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凱文·杜蘭特、斯蒂芬·庫裡、科比·布萊恩特進攻方式解析

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比較誰的得分能力強,而是為了解析一下這些球員的進攻方式。

科比·布萊恩特的職業生涯,受助功率一直在30%-45%之間變化。

斯蒂芬·庫裡的職業生涯,受助功率在25%-45%之間變化。

凱文·杜蘭特則是在45%-60%之間。


意味著什麼,凱文·杜蘭特是個無球打法為主的怪胎,SG的技術才是他的核心打法,主流進攻手段圍繞跑位接球射籃展開。而兼具了消化球權的手段,比如持球翻身跳投、持球幹拔跳投、各種突破。

斯蒂芬·庫裡本質上是個PG,持球打法理所當然能勝任。但卻破天荒地能夠兼具無球打法,以匪夷所思的形式在一個回合內完成無球-持球打法的轉變。

科比·布萊恩特本質上是個持球型的鋒衛搖擺人,但具有高超的無球能力。


凱文·杜蘭特、斯蒂芬·庫裡、科比·布萊恩特進攻方式解析

進一步細分。

科比·布萊恩特職業生涯,籃下比率21%,中短距離12.4%,半截籃17%,中遠距離28%,三分21.6%。

凱文·杜蘭特職業生涯,籃下比率22%,中短距離12.1%,半截籃18.6%,中遠距離21.3%,三分26%。

斯蒂芬·庫裡職業生涯,籃下比率17.1%,中短距離9%,半截籃7.4%,中遠距離18.5%,三分49%。


可以看出,斯蒂芬·庫裡得分方式,相對比較單一,儘管也在籃下和中遠距離上有輔助的出手,但過分倚重三分出手。相比之下,科比·布萊恩特和凱文·杜蘭特可以在場上的任一位置得分。


凱文·杜蘭特、斯蒂芬·庫裡、科比·布萊恩特進攻方式解析

從這一點上,科比·布萊恩特和凱文·杜蘭特更會被看做是一個純粹的得分手。

因為往往萬花筒級別的進攻球員,比專精某一進攻方式的球員,更容易被看做是得分手。

但也僅僅是被看做而已。


另一方面,手段多,往往意外著,一個球員在巔峰賽季時往往會更少陷入無法得分的窘況。

考慮到這三位歷史級別的球星幾乎都常年保持聯盟頂尖水平,我們可以認為,科比·布萊恩特和凱文·杜蘭特相比斯蒂芬·庫裡,其實更不容易陷入得分荒,或者說,更不容易被限制。

當然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麼?

當然不是。


我們還要看具體的細節。

當球員試圖掐死這三位球員時,這三位球員都有怎樣具體的技術細節去應對?

科比·布萊恩特,持球端可以面框陣地單打,靠速度切入或靠節奏、腳步技巧切入,可以三威脅,試探步,可以推快攻,落位幹拔或者是長驅直入襲筐,可以在9-14英尺的位置持球背身,兩側轉身都相當熟稔,能襲筐也可以跳投,還可以靠節奏變化解決問題。之前也說了,從內到外,沒有不擅長得分的區域。至於無球端,可以襲筐,各類戰術,腳步和走位很好。可以中遠距離接球幹拔,抗干擾能力極強。

換句話說,科比·布萊恩特能用你想得到任何方式在任何區域得分,而且抗干擾能力很強,爆發能力好,連續得分能力極強,此外,他還能傳球,視野相當好。


凱文·杜蘭特,持球端,可以面框單打,持球弧頂的加速跨步突破,壓低重心的鐘擺突破,大跳步,轉身突破在最近兩年也越發熟練了,最為人稱道的是仰仗核心力量和身高臂展的手活兒極好。背身方面,籃下到中遠距離皆可,但主要傾向於投籃。快攻階段,基本不可阻擋。無球端,任何位置,都可以出手,抗干擾能力極強,出手點高。

換句話說,持球端凱文·杜蘭特的進攻方式,相對好猜,但不好攔。基礎進攻方式基本都有了,無論是突破、快攻還是背身都有一定水平了,但腳步技術相對沒有那麼複雜,也沒必要。凱文·杜蘭特仍然是一個追求進攻簡潔感的球員,很多時候會更加依賴無球方式,持球端近年越發靠內,中距離的翻身跳投、快攻和擋拆後的持球跳投基本是他持球得分的主要手段。

此外,他有傳球視野和手段。

侷限性是,陣地戰中對持球壓迫高,夾擊迅速時,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陷入困境。此外,因為無球比例較高,凱文·杜蘭特雖然在得分持續性和穩定性上比較優秀,但限於無球分成過大,得高分的機會比較少。


凱文·杜蘭特、斯蒂芬·庫裡、科比·布萊恩特進攻方式解析

斯蒂芬·庫裡,持球端,可以藉助擋拆突破,中遠距離有拋射式的投籃,籃下有精巧的反籃和指尖挑籃。很少在中距離投籃,儘量少正面對抗,需要藉助節奏和速度以及掩護擺脫防守人。快攻階段比起對抗性質的投籃,更偏愛急停的快速出手。

無球端世間罕有的靈活,跑位精妙,出手速度極快,溜底線意識很強。最強的點在於可以在持球和無球之間無縫切換,這一點不足了斯蒂芬·庫裡面框打法輸出易被限制的缺點。

整體來說,斯蒂芬·庫裡得分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依靠頂級的無球輸出,幾乎完成了同上述兩位的匹配。而在爆發力、連續得分方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和手感,對這位球員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當防守強度增高,儘管斯蒂芬·庫裡仍然可以維持場均輸出,卻沒辦法保證某一場比賽的得分。

此外,斯蒂芬·庫裡,絕對是個被低估的傳球手。


從大局觀來講,這三位球員,無論在常規賽,還是季後賽,抑或總決賽,都是歷史級的球員。完全可以勝任得分的工作,在一個系列賽的維度裡,完成保底輸出。原因無二,多元化,技術夠完整,擁有第二選擇。

其中,凱文·杜蘭特在均衡出手方面,更勝科比·布萊恩特和斯蒂芬·庫裡。

其中,三分出手和無球方面,斯蒂芬·庫裡遠超其餘兩位。

其中,論及抗干擾投籃能力,凱文·杜蘭特也不遑多讓。

其中,論及中距離翻身跳投,其實凱文·杜蘭特也很優秀。


但,論及技術環節層面、爆發力、得分覆蓋範圍、得分持續性,抗干擾能力,這一整個大的範疇時,科比·布萊恩特可能是最全面的。而身為一個得分手的偏執和時勢,科比·布萊恩特曾經無數次,以得分乃至得高分的方式解決了贏球問題。


得分是他的標籤。

所以,從理論上,從感性的印象上,科比·布萊恩特是一個偉大的得分手。

得分手,難道不就應該是科比·布萊恩特這個樣子的麼?


順便一提,其實從2012年開始,凱文·杜蘭特就已經註定要邁入歷史級得分手的行列了。但他的性格和歷史進程,使得分手這個標籤,沒能成為他的代表特徵。理性,追求效率,這不是一個得分手該有的特質,你會發現那些得分手多半都一度掛著自私的標籤。但凱文·杜蘭特自始至終也只是一個得分能力歷史級的溫和球員,至於斯蒂芬·庫裡、勒布朗·詹姆斯這樣的怪物,則是因為其他標籤過於耀眼,而被忽略了的得分手。就像是我曾經在初中時對我的朋友說,邁克爾·喬丹曾經拿了10個得分王,他對我的回應是,“逗呢,怎麼可能?”

而科比·布萊恩特之所以會被那麼多人看作是那麼強的得分手,很大的一條原因可能就是,科比·布萊恩特毅然決然的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奉獻給了得分這個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