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宰相刘罗锅》,这部1996年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历史题材古装剧,以其丰富而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塑造的刘罗锅这一有勇有谋而又不失风趣的角色而走红,成为当时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直接影响了之后拍摄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后者一直沿用了《宰相刘罗锅》这种将正史、野史、趣谈于一体的模式。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宰相刘罗锅》从一开始就打出了“不是历史”的招牌。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作品中充满了游戏感。这部剧由秦培春、石零、张锐、白桦编剧,原料非常庞杂,包括正史、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尤其是传统相声《官场斗》,为该剧提供了丰富的笑料和情节。正是这些好看又好玩的民间段子,让一个个观众忍俊不止、爆笑如雷。而用通俗的叙事模式、幽默滑稽的喜剧风格来娱乐大众、讨好观众,则是《宰相刘罗锅》区别于之前历史正剧的最鲜明特色。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宰相刘罗锅》获得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 :最佳男主角李保田 ,最佳男配角王刚 ,最佳女配角邓婕, 最佳长篇电视剧。

因为《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刘罗锅就是刘墉”这个认识深入人心,而刘罗锅那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同时也不乏幽默的形象也留在了观众心里。但是影视剧归影视剧,历史是历史,二者不容混淆。下面,就想和读者聊聊历史上真正的“刘罗锅”。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生于山东诸城(今属山东高密市)。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年间有名的清官。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刘墉画像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刘墉画像

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前期极受重用的诤臣,是以汉人身份出任首席军机大臣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堪与后来的和相提并论。自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至刘墉的侄孙刘喜海,刘氏家族共出了35位举人、11位进士和2位大学士。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首先,最大的冷门就是“刘罗锅”不是个“罗锅”!


虽然说电视剧中的刘罗锅是笑谈,但是这一称呼也并非空穴来风,史书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因为这个时候的刘墉已经年届80岁,因为身体原因,驼背弯腰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嘉庆帝的笑称,而使得刘墉得了这么一个外号。其实历史上的刘墉不可能是一个驼背“罗锅”。

我们知道,古人选贤为官,向来以“身言书判”为四要素,五官端正,且仪表堂堂,是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驼背是无法做官的。而且刘墉不仅不是驼背,他还是一个身高相当拔群的人,后人在发掘刘墉墓时,发现其身高大约在1.90以上。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另一个大冷门就是,“宰相刘罗锅”在历史上也并非宰相。稍微了解历史的人知道,清朝是没有宰相这一官职的,原因是明朝初年,宰相胡惟庸乱政,朱元璋一怒之下杀掉了胡惟庸,废宰相,把宰相的权力归于皇帝。

清入关前不设宰相,入关后继承明朝的制度,也不再设宰相,由内阁大学士代行宰相的权力。但有些官员拍马屁,也会称呼只担任大学士或只担任军机大臣的人为"某某相"或者"某某宰相"。刘墉本人履历十分丰富,最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一个宰相,“宰相刘罗锅”一称大致来源于此。历史上的刘墉政绩并不十分突出,他最突出的地方是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小楷,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一格,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因此他又有“浓墨宰相”一称。在与纪晓岚交好期间,纪晓岚还因为自己的字不如刘墉,常常让刘墉帮其写诗。在纪晓岚死去之后,将纪晓岚曾经极其喜欢的诗句抄下来赠缅“沉浮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如蠹鱼”。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剧照


说完刘墉的身材外在,再谈谈他为人处世的“内在”。《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是一个刚正廉明、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还常常让乾隆帝身边的“红人”和中堂丢人现眼。在百姓眼中,“刘罗锅”可谓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连他的“罗锅”也显得十分可爱。历史上的刘墉也确实是一个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的好官。他前期主要是在各地做地方官。这段时期,他刚正不阿,为民除暴,革除了科场、官场的不少弊端,一度被百姓称为“刘青天”。《宰相刘罗锅》曾讲述了刘墉将“贡院”两字巧妙地遮上一半,改为“卖完”,以讽喻当时贡生、监生的考风混乱。此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刘墉任广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时,曾针对当时科场风气不正、官犯勾结的状况,雷厉风行地进行了惩治,被乾隆帝称赞为“知政体”。正因刘墉作风严正,很多想蒙混作弊的考生一听说刘墉监考,都吓得不敢进场。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历史上的和珅


另外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总是有勇有谋地对付和珅,打击和的嚣张气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力量对比来看,在两人同朝为官的20余年中,和珅始终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权力场上呼风唤雨的重臣,而刘墉的官位、势力与和不可同日而语。

他最高的官位仅是“体仁阁大学士”,他从未进过军机处,也就没有涉足清代政治权力的核心。

和珅跟刘墉,这两位都是乾隆时期非常重要的大臣。他们两个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刘墉跟和珅的家庭,都是官宦人家。和珅的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属于正二品官员。刘墉的父亲级别更高,曾担任过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的职位。军机大臣掌握实权,内阁大学士官居一品。这两个职位在清朝都有“宰相”的称呼。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和珅都是长期在中枢机构办事。像一开始担任的侍卫,级别虽然不高,却距离皇帝较近,可以被乾隆皇帝了解,得到更快的提拔任用。刘墉虽然有调任中枢,但长期在地方任职。皇帝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地方政绩。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历史上的和珅


乾隆中前期的阶段,刘墉的政绩一直不错,并且在地方上的名声极佳。甚至百姓还将刘墉视为“包公再世”。但是,到乾隆后期,刘墉的名声愈差,经常出现办错事情的情况。

这段时期的乾隆皇帝,愈加好大喜功,对旁人的建议,大多无法听进去。纪晓岚对乾隆的劝谏,也被乾隆当面斥责。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乾隆画像


同一时间段,和珅倍受重用。不可否认,和珅确实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官员。而且,他更懂得迎合皇帝,讨乾隆开心。所以,和珅从领班大学士、军机大臣到九门提督等,兼任数十个职位。而刘墉只是勉强授了一个体仁阁大学士的职位。虽然这个职位也有宰相的地位。但乾隆一直不愿授予刘墉。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乾隆授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的时候是在嘉庆二年。而在嘉庆元年提拔官员时,原本有资历名望入选的刘墉,却被排除在外。乾隆让刘墉担任大学士的时候,还抱怨,自己是因为没有人选,才会提拔他。

但是,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嘉庆四年的时候,形势发生逆转。乾隆皇帝驾崩,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和珅虽然兼任几十个职位,但是真的跟嘉庆皇帝掰手腕的时候,完全不是对手。更何况,嘉庆还使了手腕。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嘉庆画像


他让和珅负责乾隆丧事,把他跟其他人隔离开,然后乘其不备,一举拿下。这种情况下,其实和珅仍有一丝机会。毕竟他是朝廷中枢大员,皇帝要杀他,也需要足够证据。毕竟和珅深耕官场多年,党羽众多。

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墉主动为嘉庆送上和珅的罪状。刘墉为和珅查明罗列的罪状非常详细,从横征暴敛,到搜刮民脂民膏等20多项罪名。招招毙命。

刘墉的奏疏递上去后不久,和珅就被赐死。而在这以后,刘墉就重新开始展现他的才能了。乾隆中后期以来,各处积弊极深。许多问题已经到了不整治,就可能断送江山的地步。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可是,乾隆后期,言路闭塞,很多人根本不敢说话。只是一味地阿谀奉承。刘墉在和珅被处死后,就递了一封奏疏,专门讲如何处理漕运积弊的事情。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漕运是负责为京城运送粮食的,来往利益极大,腐败也非常严重。不过,刘墉的这道奏疏,并没有得到太多实际的推行。因为这种积弊,已经无法靠一两个人就可以根除的情况。

但刘墉依然得到嘉庆皇帝重用,甚至在嘉庆离开京城,到热河行宫时,把北京的事情都交给刘墉负责。而刘墉也一直工作在嘉庆九年,也就是乾隆跟和珅去世5年后才去世,享年85岁。

刘墉去世后葬于原籍,即今山东高密市注沟镇逄戈庄村。不过,早年墓碑被毁。文革之中刘墓曾被挖开,却没发现金银珠宝,仅有玉片一块。可见,刘墉为官清廉,也是确实的,但却没有做到不失刚正。因此,嘉庆帝赐谥号“文清”,而非“文正”。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刘墉还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


经典《宰相刘罗锅》刘墉:这锅我不背!解读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