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邪恶常常披着美善外衣


邪恶常常披着美善外衣

(罗兰夫人在断头台上)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小说,身为学生干部的某大学男生喜欢上一个漂亮女生。后来他得知,这个女生已经与家乡一个男孩确立恋爱关系。

从此,这个男生对女生便换上一幅严肃的面孔,当她与别的男生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以关心她的口吻横加指责。女生的言谈举止受到很大约束,渐渐失去了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

这个男生心里藏着深深嫉妒,但他却为自己罩上正直无私的面具。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并非鲜见,邪恶来到世间,常常披着美善的外衣。

十八世纪末,法国革命党人打着追求平等自由的口号,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然而,革命党人一旦掌管了政权,就用血腥手段清除异己,比国王的专制更为残暴。许多革命党人没有死在国王贵族手下,却死在自己的战友手里。

当昔日的革命党领袖罗兰夫人被押上断头台时,感慨地说:“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在中国封建王朝,老百姓盼望清官的统治。但岂不知,有许多酷吏顶着清官的帽子,残酷无情,毫无怜悯之心。

晚清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揭露过清官之恶:“脏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

在这部小说中,刘鹗塑造了一个曹州知府玉贤的形象,其人以清官著称,却滥用酷刑,草菅人命。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清末酷吏毓贤。

毓贤1889年任曹州知府,以善于治盗而闻名。他的手段就是滥杀人命,三个月就杀掉2000多人。毓贤发明了许多酷刑,其中以站笼最为有名。所谓站笼,就是把人关进木头笼子,用笼口的木环卡住脖子,脚下垫砖。随后,再把砖一块块抽掉,让人窒息而死。

毓贤以包藏残忍的清官之名博得朝廷信任,一路高升。庚子年间,在山西巡抚任上的毓贤打着保护传教士的幌子,把全省46名传教士及幼童骗到巡抚衙门,全部杀死。

后来,毓贤作为排外仇教的“罪首”被朝廷处死。可悲的是,在他死后,还有百姓建清官祠来供奉他。

越是邪恶的势力,越是打着美善的幌子,古今中外,有着太多这样的教训。

中世纪神学家大贵格利说:“恶常乔装成善,例如吝啬的人,称自己很节俭;挥霍的人,称自己出手大方;散漫的人,别人认为他很亲切;大发烈怒的人,别人认为他具有属灵的热心。”

这样的事并不奇怪,因为魔鬼撒旦装作光明天使的形象,牠的差役也装作仁义的样子。巫婆手里的毒苹果,有着鲜艳美丽的光泽。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对于邪恶都有戒备之心,但对披着美善外衣的邪恶则往往失去警惕。

不仅如此,我们还给自己内心的邪念披上美善,用以欺骗我们自己。

希伯来书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若没有圣灵的光照,谁能远离试探邪恶,过诚实无伪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