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笑傲江湖》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鏻靜


令狐沖頂多算是技術一流的專業人才,真正的戰略大師都是悄悄在佈局。

嶽不群的野心。

嶽不群作為華山派掌門,對劍宗和氣宗之爭的原因非常瞭解,故而對林家也是覬覦良久,所以才會派勞德諾和嶽靈珊去福州開酒館,監視林家一舉一動,林家滅門之後,又收林平之為徒,進而靠女兒嶽靈珊來綁定林平之,然後全派去福建旅遊,一步一步拿到林家的辟邪劍譜,很早知道勞德諾的身份,卻一直假裝不知道,給了勞德諾假的辟邪劍譜,讓左冷禪在封禪臺一敗塗地,這謀略,實非常人所及。

左冷禪的馭人之術。

書中左冷禪一直是一個真小人的存在,怎麼對待下屬的沒有過多交待。但是這樣一個處心積慮對付五嶽劍派,公開與大家為敵的人,其嵩山門下的十三太保全都對其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不得不說其馭人有道,就連網羅的江湖人士,對其也是極為忠心。左冷禪為了監視嶽不群,很早就在華山派安排了眼線-勞德諾,勞德諾在華山派的地位明顯高於嵩山派,但仍然不忘初心,對左冷禪忠心耿耿,左冷禪的人格魅力實在不低。

少林武當的狡猾。

書中少林和武當一直是坐山觀虎鬥的角色,眼看著五嶽劍派和日月神教互相撕逼,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甚至不惜慫恿令狐沖奪取五嶽派掌門之位,因為他們知道,令狐沖這個傻小子沒有野心,當上掌門之後不會威脅到兩家的地位,左冷禪和嶽不群無論誰當上掌門,都會挑戰武當和少林的地位。

任我行的陰謀。

曾幾何時,東方不敗和任我行是好兄弟,東方不敗對任我行忠心耿耿,任我行為了稱霸武林,剷除異己,同時自己又不想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就扶植東方不敗,後來發現東方不敗尾大不掉,又給了東方不敗葵花寶典,這一切都是任我行算計好的陰謀,待到任我行吸星大法練成之後,可以回過頭來把所有責任推到東方不敗身上,只不過後來沒想到東方不敗先發制人,將其囚禁而已。

向問天的小心思。

向問天剛開始和令狐沖結為兄弟,救出任我行之後,後來極力撮合令狐沖和任盈盈,甚至有幾次有意無意慫恿挑撥任我行和令狐沖的關係,因為向問天知道,以令狐沖的性格,決然不會做日月神教掌門,只要令狐沖和任盈盈在一起,任盈盈也會為了令狐沖放棄教主之位,那在日月神教之中最有資格接替任我行的就只有自己了,全書的最後也確實是向問天笑到最後。

勞德諾的隱忍和報復。

勞德諾帶藝投入華山派門下,作為嵩山派的弟子,在華山派多年,武功中竟然能夠不帶之前的門派特點,讓人發現不了,實在也是隱忍的狠角色。長期的潛伏生涯,也不改對左冷禪的忠心,這也是其厲害之處,另外,勞德諾在福州開酒館期間,扮成嶽靈珊的爺爺,其實剛開始一直對這個情節有興趣,按書中情節推斷,勞德諾年齡雖然大,但不應該比令狐沖大很多,為什麼不扮成嶽靈珊的父親,而是扮成爺爺,想必勞德諾對嶽不群有某些不滿,在執行任務時趁機佔嶽不群便宜,或者是勞德諾早就知道嶽不群發現自己是嵩山派的間諜了,故意試探嶽不群的套路,細思恐極。


大事小理


令狐沖永遠不會明白

從衡山回來之後,嶽不群就讓令狐沖面壁一年。什麼違背門規,那都是藉口。從嶽不群收了林平之為徒那一刻起,令狐沖就一定會被罰面壁。理由怎麼找都找得到。


令狐沖面壁之後,甯中則就開始教嶽靈珊玉女十九劍,玉女十九劍得用別的門派的劍招喂招,而不能用華山派的劍招喂招。

「如果單是由本門師兄妹跟你拆招,練來練去,變成專門剋制華山劍法了。」

整個華山派適合給嶽靈珊喂招的原本只有令狐沖和嶽不群,現在令狐沖被罰面壁了,嶽不群沒功夫,還會別派劍招的,就只剩林平之。而林平之會什麼呢?只會他家傳的辟邪劍法。


什麼叫不動聲色,什麼叫老奸巨猾。這就是。


而從嶽不群一開始派嶽靈珊到福州城外開酒館,到現在設計讓林平之給嶽靈珊喂招,很難說岳不群沒有用嶽靈珊來籠絡林平之的心思。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嶽不群罰令狐沖面壁這件事,就起到了雙重效果。一則觀察林平之的家傳辟邪劍法,二則利用嶽靈珊籠絡林平之。


令狐沖只懊惱小師妹怎麼就和林平之好上了,卻不知,這一切,都在嶽不群的謀劃中。


隱藏的殺機

嶽不群一行人從洛陽金刀王家離開後,一路乘船遇見了平一指、祖千秋、老頭子、藍鳳凰一直到五霸崗群雄聚會。


在這整個過程中,大家都不把嶽不群放在眼裡,卻對令狐沖畢恭畢敬,拿出自己的寶貝給令狐沖治病。這就讓嶽不群很沒面子。但我們也都以為嶽不群也只是不高興而已。


後來在福州,令狐沖從嵩山派手中奪下了辟邪劍譜,身受重傷,被甯中則救起,嶽不群也只不過是訓斥而已。


直到最後,我們才知道,那些時候,令狐沖就已經是在生死邊緣了。

「那日在黃河舟中,五霸岡上,你勾結一般旁門左道,故意削我面子,其時我便已決意殺你,隱忍至今,已是便宜了你。在福州你落入我手中,若不是礙著我夫人,早教你這小賊見閻王去了。」

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嶽不群早就起了殺意了。你把他當親師父,他卻在想著殺你。

一步之遙

魔教十長老第二次攻華山,結果被算計困在山腹之中,於是十長老用利斧頭砍山,試圖破山而出最終他們功虧一簣,在離洞不過數寸時,力竭而死。

「離出洞只不過數寸,已然力盡而死。」

然而我們知道,這些人在山洞中刻了不少罵人的話,還刻了盡破五嶽劍法的武功。並且,

「石質甚是堅硬,要在這石壁上繪圖寫字,雖有利器,卻也十分不易。」

在那麼硬的石頭上繪圖寫字,還破盡了五嶽劍法,這可得費不少功夫。有這功夫,他們應該可以打破離出口只有數寸的障礙。


由令狐沖一劍就能刺穿這洞壁來看,挖出口,可比在山洞堅硬的牆壁上繪圖寫字來的容易。有希望還是不要放棄,離逃出只有一步之遙,結果你去破什麼五嶽劍法了,你說冤不冤。

隨便感受一下

劉正風金盆洗手,結果滿門被殺。陸柏逼劉正風的幼子劉芹指斥他爹的不是:

「但你須得向天下英雄指斥劉正風的不是。」

劉芹就說,我爹勾結魔教中人,該殺。


童百熊被楊蓮亭宣佈為判教通敵,家人也都被鎖了押了上來。楊蓮亭就問,誰知道教主的寶訓第三條。童百熊的孫子就說他會背,還說:

「一天不讀教主寶訓,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讀了教主寶訓,練武有長進,打仗有氣力。」

童百熊的這個孫子還說:

「爺爺不對。每個人都應該讀教主寶訓,聽教主的話。」


任我行重新奪回教主之位,眾人就開始揭發東方不敗的罪惡。

「另有一人說他飲食窮侈極欲,吃一餐飯往往宰三頭牛、五口豬、十口羊。」「接著又聽一人說東方不敗荒淫好色,強搶民女,淫辱教眾妻女,生下私生子無數。」


華山之上,任我行大舉來襲。眾人是這麼誇任我行的:

「……又一人道:『眾兄弟都說,一生之中,最有意思的就是這幾天了,咱們每天都能見到聖教主。見聖教主一次,渾身有勁,心頭火熱,勝於苦練內功十年。』……又有一人道:『古往今來的大英雄、大豪傑、大聖賢中,沒一個能及得上聖教主的。孔夫子的武功哪有聖教主高強?關王爺是匹夫之勇,哪有聖教主的智謀?諸葛殼計策雖高,叫他提一把劍來,跟咱們聖教主比比劍法看?』……」

孫虛白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第一,後來的林平之和左冷禪是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林平之自切了,變成不男不女的怪物。

同樣是怪物的東方不敗,則變成人妖,喜歡上一個臭男人。

而林平之殺死妻子投靠左冷禪以後,兩人關係極好,聯手暗算嶽不群。

但嶽不群沒有上鉤後,他們又聯手攻擊令狐沖,並肩作戰。

這就讓人細思極恐,會不會林平之和左冷禪搞那玩意。



第二,華山派氣宗的其他師兄弟呢?

五嶽劍派,其他四派和掌門平級的高手眾多。

最強的嵩山派左冷禪有18個師兄弟,就連實力最弱的恆山派也有3個老師太。

甚至,華山派劍宗頭子封不平都有幾個師弟跟著。

然而,氣宗卻只有嶽不群和嶽夫人兩個人。

即便氣宗後來走投無路,甚至差點被左冷禪玩死,也只有嶽不群和嶽夫人兩人死撐。

當時劍宗和氣宗內訌,氣宗將劍宗高手殺光,然後集體研究劍宗的絕招。

說明,至少還有不少高手活下來。

那麼,唯一的解釋是,這些高手不是被嶽不群設法害死,就是擠兌出華山派。

問題來了,嶽不群手段和東方不敗,又有什麼不同呢?還能自稱是君子劍嗎?

正派高手們的三觀,看來也有嚴重問題。



第三,田伯光和任盈盈因為是令狐沖的人,就沒事了

首先是田伯光,強姦了無數良家婦女,放在今天也是死罪。

而僅僅因為他是令狐沖朋友,又被不戒和尚切了,就一點事都沒有了。

令狐沖如果真正是大俠,應該一劍將田伯光殺了。

再說任盈盈無緣無故殺死了3個少林派弟子。這說明,任盈盈絕非第一次殺人,之前估計也殺不過不少人。

而且,她因為自己單相思,不丟人,搞得江湖人仰馬翻,一些人為此刺瞎了眼,一些人還被流放到荒島。

說變了,任盈盈也是魔女殺人犯。

這種人,不說槍斃吧,至少判個無期徒刑也是應該的。

然而,就因為是女主,仍然沒事。


薩沙


在嶽靈珊死之前,嶽不群一直對令狐沖不錯。

令狐沖學會獨孤九劍隱瞞不報,嶽不群也沒怎樣,令狐沖結交向問天、任盈盈,殺了很多正派人士,嶽不群也沒有向令狐沖動手,沒有乘令狐沖在福州殺嵩山二怪而重傷昏迷下殺手。

嶽不群在嵩山上對令狐沖一直好言拉攏,令狐沖下嵩山時,嶽不群還出門相送,說需要令狐沖相助,到這裡一切正常。

可見,嶽不群採取的策略是拉攏令狐沖,因為他知道令狐沖是個重情義的人,是一個他唯一能夠利用的人。

但嶽靈珊一死,嶽不群便說是令狐沖殺的。他早就知道令狐沖對嶽靈珊的感情,還知道兩人創的衝靈劍法,以嶽不群的心計和知人之能,怎會說這種話呢?而且大失態。

是什麼令他變成這樣的?跟平常完全變了一個人。是因為辟邪劍法嗎?他又不是練了一天了,以前怎麼沒事?

當時他為什麼在追任盈盈?任盈盈做了什麼,被他追?當時任盈盈嘴裡喊著“衝哥,你師父要殺你。。。”嶽不群為什麼忽然要殺令狐沖了?難道他不問靈珊是怎麼死的,上來就殺令狐沖嗎?

又是誰跟他說的嶽靈珊是令狐沖殺的?

細思極恐,任盈盈絕不簡單。


口水丁羊羽


《笑傲江湖》沒有明確的時代背景,是金庸筆下隱喻性、寓言性最強的一部作品。

一、為什麼華山派人這麼少?

華山派可能是五嶽劍派中人丁最不興旺的門派。嵩山派師兄師弟一大堆,左冷禪、費彬、丁勉、鍾鎮等等;衡山派鬧不和,好歹莫大、劉正風還都是在的;恆山有三定;泰山派一堆師叔。

即便華山派有氣宗、劍宗之爭,曾經有過非常激烈的內鬥,氣宗也是勝利了,氣宗當年的師兄、師弟以及他們的後人呢?為什麼只剩下嶽不群?可見有些事可以說,有些事是絕不能說的。

二、嶽不群跟蹤林平之

嶽不群收林平之為徒時,命弟子們躲在牆後,直到木高峰離去,才令現身,嶽不群是這麼介紹的:“平之,這幾位師哥,在那小茶館中,你早就都見過了,你向眾師哥見禮。”所以,一開始嶽不群就注意上林平之,並刻意跟蹤他,林平之也知道這位師傅收自己為徒並未安什麼好心,那麼後來的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三、任盈盈折辱嶽不群

嶽不群將令狐沖逐出師門,是在五霸崗事件之後。當時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因為後來嶽不群發飆時是這麼說的:“那日在黃河舟中、五霸岡上,你勾結一幫旁門左道,故意削我面子,其時我便已決意殺你,隱忍至今,已便宜了你。在福州你落入我手中,若不是礙著我夫人,早叫你這小賊見閻王去了。當日一念之差,反讓我女兒命喪於你這淫賊之手。”

令狐沖怎麼可能折辱恩師的面子呢,只可能是任盈盈暗中指使手下做的,只是嶽不群把這筆賬算在了令狐沖頭上。令狐沖被逐出師門,只好跟任盈盈孟不離焦,再沒其他路走,可見任大小姐的運籌帷幄。

四、少林、武當狼狽為奸

為了將魔教隊伍阻擋在恆山,不使之攻打少林,兩個人居然決定在恆山埋兩萬斤炸藥,當時方證是這麼說的:“阿彌陀佛,我佛慈悲,為救眾生,卻也須辟邪降魔。殺一獨夫而救千人萬人,正是大慈大悲的行徑。”這簡直是放屁,這一殺何止一人,所救又哪來的千千萬萬人。這就又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武當、少林執武林之牛耳,卻始終不出手,是不敢還是不能,為什麼呢?


鍛彰趣義


蠻好的問題,我拋磚引玉先。電視劇和小說看下來,我認為“華山派百年清譽”真是個偽命題!

由於本戲男一哥令狐沖常把“華山派清譽”掛在口上,師傅嶽不群和師孃甯中則都是“百年清譽”保護說,弄的博士君一直覺得華山派清名傳世,如果我們仔細看看華山派提到的故事脈絡,那就是一個下九流的、不成器的幫派啊!

整篇故事肇始於華山派的嶽、蔡二位前輩!這個派別的故事開端竟然源自於兩個雞鳴狗盜之徒!去人家少林寺偷經書。可謂道德品行低下!偷了經書又理解不了經書,可謂學武潛力 才智平平!理解不了經書,師兄弟內訌,導致幫派分裂,這就是一群不成器的下三濫嘛! 有啥清譽啊!

什麼氣宗、劍宗大比拼,搞的動靜挺大!但魔教十長老一來,還是打不過!結果經書被魔教搶走後,人家東方不敗練成了!然後再用下三濫手段搞死了魔教長老。這所作所為,和魔教沒啥區別嘛!有啥清譽?

幫派裡好不容易出個風清揚,還不識人才、重人才,把老風騙去結婚去。弄的老風一輩子不見華山派後輩,直接導致嶽不群接任掌門,連五嶽派🀄️華山都低三下四。這有啥清譽?

後來偽君子嶽不群上場,那就更不用提了。

如此看來,令狐沖就是出身於賊窩啊!所以劇情裡他被逐出華山,是非常精妙的設計!告訴讀者:令狐沖這個男一號人品武藝都和華山不一樣,是真君子!真英雄!

哈哈,就這樣!


博士君


金庸是博學古今的大家,《笑傲江湖》中的很多細節,細細品味起來,讓人細思極恐,不得不驚歎,金庸對道家思想的深度理解與文學呈現,竟整合得如此完美。

1、華山派劍宗與氣宗之爭,便是道家思想中陰陽對立的顯現

其實,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都出自於《葵花寶典》。那時,華山派的蔡子峰、嶽肅二人分別去南少林偷學《葵花寶典》,湊巧的是二人各自學了寶典的一半。正因如此,二人無法相互印證雙方所學,於是以自己學的那一半《葵花寶典》為基礎,分別創立了氣宗、劍宗。

事實上,氣宗和劍宗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葵花寶典》。這就與《易•繫辭上》中的“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非常相似。

《葵花寶典》就是太極,氣宗、劍宗就是兩儀,一為陰,一為陽。華山派的氣宗與劍宗之爭,就如同現實中的陰陽相對,天地、奇偶、剛柔、乾坤那樣相生相剋,相互依存。雖然在書中,氣宗與劍宗始終相鬥,但這兩者還是在令狐沖身上結合起來,合二為一。

2、風清揚的無招勝有招,已達到道家至高的“無為”境界

在風清揚傳劍給令狐沖這一節裡,風清揚如是說:“根本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

“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要斬柴,總得有柴可斬;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

這與《道德經》中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一句如出一轍。天下武功的至高境界即是出手無招;而道家思想中“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見道家的聖人以“無”、“無為”為最高境界。

當然,風清揚所說的無招並不是說沒有招式,不是說沒有武學功底的人就已經達到最高境界了。而是必須把天下所有的招式全部爛熟於心,然後能將這些招數融會貫通,耍得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勉強,這之後再將所有招數統統忘掉,才能夠達到出手無招,便能制敵的境界。

所以風清揚的傳人只能是令狐沖,而不能是沒有半點武學功底的張無忌、楊過等人,因為令狐沖自小便入華山派,熟習華山劍法,而且會耍江湖上其他門派的劍法招數,同時能夠熟記思過崖上刻有的五嶽劍招。

3、正教中人包藏禍心,魔教中人重情重義,這便是道家的反者道之動思想

《笑傲江湖》中有很多細節,都在說“反者道之動” 這一點。

如,華山派掌門人嶽不群,江湖人稱“君子劍”,表面上乃謙謙君子,為人儒雅,涵養極好。但在書的前半部分,事發前,已有本門前輩風清揚看不上他,魔教教主任我行也說他虛偽成性。此外還有,令狐沖深受重傷時,嶽不群因害怕桃谷六仙,只顧著自己逃命,而不顧徒兒死活;恆山派掌門血書求救,嶽不群不置一詞,坐視不理。

又如,書中最大的反派左冷禪,乃嵩山派掌門,五嶽劍派盟主,表面上匡扶正義,暗地裡卻藏著吞併五嶽劍派的私心,不僅誅殺恆山派眾人,還叫徒弟扮作魔教,嫁禍他人。

又如,魔教聖姑任盈盈,雖為魔教中人,卻重情重義,為救令狐沖,甘願被囚禁於少林寺。

世間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著實不少。正教中人包藏禍心的不在少數,魔教中人重情重義的也很多。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生陽,陽極生陰,萬物都相互包含,相互滲透轉化。

總結一下,金庸巧妙地將道家思想化解到《笑傲江湖》中,作為讀者,讀的不僅是武俠故事,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金庸這大道化於無形的本事,天下第一。


樓神研究所


《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江湖政治味道最濃的小說,沒有之一。小時候看《笑傲江湖》,以為最強大的是日月神教,兵多將廣,勢力遍佈全國,更厲害的是還有著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坐鎮。然後厲害的是嵩山派,左冷禪運籌帷幄,手下又有著大嵩陽手、大陰陽手等江湖一流高手,其主導的五嶽劍派更是江湖中除日月神教之外的第二大組織。如果日月神教是俄羅斯,那五嶽劍派無疑是歐盟——剩下的少林武當出場不多,黑道盟軍攻上山去都要把山頭讓出來,實在是弱爆了。

但長大之後才明白,日月神教、五嶽劍派在少林武當面前,都只是乳臭未乾了孩子,根本不在一相量級。日月神教、五嶽劍派的頭腦太簡單,東方不敗、任我行、左冷禪作為兩大集團的首腦,一直信奉鐵血政策,以為依靠拳頭硬就能統一天下。於是兩大集團紛紛陷入內耗,最後還是智商超群的嶽不群截了胡。但你以為嶽不群就是贏家了嗎?

不是。最後的贏家,正是那個出場不多、看似打了十年醬油的少林武當。從江湖人士對少林武當的態度來看,這兩個門派比五嶽劍派歷史悠久得多。但從高手數量來看,則是日月神教、五嶽劍派佔據優勢。五嶽劍派想稱霸,但又不可能對同為正派的少林武當動手,於是只好攘內必先安外,意圖通過剿滅日月神教而力壓少林武當;日月神教自然也會將五嶽劍派視為第一號敵人。少林武當本樂得看兩派人馬互相廝殺,在制霸江湖已經贏了第一場,但還不放心。

於是當兩派中出現了令狐沖這個異類時,少林武當的方丈和掌門一門心思將賭注押到了沒有野心的令狐沖身上,硬是在最後任我行、嶽不群、令狐沖之間的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令狐沖能勝自然是好事,縱然不勝,任我行與嶽不群兩敗俱傷,少林武當也樂享其成:日月神教崩潰了、五嶽劍派解體了,天下霸主的地位還是少林武當。

在《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當了天下第一。可是江湖從來不是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曾經是天下第一,林遠圖曾經是天下第一,獨孤求敗曾經是天下第一,他們成了江湖霸主麼?所謂上兵伐謀。嶽不群的陰謀只能排在第二位,少林武當的方丈和掌門用陽謀將這一干人吃得乾乾淨淨還不留惡名,這才是大本事。你以為令狐沖是因為人好才得到了少林武當的支持?不是,只是因為他沒有一統江湖的野心罷了。但凡他有,別說練不到《易筋經》,早已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笑傲江湖》中,最讓人細思極恐的,莫過於這種吃人的偽善了。


切割地球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餘部煌煌鉅著奠定了金庸先生一代武俠小說巨匠的地位。這些武俠小說各有千秋,而《笑傲江湖》又以其獨特的政治隱喻而為讀者所津津樂道。《笑傲江湖》是一部架空時代的小說,本身就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對權力社會的精準描摹更是令人沉醉。

如果把《笑傲江湖》中的江湖門派看做不同的政治勢力,那麼自然就能讀出一些不同尋常的感覺。

華山派氣宗與劍宗之爭

話說這華山派本是五嶽劍派中勢力最強的一派,但因華山派的兩位前輩嶽肅和蔡子峰得以一窺武林絕學《葵花寶典》,二人各記一部分。後來卻因整理時對不上而分裂,一人主張以練氣為主,而另一人則主張以劍法為主。華山派因此便分裂成了劍宗與氣宗兩支,後來竟同室操戈,大打出手,是役華山派高手死傷殆盡。華山派也因此式微,只留下了風清揚這一位高手。

華山派氣宗與劍宗之爭,實際上便是路線之爭,其中並沒有涉及實際的幫派利益,而是劍宗與氣宗代表人的話語權的大小。

正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說的那樣:“罪惡的制度並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確信已經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積極分子所建立。他們大無畏地捍衛這條道路,並因此而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

氣宗的人認為他們代表的是真理,而劍宗的人則認為他們代表的是真理。誰也不能說服誰,就必將要產生罪惡,華山派因此在武林中一蹶不振。

諷刺的是,這些人代表的都不是真理。

真理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任我行的權謀之術

東方不敗在成功陷構任我行之後,成功登上了日月神教的教主寶座,將任我行的心腹統統清洗,卻又把任盈盈封為聖姑,以封眾人悠悠之口。可以說東方不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高手。

而東方不敗自從練了葵花寶典之後,功力大增,一躍成為世上超一流高手。卻也性情大變,躲進深閨,將教中事務全部交給楊蓮亭打理。但是東方不敗的權力慾也越來越大,教中民眾凡參拜教主,必高呼:“聖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而任我行在殺死東方不敗重登教主寶座之後,教內民眾亦是高呼“千秋萬載,一統江湖”,本來任我行不耐其煩,本待廢除了這花裡胡哨的舉止,卻沒想到後來竟也愛上了這句話。

仔細看,那王座上坐著的,隱隱然又是一個東方不敗。

少林和武當的野心

《笑傲江湖》有個特點,那便是所謂正派人士盡是些卑鄙奸詐之人,如嶽不群、左冷禪、餘滄海,而魔教之中卻也不乏心地良善之英雄。

而武林正派的當家人自然是獨領武林數百年風騷的少林派和崛起的武當派,兩派冠絕武林,是正派勢力在武林中的代表。

但這兩大門派絕不會坐視其他門派做大來威脅他們的地位。兩大門派的掌門選擇結成同盟,一起來保衛他們的地位。彼時的武林,他們最忌憚的無非是日月神教和日益做大的五嶽劍派。而令狐沖,這位華山派大弟子,則是武林政治勢力平衡的重要一環。

令狐沖已經修習了獨孤九劍,又吸了多人的內力,也可謂是一流高手了。他又是華山派大弟子,也就有可能是日後華山派的掌門。而他又與任盈盈過從甚密,也很有可能加入日月神教。所以,這個人是兩人必須要爭取的。這就是為何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要如此禮遇令狐沖的原因了,還要給他易筋經,還在其任恆山掌門時親自出席,這是左冷禪都沒有的禮遇。

交好令狐沖,若是其在正派,可正面牽制左冷禪,在五嶽派中插入一個棋子。而其若是進入日月神教,則可以在正派與魔教中引入一個緩衝。不然你真的以為方正會拿著易筋經去救人。

左冷禪謀劃合併五嶽劍派,自以為算無遺策。而方證大師不過三言兩語,即說動令狐沖前去爭奪五嶽劍派盟主之位。老謀深算,大勝左冷禪一籌。而五嶽劍派合併之日,五嶽劍派的高手卻落得了個兩死三傷的下場,實力大打折扣。哪裡又能威脅的到少林武當呢。

爭到最後,五嶽派近乎凋亡,日月神教也大不如前,而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以上。


逆流時代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古梁鏞談武俠0001:《笑傲江湖之葵花寶典》。

《笑傲江湖》作為金庸先生武俠作品的一部鼎力之作,通過門派紛爭,正邪互鬥,為大家呈現出一個血雨腥風的異樣江湖,並且告訴大家,在江湖中,那些滿口仁義的未必是真君子,那些別人口中的魔教並非都是殺人如麻的大魔頭。

那麼,在《笑傲江湖》中,有哪些情節細思極恐呢?小哥覺得《葵花寶典》比較特殊,今天單單探討一下作者關於《葵花寶典》的幾點迷茫邏輯設定。


第一:《葵花寶典》到底要不要自宮?

華山派弟子嶽肅和蕭子峰應邀到訪莆田少林寺,這二人有緣見到武功秘籍《葵花寶典》,兩人各記一半,後來回華山後一起討論學習,而少林寺也派出高手追擊嶽肅和蕭子峰二人,警告兩人此功非常兇險。結果負責追捕的少林弟子渡遠和尚最後和嶽蕭二人討論一番,一聲不響的還俗了,並且成為了威震江湖的劍術大家。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書中的記錄,並沒有任何地方顯示以上三人有過自宮的表現,參考林平之,自宮沒多久就有了女性的表現,而嶽,蕭,林遠圖三人為什麼沒有這種變化呢?但是不自宮就去練功,很容易走火入魔,但是以上三人也沒有走火入魔啊?

因此,關於自宮這件事,可謂是一個迷。


第二:《葵花寶典》修煉法門是什麼?

東方不敗修煉了《葵花寶典》之後,性情大變,不再關注教中之事,死心塌地的愛上了楊蓮亭,心甘情願被楊蓮亭呵斥責罵。而嶽不群和林平之修煉了《辟邪劍譜》後,行為更加女性化,但是遠遠沒有到喜好男子的程度。為什麼三人修習《葵花寶典》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難道是因為東方不敗修煉的《葵花寶典》比《辟邪劍譜》更加全面?


第三:嶽肅,蕭子峰,林遠圖三人成就為何天差地別?

通過嶽肅,蕭子峰二人能各自記下一半《葵花寶典》來看,這二人也算是絕頂聰明之人,後來兩人一起探討《葵花寶典》,因看法不一致,最終導致了華山分裂為劍宗和氣宗。

但是,在分裂之前,林遠圖曾經和兩人一起探討《葵花寶典》,併為兩人一一解惑。按當時的情況看,林遠圖不可能藏著掖著,要不然當林遠圖名震天下的時候,嶽肅和蕭子峰怎麼沒去找林遠圖的麻煩?同時以嶽肅和蕭子峰各自的武學成就來說,他們也算得上領悟了自己認知的《葵花寶典》大部分精華內容。

那麼問題來了,林遠圖為兩人解惑,難道對兩人沒什麼啟發?兩人對彼此的《葵花寶典》視而不見?


第四:為什麼嶽不群的修煉方法和東方不敗一樣?但是和林遠圖林平之不同?

嶽不群暗殺定逸師太的時候,用的是針。嶽不群刺瞎左冷禪眼睛的時候,用的也是針。可謂是得心應手,同時也驗證了嶽不群修煉《葵花寶典》的時候,有用過針來修煉。但是林平之用的是劍,也從來沒有用過針,但是嶽不群和林平之學習的是一樣的秘籍,這難道是師傅看到了秘籍裡面的暗語,用針修煉效果更佳?


第五:《葵花寶典》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葵花寶典》導致了華山派分家,因為嶽肅和蕭子峰兩人記的內容完全對不上,一個記的內容,是招式第一,內功其次。但是另外一個記的,卻是招式不重要,內力才重要。

但是根據東方不敗的表現,很明顯是招式內功並重,嶽不群也是,內力和招式共同修煉。

這就奇怪了,難道嶽肅和蕭子峰兩人所背的兩部《葵花寶典》中間還有一段別的內容,可以做到招式內力同修?但是嶽肅蕭子峰在前,東方不敗嶽不群在後,憑什麼後來的兩個卻能把招式和內功結合起來?要知道嶽肅和蕭子峰兩人內功也是不弱的哦?

所以說,在《笑傲江湖》中,單單一個《葵花寶典》就搞的大家頭暈了,雖然《葵花寶典》是全本,《辟邪劍譜》自《葵花寶典》而來,但是原著中也說了,《辟邪劍譜》是《葵花寶典》的精華所在,同時結合東方不敗去世時袈裟所載《葵花寶典》,大家都知道,悟出《辟邪劍法》的渡遠和尚(林遠圖)將劍法寫在袈裟之上,而任我行當年搶去的是《葵花寶典》書冊,結果結尾的時候,袈裟的《辟邪劍譜》反而成了《葵花寶典》,難道是任我行找了一個袈裟,將《葵花寶典》謄寫上去後,交給東方不敗的?



《葵花寶典》,真的讓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啊。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