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有很多人喜欢日本的文化是因为和我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印象中的日本社会福利制度好,人民懂礼貌,城市干净。

这都是我们对日本向往的一些原因。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日本除了这些好的让人向往的文化之外,还有一些令人劝退的存在——比如说痴汉很多,日本社会比较压抑等等等等...我们这种外国人不能理解与接受也是常理之中。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在日本社会有一些潜规则,其实连日本人自己都接受不了...


懂得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可谓是一件生活技能了吧?在日本其实也不例外,“空気を読む”这个说法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空気を読む”翻译过来是叫“懂得读空气”,再直白一点讲就是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现在年轻人中很流行的网络用语“KY”就是从“空気を読む”中引申而来的,形容人说话不分场合,尤其多用于追星中。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这种文化在日本已经根深蒂固。在商务场合读空气确实是必备技能,但日本人也因为特别会读空气,有时候为自己积累了很多压力。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严重的性别区分


虽然中国也是对男女性别有一些分工,但是并没有特别明显,很少有一份工作只能男生/女生做,也不会因为你是男生/女生就强迫你去做什么。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在日本有很多事情是整个社会默认只能男生/女生做的事情。比如“你是女生就应该多化妆啊,不化妆出门像什么样子”“女生怎么可以不做家务?”“大男人吃什么甜品啊”等等这些偏见。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这种差别和偏见给不少人已经带来了困扰,因为带着自己的性别,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日语中在性别上已经有了不同的用词,所以可见男女在日本的区别。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加班理所应当


都知道日本的加班文化非常盛行,如果你上班的时候迟到了一小会儿就会被人指责:“怎么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但是如果加班的话不会有人夸奖你,而是“年轻人就是应该勤奋的嘛”。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虽然日本的薪水和中国比起来要高出不少,但繁忙的工作和无止尽的加班已经让年轻人没有私人生活,这也是他们“无欲望”社会的形成原因。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其实从日本社会来看,加班几乎是每个人的义务,不加班的才是异类。


重个性却又不能容忍个性


日本社会有一些人以及行事方式在我们看来比较“特立独行”,日本也在许多人眼中是亚洲最重视个性的国家之一。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一般日本人的个性体现在发型发色上,但是深究起来,日本人的装扮是非常相似的。上班族是一水的西装皮鞋西裤,女学生是同样的刘海,短裙,学员套装。并没有什么个性可言。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看似有个性的日本社会,其实是压抑个性的,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的迎合这个社会所谓的个性,生怕被这个社会所排斥。


简历一定要手写


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去面试时一定要带简历,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公司的尊重。但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简历早就由手写变成打印了,甚至现在还有很多公司直接收取电子简历就可以了。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在日本,手写简历是常识。不仅是简历,日本的用笔率非常高,大学申请表啊,邮局事务等等都需要手写,而且几乎每个日本人都有写手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好事,在提笔忘字的时代,能一直保持书写的习惯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即使讨厌的工作也要做满三年


随着年轻的一辈的长大,公司的离职率也越来越高。90后的离职率更是达到90%往上。“工资低”“领导差”等等都成为了离职理由,总之以前是人巴不得留在公司,而现在是公司留不住人。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在日本的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算是讨厌的工作也要做满三年,不然很可能与不能吃苦挂上边。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日本人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坚持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也是因为这种想法让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中苦不堪言。


改邪归正比本身就是好学生更伟大


即使你一直就非常努力,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改邪归正,那他绝对在别人眼里是更好的人。


日本社会这些“潜规则”,连日本人都接受不了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吧。


这些日本“潜规则”你能接受几个呢?接受不了也没有关系,毕竟连日本人自己都很难理解,更何况是我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