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土壤磷含量丰富,作物却缺磷,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降低投入?

磷和氮、钾一起被称为肥料的三要素,是农民用得最多的肥料之一。它对作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细胞分裂,促花芽分化,果实膨大等,还有就是有效调节各种酶的活性,作物生长的代谢都离不开磷的参与。农业生产中,每年投入的磷都比较大,土壤中有大量的磷素盈余,但是磷肥施入土壤,当季利用率低,有后效,因此,一般是以基肥的形式投入。

土壤磷含量丰富,作物却缺磷,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降低投入?

那么,农民如何才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呢?

磷肥的有效性主要受到土壤母质、理化性质和施肥方式的影响,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磷肥的有效性。

1、改善土壤性质,调节pH,北方多施生理酸性肥料,南方多施生理碱性肥料

土壤pH、有机质、水分、微生物及植物根系分泌的质子和有机酸等都会对磷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的磷容易与钙素结合,形成难溶态的钙磷。而南方由铁铝氧化物为主的酸性土壤,又形成溶解度很低的 Fe 、Al 磷酸盐。

建议北方农民可以多施酸性肥料(硫铵、氯化铵等),南方农民可以施石灰或生理碱性肥料(草木灰、钙镁磷肥等),适当调整土壤pH,提高磷的有效性。

2、多施有机肥,增加微生物和土壤动物都磷的活化

增加有机肥的投入,还能够提高土壤动物的活动比如

蚯蚓的活动产生大量的蚓粪,蚓粪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而腐殖酸等可明显地减少磷素的固定,从而促进磷向有效磷方向转化。许多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施入有机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土壤速效磷含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此外,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机酸/腐殖酸等,能够活化土壤磷;此外,有机质丰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能够促进各磷素之间的转化,提高磷素有效性。

土壤磷含量丰富,作物却缺磷,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降低投入?

3、与其他肥料一起配合施用

首先氮能促进植物生长,尤其促进根系生长,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分泌一些低分子有机酸等物质,对土壤中的磷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而且氮肥本身的生理酸性也促进了磷酸盐的溶解和释放,使其他非有效态磷向速效磷转化,因此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有所增加。

建议农民不要单独施磷肥,而是经常与氮、钾肥结合施入土壤,因此在土壤氮素增加的同时,磷素也有所增加,这都有利于提高农田土壤磷素有效性。

4、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注意近根施肥,集中穴施或沟施

由于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而且基本没有挥发损失,淋溶也相对较少,所以土壤中磷素的盈亏取决于磷肥的施用和植物的消耗。

为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磷肥应适当集中施于播种穴和 播种沟内效果较好。如果撒施于整个耕层,由于土壤与磷肥的接触增加,磷素容易被土壤固定,从而使肥效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