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土壤磷含量豐富,作物卻缺磷,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降低投入?

磷和氮、鉀一起被稱為肥料的三要素,是農民用得最多的肥料之一。它對作物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細胞分裂,促花芽分化,果實膨大等,還有就是有效調節各種酶的活性,作物生長的代謝都離不開磷的參與。農業生產中,每年投入的磷都比較大,土壤中有大量的磷素盈餘,但是磷肥施入土壤,當季利用率低,有後效,因此,一般是以基肥的形式投入。

土壤磷含量豐富,作物卻缺磷,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降低投入?

那麼,農民如何才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呢?

磷肥的有效性主要受到土壤母質、理化性質和施肥方式的影響,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磷肥的有效性。

1、改善土壤性質,調節pH,北方多施生理酸性肥料,南方多施生理鹼性肥料

土壤pH、有機質、水分、微生物及植物根系分泌的質子和有機酸等都會對磷的有效性造成影響。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的磷容易與鈣素結合,形成難溶態的鈣磷。而南方由鐵鋁氧化物為主的酸性土壤,又形成溶解度很低的 Fe 、Al 磷酸鹽。

建議北方農民可以多施酸性肥料(硫銨、氯化銨等),南方農民可以施石灰或生理鹼性肥料(草木灰、鈣鎂磷肥等),適當調整土壤pH,提高磷的有效性。

2、多施有機肥,增加微生物和土壤動物都磷的活化

增加有機肥的投入,還能夠提高土壤動物的活動比如

蚯蚓的活動產生大量的蚓糞,蚓糞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而腐殖酸等可明顯地減少磷素的固定,從而促進磷向有效磷方向轉化。許多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施入有機肥,在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同時,土壤速效磷含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此外,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有機酸/腐殖酸等,能夠活化土壤磷;此外,有機質豐富,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能夠促進各磷素之間的轉化,提高磷素有效性。

土壤磷含量豐富,作物卻缺磷,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降低投入?

3、與其他肥料一起配合施用

首先氮能促進植物生長,尤其促進根系生長,而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系會分泌一些低分子有機酸等物質,對土壤中的磷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而且氮肥本身的生理酸性也促進了磷酸鹽的溶解和釋放,使其他非有效態磷向速效磷轉化,因此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有所增加。

建議農民不要單獨施磷肥,而是經常與氮、鉀肥結合施入土壤,因此在土壤氮素增加的同時,磷素也有所增加,這都有利於提高農田土壤磷素有效性。

4、磷在土壤中移動性差,注意近根施肥,集中穴施或溝施

由於磷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差,而且基本沒有揮發損失,淋溶也相對較少,所以土壤中磷素的盈虧取決於磷肥的施用和植物的消耗。

為減少土壤中磷的固定,磷肥應適當集中施於播種穴和 播種溝內效果較好。如果撒施於整個耕層,由於土壤與磷肥的接觸增加,磷素容易被土壤固定,從而使肥效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