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朋友的兒子十八了,說話十分叛逆還不知道感恩,總是埋怨父母,該怎樣教育?

手機用戶3957858326


孩子十八歲了,對於父母的付出和辛苦熟視無睹,不知感恩反而埋怨指責。形成這種情況原因在於不當的親子教育方式,緣於父母的溺愛。

父母對於孩子照顧過於周到,事事包辦代替。以至於孩子習慣了別人為自己服務,時間長了他就認為這是應該的。一旦服務得不周全他就會埋怨,指責。

這樣的孩子頭腦裡沒有感恩的概念,只有“應該”“理所當然”。


心理學工作者張淑娟


都十八歲了,說話十分叛逆,還不知道感恩,總是埋怨父母。為什麼會這樣?孩子怎麼樣都是父母的問題,都是父母教育出來的。

要想改變孩子,父母只能看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個時候靠說教是沒有用的。



孩子叛逆還不知道感恩,還埋怨父母,這很大可能是因為父母太寵愛孩子了,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還能滿足他,孩子大了,慾望越來越大,就越來越不容易滿足,而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能滿足他,他就會埋怨父母,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叛逆了,不懂得感恩了。

這就是寵愛的後果。如果是這樣,那父母就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慣著他,讓他對自己負責任,他已經十八歲了,應該上大學了,比如他生活費很快花完了,跟父母要,父母要狠下心來別給他,讓他懂得有計劃的花錢,如果他現在沒有上學了,那就讓他自食其力,別心疼他工作累。只有父母放手了,他才會真正站起來。他才會體會到生活的不容易,體會到父母的艱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對孩子喜歡冷暴力、語言暴力,這樣孩子的身心就會受到嚴重的創傷,他就會怨恨父母,小的時候,他沒有力量反抗父母,現在大了,他有力量了,就會叛逆,不感恩父母,埋怨父母。

如果是這樣的父母,就應該真心向孩子道歉,真正改變自己的語言,行為,時間長了,孩子看到父母的變化,也會原諒父母。



孩子身上的任何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改變孩子,就要先改變自己。


周凌溧育兒問答


這個情況不是十八歲突然爆發的,是積壓已久的,他大了終於反抗了而已。青春期的娃不能強硬對著幹了,懷柔政策走一波!有時間帶娃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徒步旅行,一來可以增進感情,二來可以體驗生活,三來可以感悟人生!

去最窮的地方和最富的地方,還可以去養老院,醫院,福利院等,有的時候不要講太多道理,多看看多走走比什麼都強!

回到家後談談旅程,問問他以後對自己的規劃,也可以感嘆自己老了,再也不能為他遮風擋雨了(可以裝可憐博同情了),需要他來照顧父母了。

一場酣暢淋漓的旅行,感同身受的肺腑之言希望能感化這個青春期的孩子吧!


懶媽悠悠


讓這樣的孩子實際點很難,在安全的條件下讓他自己帶錢到處走走,你跟著就可以,什麼都讓他作主,吃喝拉撒睡都是他說了算,正好在假期,看看他回來後還有什麼感想。不說也不要問。一切從他。深沉點。別有說沒說的說的沒完沒了,改變一下交流勾通方式。但心裡要有所有的思想準備,特別是爬爬山,上泰山,華山。別以為有錢上那都舒服,都快樂。沒有錢在哪都難受。讓其有錢的人不一定什麼都快樂的思想沖淡。慢慢來,讓其和家人在一起才快樂的性趣,思想才有想往。沖淡其虛榮心。當然了危險地方不能去,也不一定就去爬泰山,華山,在家附近有景色的地方,公園拉一樣子,一天下來其實很累,讓其有苦說不出。慢慢會改變的。謝了。


東榮962


18歲了,首先作為家長就要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是否存在過度溺愛!陪伴孩子一路成長,言傳身教是第一位,做事先做人!

從呱呱墜地到結婚成家,家長的付出無疑是巨大的,讓他(她)知道大人掙錢養家的不易,從小就培養自立自強的性格,懂得感恩,知道回報!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變化,及時改正!

我覺得勞動就是一個好辦法,勞改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讓他業餘時間充分的參加一公益性的勞動或體育鍛煉或出去走走……上個星期日,我實在不想去趕海了(連著去了好幾天,實在太累了),孩子要去,看著她最近脾氣見長,心想累她一累,果然累得沒脾氣了!





奎山漁夫趕海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哪吒!有魔性的一面,有善良的一面!他自己也控制不了啊,他魔性的一面的時候,家長要正確的引導他,而不是讓他自己去感覺,因為他不懂,所以還是在家長家長不要覺得我疼愛自己的孩子,我就可以在他犯了錯的時候不去說他,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他太小了他不懂,就像哪吒一樣很小的時候他也什麼也不懂,可是父母沒有正確的去引導他釀成了大錯,父親只在責備她在罵她母親就一味的袒護他,如果當時夫妻兩個配合好的話,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可能孩子不會犯這麼大錯,可能他善良的一面會早早的被喚醒起來,這就像我們現在的青春期孩子是一樣的,有些事情不能等到青春期的時候,你再去告訴你的孩子,因為你覺得那個時候你的孩子已經長大,能為他自己所做的事情去承擔後果,可是這個時候,孩子的心智和他的年齡不是正比,你在說她的時候他會很叛逆。有些時候常常會聽孩子說為什麼你早不跟我說,這會兒你再跟我說晚了。家長記住疼愛不是溺愛?


瓏林林兒童心理諮詢師


十八歲男孩7歲前奶奶帶有求必應,而且不準孩爸媽管理,然後家庭矛盾,男人不管在外混,媽媽帶養一直不服管,現在遊戲上癮,不愛學習怎麼辦?


風清雲淡142408633


到正規寺廟,學習傳統文化,兒子願意去,不管你工作忙不忙,一定要陪兒子,很有效率的,南無阿彌陀佛


健康就好57870899


孩子如此狀態,說明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是失敗的。父母生下子女,必須履行撫養責任與義務,這是法定的。撫養的責任與義務,不是無限的,是有期限的,即滿十八週歲。世上,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是對子女的未來負責。已到法定自立之年,既然如此狀況,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那就是交給國家和社會去教育!但是能把孩子寵慣、溺愛如此程度的父母捨得嗎?


三清山居士


這是很正常,做父母的沒有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出去與朋友與同學家庭作比較,沒有他們好的環境,覺得是父母虧欠了他的,不得不這樣說的,這種孩子的思想觀念很前衛的,不管他還好,聽之任之,在孩子到了為人父母時,他再會懂得做父母的艱辛,就會自然知道感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