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種植黃豆需要施肥嗎?

思遠在商丘


種植黃豆需要施肥嗎?

大豆的施肥體系有:基肥(底肥)、種肥、追肥等三類組成。

其實,種植大豆需要考慮生產者所種的是“春大豆”還是“夏大豆”。同時,也需要考慮種植產區等!春大豆主產區為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加內蒙古,其中黑龍江種植面積最廣佔全國50%左右,產量佔全國15%左右。春大豆種植時間為每年4-5月,9月成熟開始收穫。夏大豆種植在華北以及黃淮地區,種植時間在6月,9月逐步成熟收穫。


小希作為華北某地大豆生產者,就日常的一些施肥當時與大家溝通交流一下:

基肥又稱“底肥”,是黃豆生長必不可少的肥料,也是黃豆增收的保障。基肥以農家肥(土糞便)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施加。一般用農家肥的土糞便一畝地用量在4000斤左右或者是煮熟腐爛的豆類1500公斤,與化學元素磷酸二銨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均勻攪拌與土壤中。

基肥的用量可以根據土壤肥力調整,土壤肥力充足可以用煮熟腐爛的豆類800公斤加各類磷鉀等肥料各5公斤。假如土壤中的肥力欠缺可以增加額肥料的添加。


種肥就是種植期間的肥料施用。黃豆種植的肥料比較雜,用過磷蒜鈣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10公斤。在種植時黃豆種與肥料需要隔開,不然肥料會灼傷黃豆種。注意,肥料的深度在5-10釐米為易。

追肥就是黃豆生長過程中或者中後期的追肥,在黃豆分枝子或者開花的初期進行追肥效果好,不僅可以增產而且有利於補充黃豆生長植株所需的養分。追肥可以用尿素10公斤,碳酸氫銨20公斤以及過磷酸鈣15公斤追肥。追肥主要考慮的是氮肥和磷肥的相互結合施用。也可用葉面肥來追肥,比如用1%的尿素加0.5磷酸二氫鉀,最好噴打兩次,間隔時間為二週。


上述就是黃豆三個時期的施肥,三個肥料準備充分,黃淮地區黃豆畝產400公斤沒問題,東北地區畝產300公里有把握。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謝謝


小希時間


黃豆在我們當地農村普遍都有種植,有的套種,有的是成片成塊種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種植黃豆是需要施肥的!


一直以來,人們總片面地認為種植黃豆、花生後的土壤中含有根瘤菌,可以為土質增肥,所以種植黃豆就不需要刻意施肥的誤區。其實,黃豆在生長過程中,非常需要氮肥、磷肥等肥料的營養補充,根據其特性,我們最常採用兩種不同的種植方式。


一是套種。這是我們當地最常採用的黃豆種植方式,一般在經濟果木林和高杆農作物下進行套種,種植水稻的,常在稻埂邊種植,最好在前茬作物生長後期進行套種,這樣能很好地吸收前茬作物施用的肥料,不需要刻意施底肥。


如果在黃豆幼苗期,可以施用提苗肥,能很好地促進黃豆根、葉的生長,肥料以尿素、磷肥、磷酸鈣為主,有利於黃豆根瘤的發育和形成。之後在黃豆開花、結莢的時候再追施適量氮肥。


二是單種。這是成塊成片的黃豆種植,在播種前最好施入底肥,尤其是夏天播種的黃豆底肥以磷肥為主,含磷較低的地塊要多施磷肥,也可以增施農家肥,把肥料和土壤充分耕翻。


與此同時,也可以用鉬酸銨或者過磷酸鈣進行黃豆拌種後播種。之後,在黃豆出苗或者除草期間,加強好中耕管理,看黃豆長勢可以適當進行尿素、過磷酸鈣、複合肥等肥料的追施即可。

你是怎麼種植黃豆的?怎麼進行合理施肥?歡迎關注花腰妹一起留言交流!


花腰妹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黃豆,我們這裡的農民習慣叫白豆。種植黃豆也是需要施肥的,不過我們這裡農民一般只施底肥,是不進行追肥的。

在種植黃豆前,要先施肥深翻整地的。以前基本上是施入農家肥作為底肥,自從有了化肥以後,改為施入一定量的複合肥作為底肥。然後把黃豆撒播到土壤裡,出苗以後就是隻鋤草,再不進行追肥。



衛農原先以為,由於黃豆是撒播的,沒有條理比較混亂,可能追肥不方便,農民才不追肥的。結果問了幾個老農,他們卻說黃豆根能製造養分,所以出苗以後就可以不用再施肥了。農民說的可能就是那根瘤菌吧,那個是否能製造養分呢?沒有考證過不得而知。

我們這裡以前種植的黃豆還比較多,除過大田裡種植以外,也在玉米田裡套種。曾經一度不在大田裡種了,基本上都是在玉米田裡套種的。近些年來,由於大量種植了蘋果樹,所以黃豆已經很少種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我們知道,大豆根部生長根瘤,其中的大豆根瘤菌具有固定空氣中游離氮素的作用,固氮後約有30%的氮素遺留在土壤中。收穫時的豆葉、莖稈、英殼和毗英,不僅含有豐富的氮素,還可增加土壤中的纖維素和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因此,在輪作中,大豆既能用地,又能養地,具有重要地位。那麼種植大豆是否需要施肥呢?壯鄉新農來談談其中的看法。

1.大豆的需肥特性

大豆形成與禾穀類作物相同的籽粒產量,所需要的肥料量較高,其中需氮量多1.5~2倍。

(1)氮素營養。大豆的氮素營養最大的特點是像其他豆科作物一樣,長有根瘤。其中的根瘤菌通過共生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作物能夠利用的餒態氮。大豆所需氮素營養的一部分就是由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提供的,而不是全部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此外,大豆等豆科作物根系入土較深,能夠吸收利用深層土壤中的養分,放在疼薄土地上也能獲得一定的收成,表現出耐瘠性。

但是,決不能由此認為大豆可以不施氮肥。因為大豆在不同生育時期的需氮量與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並不完全一致。大豆在開花前積累的氮素約佔一生需氮量的20.4%,而大豆出苗後的幾天內,子葉貯藏的蛋白質消耗已盡;剛開始形成的根瘤,不僅不能提供大豆氮素,反而需要大豆供應氮素和碳素營養。隨著大豆的生長髮育,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逐漸增強,盛花期前後達最高值;隨後,根瘤逐漸衰老,固氮能力很快衰減。大豆開花至鼓粒期是需氮最多的時期,約佔需氮總量的54.6%。大豆鼓粒期至成熟期還要積累約佔總需氮量的25.0%的氮素。大豆盛花以後還必須從土壤中吸收氮素。

(2)磷素營養。大豆的需磷量與其他糧食作物相差不顯著。大豆是“喜磷作物”。磷對於大豆生長髮育、產量和品質的形成具有突出的作用。大豆施磷肥往往比施氮肥效果更明顯,既有利於營養生長,又能增強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改善植株氮素營養,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大豆從出苗到初花期僅吸收需磷總量的15%,初花期到結實期吸收需磷總量的60%,結英期到鼓粒期吸收需磷總量的20%,鼓粒期到成熟期吸收磷很少。出苗到初花期,吸收磷素的數量雖不多,卻是大豆的磷素營養臨界期。這一時期缺磷,會使大豆營養器官生長受到嚴重抑制,即使在後期補給磷素,也難以彌補損失。大豆植株如在前8周獲得足夠的磷素,後期缺磷也不致顯著減產。因為大豆生育後期的磷素營養,可通過植株體內磷素的再分配利用而獲得彌補。磷素在土壤中移動性小,淋溶損失極小。因此,磷肥宜作基肥和種肥施用。

(3)鉀素營養。大豆具有嗜鉀的營養特性,全生育期的需鉀量僅次於氮,而多於磷。大豆從出苗到開花期吸鉀量約佔全生育期需鉀量的32.2%,開花期到鼓粒期吸鉀量約佔61.9%,鼓粒期到成熟期僅吸收一生需鉀量的5.9%。大豆開花期到鼓粒期是鉀的吸收高峰。鉀素能在大豆植株體內再分配利用,鉀肥宜早期施用。

需要說明的是,以前認為一般土壤中鉀素含量較豐富,大豆施用鉀肥往往增產不顯著,除非經過試驗證明施鉀肥有效的土壤外,大豆一般不施鉀肥。近年來,土壤缺鉀已日趨普遍,除了夾有正長石母巖的山丘地和常年施用有機肥較多的地塊外,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鉀,尤其是大豆產量水平較高,氮、磷化肥當家的地區,施用草木灰或硫酸鉀、氯化鉀等鉀肥日益受到重視。

2.大豆的施肥技術

(1)基肥。大豆播種時正處於搶收搶種的農忙季節,多數不耕翻便進行播種。即使翻耕地,也往往來不及施基肥。可採取增施前若肥料的方法予以解決。就是在前崔作物播種時增加農家肥和磷肥用量,力爭滿足兩季作物對養分的需要。當季施用的農家肥,由於分解緩慢,滿足不了大豆的需要;而前作施肥,肥料在土壤中有充分的轉化時間,為大豆創造了良好的土壤環境,同時也緩和了搶收搶種時勞力和畜力的緊張。遲效性的磷肥作為儲備施肥在大豆前作上施用,不僅對當季作物,對大豆也有良好後效。

大豆要爭取施用基肥,尤其是前茬施肥少、土壤瘢薄等情況下施用基肥更為重要,一般每畝施農家肥1500~2500千克,並根據需要配施適量的磷、鉀肥,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20-30千克。

(2)種肥。大豆往往沒有施用基肥或基肥不足,施用種肥有十分顯著的增產效果。一般每畝施硫酸胺、過磷酸鈣各5-10千克或施磷酸二餃約10千克。缺鉀的土壤可加施硫酸鉀5-7千克。種肥施用時要注意肥料、種子隔離,以免燒種、燒苗。

在播種前可根據需要對種子進行根瘤菌拌種,以及用鑰、砌、錳、鋅等微量元素肥料進行拌種或浸種處理。

(3)追肥。大豆生育期較短,需肥早而集中,為了保證有足夠營養生長,對土壤瘢薄、豆苗瘦弱的地塊,每畝追施硫酸胺5~10千克,或施尿素2.5~4千克,或施人糞尿100~150千克。大豆磷肥宜作基肥和種肥。基肥和種肥中沒有施用磷肥的,可在苗期到開花結英期開溝追施磷肥。追施越早越好。每畝追施過磷酸鈣20~30千克。土壤缺磷的宜多施。如需要追施鉀肥,而基肥和種肥中沒有施用鉀肥的,也應及早進行,以幼苗到初花期為宜,每畝施硫酸鉀7.5-10千克,開溝施入耕作層。

大豆要重視花期追肥。一般宜在初花期每畝追施尿素2.5~4千克或硫酸胺5~10千克。對土壤燎薄、大豆缺肥的田塊,即使苗期已追肥,也宜在初花期或開花前每畝追施尿素2.5~4千克,或硫酸銨5~10千克,並於盛花期每畝再追施硫酸銨5~10千克。如果豆苗生長健壯、葉面積係數過大,土壤鹼解氮含量在80毫克/千克以上,初花期則不必追施氮,而在分枝期每畝追施硫酸銨10-15千克。對於瘦地、基肥和追肥不足而大豆生長髮育不良的地塊,可在鼓粒期每畝追施硫酸胺5千克,最好採用根外追肥。


壯鄉新農


黃豆不僅需要施肥,而且還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在整個生長的過程之中,需要氮磷鉀等必要的營養元素,更需要鈣、鎂、錳和銅等微量元素,分基肥、種肥和追肥三個方式施入,每生產出100斤的黃豆就需要吸收1.8~10.1斤的氮肥,1.8~3斤的磷肥,2.9~3斤的鉀肥等。

那麼,在栽種黃豆的過程之中,具體如何施肥呢?



黃豆基肥和種肥的施用

黃豆基肥主要施用農家肥,可保大豆高產、穩產。還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加疏鬆的程度,促使土壤蓄水、蓄肥,並且可以增強保溫能力,給黃豆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那麼,如何去施入基肥呢?

施入基肥,可根據農家肥的質量和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決定。農家肥的質量高,一畝黃豆只需要施入2000~3000斤。如果農家肥質量差,一畝黃豆則需要施入4000~6000斤。此外,還需要考慮土壤的肥力,肥力高的,可適當減少,肥力低的,可適當增加。

種肥方面,需要使用可以增產的肥料,建議以氮磷為主,按照氮磷1:2的比例施入尿素和過磷酸鈣。比如每畝黃豆可施入20斤尿素,40斤的過磷酸鈣。



黃豆的追肥方法

黃豆是否追肥,需要考慮黃豆的長勢。如果前面的基肥和種肥比較充足,加上黃豆生長健壯,植株長勢茂盛,那麼就沒有必要追肥。反之,地塊肥力較差,黃豆植株明顯瘦弱可適當追肥。每畝可以施入20斤尿素,40斤的過磷酸鈣。在進入種子形成期的時候,還可以噴施葉面肥,噴施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氫鉀。在黃豆進入頂莢,可以摸出豆粒的時候可在噴施一次葉面肥,能起到增產的作用。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地域的不同,影響黃豆生長的土壤、土質、光照、氣溫、降雨量等因素都會存在著偏差,故施肥方法、施肥時間、施肥量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

在老趙的家鄉雲南,雖地處偏僻,但大部分地區的土壤肥沃、土質疏鬆、光照適中。所以,在黃豆的整個生長過程中,我們是不需要給黃豆施加任何肥料的(包含基肥、種肥、追肥)。

為什麼種植黃豆可以不施肥?

除了雲南的土壤肥沃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黃豆根系發達、適應性強,且並非是喜肥作物,對肥料要求不高。只要土壤保持疏鬆,且不貧瘠,便能通過根系吸收到土壤底部的養分,並以此來維持黃豆植株、果實的生長。


黃豆的生長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

在黃豆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於溫度及水分要求是最高的,也就是說,只要保證溫度及水分適中,就能保證黃豆高產。

黃豆屬於喜溫作物,對於溫度要求極高,當溫度低於10℃時,黃豆種子不會發芽;當溫度低於15℃,黃豆植株停止對養分的吸收,並開花、坐果困難,這便限定了大多數品種的黃豆只能在夏秋季節栽種。

黃豆同樣屬於喜水作物,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尤其是在黃豆的發芽期及開花期,更是需要充足的水分來保證種子的發芽率、保證黃豆的坐果率。


在老趙的家鄉—雲南,一般會把黃豆種植在水稻田埂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水稻與黃豆套種,這樣種植方法有以下幾點優勢:

1、稻田中水分充足,能給黃豆提供充足的水資源。

2、水稻施肥次數較多,在施肥後,大部分養分都留在水中,黃豆吸收水分的同時便能吸收到水中的養分,一舉兩得。

3、黃豆根系發達,能夠起到穩固田埂的作用。

4、水稻田埂上種植黃豆,能夠抑制雜草的生長。


當然,以上只是老趙家鄉種植黃豆的實際情況,並不是對所有地區都能試用,具體施肥時機、施肥方法、施肥量還得因地而異,你說是吧?


彝州老趙


種植黃豆仍然需要施肥,不要以為黃豆根系有固氮根瘤菌就不需要施肥,只不過是因為根瘤菌的存在對土施氮肥的需求少一些而已。

種植黃豆一般都是先使用底肥、播種時在帶著種肥、在黃豆還未戴帽子封壟之前還要在追施一遍肥料,以保證黃豆正常生長、安全成熟對肥料的需求。

黃豆的產量抵,全國的平均產量大概在350斤/畝左右,其中黑龍江的種植面積較大,東三省以及內蒙地區的大豆單產相對高一些,基本都在400斤/畝左右的單產,部分地塊也能達到400斤以上的畝產。因此,種植黃豆所需的肥料和單產較高的玉米、水稻相比用肥量要低一些。不僅僅是氮肥用量少,磷鉀肥的用量相對於玉米和水稻也要少一些。

但是黃豆對於中微量元素的需求要比玉米、水稻這類單產較高的作物需求高一些,也更容易因為缺少中微量元素而出現缺素症裝。

所以,種植黃豆也需要施肥,對氮磷鉀的需求相對低一些,但是對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更敏感一些,更需要注意補充黃豆生長所需的中微量元素。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我們家種植黃豆,沒有弄


嘻嘻哈哈梅子


摘心促分支,撒石灰增花莢,促粒重磷、鉀元素能輔助大豆正常開花授粉,促進子粒飽滿,提高百粒重。也可噴鈉增產,可以使用生物製劑,分解土壤中的毒素,將有益菌迅速佔據有害菌的領地,讓植物健康生長。


小哥朱朱


黃豆無需施肥,做好除草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