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希特勒沒有入侵蘇聯,而是繼續打英國,結局會是怎麼樣呢?

司馬長史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雖然希特勒厭惡斯大林,厭惡斯拉夫人,討厭顏色革命。但是希特勒即使再討厭厭惡蘇聯他也沒有把自己的喜惡凌駕在國家的利益至上。雖然整個德國包括希特勒都知道蘇德之間必有一戰。但在德國的戰略方針中對蘇聯用兵是在德國征服整個歐洲之後的事情。從德國開始擴張侵略波蘭的時候,實際上德國和蘇聯的關係已經十分的危險了。眼瞅著德國和蘇聯就要打起來的時候,德國和蘇聯卻開始手拉手做朋友了。這就讓英國和美國大失所望了。原本英國和美國在一戰後大力扶持德國就是想讓德國和蘇聯死磕。結果這兩個最大的敵人竟然握手言和了。真是造化弄人啊。


而蘇聯和德國之所以握手言和只要是因為雙方都沒有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德國打波蘭一是出於習慣,第二就是想練兵看看德軍的作戰實力有多強。而蘇聯進攻波蘭一是因為習慣,第二是想佔便宜。蘇德不願意開戰也是因為雙方都不想讓英國和法國在背後撿便宜。其次德國的戰略部署是先佔領歐洲,所以先和蘇聯開戰不符合德國的計劃。而蘇聯的計劃則是佔領東歐再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何去做。所以和德國開戰也不是蘇聯的計劃。所以雙方在波蘭的相遇並沒有爆發戰爭反而還促使兩國聯手瓜分了波蘭。



德國返回西歐之後立刻開始了侵略的步伐。法國這個被譽為擁有世界第一強大陸軍的法國被德國打的找不著北最後投降了。而要和法國共進退的英國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法國逃回了英倫三島瑟瑟發抖。剩餘其他西歐國家根本沒有德國的一合之敵。在德國強大的攻勢下紛紛被佔領。這個時候整個東歐和德國有一戰之力的也就是英國了。但英國龜縮在英倫三島就是不出來,而德國海軍又很弱雞,在強大的英國海軍面前德國軍隊完全不夠看。所以希特勒只能對著英吉利海峽幹跳腳。



即使在這種對英國束手無策的時候,德國的首要目標也還是英國。在海軍走不通陸軍過不去的情況下。德國制定了轟炸英國的“海獅計劃”。原本希特勒打算把英倫三島炸成一片廢墟以此來逼迫英國投降的。當然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原本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海獅計劃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游擊戰。海獅計劃失敗後元首很受傷,但也無可奈何。海獅計劃導致德國損失了大批的戰機。也導致德國再無法對英國實施成規模的戰略轟炸。



海獅計劃失敗後德國是徹底對英國沒有辦法了。此時德國有兩個選擇。第一是休養生息快速恢復戰機數量然後再次轟炸英國。第二就是封鎖英國然後攻打其他國家。當時德國軍屆多數人都認為該圍困英國然後加速生產戰機恢復空軍實力再進攻英國。而希特勒卻因為德國陸軍之前一系列的勝利導致他盲目自大了起來。他不顧一切的要發動對蘇聯作戰。這也就導致了蘇德戰爭的爆發也導致了德國的最終戰敗。如果德國沒有攻打蘇聯而是先等待時機佔領英國之後再攻打蘇聯。那麼很可能德國就會有機會獲得二戰的勝利。畢竟德國失敗的關鍵原因就是開闢了第二戰場導致比例分散物資供給不足等問題。如果德國真的死心塌地的先打英國再打蘇聯。那麼二戰勝負就真的尚未可知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