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人懂得適時的低頭示弱,就是大智慧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做人就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而且,甘於流淌於人人都不願意去的卑下之地。這是接近於道。

老子用水隱喻有道的人,善於立身處世,謙卑下人,如水源深清明,潤澤於萬物,不求回報,因為不與世人爭鋒,也少了許多無謂的煩惱。

做人如水,看似柔弱,但內在的力量卻是無比強大的。這種力量,能夠潤澤萬物。這就是低頭的力量。

相反,外強中乾的人。喜歡在小事上爭輸贏,缺少的卻是宏圖大志。心裡打的都是自己的小算盤。怎麼能擔當得起天下的重任。

人懂得適時的低頭示弱,就是大智慧


懂得示弱,就是在隱藏實力,迷惑對方,以期戰勝對方

越是懂得示弱的人,往往越是一個強大的人,王陽明說:“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炸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示弱,是為了迷惑對方,是在隱藏自己的實力,是為了出其不意地戰勝對手。

遇到過於強大的對手,硬碰硬是不得已的策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的傻事王陽明做不來。

當年的寧王自認為自己特別強大,王陽明很弱小,結果被王陽明一把火燒掉了整個大軍。敗得一塌糊塗。

人懂得適時的低頭示弱,就是大智慧


示弱,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大智慧

韓信當年在他所在的集鎮,被潑皮屠夫糾纏,他當時並沒有與其爭強,而是選擇了隱忍,從屠夫胯下鑽了過去。

這在一般人眼裡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但韓信卻不以為然,淡定從容。因為他知道,與屠夫爭高低,只能是壞了軍國大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韓信功成名就,回到故鄉,屠夫再次見到韓信,早已嚇得如篩糠,磕頭如搗蒜。

而韓信卻沒有懲罰屠夫,相反還為其安排了一個差使。

這足以說明,韓信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並不拘泥於眼時的小得失。

人懂得適時的低頭示弱,就是大智慧


示弱的人,不是慫,而是有著極高的道德素養。

俞敏洪在上大學期間,每天他都會替同學打水打飯,打掃衛生,重來沒有怨言。

當畢業後,俞敏洪創立新東方的時候,他邀請幾位同學到他創辦的公司時,幾位已經在美國工作的同學毫不猶豫地回國,來到他的新東方來。

他們說,就是衝他為他們打了四年水的面子上,也要來到他的公司。因為他們相信俞敏洪的人品。他有著極高的人格魅力。更相信他的新東方一定能做大做強起來。

古語云: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意思說,過於堅硬剛強,則容易折斷;過於乾淨潔白,則容易受到汙染。

懂得適時的示弱不是認慫。人要懂得拐彎,不能太認死理。一時的低頭,為的是今後更能自豪地昂起頭。不能為了眼時的一點點的炫耀,而永遠的低下。

人懂得適時的低頭示弱,就是大智慧


俞敏洪說:做人不能像草一樣,每天都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根草。總是長不大,總是被人踩在腳下,應該像樹一樣成長,即使你什麼也不是,但你有種子,被踩在泥土下,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遙遠的地方就會有人看到你。

做人,暫時的被埋在泥土裡,為的是吸收水分,養分,總有一天會破土而出,要長成參天大樹,不能像草一樣,總在長,卻總也長不大。總是被人們踩在腳底下。

人也應該如樹一樣,要有後發制人的能力,該蟄伏的時候就蟄伏著,一旦衝破泥土,就該向上生長。直到能夠撐起一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