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齊魯地名探究——齊晉會盟之要津——夏津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齊晉會盟之要津——夏津

夏津地圖

【地名由來】

夏津古稱"鄃城","齊晉會盟之要津,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夏津縣名的來歷,自地名普查、縣誌編纂以來進行過多次考證,其中"津"字來歷說法比較一致,皆以大河(黃河)渡口而得。據明嘉靖本《夏津縣誌》載:(夏津)春秋時為趙齊晉會盟之要津。"津"渡口也,《水經·河水》雲:自黃河泛舟而渡者皆為津也。據譚其驤先生的《歷史地圖集》所標示,夏津地處黃河北上拐彎處的西岸。河水經拐彎的緩衝,來到夏津一帶水勢轉慢,故此地成為黃河東西過往的渡口。夏津之"津"字當以渡口而得

關於"夏"字來歷,眾說不一,後經查閱有關資料,比較貼切者有三種說法。

是因"夏盟之要津"而得

清乾隆本《夏津縣誌》載:(夏津)春秋時為趙齊晉會盟之要津。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四年)5月,晉文公召集齊、宋、魯、蔡、鄭、衛、曹等國在踐土(今河南鄭州市北)會盟。歷史上稱"諸侯會盟"為"夏盟","齊晉會盟"亦可稱"夏盟",夏津之"夏"當由此而得

因"夏王朝"之"夏"而得

夏津在"唐、虞三代之年,邑瀕河曲"。"河曲是河流一連串迂迴曲折的河段,大都出現於衝擊平原的中下游河段"(《辭海》P911)。又考夏津地屬"河內",即黃河的"東河之西,西河之北"地區。《史記?正義》雲:河從龍門南至華陰,東至衛州,折東北入海,曲繞冀州,故言河內雲也。"河內曰冀州"(《周禮?職方》),"冀州"為九州之首(見《書?禹貢》),是夏王朝的王畿之地。冀州與夏王朝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顏師古云:夏,中國。中國,中土之大國。顧炎武《日知錄》雲:古云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國之,遂以冀州為中國之號。是知,冀州亦屬中土,是夏人活動的中心地區,而夏津正是屬於這一地區。清乾隆本《夏津縣誌》載,西漢至隋夏津均屬冀州部地。冀州是夏王朝的王畿之地,這必然被後人視為"夏地"。夏津又緊傍大河渡口,後來在此地置縣而得名"夏津"是頗順情理的。

是因禹釃河水有關


齊魯地名探究——齊晉會盟之要津——夏津

在今夏津境內有兩條縱貫縣境的大沙河,其中堤上沙河為老黃河故道。據清乾隆本《夏津縣誌》載:黃河故道今謂之老黃河。歷代黃河故道不一,此河自直隸元城至德州為禹釃(疏導)二河之貝丘(在今臨清市南)川。禹釃之河又稱為"禹河"。據山東師大地理系黃春海教授所著《山東省地貌區劃》載:公元前602年,黃河在淇河、衛河合流處的河南汲縣東北決口,經內黃、冠縣的白馬莊、臨清、夏津、德州、吳橋鎮、王寺鎮向東北入海,全長460公里。河道寬一般100至150米,高出平地3至5米。該河系禹河故道,河道構成馬頰河以北與南運河以東的高地。黃教授記述的黃河故道與今夏津堤上沙河的行徑路線完全相同。由上可知,在夏津境內通過的這條河,就是傳說中的禹所疏導的黃河,亦可稱"禹河"。今夏津縣城即在原禹河北上的拐彎處,緊傍大河之津(渡口),換言之,此津為"禹跡"之津,也就是禹所為的大渡口。禹又稱"夏禹",所以後來在此置縣而稱"夏津"也是不無道理的。

齊魯地名探究——齊晉會盟之要津——夏津

夏津縣位於德州市西南部,處於北緯36°53′~37°10′,東經115°45′~116°16′之間,東南與臨清市、高唐縣相鄰,西與河北省清河縣以運河為界而相望,北與武城、平原縣相接,在省會濟南西北方向120公里處。總面積882平方公里。


齊魯地名探究——齊晉會盟之要津——夏津

夏津風光

夏津縣,隸屬於山東省,地處魯西北平原、兩省交界處。北依,南靠,西臨。截至2018年,夏津縣轄10鎮、2鄉、1個街道及1個省級,314個社區,總面積882平方公里,90萬畝,2018年末常住人口51.96萬。


齊魯地名探究——齊晉會盟之要津——夏津

布袋雞

布袋雞和銀絲面是夏津名吃,可惜從沒吃過。

【歷史沿革】

夏津縣域於唐、虞、夏、商、周時期屬兗州之域;春秋時為齊、晉會盟之要津,戰國時為趙國地,秦屬鉅鹿郡地。

西漢初年置縣,曰"鄃",為縣域置縣之始。時屬冀州部清河郡地,縣治設於現城址東北20公里處(今平原縣腰站鎮王雙堂村北側);漢高後四年(前184年)鄃為侯國,呂它曾為鄃侯。孝景時曾封欒布為鄃侯,後封國撤銷,仍為鄃縣。孝武時,為武安侯田蚡"食邑"。新莽時,改鄃稱為善陸;東漢復為侯國,勳臣封鄃侯,後馬武改封楊虛(今),鄃仍為縣,隸屬清河國。清河國後改稱甘陵國,鄃仍屬之;三國魏時,鄃亦屬甘陵國;晉代,甘陵國複稱清河國,仍轄鄃。

南朝劉宋時,鄃屬清河郡;北魏初,鄃轄於,尋廢平原郡,鄃改屬東清河郡;北齊,撤銷鄃縣,併入平原;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古鄃城西南重建鄃縣,先隸屬於貝州,後又改屬清河郡。同時,另置夏津縣(此為該縣之名的發端,縣城位於今城址以北17公里處的新盛店)。此時為鄃縣與夏津縣並存時期,鄃與夏津同屬貝州。鄃縣後復改屬清河郡。大業年間,曾一度撤銷夏津縣,併入清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將鄃縣改為夏津縣,仍屬。後因縣城遭大水,於是將縣治遷到新縣店(新盛店舊稱,即原夏津縣城址);五代漢時,夏津縣劃歸,至宋朝和金朝,夏津縣仍屬大名府。

元朝初年,夏津縣隸屬東平路,曾一度為駙馬都尉武毅王的"湯沐邑"。至元七年(1341年),夏津縣改屬直隸高唐州;明朝建立,夏津縣隸屬於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高唐州;清朝因襲明朝舊制,雍正八年(1730年)後,夏津縣從高唐州劃出,直屬東昌府管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臨清為直隸州,夏津縣遂轄於,是為屬臨清州管轄之始。

民國元年(1912年),夏津縣改屬濟西觀察使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山東東臨道(道尹官署設於臨清);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屬山東德臨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山東省政府管轄;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夏津縣改屬山東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署址設於臨清)。七七事變後,行政區劃屢有變遷;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山東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區。同年3月,日偽政權在山東省公署下設道、縣、區、鄉建置,夏津縣歸屬魯北道管轄;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8月,夏津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歸屬魯西北三專署;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屬豫邊區政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夏津縣抗日民主政府(後改為人民政府),屬冀魯豫邊區政府冀南行署第六專署;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改屬冀南行署二專署。

1949年,劃歸河北省專區。

1952年10月,劃歸山東專區。

1956年2月,德州專區撤銷,夏津改屬山東聊城專區。3月,恩縣撤銷,蘇留莊區及左王莊區(部分)計97個村劃歸夏津縣。

1958年12月,武城縣撤銷,併入夏津縣。

1961年復置德州專區,夏津又屬之,7月,恢復武城建置,原武城縣域復從夏津劃出。

1967年,德州專區改為德州地區。

1995年,德州又撤地改市,夏津皆屬之管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