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稻賣乾糧或溼糧那個掙的多?能差多少錢?

田俊超白


肯定是幹梁賣得多,因為這幾年水稻的價格還是比較穩定,差不多都是在1.2-1.3塊一斤,所以曬乾之後,得到的價格還是比較穩定,沒有多大的波動,而溼水稻,因為受到天氣的原因,如果下雨比較多,很多收購商都不願意收,如果裝下袋子放一個星期,就容易出現黴變和發芽,特別是水稻有倒了或者被雨淋過,都不適合溼賣,收購商也不敢冒風險,因為一大芽,就損失特別的大。



按照現在的價格來說,曬乾的水稻價格是1.3塊,而溼的水稻價格是0.8塊,所以1000水稻剛剛打出來,因為水分比較大,1000斤曬乾之後,有800斤左右,所以800x1.3=1040塊,而溼水稻的價格1000x0.8=800塊,一千斤的水稻就直接虧240塊,所以曬乾的水稻還是比較賺錢,如果是10000斤,那麼直接就虧了2400,一下子就不見三畝地的水稻,這對農村老百姓來說,損失特別大,因為種植本來就不容易,還要肥料、農藥、打穀錢,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要精打計算才行。


大家都知道曬乾的水稻更加的賺錢,而老百姓又遇到了另外一個難題,就是出售水稻的時間,現在很多的農民老百姓,覺得生豬的缺少,會不會讓水稻的價格提高,從目前來看,今年的水稻、玉米都很難有大的波動,因為今年的豬養殖很少,水稻的需求量沒有多大的改變,而玉米因為受到豬瘟的影響,價格更加難上漲,所以水稻曬乾之後,還是及時出手,留著反而損壞更加多,因為會增發和老鼠的不留情,都會讓水稻變少,特別是老鼠,讓水稻少的不是一星半點,而溼特別多,不僅僅會影響生活環境,還損失錢財所以及時出手。


這幾年水稻的價格一直維持的特別好,沒有大下跌或者上漲,水稻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是人們的主要主食,價格的波動會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豬瘟一出現,導致雞鴨魚類上漲,就是因為豬肉佔的肉類達到60%,而水稻是中國人每天都要吃,粉、麵條、根本無法取代大米,而且我們天天吃還不膩,這才是大米最重要一點,而粉、麵條我們不能天天吃,大米不可取代性,讓它在勇坐主食霸主地位。


藝跡三農人


水稻賣乾糧還是賣溼糧那個掙的多?可能糧價各地有所不同,像我這裡早稻幹谷收購價每百斤118左右,溼谷價是70到80左右。哪麼我們可算一下,溼谷曬乾每百斤最少失去16斤,幹谷比溼谷要多出27塊錢上下。除去曬穀人工費也划得來,稻穀多還是曬乾划得來。糧販子都是算好的不會讓你嬴的,但有人賣溼谷都是種地大戶,他們割起來一天幾萬斤,僱人哂谷划不來也不可能僱人曬。他都是賣給大型米廠,米廠有烘乾機所以才收溼谷。如果沒有烘乾機糧販子根本不敢收溼谷,像我們農戶還是曬乾更合算。


專長古玩


你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說賣乾糧肯定比溼糧划算,很明白的一點就是溼糧最後要烘乾的,烘乾的糧食才能和乾糧賣一樣的價。有幾個很簡單的道理!

一,小販收的溼糧的價格已經除掉了烘乾後的損耗,一般一百斤溼糧烘乾只有90斤不到了!

二,小販收的溼糧的價格又除掉了烘乾機的費用,而且這些價格都是不透明的!

三,正常一萬斤左右的溼糧賣和把這一萬斤糧食曬乾賣大概有800到1500左右的差距,

如果沒有什麼事情做,我個人認為還是曬乾賣的划算!


用戶59659871728


水稻賣乾糧或溼糧哪個掙的多?能差多少錢?

水稻賣乾糧或者賣溼糧哪個掙的錢較多,從2018年度七星老農家鄉收割的稻穀價格上來看,純乾糧價格是120元一百斤,溼糧價格不見明水,是睛天收割的100元一百斤,農戶們只用呆在公路上過秤收錢,其它搬運費歸收購商們出,不過溼糧盡是水的溼谷收購商們是不會要的,怕它長芽腐爛了,你必須要扛回家去曬乾明水才收是吧。


水稻賣乾糧

現在農村人種田比咱們過去輕鬆多了,全過程是機械化了,機械化整田,播種,草胺膦除草,收割機收割,拖拉機把糧食拉回家來,曬一個大太陽就算是乾糧了,120塊錢一百斤的糧食價格並不算低價了。

那麼大家都為什麼會說現在的糧價太低了呢?其實七星老農個人認為,還是我們農村人種糧的成本太高了,請人耕田整理田要出120元一畝,拋秧播種請人常規稻80塊錢一畝,雜交水稻50塊錢一畝,有些人打除草劑農藥也請人要錢,打一次農藥50塊錢一畝,打3批農藥就是150一畝,請收割機收割稻穀就是120塊一畝,全過程一畝田就總共花費了570元,一畝田裡還需要施用化肥農藥100元總不多吧,一畝地你仔細一算,請人種的話就達到700元一畝了,就算你畝產量1000斤也就賺不到300塊錢一畝了,還不說達不到這麼高的產量,7一800斤一畝的產量多,基本上都沒有錢賺了的。


如果你自己家人種那開支就少了,那田裡插種,除草,打農藥化肥就不用開支了,那種一畝地賺300塊錢還是有的。

所以,你收穫的稻穀賣乾糧反正也只用曬個把大太陽天,100斤谷也就最多曬丟10斤秤,按100塊錢一百斤的溼糧價格,你多收益了10塊錢一百斤,曬穀的工價還是有的。

水稻賣溼糧

水稻賣溼糧一般情況下都是種植大戶們所為,其主要原因是到了糧食收割的季節,自己一家人都忙不過來啊,再加上一下子收穫那幾萬幾十萬斤的稻穀,拉回家來也沒有地方曬,也沒有地方儲存,請人曬穀也必須要花錢的,不曬乾的話又怕穀子溼壞掉了,所以到田裡賣溼糧100塊錢一百斤,不用管了,只認過秤收錢,他們認為更方便,更划算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水稻賣乾糧與賣溼糧哪個掙的多,從表面上來看,乾糧價格120塊錢一百斤,溼糧價格100塊錢一百斤,這樣子的價格反正水谷子沒有人收你的,在田裡乾燥,睛天收割的前提下,乾糧與溼糧差價只有20塊錢一百斤,溼糧曬乾成乾糧損耗也只不過10%,也就是說100斤溼糧要曬丟10斤10塊錢,等於乾糧價格110,賣120的乾糧可以多賺10塊100斤的曬穀工資,從價格高低來看賣乾糧掙的錢多,從人工成本來看賣溼糧也不錯,可以騰出時間來去外打工賺錢的,沒有很大的區別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談談你們對賣乾糧與溼糧,哪個再划算了,謝謝大家了!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水稻賣乾糧肯定是要比溼糧價錢好,像我們這邊收稻穀是按品種來的,米質好,口感好的雜交水稻是可以到130至140一百斤。而那種產量高,米質一般的收120至125元一斤,而溼糧最高賣到100元一百斤,還不分品種,像去年天氣不好,老是下雨,溼稻穀才賣90元一百斤。

賣乾糧一畝比溼糧多多少錢

就拿我們家種的長口品種來說,一畝田畝產都是一千斤以上,像現在穀子都沒多少水分,曬乾之後就一畝按一千斤來算,這種米質好的稻穀可以賣到一百四十元一百斤,那一畝田就有一千四百塊錢的毛收入。除去耕田的一百塊,種子錢四十元,收割機一百元,肥料化肥兩百多塊錢,還有八九百塊錢一畝的收入,因為是自己種的,所以工錢不用算。


溼糧一畝田要比干糧少四十塊錢,一畝田就是一千塊錢,除去那些開支,那就只有五六百的收入了。一畝田乾糧要比溼糧多三四百塊錢,農人辛辛苦苦種的,都希望賣的時候能有個好價錢。像我們村一般很少人賣溼糧,除了省事,一點也划不來。

種田大戶賣溼糧就划得來

種田大戶收割回來的稻穀沒有那麼寬敞的地方晾曬,以前是人工收割比較慢,現在都是用收割機,一天二十畝田都能搞定,那收回來的稻穀就沒那麼寬的地方曬。直接賣了又省事又方便,要不請人曬穀子也得花不少錢。所以說種田大戶直接賣比較划得來。


總結:如果是像小唐家只種那麼幾畝田的還是賣乾糧划得來,種的幾十畝的話如果想圖方便,直接賣了也挺好


小唐話三農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水稻賣乾糧和溼糧哪個掙的多,兩者能差多少錢?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兩年水稻乾糧和溼糧的市場收購價格。

近兩年水稻市場行情低迷。

最近兩三年稻穀市場行情一直呈現下跌趨勢,2018年水稻乾糧的收購價格明顯低於前兩年的1.3元每斤和1.35元每斤,只有1.2元每斤,比往年低了0.1-0.2元每斤。而溼糧的價格更低,一些地區的溼糧收購價格是0.8元每斤,還不到一元每斤,不管是溼糧還是乾糧水稻市場價格整體低於往年,水稻價格的低迷使水稻種植戶的收入較以往明顯的下降,很多種植戶就想水稻價格如此低不如將水稻曬乾了賣乾糧,可以多賣幾個錢,那麼賣乾糧就掙的多了嗎?

水稻乾糧和溼糧的區別。

乾糧和溼糧價格相差這麼多的主要原因就是水稻的售價和它含水量以及等級是緊密相關的,水稻水分過高是水稻發熱、黴爛,產生黃麴黴的主要因素,正常情況下水稻的含水量在13%--14%左右,達到這個值得水稻又叫安全水稻,國儲水稻收糧標準是水稻含水量在14.5%,所以收穫後水稻需要立馬晾曬或者烘乾至乾燥;而剛收穫的水稻含水量往往很高,平均在20%到30%。

乾糧和溼糧的價格轉換其實是相等的。

每到水稻即將收穫的時期,就會有許多糧食收購商在田邊地頭開始收購溼糧,溼糧價格要比干糧價格便宜許多,那賣溼糧合不合適呢?

其實溼糧的收購價是糧食收購商根據水稻的含水量折換成溼糧的價格的,溼糧折算後價格應該是和乾糧的價格相等的,每斤溼糧水稻的價格=每斤溼糧水稻折算成14.5%的標準水水稻乾糧數×標準水水稻乾糧斤價

比如說含水14.5%的乾糧是1.2元每斤,那麼含水30%的溼糧每斤價格應當是:(100-溼糧水分)÷(100-14.5)×100%×1×乾糧價格元/斤

=(100-30)÷85.5×1.2元/斤

=0.98元/斤

也就是說,含水30%的溼糧賣0.98元每斤才相當於乾糧的乾糧1.2元每斤,但是溼糧的價格往往低於這個價格,這是由於糧食收購商會再扣除 3‰-5‰的損耗,扣除烘乾晾曬的費用,再扣除他們賺取的利潤,俗話說“無商不奸”嘛,收購溼糧扣價和扣量大,這也就是種植戶水稻溼糧才賣0.8元每斤,遠低於0.98元每斤,而且部分收購商還不收購溼糧。

每畝溼糧和乾糧價格差多少錢呢?

假設一畝地能生產一千斤水稻,含水量在30%,乾糧收購價在1.2元每斤,溼糧收購價在0.8元每斤,曬乾水分折損=1000*(30-14)/(100-14)X100% =186斤,剩餘乾糧1000-186=814斤,

乾糧價格=1.2*814=976元/畝

溼糧價格=0.8*1000=800元/畝

通過計算大家很清楚的看到了,一畝一千斤的水稻田,乾糧比溼糧能多賣176元,所以賣乾糧更掙錢,在夏季溫度高,晾曬水分蒸發的快,科學興農建議還是將水稻曬乾以後再出售,如果水稻糧食價格低於預期,晾曬烘乾還需要費用、時間和人工,在稻田地頭收穫後直接將溼糧出售變成現金更合適。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水稻到底是幹賣或是溼賣賺餞?首先肯定是幹賣多賺,因曬乾揚淨質量好可賣個好價錢。溼谷不乾不淨糧販子相對來說不會收購的,因要場地,要人工,要揚乾淨,相對麻煩。糧販也會去計算溼谷的曬乾率,比如100斤溼稻穀曬乾揚淨後只有55一65斤去折算幹稻穀價加人工費用後就是幹稻穀的市埸收購價了。也就是說糧販子不會自找麻煩得不償失。


毛毛蟲討說法


懇定是從稻田一收割回家的稻子要掙的錢多,因未經過曬乾含有水份來增加稻子重量。原來我們這某些地方也一樣,稻子一收割未曬就賣了,不過這種做法是黑良心和坑害他人。只顧自己的利益有損國家或他人同步也影響了糧農的形象。



但自己儲存的一定要曬乾揚幹,否則就發黴變質,不易儲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