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簡陽的這道面,陳毅盧作孚吃過都讚不絕口


簡陽的這道面,陳毅盧作孚吃過都讚不絕口

簡陽的美食很豐富,現在大眾最熟悉的是簡陽羊肉湯。對面食愛好者來說,則是有一種面叫人念念不忘。這就是牌坊面。

所謂牌坊面,它的前身是簡陽“擔擔麵”。

《簡陽縣商業志》說:它是由“簡陽城北一個叫王壽喜的貧民,創始於民國十八年(1929),王自制麵條、澆頭,挑擔沿街叫賣,故名‘擔擔麵’。”

後來,他在簡陽成渝公路原簡陽汽車站斜對面大黃桷樹側的一座石牌坊下,擺設一個麵攤,因無招牌,群眾便以石牌坊下賣面,叫做“牌坊面”。2019年的冬天,我隨朋友去簡陽,剛好來到這個地方,自然再無處尋覓“牌坊面”,讓人感嘆。

根據簡陽好吃嘴的介紹,牌坊面由於制面、制餡有術,經營有方,生意興隆,招徠很多顧客,聲名遠播,譽漫省內各地。

王壽喜死後,由子孫繼承經營,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的時候,合併到北新合作麵店,才得以保留下來。

簡陽的這道面,陳毅盧作孚吃過都讚不絕口

這牌坊面面條是用上等精粉,加雞蛋清、豆粉、清水和麵,經過手工揉、擂、擀、切等工序,製成厚薄均勻,粗細勻稱,乾溼適度的銀絲麵條或韭葉面條。澆頭是用肥瘦相兼的鮮豬肉,剁成顆粒,下鍋煵炒,相輔以冬菜尖、豆瓣、薑末、胡椒、花椒、鹽巴、水豆粉等製成粒狀,略帶汁的澆頭。原湯用老母雞、鴨子、豬肚、鮮魚熬成奶湯,每碗麵用二至三勺。搭碗用辣椒油(白味不用)、花椒末、好醬油、好醋、小磨芝麻油、味精、化豬油、青尖。煮麵用鐵鼎鍋,每次煮三至五碗,每碗約一兩,每煮四至五次則另換清水。食前,冬天用茶水,夏天用涼水漱口,使口腔清淨,感覺面味更鮮。

牌坊面的特點包括:清香味鮮,油多不膩,久擱不泥。

牌坊面到1940年度進入到極盛時代。民國二十八年(1939),國民黨某師長陳光藻(又名陳洪文)路過簡陽,他一餐吃了12碗(約一斤鮮面),對此面大加讚賞,到成都後,在《新新新聞》報上撰文大力推薦,“不到簡陽吃一碗牌坊面,就沒有算是到過簡陽。”從此,牌坊面身價倍增,凡經成渝公路的豪商巨賈,均慕名品嚐,以飽口福。甚至於居住成都的闊人們,也經常驅車專程來簡陽品嚐此面。這也是今天成都人的風氣,聽說哪裡有好吃到要人命的美食,非得驅車去吃過才算見識這美食的風味。

簡陽的這道面,陳毅盧作孚吃過都讚不絕口

盧作孚先生在路過簡陽時,也吃過這牌坊面。盧紀國在《我的父親盧作孚》書裡對此有記載:“請給我們煮4碗麵。”盧紀國對賣麵人說。“單碗還是雙碗?”賣面的人反問。“雙碗。”盧作孚代兒子回答。“嗨,來4個雙碗!”賣麵人一邊吆喝,一邊在碗裡放佐料。

司機和父子三人坐在麵攤前的長條凳上,等著煮麵,盧作孚給兒子解釋:這面味道好,遠近聞名,就是分量太少了點。等到面端上來,所謂“雙碗”,分量還頂不上重慶的一碗擔擔麵多。風捲殘雲,只塞了個牙縫,盧作孚又為兒子和司機再叫了3個雙碗,這才勉強吃飽。

1959年,出生於樂至縣的陳毅到簡陽視察工作,當地專門安排他去品嚐了牌坊面,讚不絕口,且鼓勵職工要把這一傳統名小吃繼承發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