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萬行解惑:如何具備聖賢的品質

​問:師父,我們的心本來是完美無瑕的,為什麼在我們的行為上卻體現出很多低級趣味的東西呢?

萬行解惑:如何具備聖賢的品質

萬行大和尚:

學佛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心是具足萬法的,是清淨不染的,是與佛同一體的。

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的行為上卻做得不像佛呢?

因為,作為世間人,你沒有立志;作為學佛的人、想成聖的人,你沒有發心。

立志和發心實際上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都是把我們的心放到一個高度。

當你在這個高度上為人處事時,你是不是就脫離了低級趣味?

如果你把你的心放到一個很低的地方,放到凡夫位上,你怎麼改造自己都沒有用,都脫離不了低級趣味。

所以,做人要立志,學佛要發心。當你立了志,發了心,你的人生就有了奮鬥目標,臨終時就不會迷失方向。

所謂的修行、所謂的勤修戒定慧,只需要把你的心放在佛的層次,你所想所做的一切都在這個高度,你自然就與佛相應了。

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在這個層次,你都是以這個水準來看待世間萬物,自然就脫俗了,你身上自然就散發出聖人的品質。

否則,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與人相應,甚至與三惡道相應。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