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書法落款寫不好,學習何種碑帖能快速提高行書水平?

渺渺無蒍


詳答如下:

問題一,書法落款寫不好。所指有兩種情況,一是落款文字寫不好,拖泥帶水,筆畫繁冗。二是指落款的章法,如何謀篇佈局,對其位置,大小,和主體文字如何搭配搞不準。

書法對落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歷代大家、名家無不重視。我們看大師書寫,覺得很漫不精心的一副作品,到最後大師一題款,手起筆落,神采飛揚,贏得滿堂喝采。點睛之筆從何而來呢?

章法如下:落款是正文的補充,即是補充,就不能喧賓奪主,落款面積不宜超過正文面積。落款文字不能大過正文文字,一般界於正文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落款太大,整幅畫面太滿,喘不過氣來(下圖8)。也不能太小,比正文小三分之一以下搭配則難看,大象和蚊子不成比例(下圖5)。正文字多格滿,落款則字少疏朗,落窮款為妙(下圖1)。

落款忌對稱(下圖7),忌上下一般齊(下圖5和6),忌多處題字(下圖4),忌孤單(下圖9)別人以為還沒寫完。

關於落款文字的書寫,其實要求也很高。用什麼書體落款,業內有個約定俗成的方法,按文字或書體成熟的先後順序落款。甲骨文用金文或以下落款,金文用篆隸或以下落款,不能反而行之。落款因為字小,要求筆畫簡而精,結字要簡而準。這對書者要求近乎完美,單寫一種字體很難落好題款,很多人敗在落款,所以國展評委評判作品的優劣往往只看創作者的落款和印章,這兩樣做到精細,入選大體無涉。

落款字怎麼寫,不二法門是取法乎上原則,先練陸機《平復帖》,再練習皇象章草,後到《孫庭書譜》,簡筆書寫就學會了,試試題款肯定漂亮。

問題二,學習何種碑帖能提高行書水平。首先不知道你楷書水平如何,如果楷書基礎紮實,常常臨池不輟,我想寫行書就快了,只要快寫,各點畫自有顧盼,筆斷意連,自成行書。

如果少練或不以此為業,不以此為樂,只是便於辦公或業務需要,則學點行書名帖即可,趙孟頫,蘇東坡都是行書大家,切記學書勿學時人。

從書法專業來講,學行書的路子就是上面講到的書法落款的路子,再稟之以情性,溫之以學養,心閒手敏,書法創作肯定筆走龍蛇,渾然一體。

希望對你有幫助。

抖音:hf19981005











洪福書畫


例如,篆書落款、隸書落款、楷書落款、行書落款、草書落款。現代書法作品所有的落款,基本上都是用行書寫的。

如果你學習的書法主要是行書,那麼,落款就要有一些變化,儘量不要與正文行書的風格太一致了。


注意,我是說盡量。就是要避免一下在一個行書作品中,行書和行書太一致,會影響書法作品的字體效果,而不是不能一致。

所以,都是行書落款,現代書法作品對落款的要求,要比古代嚴格而豐富一些 。因為古代沒有“書法作品”這個概念。今天的書法作品,有完整的正文、落款和印章三大要素。其中落款是不能少的要素之一,所以,對落款的藝術性要求,當然就要高一些。

例如,我們是學習楷書的,無論是哪一種楷書,那麼,落款的行書字體就沒有嚴格要求變化了。因為楷書和行書本來就離開距離了。

如果你寫的正文是《蘭亭序》這種行書,落款也是《蘭亭序》的行書,就不太好。需要儘量變化一下。


  • 柳公權的簽名落款

但是,落款寫不好也不一定都是因為行書水平問題,還有一個章法問題。落款在書法作品的章法中所佔的比重,相當於“畫龍點睛”。你的“龍”正文“畫好了”,結果,“睛”落款沒有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也會影響作品的,甚至影響很嚴重。

所以,落款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行書要好,還有比行書更重要的問題,是章法問題。

書法的落款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古代書法家的作品很多沒有落款?例如“天下十大行書”,沒有落款的就有《蘭亭序》、《伯遠帖》、《張翰帖》、《祭侄稿》、《松風閣帖》五個帖。


  • 米芾的簽名落款章法“底平齊”,字體與正文沒有區別

其它五個帖柳公權的《蒙詔帖》、楊凝式的《韭花帖》、李建中的《土母帖》、蘇軾的《寒食帖》、米芾的《蜀素帖》都有落款。

但是,有簽名的落款,只有米芾的《蜀素帖》和柳公權的《蒙詔帖》,而且都是有敘述性的落款。米芾的落款有簽名和時間,柳公權的《蒙詔帖》沒有時間地點。但是“公權呈”三個字有敘述。

“公權”二字是簽名,“呈”字敘述了正文給誰看。因為“呈”是下級向上級報送。柳公權《蒙詔帖》上的這個簽名,非常有神采,是《蒙詔帖》這個書法作品的“畫龍點睛”之筆。好的書法落款,應該成為書法作品的點睛之筆。

而“天下十大行書”中最奇怪的的落款,要數李建中《土母帖》上很花押了。


  • 李建中《土母帖》中的花押簽名,無人能解,章法:草化

明代郎瑛《七修類稿》說:“古人花押所以代名,故以名字而花之”。我們按照郎瑛的說法看,雖然,李建中的《土母帖》上沒有簽名,但是有一個“花押”,那就等於是簽名了。

據北宋黃伯思(1079——1118)《東觀餘論》的說法,唐太宗時,允許大臣上表,意選用真書或草書,唯獨自己的署名不能用楷書寫,行書也不行。於是,大臣們在正式的文章或書法之後,有意地將自己的名字草化,就像韋陡那樣,把自己的名字寫得像五朵雲彩(事陡五朵雲是也),“五朵雲”是唐代官員用皮革製品上的五朵雲彩,是一種抽象符號。把名字寫的像五朵雲,那不就只有自己認識,不叫別人看出來了嗎?這也許就是唐太宗為了大臣們言事保密而產生的一種“署名”方法吧。


  • 蘇軾的落款章法“天地之間”字體變小

但是,後來越來越多的文人雅士,反而喜歡這樣舞文弄墨。據說,花押還可以追索到東晉時代。

李建中《土母帖》上的落款,就是那個花押。可以看作這是隻有一個字的落款的書法作品,在“天下十大行書”中是有一些意義,比較特殊的。

其實米芾後來也喜歡用花押署名。所以,花押也算是簽名,而且在宋元時代還非常流行,甚至影響了印章。

後來這種簽名落款就不再流行了,例如,今天很少見到用“花押”來落款的書法作品。

我們舉例這麼多書法作品落款的經典,不是吹噓書法神秘,而是說,落款不是行書好不好的單純問題,而是一種文化,技術上要跟著章法走。


楊凝式《韭花帖》中的落款,章法“底平齊”

所以,要留意一下明代以後的書法作品是如何落款的,尤其是清代書法家的落款,都是我們學習落款的典範。

解決了這個問題,我認為剩下就是學什麼碑帖練習行書,快速補上行書不好的問題。


我認為,行書也是書法的基礎書法。過去有一個楷書是書法的基礎的說法,這個說法也沒有嚴重問題,但是,不夠全面。

事實上,書法最主要的就是楷書和行書,尤其行書是我們實用頻率最高的書法字體。

就像我前面說的,就算你不是學行書的,但是,什麼字體的書法作品,落款的字基本上都是行書。喜歡書法,行書不好行嗎?當然不行!

所以,我們要把行書作為基礎書法來學。如果是這樣,要把行書學好,要把行書寫好,如果只學一兩個字帖,顯然是不夠用的,也是寫不好落款的。所以,千里馬的建議是,學習書法至少行書經典字帖《蘭亭序》、《聖教序》、《祭侄稿》都要學。如果其中有不喜歡的,可以換成你喜歡的行書經典都可以。學習行書的範圍,至少兩三個而不是一個行書字帖。希望你加油!只要自己喜歡,學習的速度自然就會快。


千千千里馬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可惜沒有搶到沙發,書發的發展大體有以下軌跡,要學書法,首先要了解點書法史,書法最早為甲骨文,那時沒有紙,只有在骨頭上刻了,當然是祭祀用,也許開始是因為牙齒在骨頭上啃出的痕跡,後來就用石頭刻,當然也往石頭上刻,比如我們江蘇連雲港孔望山上的摩崖石刻,後來是金文,也就是我們在青銅器上看到的,當然這都是在貴族或王之家才有的,到秦朝時的篆,漢隸,最後才有草行真書,行書是應用最廣的,因為書寫速度快,又以王羲之王獻之為突出代表,後世書法家多以學他二人為奧,蘭亭序,聖教序,都是其中的精品,任何學習都離不開

溯源,找到源頭,等於站到起點,所以練習和臨帖聖教序為學行書最好方法,以下是我臨帖,有沒有感興趣的









董自舜老師書法


您好,落款是一個門面工作必須書寫好,這需要長期的練習了,寫到熟時自然成。首先要選好字帖,確定了之後就要堅持練習不可經常換,在就是要練習筆法把基本筆畫練好打好基本功,多看古帖古畫落款積累書寫經驗。




今生書畫


書法落款是整個書法作品創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文與落款要相得益彰,好的落款能給作品加分不少,甚至能將正文內容補充完整。

書法落款的要求這裡不詳細論述,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關於書法落款的字如何寫好的問題,首先書法落款以楷書款,行書款,草書款,隸書款為多,尤其是行書落款,幾乎通用。所以想快熟把落款練好,那麼主攻一下行書就行。練習行書可以從二王,宋四家(蘇黃米蔡)開始,多臨多寫,臨完單字繼續臨相關手札,練習一下行氣,虛實都行。

這裡提醒下,行書落款不要每個字寫得四平八穩一樣大,要有大小,上下字之間偶爾有點牽連引帶,呼應關係為宜。以上為本人一點經驗,不是抄襲複製來的。



書法蔡老師22


任何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快速提高行書水平,還是要多臨貼,臨好帖。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行書大家有很多,例如“天下第一行書”東晉的王羲之,還有唐代的顏真卿,北宋的米芾等人。

用行書落款寫不好的,多數是練篆、隸或楷書的書法愛好者,而行書又是除草書外作為其他書體都適宜作落款的書體,因此,缺乏行書基本功還是要好好練習行書,練行書在初級階段可選王羲之的《蘭亭序》進行學習,因為王羲之書法兼隸,楷、行、草等體,學習起來得心應手。

中級階段可以臨摹一下米芾的《苕溪詩帖》。“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擅長篆、隸、楷、行,草等書體,成就以行書為最大,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有人稱讚說“天資轅轢為虛誇,及古中能自立家”,從這一程度上說明了米芾書法成就的來由,《苕溪詩帖》用筆爽利灑脫,佈局多取側鋒,靈巧多變,形比波折雖多,而速度不減,因此線條遒勁有力。章法上注重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胸有成竹,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米芾的字有規律性,學習起來容易上手。圖1至圖3,是本人臨摹的《苕溪詩帖》。

如想在行書上有更大的進步,可以再學習顏真卿的行書字帖。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他的行草傳遞出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如果要練他的書法,他的《爭座位帖》可以。《爭座位帖》也稱《論座帖》為顏真卿行草書的精品,全帖有7紙,約64行,此帖蒼勁古雅,為世所珍,與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被譽為“顏書三稿”。推薦這個帖原因有三,一、它是訓練書法線條中段能力的經典版本,二、其字結寬大,能開闊人的胸懷,三、其筆法在書法的發展進程裡可承上啟下。最後要說的是,要想學好顏真卿行書的筆畫特徵,還需要選擇合適的毛筆,選擇中號兼毫或羊毫筆寫出的筆畫才能飽滿而厚重。圖4為本人練習的《爭座位帖》。

以上就是我的拙見。







張根喜GX


你好,我是蘭石學書法,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從你的問題可以看出你學習書法時間已經不短了,基礎應該不錯。不知道你學的是楷書還是隸書篆書,其實落款字體並不固定,並非一定要用行書來落款。既然你想學習行書用來落款,那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拙見。

書法界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就是“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第二名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名是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這三個法帖都不好學,更不要說快速提高了,當然你如果有天賦那就另當別論了。《祭侄文稿》因有抑制不住的悲憤在裡面,一氣呵成枯筆甚多,初學難度極大。《寒食帖》側鋒較多,難度也不小。相比之下《蘭亭序》用筆以中鋒為主,間有側鋒,縱橫自如,華美精緻,剛柔相濟,變化靈活,給人一種極大的美的享受.是學習行書的最佳法帖。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是初學行書應該臨習《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因為《聖教序》是刻在石碑上的,細微的連帶已經顯示不出來了,筆畫的節奏就容易掌握了,非常適合單字練習。所以你可以把你經常用來落款的字寫下來,然後找到《聖教序》上的範字先集下來,突擊練習,就能速成。懷仁可以集王羲之的字,你也可以集《聖教序》上面的字,先儘快把行書落款的問題解決掉,等以後有時間再慢慢臨習《聖教序》或者《蘭亭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一點點,謝謝!





蘭石學書法


您好,我是青翁文化,很高興與您交流。

您的問題:書法落款寫不好,學哪種碑帖才能提高?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前幾天我剛發表了書法作品的格式一文,您不妨移駕瀏覽。

現就書法落款的問題發表一淺見。

落款,通常是指書法作品最後的署名部分,落款是為了表明內容出處和留下名字,有上款,下款,窮款,長款之分,具體還有很多,這裡暫且不提。

我們來看一組古人落款的作品:

△蘇軾的落款 落款和正文的字一樣大小 有詳細的年月日和人名。

△趙孟頫的落款 字體比正文略小,寫上時間和人名。

△文徵明的落款 只寫名字,這就叫窮款。

只要您懂得了落款的格式,落款的字就很容易寫,一般和正文一個字體,要小於正文,可靈活運用。

平日多多臨摹碑帖,提高您的技藝,願你更上一層樓!


青翁文化


可以參考元人趙孟頫的《行書千字文》。

趙孟頫的行書個體秀美,整體連貫,是一本容易上手的入門法帖。我個人認為,其最大的好處,在於的用筆的軌跡非常清晰,仔細揣摩幾遍就易看出些行筆用墨的重點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bee06ef953b4a30a93af43aaf32d8dc\

興平吳衛江


學習行書的碑帖很多,最好的行書字帖是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此帖屬行楷,書法水平很高,很多人都從此帖學行書。但是學起來比較難,所以也有人不主張學《蘭亭序》。

我們教學員學行書是從《蘭亭序》入手,放大臨寫如拳大的字,用米格紙和帶米格線的《蘭亭序》對臨,取法乎上,效果較好。

如果學員感覺學《蘭亭序》較難,就介紹學陸游《自書詩》,此帖是陸游的代表作,字大字多,兼有楷行草三體,以圓筆為主。學此帖較易上手,而且書體較拙樸,不會寫俗了。如能做到運腕書寫,很快就能學會寫行書,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