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大額存單三年期4.3%,該如何選擇?

車德莉


想要比較兩款產品,首先得對這兩款產品有所瞭解。我先把這兩款產品的運作方式簡單描述下:

結構性存款:

可以理解為“傳統存款+激進投資”的組合型產品,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結構性存款的本金用於傳統存款,存款的收益用於較為激進的投資,比如期貨等。這樣的產品就會呈現一個重要特點:保本但不保息。

大額存單:

典型的存款業務,只是因為存款金額較大,銀行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它存在銀行就是為了讓銀行發放貸款或者其他低風險投資。很明顯,它的特點就是保本保息。

兩款產品的運作模式說清楚了,我們不妨再對兩款產品做一些基本要素的對比,以便大家可以做出更適合自己的判斷。

一、流動性

結構性存款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因為銀行是要拿存款未來的收益去做投資,你提前支取了,銀行就無錢可投了。

大額存單可以提前支取,也可以提前部分支取,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可以提前支取兩次,損失部分利息,大部分的利息仍在。

二、收益率

結構性存款,由於結構性存款包含了“激進投資”的部分,“激進投資”就代表了高風險高收益。“高風險高收益”的近義詞就是“利率浮動”。所以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是不確定的,題主說的5.5%有可能達不到。

大額存單,大額存單說白了就是傳統存款,只要銀行在一天,大額存單承諾的利率就不會發生變化,既穩定又可靠。

三、門檻

結構性存款的門檻之前是5萬元,現在不少銀行已經將金額將為了1萬元。

大額存單的門檻相對較高,最低也需要20萬元。

總結

如果讓我選,我就選大額存單。我屬於那種風險厭惡型的人,我寧願少得一點收益,也不願讓本該屬於我的收益因為我的激進而損失。這兩款產品都是非常不錯的理財工具,選擇哪一個都不會錯到哪去,關鍵就是看你的風險偏好。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最近,一位老年網友諮詢理財方面的問題。他有20萬現金,看到一家地方銀行裡面有大額存單三年期給4.3%的利率。而又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看到了結構性存款,承諾一年期利率是5.5%。他不知道這20萬現金,究竟該買結構性存款?還是大額存單?哪個更加穩妥。

先來解釋一個什麼是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並非普通的銀行存款,它本質上是把傳統銀行業務和利率,匯率相結合的保值增值的一種理財產品。通常結構性理性產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可以保本,而另一部分收益隨著利率、匯率的變化而變化,保本的那部分類似於銀行存款,另外一部分不保本的資金是具有風險,會有虧本的可能。這是願意承擔一定小微風險的投資者購買。

而大額存單是銀行發給存款人的大額存單單憑證,它本質上就是銀行存款,只不過起存金額比較大,門檻較高,但安全性非常高,只要銀行不倒閉,大額存單到期是可以償付的,而且就算該銀行倒閉了,還可以獲得最高50萬的賠付。所以,大額存單的風險小。

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本金20萬,三年單利4.3%,三年後大額存單的本息合計是22.58萬元。而若是拿這20萬,每年購買某股份制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可獲得單利5.5%,三年後本息合計是23.48萬元。顯然,同樣是20萬大額存單比結構性存款三年後的收益少拿9048元。

對於究竟是購買結構性存款,還是大額存單,我們覺得,如果投資者是風險厭惡型,那麼大額存單的回報率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如果投資者可以承擔風險,具有很強的經濟實力,抵抗風險能力也很高,又想獲得相對高一點的收益。那麼,購買一年期的結構性存款,是投資者理想選擇。

當然,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這麼高的利率並不常見,所以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在購買之前必須要看這款產品的說明書,需要和銀行落實以下幾款內容:第一,要選擇全額保障的,最好存款保險基金負責保障你本金的安全,換句話講,即使遇到變故,投資者最多也只是少拿點利息,不會虧損至自己的本金。

第二,投資者還要關心的是,結構性存款預期年收益率是5.5%,那萬一投資失敗,還能獲得基礎利率,一般不能低於2%以下,否則就要慎重了。我們不能光看賺錢時拿高收益,萬一投資失敗了,保底收益率還是要關心一下的。

第三,投資者必須瞭解一下,掛鉤的金融衍生品究竟是什麼?過去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的金融衍生品有外匯、黃金等。所以,投資者購買的結構性存款這個衍生品價格波動必須能在公開市場查詢得到的,最好投資者對這個掛鉤的金融衍生品的相關專業知識比較瞭解的。否則,不熟悉的領域最好不要去做。

購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首先要弄清楚這個產品內容是什麼,收益率高低,風險大小,發行人等等,再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抵禦能力,尋找與自己匹配的理財產品,以圖獲得最大的收益率。


不執著財經


兩者都屬於低風險理財,我的一貫觀點是:低風險理財選擇收益高的,所以我認為應該選擇結構性存款。

因為,20萬資金三年後兩者收益差距是9048元。

1、大額存單

本金20萬,三年單利4.3%,三年後本息合計:20+20*0.043*3=22.58萬元

2、結構性存款

本金20萬,每年單利5.5%,三年後本息合計:20*(1+0.055)(1+0.055)(1+0.55)=23.4848萬元

但是,投資者需要對結構性存款進行認真瞭解,如果您不是很清楚,可以繼續向下閱讀。

大額存單三年期年化4.3%的利率,非常普遍,一般區域性商業銀行20萬以上就可以辦理,而且可以每年支取利息,比如青島銀行就有類似業務。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並不是很常見,這麼高的收益率,必須要看這款產品的說明書,需要和銀行落實以下內容:

1、本金是否全額保障?是銀行承諾保障,還是存款保險基金保障?要選擇全額保障的,最好存款保險基金負責保障的。

2、基礎利率是多少?一般基礎利率要達到2.5%左右,越高越好,如果低於2%,則要慎重。

3、掛鉤的金融衍生品是什麼?浮動收益支付的條件是什麼?以前的產品是否有沒達到支付條件的?衍生品必須是公開市場能夠查詢到的,最好是投資者能夠有相關專業知識判斷的,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超出兌付條件的現象。

只要注意以上問題,我覺得結構性存款更加有吸引力。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互金直通車


這兩款產品,如果想要更好的收益,一般來說選擇收益更高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更合適。

一、正確認識兩個產品。

1、大額存單可以理解為高級版的定期存款,只不過起存金額比較大,一般為20萬起。他的收益是確定的,存入時就能肯定的知道今後的收益是多少,存期比較長。

2、結構性存款本質上也是存款產品,只不過他的資金組成是“大部分的定期存款+少部分期權”的組合。存款部分用來保證本金安全和少部分收益;期權部分則可以博取更高的收益(前提是達到了產品中規定的行權條件)。所以一般來說,正規的結構性存款都是有兩檔利率的,一檔的較高的行權成功利率,一檔是較低的行權失敗利率。題主說的應該是較高的那檔利率水平。

二、安全性

前邊已經說了,兩個產品都是存款類,所以都是剛性兌付的,肯定保本,

唯一不同的,可能存在不確定性的就是:結構性存款的收益可能會由於期權部分未達條件而導致不能達到最高的預期收益水平。



但作為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品,很多銀行提供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達到最高收益的條件還是很容易的。之前甚至很多銀行給出的條件基本是100%能達到最好收益水平的,也就是假結構性存款。當然這是監管層明令禁止的,並要求各家銀行整改。

但一般來說,銀行為了儘可能的攬儲,結構性存款給出的條件一定不會很苛刻。大家選擇時,可以和客戶經理溝通下具體產品的行權條件,如果確實比較容易達到條件,那麼選擇結構性存款產品肯定更合適。

綜上,具體選擇哪個產品,一看資金量,二看結構性存款的行權條件。


樹人財經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4.3%,該如何抉擇呢?我的建議是將資金一分為二,1/3購買結構性存款,2/3辦理大額存單。下面說一下具體原因:

一年期結構性存款利率5.5%,這是相當高的一個利率水平了。那麼結構性存款的本質是什麼呢?

結構性存款一般是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黃金、指數、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

換句話說,它就是存款和衍生品的組合,這使得結構性存款既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資的想象空間”。客戶所承擔的風險只是利息可能發生損失,而本金不會有任何損失。

利率5.5%,其實是一個預期收益率。到期後預期收益率可能會比5.5%低,但是本金大概率不會遭受損失。

假設有30萬元,可以配置10萬元結構性存款,博取一個高的收益。剩餘20萬元辦理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三年期4.3%的利率,這也是市場間一個不低的利率水平了。大額存單雖然大部分以電子化憑證存在,但是辦理後的回單上顯示的是利率為4.3%,其本質是一種存款,屬於一般性存款,基本沒有風險,能保證本息安全。

綜上所述,5.5%的結構性存款、4.3%的大額存單,都可以配置一些。本人建議,大額存單多配一些,結構性存款少配一些,在資產保值的基礎上實現資產增值。


河小葵話理財


大家好,我是橙配藍。作為一名財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這麼高的利率並不常見,所以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在購買之前必須要看這款產品的說明書,需要和銀行落實以下幾款內容:第一,要選擇全額保障的,最好存款保險基金負責保障你本金的安全,換句話講,即使遇到變故,投資者最多也只是少拿點利息,不會虧損至自己的本金。

其次投資者還要關心的是,結構性存款預期年收益率是5.5%,那萬一投資失敗,還能獲得基礎利率,一般不能低於2%以下,否則就要慎重了。我們不能光看賺錢時拿高收益,萬一投資失敗了,保底收益率還是要關心一下的。

最後投資者必須瞭解一下,掛鉤的金融衍生品究竟是什麼?過去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的金融衍生品有外匯、黃金等。所以,投資者購買的結構性存款這個衍生品價格波動必須能在公開市場查詢得到的,最好投資者對這個掛鉤的金融衍生品的相關專業知識比較瞭解的。否則,不熟悉的領域最好不要去做。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財經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橙配藍什麼色


結構性存款的一年期利率5.5%,大額存單三年期4.3%,我會選擇年利率4.3%的大額存單,為什麼?這就要從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的產品屬性說起。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類型

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存款+金融衍生品”的集合,存款部分跟普通銀行存款一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這部分是保本保息的;而金融衍生品部分,是投資於匯率、外幣等高風險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不承諾保本。因此,根據結構性存款的特性,一般分為三種收益類型:

1、保本浮動收益性型:絕大部分的結構性存款都是這種類型,通過存款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恰當比例配置,設計成存款部分的本息能保證本金的100%安全,而收益部分一般設定成類似於2%~6%這樣的類型,即最低收益2%,最高收益6%,而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跟客戶介紹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時一般說成最高收益,產品到期後實際領到的利息收入一般都達不到最高收益,導致很多客戶會產生一種被銀行欺騙的感覺;

2、保本不保收益型:這種類型的話,就是讓存款部分的本金和利息在到期後等於客戶投入的本金,而剩餘的資金全部拿去投資金融衍生品,即投資於金融衍生品的比例提高了,相對的,收益也可能會比較高;

3、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這種類型的機構性存款,一般設計成一定比例的保本,即90%保本,加大金融衍生品的投資比例以博取更高的收益,但是收益並不一定能實現。

因此,在我們去銀行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時,務必要看清楚產品的說明書,搞清楚保本比例以及收益類型,一定要購買保本且最低收益達到我們預期目標的,這才是低風的投資險略。

題主說的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我認為這大概率是最高收益5.5%,因為結構性存款一般情況下不可能開出5.5%那麼高的固定收益率,至於最低收益率是多少,得看下產品說明書。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跟結構性存款不一樣的時,它是固定收益型產品,它的利率一旦定下來,它的利息收入就是確定的,存期內都執行這個利率,雷打不動。

而4.3%的利率已經是大額存單的封頂利率,因為大額存單最高只能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55%,即到4.26%,約等於4.3%,所以就大額存單來說,這種4.3%的大額存單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綜上,選擇最高收益率5.5的%的結構性存款還是選擇4.3%的大額存單,取決於該結構性存款的最低收益率是多少,但是對比市面上很多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範圍,可以猜測這個結構性存款單的最低收益率一般不會高過4.3%,而最終實際收益率也應該達不到5.5%,因此,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大額存單。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留下您的愛心贊,更多理財乾貨和財商知識,關注我,一起交流成長。


低風險贏天下


如果確定是保本的結構性存款而不是非保本的結構性理財,那麼顯然一年期的結構性存款更好。


首先結構性存款作為之前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選擇,本金是安全有保障的。

其次一年期顯然較之三年期要靈活的多,更方便在投資機會來臨時快速取出使用。

最後,大額存單普遍有20萬元以上要求,而結構性存款門檻要低得多。


雖說結構性存款利率是浮動,說的是5.5%,但是也可能會4%甚至更低。不過從上述角度考慮,依然是更好的選擇。


從利率上來說,年利率5.5%幾乎是保本理財的最高收益了,能超過這個收益的選擇很少。


大額存單年息4.3%,如果存20萬元,三年下來利息就是:

200000×4.3%×3=25800元


但是同樣的20萬元,如果存一年期的結構性存款,按照5.5%的利率,考慮複利的話,三年下來利息就是34848元,兩者相差近1萬元。


只是結構性存款不一定能隨時有,這一點上有所欠缺。


總而言之,面臨這種選擇時,毫不猶豫選擇結構性存款就對了。當然選擇時也要仔細看規則,確定是存款而不是理財。


財智成功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和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4.3%,表面上看結構性存款更加划算,但是究竟該怎麼選擇,還是要看個人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接受程度。



結構性存款中含有“存款”兩個字,很多人就以為它和銀行存款是一樣的,而且很多銀行推銷人員,為了買出他們的產品,就故意隱瞞產品的具體內容,而很多投資者誤以為是銀行存款就稀裡糊塗地購買,然後等到錢收不回來了,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結構性存款當然不是普通的銀行存款,它本質上是把傳統銀行業務和利率,匯率相結合的保值增值的一種理財產品。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可以保本,而另一不分的收益隨著利率,匯率的變化而變化,保本的那部分類似於銀行存款,歸屬於銀行存款的50萬的賠付範圍內,另外一部分不保本的資金就是具有風險,會有虧本的可能性。它比較適合有經濟實力,願意承擔風險的人購買。



而大額存單是銀行發給存款人的大額存款憑證,它的本質是銀行存款,到期還本付息,只不過起存金額比較大,但安全性非常高,只要銀行不出現意外,大額存單到期是可以償付的,而且就算銀行發生意外,還可以獲得最高50萬的賠付。所以風險小。



個人建議:如果投資者是迴避風險型,不想追求高收益,只想追求穩定安全的收益,那麼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就是一個比較適合的選擇,雖然大額存單收益率低,但是風險也小;如果投資者願意承擔風險,具有很強的經濟實力,抵抗風險能力高,又想獲得高收益,那麼就購買一年期的結構性存款,這對於這類投資者是理想選擇。



購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首先要弄清楚這個產品的內容是什麼,收益率高低,風險大小,發行人等等,再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抵抗能力,尋找匹配的理財產品,以圖獲取最大的收益。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我,需要親們的支持。


財道


在選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結構性存款與大額存單,再根據自己的投資風險偏好來最終確定選擇哪個作為投資。

結構性存款,是指投資者將合法持有的人民幣或外幣資金存放在銀行,由銀行通過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於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者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

事實上,結構性存款不是普通存款,也不同於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

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與一般存單不同的是,大額存單在到期之前可以轉讓,期限不低於7天,投資門檻高,金額為整數,一般為20萬起。我國大額存單于2015年6月15日正式推出,以人民幣計價。作為一般性存款,大額存單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少部分銀行上浮45%,而定期存款一般最高上浮在30%左右。

結構性存款相對與大額存單的對比:

1、 結構性存款具有一定風險,而大額存單基本為零風險;

2、 您這裡提供的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應該為預期利率,並不是實際給付的利率,收益存在不確定性。而大額存單三年期4.3%的利率應該為實際給付利率;

3、 結構性存款的流動性較差,客戶在結構性存款期間不得提前支取本金。因此,客戶在投資的時候需要注意資金流動的問題。而大額存單在到期之前可以轉讓,期限不低於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