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連狗不如"

假如讓浙江湖州的人來說,中國最美、最古老的古鎮是哪裡?他們肯定會說南潯古鎮的富人、故居是江南古鎮裡絕無僅有的。西塘和烏鎮,在他們眼裡,只能算是小家碧玉式的仿古建築,誰也無法動搖南潯在湖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南潯古鎮的特色絕不僅是搖櫓船或者是大運河的支流,亦或是支流邊上的江南建築,而是富可敵國的有錢商戶。當初民間流傳著“湖州一城不抵南潯半鎮的說法”,甚至富人們的家產超過了清朝時期整個政府的國庫。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無論是本地人亦或是外地遊客,只要提到南潯古鎮,都會提到“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黃金狗”。用象、牛、狗來比喻南潯的富人,恐怕只有湖州人才做得出來。一千萬兩以上家產的稱為象,五百萬兩以上的家產稱為牛,一百萬兩以上的稱為狗,以前的100萬兩相當於現在的3億元人民幣,這麼有錢的人被人稱為“狗”,低於這個數字的只能“連狗都不如了”。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南潯古鎮內富商雲集,其“四象八牛”均以做湖絲、鹽業等發家。明清時期,南潯是湖絲貿易的集散地,富商們為了跟外國人做交易,甚至還學會了說外國話。晚期時期,在南潯的“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黃金狗”中以四象最富,而四象又以劉鏞為首。初聽劉鏞以為是《宰相劉羅鍋》裡面的劉墉,其實兩人相差了100多年的歷史。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在南潯古鎮有一座小蓮莊,位於南潯鎮西南萬古橋西,是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佔地27畝,始建於1885年,這個小蓮莊建了40年才建好,不是因為缺錢,而是主人為了達到盡善盡美的目的。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小蓮莊內的風光堪比皇宮內的御花園,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水榭廊坊一應俱全,光是個荷塘就佔了好幾畝地。當時清朝皇帝缺錢,還找劉鏞借錢,至於還沒還誰也不知道,總之,皇帝給劉鏞造了兩個牌坊以示榮光。過這兩個牌坊,還得看身份,女人們只能走側門,下人們只能走最偏的側門。光是他家的家廟的門檻都有1米多高。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就不說劉鏞如何有錢了,光是他的第四個兒子,在1956年就有698幢房屋,是上海當時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可謂真正的富二代。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要說世人愛八卦,這話一點不假。八卦到四象之一的第二首富張石銘,又是有好多話可說。張石銘故居前臨古潯溪,佔地7000平方米,中西式房屋都有150間。但是從他家外面看,只是一堵厚厚的牆,誰也看不到裡面的人到底在做什麼,或者裡面有多富有和有趣。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張石銘故居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家的進口彩色玻璃,光一塊玻璃就10塊大洋,把花卉蟲草圖樣拿到法國定製而成,這些玻璃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雖然日日經受風吹日曬,雨淋霜凍,但玻璃依然光亮如新,沒有沾染半點灰塵。據說這種玻璃工藝在法國已經失傳,就算是法國本國保留下來的這種玻璃也沒有南潯古鎮的多。有些玻璃因為年代久遠,又經過一段特別時期而丟失了一部分,就算是用現在的工藝修補上去,也是差別好大,遠遠達不到原裝玻璃的工藝。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張石銘故居的磚雕、東陽木雕、徽州石雕都是請最好的工匠雕刻而成,包括他家的法國進口玻璃,被人稱為四絕。尤其是園子裡一堵圍牆上的“雨打芭蕉”,雖說是木雕,可簡直像活的似的,看起來像雨點在芭蕉葉上滾動,每一張芭蕉葉都形態各異。這些雨點以前都是用寶石鑲嵌而成,雖然現在寶石已經不見了,可“雨打芭蕉”的木雕經過100多年的洗禮依然靈動如新。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張家是從安徽遷到南潯的,以湖絲髮家,又發展鹽業,到了張石銘這一代,已經積累了2000多萬的資產。後來的產業,幾乎各行各業都有張家人佔的一席之地,包括房地產、證券交易所、銀行等等,例如上海百樂門、上海證券物資交易所、上海民國時期著名的匯海銀行、大康銀行……張家人都是股東。張家後代還曾用一塊古玉換過一輛凱迪拉克老爺車,可說是“與時俱進”的富。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據說,張石銘去世之後,有人想去盜墓,用炸藥炸開他的墓,卻始終沒有見到陪葬品的真面目,因為墓牆太厚了!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有人說,在南潯若只是看風景則顯得太片面了,只有看盡“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黃金狗”才算真正瞭解南潯,觸摸到南潯的根源。也有人說,談錢太俗,充滿銅臭,那我們也可以來談點文雅的。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小蓮莊的主人劉鏞雖為首富,可也是有才之人,特別喜歡收藏字畫,劉鏞去世之後,他的“承重孫”劉承幹在小蓮莊的西側建了一座藏書樓,起名為“嘉業堂藏書樓”。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劉承幹出生於1881年,是清末的秀才,喜好結交朋友,因家裡有錢,因此也常結交一些朝廷遺老。末代皇帝溥儀曾賜給劉家一個九龍牌匾,上面寫著:欽若嘉業。雖然劉家因為借錢給清代皇帝時已經有了光緒皇帝和宣統皇帝賞賜的牌坊,可九龍牌匾同樣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因此,劉承幹就把藏書樓的名字用九龍牌匾上的“嘉業”二字來命名。可是若仔細看藏書樓的牌匾則會發現收“藏”的“藏”字似乎不全,這也是劉承幹為藏書樓埋下的伏筆,他認為天下的書是藏不完的,因此才謙虛的把“藏”字少寫了一筆。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嘉業堂藏書樓始建於1920年,歷時五年建成。要說藏書樓裡的書怎麼好怎麼多,據說是歷時20年費銀30萬兩購書、抄書、藏書、刻書共計18萬冊60萬卷。魯迅先生還在書中寫過他到嘉業堂購書的經歷,不過,他對劉承乾和嘉業堂的評價是有褒有貶,這倒也符合他一向的風格。

中國這個古鎮,西塘和烏鎮在它面前算仿古建築,窮人

雖然在南潯停留的時間只夠粗略瞭解到“四象”中的“二象”的故事,但南潯一直像一本藏書一樣,時刻等著人去打開它,翻閱它,沒有誰不會為其中精彩的故事所吸引,我想,這可能也是湖州人為南潯驕傲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