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我是辰妈,点击上方关注「辰妈育儿论」跟我一起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1

受疫情影响,北京今年课改后的新高考模式的模拟考试开考了。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与往年高考不同的是,今年北京采取不分文理科,而是采取3门统考科目+3门自选科目的方式。

考生除了要考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以外,还可以从物、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思想品德科目中任选3科进行考试。

受疫情影响,这次全市的摸牌考试改为居家考试。

网友评论说,这届高三学子真是太难了。

但是也有网友说,这样的考试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够查漏补缺,没有必要太紧张,更不用因为这次考得不好而对高考失去信心。

有人说,高考是一场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而其中耐力最为重要。

一个有耐力的人首先能够克服环境影响同时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高考来说,尤为重要。

坚持下去别放弃就是对老师和自己最好的报答。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2

前两天老师自驾给1500名高三考生送教材的新闻上了热搜。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受疫情影响,高三作为最关键时期不能按时开学,对高三生来说影响很大。

据这位老师介绍,这次给高三考生分发的有课本还有很多冲刺资料和考卷,老师们一方面把线上教学尽最大可能做到细致、及时,线下也要为孩子们尽可能多的争取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说,老师都在为考生们努力,高三学子就更没理由放弃学习了。

对此深以为然。

老师们为了上好网课,给孩子们尽可能带来更好授课效果,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有网友说,高三的班主任绝对跟爹妈一样,不仅要注意高三学生的学习变化,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可能有的爹妈都做不到。

为了让每一个学习在高考能考出好成绩,老师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长时间坐在手机前颈椎病再犯,不怕长途跋涉送资料,只要孩子们好他们都不会放弃每一个帮助他们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老师,谁能忍心就此放弃呢?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四川宜宾高三考生余梦瑶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学习,为了提升在家学习的效率,特意准备了3个本子。

一个本子用来制定一天的学习计划,一个本子用来记录网上老师讲的考点和难点,还有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错题。

余梦瑶坦然的说,因为疫情影响只能在家学习对高三考生的影响是肯定会有的,但是想要不被落下就只能靠自律,因为大家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每天制定目标坚定执行,树立好自己的目标,只要有了信心和目标,就会充满动力。

网友评论说,那些在家自我放纵和自我放弃的考生都该看看,你的对手在努力,你不努力就意味着被落下。

《灌篮高手》中,三井寿放弃篮球成了街头少年。随后带着街头混混一起到篮球场捣乱,安西教练看得出三井寿对篮球的热爱,便对三井寿说,现在放弃的话,就等于比赛已经结束了。

高考就是一场比赛,从比赛开始对手就是自己,一旦自己提前放弃比赛,不用等到真正的比赛或对手取得真正的胜利,这场比赛的胜负就已经决定了

只有自己不肯放弃,这场比赛才有意义。

3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会有人即使快参加高考了也会选择放弃?

网友@呵呵在《你放弃不是因为真的无法坚持,而是因为退路太多》中写道,对大多数人来说,缺的不是好的学习方法,而是缺少坚持下去决心。

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定,即使有好方法也依然无法取得成功。

学习这件事归根到底是意志力的比拼,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很多时候都要逼自己一把,现在对自己宽容就是未来对自己残忍。

网友呵呵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谈论放弃成本问题。

如果告诉你,下个月考试不通过会直接被枪毙,那么你一定会努力学习,拼命学习,甚至把 24小时当做48小时来用,也一定会通过考试。

如果下个月考试没有通过的话,没有任何损失,或者损失很小,那么你也就不愿意付出很多的时间和汗水去学习了,因为损失成本太低。

因此一个人能否坚持一件事,还是要放弃成本的高低。

如果放弃一件事的成本很高,那么就会珍惜时间逼着自己拼命学习,如果放弃成本很低,甚至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那么放弃就会成为很平常的事。

俞敏洪就是高考不放弃取得成功最好的说明。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1977年俞敏洪家住常熟农村,因为某些原因,他只上了高一上学期,参加高考是肯定不行的,临近高考,俞敏洪拼搏进取的学习了10个月就去参加了高考。

当年他报考当地的师范专业,英语录取分数线38分,俞敏洪考了33分,他落榜了。

高考以后,俞敏洪没有丧失斗志。他一边干农活,一边做了学校里的代课老师,一边又再次备战高考。

第二次高考,俞敏洪英语考了55分,但是录取分数线已经提高到了60分,他又落榜了。

后来,得知县城里要举办英语培训班,俞敏洪就辞掉了代课老师的工作,去上培训班,老师为了鼓励他,让他做了培训班的班长,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英语。

经过重重困难和不间断的努力,俞敏洪熬到1980年高考。

英语高考时间为2个小时,俞敏洪答了半个小时就交卷了。老师为此还打了他一巴掌,觉得本应该上北大的孩子,这么早就交了试卷肯定都不会。

没想到,俞敏洪被北大录取了。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上天从来不会辜负心中有韧劲的人,更不会让他们努力成为最痛苦的回忆。

俞敏洪如果当初放弃高考,他的放弃成本很高,意味着一辈子都要留在农村,面朝黄土也许就是一生的写照。

放弃成本很高,所以坚决不能放弃。

不放弃成就了俞敏洪,也成就了新东方。

八月长安在小说《最好的我们》中写道,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最好的种子藏在我们心里,最好的土壤藏在我们的手里,用心感受,用双手去创造和坚持,才能真正开出希望的花来。

4

高考倒计时已经不足100天,只要没有到最后,每个人都有希望为自己的人生翻盘。

只要不放弃,人人都有机会。

1 带着问题复习,学会跟自己提问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会带着问题学习,能够帮助自己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找到容易出题的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练习,还能让自己及时想到解题的技巧和流程,换句话说就是在自我模拟高考的出题方式。

面对真正的高考时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

2 要有野心

《明朝那些事儿》中说道,有两样东西你绝对不能丢,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

这句话对于高考同样适用。

老师、家长无一不在为高三学子鼓励和加油,对自己的起早贪黑和奋力拼搏,更是只有自己更清楚其中的艰辛。

所以努力坚持不放弃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另一个就是理想,但是对于高考来说,不仅要保持理想更要保持一点野心。

把期望的成绩和心仪的大学定得高一些,需要努力才能做到的才是真正的目标啊,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输送给你,这才是努力的意义啊。


北京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不问结果低头前行,坚持了就赢了


俞敏洪在《相信奋斗的力量》演讲中说道,当你皱纹上脸的时候,皱纹中透露的是庸俗还是智慧,这全是现在要做到事情。

一个人经历一生需要不同的时间,这是生命的长度。面对困难的选择,却是生命的宽度。

有着不同生命宽度的人,总会看到不同的人生。

如果可以重来,我依然愿意选择经历高考,重新感受充满激情的岁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滚烫的青春啊!


我是辰妈,用等待“看见”孩子,用文字让孩子被“看见” 。80后2宝妈,用温暖的文字记录可爱的生活。

今日话题

经历过高考,你有什么要分享给今年的高三生吗?

作为即将步入考场的高三生你对坚持有哪些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