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跟菜市場有關的老物件,這些你都見過嗎?很值錢喲

跟菜市場裡有關的老物件,這些你都見過嗎?

【分享一些關於菜市場的老物件】菜市場老物件系列。

生活很苦,但是別忘了還有甜,燈紅酒綠的都市裡充滿著喧囂浮躁。但是別忘了還有那麼一個地方自帶能量,那就是充滿煙火氣的菜市場。關於菜市場的話題我甚是喜歡,去過很多地方走過很多菜市場,在記憶裡,印象最深的是老家小縣城裡的菜市場。


在菜市場裡的老物件五花八門,大多數民俗物件,賣魚大爺那歷經滄桑的粘案板、小板凳(鴨婆凳)、串魚腮的麻繩,剔黃鱔骨造型刀;屠夫手裡的刀具、洗刮畜牲的老木盆、勾著那豬頭的老銅勾、以及旁邊的紅木稱。



賣飛禽的大爺拎的竹編籠子、和汗水溫潤出紅色包漿的扁擔、賣新鮮蔬菜的大媽拎的竹編籃子、那塊擺攤用的繡花布、賣酸菜大媽的酸菜陶罐、醋罈子、酒鋪裡擺放的酒罈子、有瓷器的、陶罐的、玻璃的豐富多樣,瞧,那邊那個漏斗還是清代的呢,一問賣家老爺子, “他說是很老了,祖上傳下來的,不止清代。”我看了下,確實很精美,遇到喜歡的朋友市場價值估計值小几千,很是遺憾,當時當著老爺子沒好意思拍照所以沒圖片。




百貨商店裡那幾個老式櫥子和展示櫃都是硬木的,老闆從八十年代開始做生意伴隨著這個老鋪子已經四十多年了,還有買年貨的老鄉的竹子揹簍、戴的棕帽雨衣;轉個彎,出現一家賣鐵製農具的,鐵匠這一邊打著鐵、另一邊是打製好的成品,有句俗話是說鐵匠的:“鐵匠打樣,越打越像”。這句話富含哲理,其實對年輕人未來擇業有借鑑意義!對於年輕人說誰都不知道以後自己會選擇什麼工作,會幹嘛,但是可以邊走邊學邊看,最後找到自己最中意的。其實有些事不需要“三思而後行”,最重要的是行動,王陽明常說“知行合一”知道要跟行動結合在一起才算知道,共勉!這就是鐵匠這句俗語的言外之意。




放滿鹹鴨蛋的搪瓷臉盆也那樣的美,菜市場那塊老門板上寫著豆角2.88一斤,那個帶著孩子還在賣菜的婦女,把孩子放在竹編童車上,忙著稱辣椒呢,關於菜市場的老物件,舊物件還有很多,我不是說這些老物件價值很大,其實不是,是這場所的氛圍很吸引我,因為菜市場是最有煙火氣的地方之一,舊菜市場之所以會很繁榮,是因為接地氣,很有時代的感覺,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地方,一堆血紅的辣椒、幾隻鴨子都能讓小時候的我沉淪,並且它能讓你我沉浸其中。


有一次,我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去菜市場,我沒多說,只是回答:就單純的喜歡呀!後來我知道其實我只是對這種懷舊情懷、對對氛圍的熱愛,這是花錢買不來的。

跟菜市場有關的老物件,這些你都見過嗎?很值錢喲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喜歡逛菜市場嗎?還記得以前菜市場那些老物件嗎?歡迎補充喲!

原創文章,喜歡給個關注!每日更新,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