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當年金融危機美國為何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不讓它們倒閉?

2008年,一場從華爾街颳起的金融颶風席捲全球,很多人一夜之間由百萬富翁變成了"百萬負翁"。"房利美和房地美"及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面臨破產,而它們都與"房子"有關。

當年金融危機美國為何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不讓它們倒閉?

房利美(Fannie Mae)成立於1938年。當時適逢大蕭條,百業凋敝,全美至少20%的老百姓無力償付房貸,因此美國國會創立了房利美,旨在為地方銀行提供聯邦資金,以擴大住房貸款業務。

房地美(Freddie Mac)成立於1970年,其業務與房利美相差無幾,它的存在主要是為打破房利美一家獨大的局面。

幾十年來,兩家公司為住房市場提供流動性、穩定性和購買力,圓了不少美國人的住房夢。其30年固息抵押貸款政策不僅在美國是獨一份,而且深受購房者的歡迎。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主要資金來源,它們所持有或擔保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約為5.3萬億美元,幾乎佔了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的一半。受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衝擊,房利美和房地美已經陷入全面危機。

當年金融危機美國為何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不讓它們倒閉?

次貸是引起此次風波的罪魁禍首。引發次貸危機的原因主要是美國房地產過熱,吸引很多老百姓爭相買房。沒錢,這就是"次貸危機"發生的根源"貸款"。

銀行把錢貸給了那些沒有多少收入或信用記錄差的個人,在房價高漲的時候,由於抵押物價值充足,貸款不會產生問題;房價下跌時,抵押物價值不充足,按揭購房者又無力還貸、銀行就要收回房子。

在缺乏有實力購房者的情況下,"兩房"購買了按揭債券的81%。這些債券原先被其它銀行持有,當發現房價太高,沒有購買者時,他們拋售了,砸到政府主導的"兩房"手裡。

這本身就是政府給"兩房"挖的"坑",如果救兩房,政府唯有注資買下"按揭債券",可美國政府說了不算,美聯儲不發行新"債券",只有財政部發行,那麼,最終還是要"賣房子",可房價太高沒人買,唯一的路就是美國政府"破產"。因此,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救房市而債務纏身最終選擇破產,如果美國政府"救"兩房,美國政府破產。

當年金融危機美國為何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不讓它們倒閉?

最終吃"虧"的還是老百姓,房子沒了,還要揹負"違約"不誠信的最差信用記錄。

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只要存款保險繼續存在,金融體系就仍然存在不穩定因素。只要政府想要給信用不良者住房補貼,納稅人就要被迫承擔損失。只要聯邦稅法中偏袒債權甚於股權,偏袒房地產投資甚於商業投資,經濟就無法高速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