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水均益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曾經的央視一哥,戰地記者,也是中年花邊新聞不斷的“負心漢”,從名滿天下到養家餬口,他的人生也不容易。


一戰成名


水均益在1991年前往戰地參與海灣戰爭報道,一戰成名。回來後不久就擔任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的主持人。那兩檔節目是央視的王牌,水均益因此更是名聲大噪。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主持人。但是人們只看到名人成功後的光環,沒有看到他的不容易。


書香門第


水均益1963年出生於甘肅蘭州一個書香世家,爺爺解放前擔任過甘肅省教育廳廳長。水均益的父親水天明是蘭州大學外語系教授,母親在郵局上班。水均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在家裡排行最小。水均益的大哥名叫水恆進,二哥名叫水小重,是武漢理工學院的教授,姐姐水寧寧是深圳大學的教授。

水均益,生於甘肅蘭州,畢業於蘭州大學,生在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裡的水均益不僅擁有優秀的遺傳基因,而且也有著更寬廣視野。


水均益大哥水恆進出生於1948年,比水均益大15歲。1957年,水均益的父親因出身受到衝擊,天天有人衝到家裡鬧事。9歲的水恆進受到過度驚嚇,大腦沒有一般孩子靈光,智力有些殘疾。他反應遲鈍,說話慢,也不會與人相處。16歲時,水恆進去農村插隊,學業被耽誤了。回城後,因文化程度低,性格木訥,加上反應慢,他進入一家街道企業上班,收入很低。因為這樣的原因,水恆進一直未婚。


2004年7月30日,水天明因心肌梗塞離世。臨終前,他老淚縱橫地對圍在身邊的孩子們說:“你們3個我都放心,只是擔心恆進,我放心不下他。”水均益拭去父親眼角的淚水,承諾道:“爸,您放心,我和哥哥姐姐會照顧好大哥,有我們吃的就有大哥吃的。”


後來水恆進的病越來越嚴重,患有間歇性癲癇症,每次病情一發作,他就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場面很是駭人。水恆進每月只領取100元生活費,可每年光醫藥費就得兩萬元。以前這筆錢一直由水均益和哥哥姐姐平均分攤後來,水均益一家獨自承擔。


水恆進年紀大了,有些生活習慣不好,加上反應慢,說話不得體,媽媽有時還數落他。水均益私下裡總是對母親說:“媽,大哥不容易,我們對他要多一份包容。”母親流淚了:“我是擔心你和楊迪有想法,才數落你大哥的。”水均益回答:“無論大哥怎麼樣,我都不會計較。”


父親去世後,水均益把母親和大哥接到北京。當時他家裡住不下,便在中央電視臺附近給母親和哥哥租了套兩居室,他負擔哥哥的所有開支。媽媽年紀大了,照顧水恆進不方便,水均益給他們請了一個保姆。只要不出差,水均益每天下班後都會去看望哥哥和母親。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水均益的愛情


水均益的原配妻子名叫王君,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曾在北京京廣中心工作過。水均益和妻子王君認識,是因為王君拾到了他的電話本,兩人幾乎是一見鍾情,在水均益尚未成名的時候便遇見了對方。可能是第一次兩人給對方的感覺都還不錯,以後他們又經常電話聯繫,而且水均益一回北京,就會約她出來。到了1991年,相識僅一年水均益向她求婚,兩人終於喜結連理。1991年冬天,也就是在水均益和王君初遇的那個日子,兩人舉行了婚禮。結婚那天,面對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水均益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幽默地說:“沒想到我丟了電話本,卻撿回個好老婆來!”


婚後,水均益與妻子仍然住在新華社分給他的簡陋的房子裡,這是筒子樓裡的一套一居室,裡面佈置得非常簡單。婚後半個月,水均益就被派往開羅做駐地記者。從此夫妻倆一年也見不了兩次面。在這種情況下,水均益要求調回北京總部工作,以便更好地照顧家庭,領導批准了他的要求。就這樣,水均益回到了北京,夫婦倆終於團聚了。


1993年4月,水均益正式加盟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兼任記者和主持人。也就在這年的10月,他們的女兒水亦詩出生了。


寶貝女兒水亦詩的出生更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少的幸福。2006年底,兩人結婚15週年紀念時,水均益手捧99朵玫瑰,當著眾好友的面對妻子動情地說:“感謝你,我美麗的妻子,我愛你!”


王君永遠忘不了那一幕,丈夫繫著圍裙,笨手笨腳地在爐火邊烤豬蹄,他耐心細緻地拔去豬蹄上的毛,然後剁成一塊塊,煨成香噴噴的豬蹄湯。這誘人的濃香連同這溫馨的細節,永遠定格在王君的記憶深處,溫暖著她的一生……


本來兩人是主持圈公認的模範情侶人人羨慕,但是他倆的婚姻走到第16個年頭的時候卻出了問題,不久便被爆料已經離婚,甚至傳言王君身體不適,水均益因此差點背上“負心漢”的罵名。對此,雙方都沒有正面回應過,至今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對夫妻離婚。網上這些傳言未必是真的。


2008年,水均益在海口報道全國汽車拉力賽時,與央視體育頻道的美女記者楊迪同行。此前兩人並無接觸,這次海南之行,彼此互留美好印象。他給楊迪繪聲繪色講述子彈從他頭頂飛過,炮彈在他身旁爆炸的驚險傳奇經歷。楊迪對他心生敬意。


楊迪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身高1.72米,比水均益小13歲。相處時間一長,愛情種子在水均益與楊迪心中萌發。水均益離過婚,有個女兒,還比自己大這麼多,楊迪一度有顧慮。但最終真愛戰勝顧慮,楊迪勇敢與水均益相愛了。


楊家父母都是社科院的知識分子,對獨生女兒的終身大事非常謹慎,提出見水均益一面。楊迪將水均益領進家門,他有些忐忑。當年採訪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俄羅斯總統普京、法國總統希拉剋等200多位世界政要和重要人物時,水均益都能做到鎮定自若,而今心裡卻七上八下。


楊母慈愛地說:“咱們雖是第一次見面,但我對你並不陌生。說實話,你除了有過婚史,年齡比小迪大些,其他方面都很優秀。我贊成小迪與你交往。”楊父說:“小迪很單純,希望你別讓她受傷害。”水均益向二老表態:“有過生活磨礪,我會更懂珍惜。”


2009年,水均益和楊迪各自拿出積蓄,在五環外購置了一套婚房。這年10月,兩人低調舉行婚禮。


夫妻倆雖同在央視上班,但水均益和楊迪團聚的時間並不是很多。水均益是時政類記者,經常在世界各地奔波。一個月裡,幾乎有一半時間楊迪要獨自一個人待在家裡。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婆婆有很多親戚在蘭州,平素有人情往來,愛面子的婆婆每次都要寄禮金。楊迪知道後,每次都以婆婆的名義提前寄去禮金,免去了老人的勞頓和經濟負擔。只要婆媳倆一起出門,楊迪就貼心地挽著婆婆的胳膊,鄰居見到這一幕,投來羨慕目光,婆婆心裡倍感溫暖。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拋棄妻子之後,他結識了另一個主持人楊迪,年齡比水均益小13歲,長著一副娃娃臉,五官秀氣,給人以知性美女的感覺。不久後,兩人生下了一對龍鳳雙胞胎。兩人的結合,也曾經引起熱議。畢竟,在很多人眼裡水均益就是拋棄妻子之人。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2012年3月,楊迪在北京順利誕下一對龍鳳胎。水均益給兒子取名水亦佐,女兒取名水亦佑。多了兩個家庭成員,水均益肩上的負擔更重了。二哥和姐姐提出資助大哥,水均益還是不同意:“我現在能承受得住,等哪一天有困難了,我會向你們求援。”弟弟的擔當,讓哥哥姐姐感動。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水亦詩遺傳了水均益的好基因,五官十分清秀,她的成績也和臉蛋一樣漂亮,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上大學那會,水亦詩參與過《我不是明星》第四季的錄製,她憑藉著甜美的外形與睿智的談吐積累了一定的人氣。


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之後,水亦詩和爸爸一樣,從事了新聞相關工作,成了一位體育主播。


她的嗓音甜美,充滿了自信,解說風格很受球迷朋友的喜愛。


水亦詩精通多門外語,還多次參與了英超、亞超、亞冠等國際級體育賽事的主持與解說,可以說是相當優秀了!


目前,她的個人社交平臺已經有了四十幾萬粉絲。


水均益有這樣一位漂亮又聰明能幹的女兒,足以讓人羨慕。


他照顧智殘哥哥,娶小13歲嬌妻,拉扯龍鳳胎子女,水均益真不容易


“名人裡面的窮光蛋”


關於央視名嘴的薪資,一直是網絡熱議的談資。不知道的人以為他們臺前光鮮亮麗,在迷人的舞臺上,感覺是他們的收入應該非常之高,但是如果真的這樣,那些主持人就不會出走了。郎永淳都做到《新聞聯播》的播音員了,但是薪資太低無法給患癌症的妻子看病而辭職。


其實他們不像湖南衛視主持人的高廣告費,不像上海衛視和江蘇衛視的高薪。身為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他們能有多少年薪呢?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央電視臺其實是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所以說央視的主持人也是有行政級別的,屬於事業編制的人員,享受相關的待遇和薪資。如果是普通的副部級幹部,每個月的基本工資是5500元(2016年標準),再加上工齡工資、獎勵工資、補助工資等,加起來應該在8000元左右(約)。

曾有網絡傳言,稱水均益月薪26萬。水均益大度的證實,那不是月薪只是年薪,一個月的收入在2萬左右。加之,水均益是一個比較正派的主持人,他不擅長“走穴撈金”,因而便沒有其他外來收入。水均益退居幕後,2013年的時候兼職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教授,所得薪資也是有限的,畢竟他是一個過來人,在這裡傳授知識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和傳承,薪資知識象徵性的


曾經曬出工資單的前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趙普的月薪為6000元,但這似乎有點低。作為新聞廣播的主持人,月薪並不是真正的問題。中央電視臺的工資仍然相對嚴格和規範,有獎懲。在一年內表現出色,並且還獲得了年度優秀主持人獎,獎金也非常豐富,而且有可能升級。如果廣播過程出現問題,當然會有一些懲罰,例如一次折扣多少薪水。因此,央視主持人的薪水沒有網上傳言那麼高。他們不像娛樂主持人和電影明星。當他們主持節目播出時,他們可以獲得一些收益。但他們無法通過廣告以獲得額外收益。


在像北京這樣的城市,他們的工資並不是特別高,但並不是特別低。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很多主持人都堅持了自己的生活,他們對這個職業更加熱愛,默默地付出了代價。雖然在過去幾年中,一些央視節目主持人已離開中央電視臺,但據傳工資太低,但從他們的反應來看,他們更有可能挑戰自己的夢想。


水均益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獲得過“甲級優秀播音員”的稱號,所以每個月有15000元的補貼,再加上他高級編輯的技術職稱,水均益承認:“算上獎勵津貼、年終的廣告提成、年終考勤等獎金,雜七雜八加起來能拿到二十五六萬”。事實上,這26萬元還要上稅,其中有18萬元來源於央視對甲級主持人的獎勵,這18萬元也並不是年年都有,如果哪年評不上甲級主持人,就拿不到18萬元。因此,瞭解水均益的人稱他是

“名人裡面的窮光蛋”。水均益比較鬱悶的時期,有過跳槽的想法。但是水均益不像白巖松,做的是國際新聞,要跳槽,適合的平臺極少極少。除非去國外發展。“我老孃八十多歲了,我出國誰管她?我們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你說我能一拍屁股走人嗎?”水均益無奈的感嘆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