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導語

俗話說:“借酒消愁愁更愁”,因為有了酒,才有了“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的順口俗語;因為酒,才有了“曲水流觴”的風雅;酒,在人們悲傷時,它是我們落魄失意時的寄託;在我們“把酒言歡”時,它是我們意氣風發時的慶祝。酒,已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如果要談及酒事兒,必定繞不開的就是有宋一朝。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宋代酒事兒生活繁華,酒樓酒店大批湧現的同時,酒人、酒令、酒文學也很是盛行,可以說與酒相關的社會生活,在有宋一朝,呈現出了“井噴式”發展。宋代喜酒風氣的形成,孕育出了大量的酒文化詞作。無論京城還是地方上,宋代的酒店均是熱鬧繁華。宋代的人們酒宴極多,在 飲酒時酒令的內容、玩法形式多樣, 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頭百姓, 飲酒習俗均也是極為盛行。

‌宋代的酒店

  • 城市酒店

宋代的城市酒店,設立在繁華的城市之中,酒店的大量湧現,這是宋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宋代飲食的發達的體現。

《宋史》曾記載:

“光祿寺 ,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卿掌祭祀、朝會、宴饗、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儲備而謹其出納之政, 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宋史》

其中光祿寺的職責,就是負責宮廷內的一切膳食,膳食就包括了宴饗、酒醴之類的事情。其下還設有法酒庫和內酒坊。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法酒庫和內酒坊,是北宋宮廷釀酒的機構,它是專門用來釀造官家的自用酒。北宋京城裡酒店眾多, 熱鬧繁華。《東京夢華錄》裡對此就有著充分的描寫,有著“在京正店七十二戶”之類的語言, 即東京城內有72家大酒樓。酒樓的興起,正是北宋時酒店繁華興旺的有力見證。

東京 的這些大酒樓,大多都是一些二層、三層的龐大建築,酒樓毗鄰大街而屹立,裝飾十分華美,氣派端莊,生意也很是興隆。除了京城的酒店, 其他城市的酒店也是十分繁盛。

《宋朝事實類苑》記載:

“李給事師中保趁西京,時駝馬市有人新造酒樓。李乘馬過其下,悅其壯麗,忽大言曰:‘有巴!’”——《宋朝事實類苑》

這裡的西京就是指的洛陽, 從這可以看出當時洛陽的酒樓,也是十分的宏偉壯麗, 器宇不凡。南宋的京城臨安,酒樓仍然也是四處林立,這裡的裝飾,主要效仿的是東京的樣式, 顯示出當地豪華的一面。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而當時宋朝的另一都城——杭州,這裡的酒樓同樣是十分繁華。當時在杭州的酒樓, 分為兩種: 一種是屬於戶部管轄的官酒庫。在官酒庫中,每庫都設有酒樓。另一種是屬於私人所有而開設的酒樓。這兩種酒樓無論是官是私,都具有著華麗之風。除在酒樓飲酒歡慶之外,南宋時還有園林庭院、野外江邊、城中小院等“花園酒店”,這類的場所,專門 用來提供給文人雅士之間的聚會和聊天。這些都反映出,宋代時的城市酒店眾多, 熱鬧繁華的一番景象。

  • 鄉村酒店

宋代京城外其他較小的城鎮, 乃至鄉村集市, 依然是到處可見酒樓店肆,但其規模和排場,相對於城市酒店來說要小得多,這些酒店更像是鄉村小店,多為市井憩息閒談之地,是些無關風雅的奢華。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雖然鄉村酒店密度很高, 各處都有散佈, 但規模小、裝飾簡陋、功能單一。這樣的佈局是根據客人的需要而來,來這種鄉村酒店的客人多是以果腹為目的, 而非娛樂消遣,且酒客身份多是市井百姓。酒家一方面財力有限, 另一方面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 故對酒店裝飾並不是很在意。

像鄉村這類的酒店,大都會懸掛一個酒帘作為標誌,這樣即可以使酒店的位置更加醒目,也方便招徠更多的酒客。除此之外,宋代鄉村酒店一般沽的是村酒濁醪,賣的是大眾湯菜,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下層的普通老百姓。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酒店】

有宋一朝的酒店特色

  • 酒店類型多樣

宋代的酒店類型不盡相同,有專門賣酒的店肆,還有酒菜兼賣的樓館等。有茶飯店,謂也就是街上吃飯喝酒的地方,有包子酒店,賣些鵝鴨包子、四色兜子、腸血粉羹、魚子、魚白之類……”,總之,酒店的類型可謂是多種多樣。

還有一種叫做“奄酒店”的酒店, 這種奄酒店, 即是一種娼妓的酒店,這從側面也反映出,宋時的娼妓已經開始向酒店滲透了。除酒店類型繁多外, 宋代酒店的檔次也有“正店”和“腳店”之分。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正店擁有購買官方自釀酒的權利,而腳店只能從正店批發酒進行零售。

  • 酒店活動也是豐富多彩

宋代無論官私酒店, 每年都要舉辦“開煮”和“賣新”兩大活動,這是宋代酒產業獨有的大型活動。

春為“開煮”,舉行的是醞釀儀式; 秋為“賣新”, 迎接的是酒的成熟季節。每逢這兩個特殊時節, 人們都會想出許多慶賀的項目。北宋東京的中秋節前,許多的店鋪都會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的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一時間 市人們紛紛爭飲,到了午未間家家沒酒的時候, 才拽下望子,盡興而歸。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南宋的杭州酒庫迎煮,同樣透露著一股熱鬧的氣息, 四月開煮,九月開清,尤其是在“開煮”“賣新”活動的時侯, 參與人數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酒店風俗豪爽

宋代飲酒可謂是俗蔚然成風,繁盛的飲酒文化,使宋人酒家逐漸形成了豪邁爽氣、寬厚朴實的民俗特徵。

《東京夢華錄》記載:

“以至貧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銀器供送。”

宋代豪邁的民俗在酒事文化上的表現,可以值得肯定一點的是,這以與宋人喜酒是分不開的。這些酒店普遍使用銀器,而且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可以“出借”或“供送”銀器,可見當時宋人誠實守信、寬厚朴實的性格是“蔚然成風”的。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東京夢華錄

  • 酒店的佈局和裝飾也很是講究

宋代的酒樓十分講究裝潢修飾,酒樓內部對文雅風韻也有所講究,其牆壁一般都掛有書畫,或是留一空白在牆壁, 專供飲客題詩作畫。

凡京師酒店門首, 皆縛彩 樓歡門。綵樓歡門,就指的是酒店的門前裝飾,由於店家的資本不一, 所以綵樓歡門的大小也是不盡相同, 裝飾情況也不各有差異。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有字號的,比如說“孫記正店”、“十干腳店”,這些酒店綵樓高聳,氣派壯觀。而沒有字號的酒店門前, 門前的繡旗酒招也是可以辨認的。酒店門彩畫歡門, 設紅綠杈子,緋綠簾幕,貼金紅紗梔子燈, 裝飾廳院廊廡, 這些對酒樓的種種裝飾,都極好的證明了宋代酒店裝修的華麗,與此同時,也反映出宋時酒業的繁榮。

有宋一朝的酒令

酒文化的另一元素——酒令,其實由來己久 ,它最早誕生於我國西周時期。後來經歷朝代的更替,到了宋代時期,酒令已經漸趨完備普遍流行,且種類眾多, 各有特點。宋代的酒令由雅趨俗,俗中見雅。最常見的酒令有擲壺、射覆、酒籌、酒牌、文字令, 此外還有擊鼓傳花、手勢令、旌旗令、小酒令等等。

  • 士大夫酒令
  1. 投壺

投壺是我國古老的酒令, 到了宋朝,在士大夫之間已經十分流行。

投壺時要求投者站在一定的距離外,將一支支矢投入特製的箭壺中,以投中數量的多寡決定勝負,輸了的人就會懲罰飲酒。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投壺

在宋代的士大夫之間, 投壺已經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酒令了。

2. 九射格

九射格是宋代歐陽修發明的一種新式酒令,相對於投壺而言,要稍微複雜一點。歐陽修在《九射格》一文中寫道:

“九射之格 其物九, 為一大侯, 而寓以八侯……而物各有籌, 射中其物,則視籌所大而飲之。”——《九射格》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九射格

歐陽修將射箭同酒令結合,使其成為一種娛樂活動,在當時的士大夫中間頗為流行。

  • 民間酒令

1. 流觴傳花

流觴傳花是宋代民間最為流行的飲酒娛樂活動。

宋時曲水流觴與擊鼓傳花,是民間文人墨客最為常見的酒令遊戲。曲水流觴就是在水的上游放置一隻酒杯,當酒杯漂流至其中一位面前之時,他就要取杯飲酒而賦詩。曲水流觴的故事, 起於晉朝時期。唐朝賜宴曲,傾都禊飲踏青,也是這個意思。晉代興起的曲水流觴,到了宋代已經很是流行,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日,宋人都會進行流觴曲水的習俗。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流觴傳花,即以花代替酒杯進行傳遞,以鼓擊點, 鼓聲止,傳花亦止。花在誰手, 誰就要飲酒作賦。

傳花在有宋一朝,是一種常見的飲酒活動,廣受歡迎。宋朝時期,是我國飲食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 我國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至宋代時南方經濟已經顯著提升,並開始慢慢取代了傳統北方經濟佔主流的地位,成為宋王朝統治下一個新的經濟重心。

除此之外, 南宋王朝遷都臨安, 也為宋代飲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南北交融的有利平臺。

作為宋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宋代的酒文化異常繁盛,且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繫, 息息相關。宋代的酒文化,作為中國酒文化史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同時還承負著承前啟後的文化功能, 它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宋之前的中國酒文化,還為宋之後的中國酒文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借鑑。

2. 划拳

划拳作為一種手勢酒令,在宋代民間可以說是廣受歡迎。

划拳時兩人相對同時出手, 各猜所伸出手指之合計數,猜對者為勝。因是互猜, 又稱猜拳。《史弘肇傳》記載:

“他日,會飲章第, 酒酣, 為手勢令。”

由此可知,宋之前已有划拳, 而歐陽修卻將此寫入史書,則說明了宋人對划拳的認可。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喝酒划拳

划拳這種酒令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只要有酒,即可行令,且遊戲起來趣味無盡,因而成為宋時民間一種頗為流行的酒令遊戲。

流觴傳花和划拳是宋代民間最為流行的酒令,此外還有搖骰子、猜枚、酒籌、骨牌、遊藝等花樣多種的酒令,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數不勝數。

宋代無論是在宮廷士大夫之間還是民間的酒令,都是一種飲酒時衍生的遊戲。而在文人之間流行的行酒令,則是一種由“斗酒”到“鬥才”的文化交融。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宋代的行酒遊戲十分盛行,上至君王,下到百姓,無人不會,無處沒有。宋代行酒令熱鬧的場景,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射者中,弈者勝……眾賓歡也,很好的再現了當時行酒時的盛況。

有宋一朝的酒文學

自古以來, 中國的酒和文學的關係,就是親密異常。宋代時期尤為如此,在有宋一朝,數不盡的宋詞宋詩, 五字七言,多有敘酒之事, 歌酒之章。宋代酒文學,按其詞風特點, 可分為豪放派酒文學,和婉約派酒文學兩種。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宋代豪放派酒文學詩詞灑脫,氣象恢弘雄放,創作視野開拓, 有時甚至帶有天馬行空的色彩。婉約派酒文學則是一種“小家碧玉”的文學景象, 他們的詩詞多敘深閨纏綿之事, 情感細膩, 溫婉動人。

  • 豪放派酒文學

宋代豪放派酒文學的代表作,當屬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寫下這首詞時,正值他因“烏臺詩案”而謫居黃州,他 內心的鬱悶和憂愁無處宣洩,只能寄託于山水與酒之中。

黃州城外的赤壁磯, 正好給了蘇軾靈感和想象, 因而才寫下此詞。詞中最後一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將蘇軾豁達寬廣的人生觀和心態,展現得是一覽無餘。

仕途的不如意, 蘇軾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情緒, 除了他自身曠達的襟懷,及幽默詼諧的性格外,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蘇軾從飲酒中所獲得的超然意趣,使得他能夠忘卻煩惱、排遣憂患。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蘇軾】

宋代豪放派酒文學, 多將酒作為自己豪放氣概的媒介,從而借酒抒情。

  • 婉約派酒文學

宋代婉約派酒文學,當以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為代表作: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有宋一朝有名的女詩人,她早期生活優裕,但 金兵入據中原後,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此詞正是作於李清照南渡之後。

此詞因家國之事而顯得悲愴, 因她的心中之苦而寂寥,李清照所透露出的淒涼悲情的思緒,展現了她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情, 具有著濃厚的時代色彩。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飲過三杯兩盞淡酒,仍不能抵禦傍晚之時吹來的冷風, 將整首詩的情調風格,刻畫得深沉凝重, 哀婉悽苦, 極富藝術感染力。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李清照的情感相比其他人來說,更為細膩, 她的詞作也顯得更加溫婉哀怨。酒在此處不但是一種慰藉,更是一種發洩,借酒澆愁,更是愁上加愁。

總結

有宋一朝,是我國飲食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 我國的經濟重心也逐漸開始南移,至宋代時南方經濟已經顯著提升,開始慢慢的取代了傳統北方經濟的地位,成為了宋王朝統治下新的經濟重心。

從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來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而作為宋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宋代的酒文化同樣是異常繁盛,它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繫, 息息相關。宋代的酒文化,作為中國酒文化史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其所反映出的是,宋代時期的飲食文化特徵及其社會生活面貌。另外,宋代酒文化也還承擔著承前啟後的文化功能, 它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宋之前的中國酒文化,還為宋代之後的中國酒文化發展,提供了前人的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