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從“寫散文”的角度淺談如何進行現在的寫作。

寫作仍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機會,有的人利用了這個機會,有的人錯過了這個機會,有的人正在路上急急忙忙地趕過來。

寫作是一種機會,這個大家不否認,好的寫作者在這個時代仍有一席之地,雖有自己紮根的地方,但在這個鉅變的時代下,不改變自己,就很難與時代很好的融合。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寫作

人要與時代融合,寫作也要與時代共同進步。現在是全民閱讀時代,但仍有很多人在閱讀這件事持有觀望態度;現在也是一個寫作的時代,寫出一篇好文章,不僅會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還能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邏輯的解決一個問題,會使我們生活更有序。

寫作和閱讀為互補關係,閱讀要補給寫作,寫作需要閱讀持續供給能量,在這樣一個互補的關係下,讓閱讀和寫作成為個人成長的重要一步。

然而問題是閱讀相對容易,至少要比寫作稍易。寫作需要我們言之有物,不能無病呻吟,即使要呻吟,也要有技巧的呻吟。

今天主要從季羨林先生談寫散文的技巧上來分析如今我們到底該如何進行寫作。

什麼是寫作上的靈感,寫之前我們要怎麼做:

我們做一件事需要興趣,打球要有打球的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寫作方面,需要一種叫“靈感”的東西,

通俗地說說“靈感”:當有了靈感的時候,我們對寫作有一種迫切想要寫下來的願望,就像畫家,在旅途中,突然靈光乍現,有了新的創作靈感,畫家們通常在一個地方會完成新的創作。寫作的靈感也是如此。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靈感

沒有靈感就沒有什麼寫東西的迫切願望,在這樣的時候,你什麼東西也寫不出,什麼東西也不想寫。

這是寫作上的靈感,下面要看看寫之前我們需要如何看待生活。

季羨林先生說道:雖然自己寫的東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對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卻有不少感性的認識。

這是季羨林先生在《讀書·治學·寫作》談到對寫散文的一些見解。我們看到這句話,要注意後面的酸甜苦辣四個字,還有一句“不少感性的認識”。

生活是“酸甜苦辣”的大雜燴,步入生活,則要嚐遍生活之味,生活之味不同於試菜之味,試菜之味滿足的是味蕾與肚腹,而生活之味要我們嵌入生活去看生活。要進入生活本來的面目去看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痛苦、孤獨、無奈、心酸與無助。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生活會遇到諸多不幸

對於人世間這些所有的“心動”,我們要有深刻的認識,這認識剛好對應季羨林先生所說的“不少感性的認識”,感性也謂情感,說白了就是要對生活有情感,而且還要深刻。

上班,吃飯,開會,下班,路上,這種三點一線的重複性工作很難讓我們有情感,因為點和線的無味,沒有刺激,沒有激動,沒有巨大的變化,沒有新鮮的印象,這就又迴歸到所謂的“沒有靈感”。

所以,要寫好的第一點是要對生活有深刻的認識,有深刻的見解,從細微處入手,從細微獲得創作靈感,要不怎麼說細節決定成敗呢?

什麼是生活上的深刻體會,對事物觀察越細緻,下筆時就越動人:

瞭解完寫作的靈感,現在主要談談對生活的深刻體會。

沒有生活的深刻體會,寫出來的文章就如同嚼蠟,沒有情感。

看宋代偉大詞人辛稼軒寫的一首詞叫“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告訴我們勉強說愁的時候,則感情就空虛了,如果寫出的東西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怎麼感動別人。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沒有情感就如枯枝爛葉

所以,寫之前不要無病呻吟,即使要呻吟也要有技巧,這些技巧便是:

l 對生活要細緻地觀察,深刻地體會,反反覆覆,簡練揣摩。

l 對周邊的要觀察一切事物,觀察一切人,深入體會一切。

l 對世界要留心,因為世界遍地潛伏著蓬勃的生命,隨處活動著熙攘的人群。

說是技巧,實則是教我們如何更細緻地觀察世界,然而我們身處在世界之林,每天與人打交道,看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所以,身臨其境不就是最好的技巧嗎?倘若加以深思,生活處處是創作的靈感。

通過下面這些例子我們分析一下什麼叫深刻的體會:

一個老婦人佈滿皺紋的臉上的微笑,一個嬰兒的鮮蘋果似的雙頰上的紅霞,一個農民長滿了老繭的手,一個工人工作服上斑斑點點的油漬,一個學生琅琅的讀書聲,一個教師住房窗口深夜流出來的燈光。

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現象,但是在深入體會一下,就會變成:

老人佈滿皺紋臉上的微笑是因何發出的,這皺紋是因何而變得如此“巨大而深沉”的;嬰兒鮮紅蘋果臉頰出現之前,每一位媽媽是怎麼一步一步走過這個過程的;農民長滿老繭的手背後還有什麼更動人的故事;工人工作服斑斑點點的油漬是度過了多少歲月,才讓著油漬喜歡上了工人,而工人又是如何長期堅持下來的;琅琅讀書聲背後還要撐過多少歲月才能步入社會為家為國做出自己小小的貢獻;夜晚流淌出來的燈光,是三十餘年背後付出的教書育人。

所以,我們細微地觀察,反覆醞釀,然後再下筆,寫出來的就會格外動人。

如今的寫作也需要這樣的精神創作,我們要留心,對生活留心,對每一個讀過感動自己的句子留心,對每一個人留心,對每一件事留心,雖然這樣會很累,但生活本來就是需要我們充當“累”這個角色,既然每個人要演這個角色,為何不演好一點,為何不讓自己“累”一點。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演好累這個角色


有了靈感,有了深刻體會,那我們該如何下筆:

寫一篇散文,不同於一篇論文,論文需要有論證、論據、結論等強相關的邏輯性寫作,不能持之無敵,言之不成理。散文也要有邏輯性,但僅僅這個還不夠,還需要藝術性。

古人說:“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又說:“不學詩,無以言”。

所以說寫散文也罷,如今的寫作也罷,最大的忌諱是:不能平鋪敘述,像一篇流水賬,枯燥單調。

枯燥單調是藝術的大敵,也是散文的大敵,更是如今寫作的大敵。

所以,下筆之前我們要構思好如何下筆,要避開“枯燥單調”這個大坑,枯燥單調的文章沒有可讀性,讀只是讀了,讀完之後並沒有引發思考,也沒有讀下去的慾望,這就是一篇枯燥單調的文章。

我們在日常的創作中要注意這個問題,寫文之後要多檢查幾遍,自己寫的文章是不是單調枯燥的,如果是,那麼再去改正,如果不是,再好好觀察一遍有什麼錯誤。

從季羨林談如何“寫散文”,分析如今我們該如何進行寫作

枯燥而單調

下完筆,多檢查,多修改。相傳宋代散文大師王安石寫一首詩,中間有一句,原來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他覺得不好,然後改為“春風又過江南岸”,他仍然覺得不好,改了幾次最後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改,不僅王安石自己滿意了,讀者也滿意了,這句也成為了名句。“綠”本是形容詞,這裡用作動詞,一字之改,全句生動。

所以說下筆之後的修改尤為重要,都說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看過散文大師王安石改字的歷程,我們不難看出一字之改或許就寫出最好文章的技巧。我們雖達不到一字之改變成名句,但我們可以將句子改的簡潔、精煉。

季羨林先生說:“中國過去的詩人,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練字上。散文作家,不僅僅限於遣詞造句,而是要把整篇文章寫得形象生動”。

遣詞造句為寫文章的功底,但現在寫作不能僅僅只在遣詞造句下功夫,還要兼顧整篇文章的可讀性,這樣說不是拋卻遣詞造句,而是在遣詞造句的基礎上要在整體上寫得生動形象。

所以在下筆這方面:我們要注意寫出來枯燥單調,寫完還要修改。在遣詞造句的基礎上統籌全文,要讓整篇文章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總結一下:從季羨林先生怎麼“寫散文”轉換到今天的怎麼寫作。今天的寫作更偏向於輸入之後的輸出性的寫作。

所以,我們要記住的是,寫文章需要靈感,靈感可以帶給我們更深刻的思考,深入思考是我們寫作的必備技能,只有對一件事的深入思考,這件事才會言之有物,行之又遠。

藝術創作的大敵是單調枯燥,而寫文章也是,我們要避開單調枯燥,要麼我們寫得生動有趣,要麼寫得乾貨滿滿,為了讓文章更加生動,所以我們要對身邊的一切事物留心,留心是寫文章最好的技巧,只有你留心了,你才會有更多的思考。不僅要留心,還要深入體會,深入體會真正走進內心世界與自己的心對話,將這個對話過程記錄下來,便是寫作。

最後,寫完的作品需要我們修改,就像我們人生遇到困難一樣,面對困難我們尋找解決辦法,面對寫完的文章,我們要尋找更適合語境的句子將它們搭配的更好。

最後,祝大家在寫作之路走得更長久。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讀書·治學·寫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季羨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