現在關於傳國玉璽到底去哪了呢?其實到至今也沒有定論,但很多人都推測有以下幾個去向。

第一:有可能被契丹人帶走或者毀壞;因為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人擊敗後,手持玉璽一起自焚從此傳國玉璽的下落就再也沒有記載了,更不知去向。

第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說是在宋朝建立後,有個老農在李從珂的墳墓廢墟中撿到了玉璽,便上交朝廷,後來幾經周折到了北元,直到皇太極滅了北元后,再傳到了民國。不過這都是野史記載。



第三:在日本;因為日本天皇也用玉璽,所以很多人猜測有可能是當年侵略中國時被日本人找到了並帶回日本,不過這個應該不可信。

其實無論在哪裡都不重要了,難道找出來了還要奉持有者為皇帝嗎?


貓眼觀史


公元前228年,秦國滅掉了趙國,獲得了和氏壁,就用和氏壁雕刻成傳國玉璽,然後命李斯用小篆上面刻了八個字“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傳國玉璽就成了皇帝的象徵與信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遊,坐龍舟過洞庭湖的時候,忽然風浪大作,眼看著龍舟都要翻了,秦始皇就趕緊將傳國玉璽扔進湖中,就立馬風平浪靜了。公元前211年,有人又將傳國玉璽又獻給了秦始皇。

公元前207年,劉邦進咸陽城,秦王子嬰獻上了傳國玉璽。西漢末年,因為孺子嬰比較小,傳國玉璽在太后那邊,王莽就讓他的堂弟王舜前去討要,太后生氣的把玉璽扔到了地上,破了一角,王莽就讓人用黃金補上去。

王莽被殺,禁衛軍公賓獲得傳國玉璽,獻給了更始帝劉玄。赤眉軍殺掉了劉玄,傳國玉璽就到了劉盆子手裡。劉盆子後來兵敗,就將傳國玉璽獻給了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年,何進被宦官誅殺,袁紹率軍入宮誅殺宦官,張讓帶著漢少帝與漢獻帝出逃,玉璽就不見了。董卓入京,廢掉了漢少帝,改立漢獻帝。孫堅攻入洛陽城,在一口井裡發現了傳國玉璽,就交給了吳國太。

袁術從吳國太那邊搶走了玉璽,後稱帝,不久之後,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帶著玉璽到了許都,獻給了漢獻帝。

公元220年,漢獻帝禪讓於曹丕,玉璽就到了曹丕手裡,曹丕還在上面刻上了“大魏受漢傳國璽”。公元265年,魏元帝禪位於晉,玉璽就到了司馬炎手裡。公元311年,前趙劉聰俘獲了晉懷帝,玉璽歸前趙。

公元330年,後趙石勒滅前趙,獲得玉璽,在右側上面刻“天命石氏”。公元351年,玉璽到了冉魏手裡。後冉魏向東晉求援,然後玉璽就被晉將騙走,送回了東晉。

南朝的時候,經歷了南朝宋齊梁陳,陳最後被隋所滅,玉璽就到了隋,公元618年,楊廣被殺,蕭後帶著玉璽跑到了突厥。公元630年,蕭後帶著玉璽跑回唐朝,獻給了李世民。公元907年,後梁朱全忠滅掉了唐,公元913年,後唐滅掉了後梁,公元926年,石敬瑭攻入了洛陽,後唐李從珂就抱著玉璽自裁了,傳國玉璽就失蹤了。


歷史簡單說


請大家先回答一個問題:歷史上的“傳國玉璽”是和氏璧嗎?

也許很多人都會說“是”。但其實並不是。秦始皇留下的傳國玉璽並不是傳說中那塊神秘的和氏璧。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是用陝西藍田玉製成的。

後人為了凸顯出玉璽的傳奇性,才將這尊玉璽與和氏璧聯繫在一起。

關於秦始皇玉璽的情況,古人是這麼記載的:

首先是《晉書》有云:

又有秦始皇藍田玉璽,螭獸紐,在六璽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漢高祖佩之,後世名曰傳國璽。

除此以外,《宋書》也提到玉璽的情況:

初,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 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

這兩段記載是相通的,都說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源於陝西藍田玉,跟和氏璧沒有關係。

秦朝滅亡後,由於玉璽傳到了漢高祖劉邦的手上,才被後人稱作是“傳國玉璽”。

但是,玉璽上的璽文,在不同的文獻中記載是不同的。

我們大家熟知的版本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然而,《晉書》和《宋書》提到的版本是“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這還不算完,在裴松之《三國志注》中是這樣說的:

《漢官》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且康。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非也。“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是源於紀僧《玉璽譜》:

傳國璽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藍田山,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問題也就來了,這幾個版本:

受天之命和受命於天;皇帝壽昌、既壽永昌和既壽且康。

到底誰才是對的?誰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的印文?

按照我的理解,這些可能都是錯誤的,證明傳國玉璽早就不存在了。

如果傳國玉璽還留著,直接找出來看看就知道答案了。事實證明,傳國玉璽很早就不在了,所以人們是憑著印象製造出了新玉璽,並假託為秦始皇玉璽,所以才會產生這些不同版本的文字。


HuiNanHistory




緣來:傳國玉璽這玩意,據說是用和氏璧(就是羋月傳和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的那塊璧)打的。和氏璧最初是卞和發現的一塊玉石,據說為了這塊璧卞和還流出了血淚,最後這塊玉石在楚國打造成了和氏璧。

發展:和氏璧從被打造出來直到戰國楚懷王事情一直在楚國保存著,後來流落到趙國,在趙國期間就發生了我們課本中的“完璧歸趙”,最後在秦國滅掉趙國後到了秦始皇手中。始皇帝陛下命李斯丞相將和氏璧打造成了我們口中的傳國玉璽。漢代秦之後,傳國玉璽就一直在漢天子手中。東漢末年,董卓死後,他的西涼軍攜漢天子漢獻帝逃走,傳國玉璽被孫權他爹拿到手了,後來孫權他爹因為這個傳國玉璽還被人給弄死了。這個孫權他哥孫策後來將這個傳國玉璽獻給了袁紹兄弟。這個傳國玉璽在袁紹兄弟兵敗之後,到了曹操手裡。另外,這個傳國玉璽因為當年王莽篡漢被王皇后砸王莽摔掉一個角的。

去處:接上,自此傳國玉璽在各朝代代代相傳,直至靖康之難以後,傳國玉璽失蹤。此後,傳國玉璽便在傳言中忽隱忽現,贗品也是出現過的,真正的傳國玉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為什麼忽隱忽現:傳國玉璽已經不再是一塊玉那麼簡單,他已經具有了政治意義,誰得了傳國玉璽就是上天受命的真命天子,所以,人人都想得到傳國玉璽,在爭奪玉璽過程中玉璽丟失很是正常。另外,傳國玉璽除了是政治意義以外,他還是一塊絕世好玉,某些權貴帶進墳墓中也是可能的。所以,在戰亂中盜墓,國家覆滅過程中,傳國玉璽忽隱忽現是合情合理的。


SanaLi


周平王十三年(楚厲王元年,前758年),楚國國君熊眴繼位,即楚厲王。楚厲王在位中期,楚國荊山(今安徽懷遠)地方有一個叫卞和的小孩,在山中偶然得到一塊璞玉,於是把它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匠辨認,得到回覆說是塊普通石頭,楚厲王很生氣,認為是卞和欺騙他,於是砍斷了他的左腳。

周平王三十一年(楚武王元年,前740年),楚厲王的弟弟熊通成為楚王,就是楚武王。卞和又把玉石獻給楚武王,但是還是被鑑定為石頭,楚武王也以欺君之罪把卞和的右腳砍去。

周莊王八年(楚文王元年,前689年),楚武王的兒子熊貲繼承楚王之位,即楚文王。此時的卞和已垂垂老矣,即將不久於人世,因為兩次獻玉都被斥責為假,失去雙腳,即委屈又悲憤,於是抱著玉石在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都沒停,眼睛流出鮮血。

楚文王得知後,派人前去詢問,卞和回答說:“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戮之而漫,此臣之所以悲也。”意思是說自己哭不是為了雙腳,而是因為寶石被當做石頭,忠臣被認為是欺君。

楚文王於是命人把璞剖開,裡面果然是一塊美玉!於是把這美玉雕琢成一塊精美的玉璧,以卞和的名字命名為“和氏璧”,並封卞和為零陽侯。這就是和氏璧的由來。(具體故事,見《韓非子.和氏》、《史記、卷八十一》所載。)

和氏璧雕琢成品後,被楚文王所珍愛,收藏於楚國王宮。此後和氏璧一直在歷代楚王手中傳承,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歲月,直到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國令尹(即國相)昭陽在上一年楚滅越的作戰中率領楚軍作戰立下大功,被楚威王厚加賞賜,並把楚王室所珍藏的重寶----和氏璧賜予昭陽,作為最高獎賞。這樣,和氏璧從楚王的私藏轉為楚相昭陽的心頭摯至愛。

昭陽得到和氏璧後,喜不自禁,常於府中飲宴時,擺出來讓所請客人參觀評論,以炫耀誇讚一番。一次,昭陽宴請諸多門客,按慣例又把和氏璧擺在大堂讓人參觀,並自我誇耀。

門客們紛紛奉承讚譽,使得昭陽十分受用,於是與大家盡情歡飲,氣氛熱烈嘈雜,人來人往。其中有一個叫張儀的年輕人,因為窮困,投在昭陽門下,當個門客,混口飯吃,這次也被叫來參與宴席。

但沒想到的是,酒宴結束後,和氏璧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這一下昭陽驚怒交加,大發雷霆,嚴令徹查。有人進言說:“那個新來的叫張儀的小子,窮困潦倒、又品行卑劣,當時坐的離玉璧比較近,八成是他偷了。”於是昭陽下令把張儀抓來,嚴刑拷打,要他交待偷玉璧的罪。

是不是張儀偷的不知道,總之無論如何拷打,他就是不承認偷了玉璧,所以被打個半死。昭陽因為張儀是鬼谷子的學生,又是主動來投奔自己,這麼打死了也不好,於是恨恨下令,把張儀丟出府外,並讓人將其驅逐出楚國。

張儀遭受了如此羞辱,心中怒火迸發,離開楚國後,輾轉來到秦國,以卓越的遊說才能被秦惠文王所重用。之後,張儀數次使詐誘騙楚懷王,使得楚國背齊投秦,又被秦國拋棄,導致因小失大,最後小利也沒有到手。楚懷王狼狽不堪,楚國喪失實地,一片蕭條。這都是張儀前後“疲楚之計”的功勞。而引起楚國衰敗的起因,竟然是那塊小小的玉璧。

張儀與楚國的恩怨暫時不表,單說和氏璧本身。自從在昭陽府中失竊後,這塊玉璧再沒有出現在世人眼中,神秘消失了五十多年。

周赧王三十二年(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趙國宦官繆賢偶然在外人手中購得一塊玉璧,經過仔細辨認,終於確定這就是當年的和氏璧。繆賢大喜,把玉璧妥善保管,時時把玩。

繆賢得到和氏璧的消息,不久便傳到了趙國國君趙惠文王的耳中,此後史書上是說“惠文王得其玉”,十分簡單。但是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子,繆賢的結局又是什麼,這些統統沒有記載,只能我們自己去想象了。

趙惠文王得到稀世珍寶和氏璧的消息,短時間內就被秦昭襄王所知。此時的秦國已經是天下最強,對於山東六國的攻勢也是步步緊逼。為了壓服趙國,同時也是顯示秦國的強橫,秦昭襄王假意向趙國提出:用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讓趙國把和氏璧送到秦國來。

當然,秦國不可能真拿十五座城去換一塊玉璧,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顯示秦趙之間秦國所佔據的強勢地位,及試探趙國對於秦國強橫的反應。

之後的事情,無數的歷史書及藝術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演繹過,趙國大臣藺相如不辱使命、機智勇敢地面對秦國君臣,據理力爭,終於使得和氏璧“完璧歸趙”,維護了趙國的尊嚴。這裡因與“傳國玉璽”主題聯繫不大,所以就不再過多描述了。

秦王政十九年(趙王遷八年,前228年),在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下,趙國最終還是被秦國所滅,五十多年前好不容易被保留下來的趙國至寶和氏璧,隨著秦軍破邯鄲,終於被收入秦王的宮中,再一次更換主人。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國統一天下,秦王政也成為始皇帝,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始皇帝制作了一方國璽,上刻李斯親筆書寫的八個蟲鳥篆文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以此來宣示皇權的至高無上和皇帝的地位為神所授含義。而用於國璽製作的原料,相傳就是那塊稀世之寶----和氏璧。

按照後世的考證,春秋戰國的玉璧,是扁圓形中有孔的形狀,比較的薄,用來製作國璽,比較勉強,所以秦朝的國璽其實應該是用陝西當地的藍田玉製成,不是和氏璧。但是自南北朝以後,歷代史書記載的傳國玉璽,都是用“和氏璧”所制這種說法,本文為了延續傳國玉璽的傳奇性,採用後一種說法,即是使用和氏璧所製成。

自傳國玉璽製成後,它身上的光環就沒有散去過,千年以來,圍繞著這方玉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給中華朝代更替、國家興衰的歷史進程增添了精彩的旁註。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就在傳國玉璽剛剛製作好不久,始皇帝攜帶著它巡視南方,路過洞庭湖,乘坐龍舟跨越湖水,途中遭遇大風,使得龍舟幾乎傾覆。

慌亂之下,始皇帝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向神靈祈禱平息風浪。幸好不久風停水靜,始皇帝才得以平安,但是傳國玉璽因此失落。八年後,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就在始皇帝去世前一年,陝西華陰平舒道上,有人把此傳國玉璽奉上當地官員,國璽始得復歸

(如果猜得不錯的話,這重歸的玉璽,應該是重新制作的,也許就是拿和氏璧為原料。之前那塊用藍田玉製作的真正國璽,拋入洞庭湖後,基本上是不可能再找回,玉璽重歸,或許只是始皇帝的一個計謀,用來加強皇權的神秘性,和天命所歸的正統性。)

始皇帝死後,天下很快大亂,山東舊貴族及趁勢而起的豪強們紛紛舉兵,反抗秦朝。經過三年的戰爭,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王子嬰誅殺趙高後,獲得傳國玉璽。

不過子嬰無法抵擋已經攻入函谷關的聯軍,無奈之下,只得向第一個入關的義軍將領沛公劉邦投降,在咸陽以東十三里的積道亭舉行儀式,把秦國璽獻給劉邦。之後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把秦國璽隨身佩戴,稱為“漢傳國璽”,並傳給後世嗣皇帝,“代代相傳”。

漢初始元年(8年),掌握漢室實際權力的假皇帝王莽,撕下偽裝,“受禪”於孺子,稱皇帝,建立新朝,改元始建國。稱帝后,王莽派堂弟王舜向保管傳國玉璽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姑母)索要國璽。

王政君怒氣勃發,又不能制止王莽篡位,氣憤之下,將傳國玉璽重擲而出,大罵:

“爾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乘便利時,奪取國璽,不復顧恩義,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國璽被王政君怒擲下地,因此磕壞一角,王莽只得命工匠以黃金修補,填滿缺口,但是這以後傳國玉璽終究是留下了瑕疵。

新地皇四年(23年),窮途末路的王莽,被洶湧而來的義軍殺死於長安未央宮漸臺,隨身所配戴的傳國玉璽也被繳獲,輾轉落到漢更始帝劉玄的手裡。

劉玄得到國璽後,也沒有保住多久,更始三年(建武元年、25年),劉玄敗亡,死於赤眉軍之手,傳國玉璽被繳獲,名義上歸屬赤眉軍所立的漢宗室劉盆子。但這個時候,原更始帝部將、宗親、漢宗室劉秀已經自立為帝,建立政權,劉秀即日後的漢光武帝。

漢建武三年(27年),光武帝大軍在宜陽(今河南宜陽)擊敗赤眉軍,消滅了赤眉政權,劉盆子向光武帝投降。光武帝收降劉盆子並贍養其終身,同時獲得了劉盆子獻上的傳國玉璽,於是國璽再次歸於漢室,安身洛陽皇宮。

傳國玉璽此後在漢皇室歷代皇帝手中傳承近二百年,到漢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謀劃誅殺宦官,消息走漏後反被宦官所殺,然後何進部將又聚兵殺入宮中,局勢頓時混亂不堪。亂軍中,宦官首領段硅裹挾漢少帝逃出皇宮,慌亂中遺失玉璽,導致國璽自此失蹤。

此後董卓進京,禍亂朝政,導致漢初平二年(191年),“十八路諸侯進京”討伐董卓。董卓不敵,棄洛陽焚燒宮室,逃往長安。

討董聯軍中,長沙太守孫堅率先攻入洛陽,駐紮城南,清掃宮室,於甄宮外一口井中撈出一具投井自盡的宮女屍體,在她脖子上所繫的錦囊中得到一個硃紅小匣,打開觀看,裡面正是失蹤的傳國玉璽!

孫堅得到國璽後,頓時生出異心,於是把傳國玉璽秘密藏在其妻吳氏處,以等待時機,獲取更大利益。

(有後世的推測,認為這個國璽出現得太蹊蹺,有可能是孫堅自己刻的,作為日後謀取利益的依仗,不過只是推測,沒有實證。)

漢初平三年(192年)孫堅奉名義上的主公袁術命令,渡漢水攻擊劉表,擊敗劉表部將黃祖。就在乘勝追擊黃祖的途中,在峴山被黃祖軍伏擊,孫堅當場身亡,部眾因此潰散。此後孫堅妻子吳氏帶著靈柩投奔廬江孃家兄長,被袁術得其知身藏傳國玉璽,於是半道截擊,逼迫吳氏交出國璽。

袁術憑藉奪來的國璽僭越稱帝,卻被天下諸侯不齒,遭到曹操、呂布、孫堅之子孫策等人合力攻打,一敗塗地,部眾四散。最後在漢建安四年(199年),眾叛親離的袁術病死於壽春,死前想喝口蜂蜜水也不得。

袁術死後,他所竊取的傳國玉璽被荊州刺史徐璆自其家眷手中奪過,並轉送許昌曹操處,曹操將其繳還漢獻帝,至此國璽得以歸漢。

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受禪”代漢自立,建立魏國,傳國玉璽更換主人,從劉氏手中轉到曹魏皇家。

為了顯示自己受禪的合法性和天命所歸,曹丕在得倒傳國玉璽後,畫蛇添足地在國璽側面刻上“大魏受漢傳國璽”七個隸書字,來證明“受禪”的正當性,實在是欲蓋彌彰。

四十五年後,魏鹹熙二年(265年),魏權臣司馬炎有樣學樣,以同樣的“禪讓”方式,逼迫魏元帝把皇位“讓”給自己,建立晉朝。

自然而然,司馬炎也從曹魏手中取得傳國玉璽,以彰顯自己建立政權的合法性。至於國璽側面的那幾個隸書字,史書上沒有記載是否被抹去,估計是照舊留著(如果強行抹去,恐怕國璽經受不住,搞碎就玩不下去了。)

晉永嘉五年(311年)在八王之亂的殘局下,西晉朝廷土崩瓦解,晉懷帝被匈奴前趙所俘獲,傳國玉璽第一次被異族奪取。

晉咸和四年(前趙光初十二年、後趙太和二年,329年)後趙滅前趙,傳國玉璽被後趙君主石勒奪取。次年,石勒因得到國璽,所以稱皇帝(之前稱大趙天王),並別出心裁地在國璽右側再刻上“天命石氏”四個篆書(國璽:你們不要瞎刻了好不好!)

晉永和五年(後趙太寧元年,349年)後趙暴君石虎去世,諸子紛爭,後趙內亂。石虎養孫石閔(冉閔)趁亂奪取朝政大權,並在次年殺後趙皇帝石鑑,自立為帝,國號魏,史稱冉魏,傳國玉璽也因此落到冉閔手中。

冉閔大殺後趙皇室,四面樹敵,導致中原混亂,立國於遼東的前燕慕容氏政權趁機大舉南下,進攻冉閔,意圖奪取中原。晉永和八年(冉魏永興三年,前燕燕元十六年352年),慕容儁大敗冉閔,俘獲並處死了他。冉閔之子冉智被前燕圍於鄴城(今河北臨漳),內外交困下,只得向東晉求援。

晉派出濮陽太守戴施為前鋒援軍,趕往鄴城救援冉魏。戴施見前燕勢大,估計是打不過,但是又想拿回目前保存在冉智手裡的傳國玉璽,於是半哄半騙地向冉智要求,以傳國玉璽為質,送還晉室,以換取後繼援軍。冉智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將傳國玉璽交給戴施。

戴施得到國璽後,馬上派部下都護何融率領三百騎兵,連夜將傳國玉璽急送返回建康。晉室皇帝時隔四十二年後,再次收回傳國玉璽,從而結束了因為沒有正統國璽,而被北方諸國譏笑為“白板天子”的歷史。

而戴施,也並沒有全力抵抗燕軍,在前燕的猛烈攻勢下,已經達成使命的晉援軍紛紛撤回。冉魏內外援兵全無,不能抵抗燕軍,只得向前燕投降。燕主慕容儁受降後進入鄴城,本以為可以獲得國璽,得知傳國玉璽已被晉軍提前劫走後大失所望,懊惱不已。

為了掩飾失去天命的缺陷,慕容儁私下命人刻了一塊假的國璽,對外謊稱冉閔之妻董氏已將傳國玉璽奉獻給他,並因此改元元熙,聊以自慰。

真正的傳國玉璽迴歸晉室後,一直留在建康皇宮。此後南朝各代更替,先後有:

晉元熙二年(宋永初元年、420年)劉裕建宋代晉;宋升明三年(齊建元元年、479年)蕭道成建齊代宋;齊中興二年(梁天監元年、502年)蕭衍建梁代齊;梁太平二年(陳永定元年、557年)陳霸先建陳代齊。晉、宋、齊、梁、陳五代前後相延,歷時一百六十九年,而傳國玉璽也在這期間不斷轉手,更換一個又一個主人。

慕容儁所私刻的那方假國璽,在北方各國沒有真璽的情況下,也就馬馬虎虎被當做真璽對待。此後經歷了前燕--前秦--西燕等傳承,在西燕滅亡時,被晉所獲得,留在建康作為對照物及戰利品,按照晉--宋--齊--梁諸代的更替順序,保存在建康皇宮。

梁武帝末年,侯景作亂,梁朝分崩離析,蕭氏宗室為爭奪皇位大打出手,同時各宗室都想把傳國玉璽奪到手中。混亂中,假的國璽被宗室蕭淵明獲得。

此後受北方北齊支持的蕭淵明想要入建康奪取皇位,被梁大將陳霸先擊敗,假國璽隨同撤退的北齊軍隊返回北方,就此留在北齊。之後北齊被北周所滅,假國璽歸北周,並在楊堅建隋代周時入隋。

另外,前秦主苻堅被後秦姚萇抓住時,姚萇向苻堅索要傳國玉璽(慕容氏假璽),沒有得到(璽在長安,後被西燕獲得)。於是姚萇也有樣學樣,自己刻了塊“贗品的贗品”之傳國玉璽,作為姚氏後秦的國璽。

晉義熙十三年(後秦永和二年、417年),劉裕北伐滅後秦,繳獲了這塊備胎的備胎國璽,帶回建康保存,此後經歷晉--宋--齊--梁--陳的傳承,留在建康,作為歷史的見證。

隋開皇八年(陳禎明三年,589年),隋軍渡江滅陳,結束了中華四百年的分裂局面,統一全國。在陳朝皇宮內,隋軍尋找到了真正的“漢傳國璽”,立即將它護送至大興皇宮,與一同獲得的姚氏璽,及得自北周的慕容氏璽收在一處,作為天命所歸的徵兆,和一統華夏的見證。

隋大業十四年(唐武德元年,618年)隋煬帝死於江都兵變,而其隨身攜帶的傳國玉璽被其妻蕭皇后暗中保存,帶在身邊,輾轉遁入北方突厥以避禍。

(這裡在後世有考證,認為真璽已經損毀於江都兵變中,蕭皇后攜帶到突厥的實際上是慕容氏和姚氏假璽。)

唐武德至貞觀初年,因沒有獲得傳國玉璽,所以唐高祖、唐太宗只得自己刻了幾塊“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作為宣示皇權所用,基本上也是個“白板天子”。

唐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出兵擊東突厥,一舉滅之,並尋找到了隋煬帝蕭皇后及其孫子楊政道,把他們護送回國。返回中原後,蕭皇后將帶在身邊的幾方國璽獻給太宗,其中就有“漢傳國璽”。太宗大悅,給予厚賞。而傳國玉璽也進入李唐皇宮,作為皇權象徵,昭示於天下。

二百多年後,唐末亂世,藩鎮跋扈,此起彼伏,控制皇室。最後,宣武節度使朱溫,於唐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取代唐朝,建立梁國,史稱後梁,並按慣例奪取傳國玉璽,作為後梁立國的合法證據。

同時,好歹也存世了五百多年的慕容氏、姚氏偽璽,在朱溫代唐前後失去了蹤跡,也許是在戰亂中損壞或者遺失了。

後梁龍德三年(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後唐莊宗李存勗率軍攻破汴梁,後梁末帝朱友貞自殺,後梁滅亡。唐莊宗在清點戰利品過程中,在梁皇宮找到了代表正統皇權至高無上地位的傳國玉璽,於是把這天下至寶送到後唐國都洛陽,當做天命歸己的證據精心保存。而後唐王朝,也是最後一個擁有傳國玉璽的朝代。

後唐清泰三年(後晉天福元年、936年),面對向契丹以割地稱兒臣為代價,從而獲得契丹支持的死敵、也是自己姐妹夫的石敬瑭所帶領的攻城大軍,後唐末帝李從珂指揮失措,無力抵擋,導致兵敗如山,洛陽即將被攻破。

為了不至於被人俘獲羞辱,李從珂佩戴傳國玉璽,攜皇太后、皇后、皇子等,登洛陽城玄武樓,於城樓上放火,全家自殺而死。

這是“漢傳國璽”最後一次出現在史書中,此後,這天下至寶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世人面前,延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中華傳奇,就此落幕。

後世也不斷有傳國玉璽重現的消息,在宋哲宗、元世祖、明孝宗、清太宗在位時期,都有傳國玉璽出世的“祥瑞”,而這些,不過是別有用心的人為了討好皇帝所耍的拙劣把戲罷了,真正的國之重寶————“漢傳國璽”,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無跡可尋。


伯虎42


個人認為:不會。但是去了哪裡現在沒人會說!

玉璽的名字



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玉璽,為什麼叫傳國玉璽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帝國~秦朝,自稱為始皇帝,自己下一代皇帝成為二世,……以此類推,可至無窮無盡,提出自己的美好幻想,當然也需要做些信物來見證啊!

和氏璧身為世間罕有的寶玉,就是非常合適的見證物,秦始皇便命令工匠將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的樣子!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正好鍥合傳於萬世的想法!

從傳國玉璽的名字來看,也是一代傳一代的叫法!因此作為皇帝天子的象徵,傳國玉璽被當做陪葬品的可能性不大!

玉璽去了哪裡

傳國玉璽自元朝以後就沒有在史書中留下痕跡!彷彿它從來沒有出現過,留下的只是它的傳說!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象徵,傳國玉璽歷來受到人們的追捧!幾經易手最終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其實,傳國玉璽歷經幾千年的傳承,早已出現許多贗品,而它的消逝也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的終結!

可能以後的某一天突然的出現也會帶來各方的爭搶!它既然消失了,就讓它留在歷史中吧!或許那才是它該在的地方!


歷史吐槽,寫了一篇文藝的歷史回答!歡迎各位點贊關注!


歷史吐槽


相傳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之後,琢璧為璽,命宰相李斯以蟲鳥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作為傳國玉璽。自此,和氏璧升格為國璽,也開始了它一生最為顛沛流離的生活。

從秦王嬴政制造玉璽到秦二世而亡,僅僅只有十五年。秦末,農民起義揭竿而起,劉邦率先攻入咸陽,秦朝末代皇帝子嬰投降劉邦,將傳國玉璽獻給劉邦。劉邦開創漢朝,御璽成為“漢傳國寶”。

西漢末年,外戚大臣王莽篡位,他曾派弟弟王舜向親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末代皇太后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玉璽因此崩壞一角。後來用黃金鑲補,但還是留下瑕痕。天下至寶,留此瑕疵,成了後世鑑別真偽的依據。

十六年後,王莽敗亡,玉璽輾轉到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中。漢末天下大亂,十八諸侯討董卓,江東英雄孫堅攻入洛陽,井中撈出一個宮女屍體,在項下硃紅小匣內取出玉璽——經過袁術之手,最後歸屬曹操。西晉五胡十六國,玉璽從司馬氏到劉聰到石勒到冉閔再到慕容氏,最後回到東晉司馬氏,歷經宋齊梁陳四朝。

人們把南朝視為正統,北朝視為蠻夷,也有這傳國玉璽的因素。就像日本皇室象徵帝王正統信物的“三神器”,中國就是這方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圖章。

隨後是隋朝滅陳得到玉璽,接著便是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他們都親手觸摸使用過這塊圖章。

唐朝滅亡至五代,石敬瑭引狼入室,契丹大軍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與太后、皇后攜傳國玉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璽在大火中消失,就此成為千古之謎。

自和氏璧始,傳至五代十國,計一千六百餘年。後周帝王遍尋玉璽不得,只能自己刻了方“皇帝神寶”的印璽。據說和氏璧在北宋末年出土,傳到蔡京手裡被鑑定為真品,但在靖康之變中,隨徽欽二帝被金人擄走。從金到元末,朱元璋打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元順帝北遁大漠,帶走了傳國玉璽,從此再無下落……

這塊圖章在古代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誰能得到它,誰就是真命天子。歷朝歷代的君主,為了爭奪這枚印章,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而如今,它存在的那個時代早已老去,和氏璧的真身亦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銷聲匿跡,只留下它們身上曾經喧囂的故事。

和氏璧的流浪史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線索,是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引用《鎮墓獸》中的一句話作結:“中國人不是沒有信仰的民族,歷史就是我們的信仰。三千年前的殷墟的甲骨文開始,我們的歷史從未中斷,五德始終,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猶如這方和氏璧的傳國玉璽。世界各個民族皆有可能滅亡,唯獨我們中國人不會滅亡。


蔡駿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曾令人琢刻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真正的傳國璽流向何處?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後唐李從珂之後,傳國玉璽就已經失蹤,之後的都是偽造的。也有人認為,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走,"傳國璽"也被大金國掠走,隨後便銷聲匿跡。還有人認為,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

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秦始皇的某位使者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秦始皇的這位使者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這個傳說,其實不很靠譜,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當時沉江的是一塊玉佩,不是傳國玉璽。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

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

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到"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私自收起玉璽,並未拿出。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鑑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受禪代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郭威建後周後,遍尋傳國璽不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

北宋哲宗時,有一個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這就是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

宋紹聖三年(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

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


至簡歷史


“璽”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稱“璽”。漢蔡邕《獨斷》雲:“璽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時,秦始皇下令鐫刻皇印,宣稱只有皇帝印才可稱璽,奉為天命的象徵。又獨以玉,作為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所以叫“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秦始皇死後,歷代帝王都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尊為國之重器。得到此璽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去此璽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如有皇帝登大位而沒有此璽,就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這更加促使後世皇帝對這塊傳國玉璽的爭奪,致使這塊寶物屢易其主。然而,它在流傳1000多年後,卻神秘地失蹤了。幾千年來,有關它的傳說也無不充滿著神秘的色彩。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塊璞玉,獻給厲王。楚王讓玉工辨識,玉工鑑定為石頭,楚王以欺君罪斷卞和左足。後來武王即位,卞和又獻玉,但仍以欺君罪再斷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痛哭。文王派人問他,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讓人把璞剖開,果然是寶玉,因稱稱為和氏璧。楚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威王將和氏璧賞賜給他。但是不久昭陽就將它丟失,有人懷疑是他的門人張儀偷走,拘留張儀審訊。張儀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後來到了秦國,後被拜為秦相。

戰國時,趙惠文王從太監纓賢處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得知後,打算強取,後來藺相如據理力爭,將和氏璧“完璧歸趙”。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趙,得和氏璧。嬴政一統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孫壽將和氏璧磨平,雕琢為璽,即為傳國璽。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過洞庭湖口,這時風浪驟起,龍舟將傾,於是始皇將璽拋入湖中,祈神鎮浪,傳國璽就此第一次失蹤。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從此,傳國玉璽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苦。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劉邦率軍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投降,奉上始皇璽。秦亡後劉邦即天子位,傳國璽得歸劉漢。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稱為“漢傳國璽”,也稱“漢傳國寶”。

西漢末年(公元8年),王莽專權,當時皇帝孺子年僅2歲,傳國璽置於長樂宮,由元帝王皇后代為掌管。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派他的弟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罵:“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將傳國璽摔在殿廷,玉璽被摔碎一角,後來用黃金鑲補。公元23年十月,王莽被殺,璽被校尉公賓所得,獻給綠林軍將領李松。又由李松派人送給更始帝劉雲。劉云為赤眉軍所擄後,傳國璽落入赤眉軍擁立為帝的劉盆子手中。後來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外戚何進謀誅宦官不成,反為宦官所害。袁紹領兵入宮誅殺宦官,宮中大亂,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傳國璽,返宮後傳國璽查無下落。

東漢未年,董卓叛亂,天下豪強在袁紹、袁術的率領下討伐董卓,洛陽城內一片混亂,董卓棄城逃往長安。孫堅率兵駐紮在洛陽城南宮殿中,一天突然發現宮殿中一口井內閃著五彩的光,孫堅感覺奇怪,於是命令手下人下井探望,不想卻撈著一位宮女的屍體,婦女的脖子上戴著一個錦囊,打開一看,內有一個用金鎖鎖著的硃紅小匣,啟開小匣,裡面有一玉璽,上面有篆文八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玉璽缺一小角。孫堅知道這正是秦始皇的“傳國璽”,竊喜這莫非是天意讓他當皇帝。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沒想到他手下的一個士兵與袁紹是同鄉,將此事之袁紹。袁紹早有篡奪帝位之心,當然想佔有“傳國璽”,他下令扣押了孫堅的妻子,孫堅被逼無奈,只好交出玉璽。後來袁氏兄弟敗在了曹操的手下,“傳國玉璽”又回到了漢獻帝的手裡。

曹魏代漢,傳國璽作為“君主神授”的象徵,落入曹丕之手。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璽”。西晉受禪,傳國璽又落入司馬氏手中。此後,北方陷於五胡十六國分裂動盪的局面,“傳國璽”幾經輾轉,又落人東晉徵西將軍謝尚之手,謝尚把它用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獻給晉穆帝,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立為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攻破官城,劫得“傳國璽”,不久侯景敗死,他的部將侯子鑑將玉璽投到了棲霞寺的井中,有一個寺僧將玉璽撈出收存,後來他的弟子將玉璽獻給了陳武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公元589年,滅陳統一全國,傳國玉璽入了隋宮。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於是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唐朝。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朱溫篡唐後,“傳國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被契丹擊敗,登樓自焚,玉璽也遭焚燒,下落不明。郭威建後周後,遍尋傳國璽不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北宋哲宗時,有一個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這就是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走,“傳國璽”也被大金國掠走,隨後便銷聲匿跡。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傳國璽忽然出現於集市,伯顏命人購買,玉璽從此歸入大元。伯顏曾將元帝國從各處收繳來的歷代印璽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明朝初,明太祖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得到傳國璽,最終還是空手而返。至此,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風風雨雨的傳國璽就此湮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明清兩代,偶爾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但是都是附會、仿造之贗品。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有一名陝西人得到一塊玉印,據稱為傳國璽,呈獻明孝宗,但明孝宗對此深表懷疑,沒有采用。明末,相傳由元順帝帶入漠北的傳國璽,為其後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敗之後,璽落入後金太宗皇太極手中,皇太極因此稱皇帝,定國號為“大清”,表示要佔領中原,取代明朝的統治。清朝初期,故宮交泰殿藏御璽39方,其中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璽。但乾隆欽定御璽時,卻將這塊玉璽剔除在外。由此可見,這是一塊“傳國璽”的贗品。直到1912年11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據說,玉璽現在臺灣的故宮博物院,這只是一種猜測,臺灣方面沒有承認此事。

由是,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傳國玉璽”數隱數現。自從五代時期傳國王璽失蹤,這塊國寶真假難辨。那麼,真正的傳國璽到底在哪裡?沒有人能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