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工傷後是繼續上班,還是解聘拿錢走人?有何建議?

旭日初昇169901417\n


第一,工傷傷殘評定有1至10級。

第二,不管評定哪一級都有相應的賠償,如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第三,如果傷殘評定1-6級還有相應的傷殘津貼。1-4級保留勞動關係,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發放傷殘津貼。5-6級如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企業按月發放傷殘津貼。

第四,如果傷殘評定為7-10級,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以10級為例,可以獲得如下賠付: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7倍,本人工資是指本人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2、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準為社評工資*8倍;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本人工資*9倍。3、以上賠付倍數個別省份有些許不同。

第五,領取以上賠付的前提是進行工傷傷殘等級鑑定。

第六,如果企業已為工傷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那麼以上費用由社保機構和企業按比例賠付。如果企業未替工傷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則以上費用由企業全額賠付。

第七,具體賠付金額建議您前往當地社保局諮詢,這樣有利於您做是否去與留的決策。

最後,具體工傷認定和傷殘鑑定細節請關注我的個人賬戶,裡面有人力資源管理的細項闡述。


筱林


先直接說答案:工傷後是繼續上班還是解聘拿錢走人,具體要看傷殘的等級了!

工傷的分級

工傷分成一到十級,其中一級最嚴重,十級最輕微。

根據傷殘的程度,大致又可以分成三個檔次:一級至四級、五級至六級、七級至十級。


工傷的賠償待遇

工傷賠償的具體標準和金額非常複雜,而且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標準和規定。

從總體來看,工傷賠償的項目大致包括以下13類(不是每個工傷都能享受全部13項):

治(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需要提醒樓主的是,發生工傷,在治療完成後,一定要先選擇做傷殘鑑定,再去和企業談補償的事情。

對於企業來說,可以和工傷的員工簽訂工傷補償協議,但一定要在傷殘鑑定結果出來後再重做。

希望老朱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朱禮華談勞動用工


從自身經驗給你回答。

真實經歷!

前面因工作時不小心發生事故,出現了工傷。從出事那天起,公司也在積極處理,雖然前期有點慢,但該的醫藥費都及時繳納,不影響治療,這一點公司和領導做的還是可以。



住院期間的伙食費,護工費,工資都按標準給支付,這個期間都能安心治療。

因在工作期間是有北京社保五險的,公司人事部門也在積極的處理工傷認定,畢竟認定後,醫療費,伙食費,器具費都可以報銷的。

但這個時間會比較久,每一項申請都要3個月的時間,從提交材料,但認定工傷,再到認定工傷等級,在拿到補償,至少半年以上。還是在有公司支持,人事用心的情況下。


每個等級的工傷賠償是不同的標準,跟你繳納的社保基數有關係,總共有有三筆賠償,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失業補助金,一次傷殘補助是公司給的(只有離職後才給,不離職是拿不到的),一次性失業補助金也是離職後,提交離職證明,減員社保,社保基金才會給你發放。



所以,如果你不想領兩筆錢,就繼續幹,但你的崗位肯定也會發生變化。

如果你想領兩筆錢,是必須要辭職的,能領多少看你所在區域,和社保基數。

道·總經辦


道總經辦


建議:工傷後繼續上班。

理由一:工傷後能快速康復,自身能履行崗位職責,無需辭職離崗。

理由二:既然定義為工傷,理應享受工傷補助或醫藥費報銷,在歸崗後同步進行。

理由三:做習慣的工作,貿然離職並不明智,你是否已經做好嘗試新環境新崗位的挑戰,若沒有,離職後一段時期最是煎熬。

在以下情況下,可以離職:

情況一:從標題描述推斷已達傷殘等級,工傷後已經不能勝任本崗位,建議離職。

情況二:多次發生工傷事故,口碑欠佳,涉及他人多次利益,建議離職。

情況三:工傷後心理存在陰影,並且已造成本崗位的厭倦與懈怠,建議離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請做好利己利人的正確選擇。


喬一帆言職


工傷後單位有賠償,其次有五險的話,也有工傷保險可以賠付的。解聘的考慮是你從事工作可具有相當大危險性,我私下猜測工傷是不是由於工作崗位造成的,如果這樣從安全角度考察,還是解聘為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工傷由於自己失誤讓單位賠付來大筆資金。這個再繼續工作的話,怕單位給你出穿小鞋。除了這兩種情況,只要目前薪水還理想的話,不建議走的。


阿林說投機


1、在等待鑑定結果期間公司是不能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但是傷者可以主動申請離職。

在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公司能否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以及解除合同之後的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以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得根據你的傷殘等級,以及你所屬的統籌地區確定。

具體請參考《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到第三十七條: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係,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如果單位非要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話,關於解除合同之後的賠償金標準請參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七條、八十二條、八十七條: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農村小夥的生活日常


這是一個很主觀的選擇,所以我個人看法如下,不喜勿噴

一、看你受傷的等級一級最重,十級最輕

二、看公司處理這件事情的態度,如果全程負責到底讓你備受關懷,可以留下,如果只賠錢不管不問,你可以拿錢走人

三、看你康復後對工作是否有影響

四、看公司還是否接納你


小小新喔


要看你的工作崗位和薪資,如果你對工資和崗位都滿意,離職這後也不好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我是就在那聚續上班,工傷賠償什麼時候離職,什麼時候賠付給你。


於偉生活記


我覺得這事得人性化處理,首先看傷亡情況,找一下適合他的崗位,不能因為工傷了就讓人心寒了,你怎麼不看一下他為公司付出的時候那,他為了一個家選擇了你們公司,同時也把自己的青春風險給了公司,如果把人辭掉,良心何在。


中華小強哥


工傷應該是在家長休工資照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