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朋友A,山西人,今年離婚了,她說“今年過年,我無家可歸!”

朋友老家有個講究,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朋友離婚前住的是丈夫全款買的房子,離婚後住在公司宿舍,公司放假,宿舍樓要關門,因為老家的講究,孃家不肯收留她,她只能選擇“流浪去遠方”,一個人過這個團圓佳節。

據我所知,很多地區春節都有頗多講究。

比如,大年初一,不能動針線,“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不能掃地,不能洗澡、洗衣服,否則會將財運掃掉或洗掉;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會把孃家踩窮。

這些講究在開明的人群中已經漸漸淡化,但是在思想保守、封建的老一輩心中,對這些講究還非常較真。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01為什麼春節不讓回孃家?

古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後從夫,夫死從子,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大年初一,闔家團圓,女人的闔家應是夫家,而不是孃家,所以,女人出嫁後應該在夫家團圓,侍奉公婆,接待前來拜年的人。

民間認為,臘月三十和大年初一,已逝的老祖宗會回家享受後代供奉,如果看到家中有“外人”,便不願意進家門了。已婚女人(不管離沒離婚)被認為是外人,必須供奉完祖宗之後,才能回孃家,有的地區將初二定為回孃家的日子,有的地區將初三定為回孃家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臘月三十和大年初一,嫁出去的女兒若是回孃家,會將孃家“踩窮”,影響孃家或者兄弟家的財運,所以,一些老人非常在意這一點,拒絕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過年。

現在,很多城裡人並不講究這些,尤其是在只有女兒的家庭中,更是對這種習俗嗤之以鼻的。但是在一些鄉鎮、農村,這種習俗還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更嚴格遵循此規矩。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朋友B,女,老家河北農村,已婚,在湖南上班,家中一個哥哥,也是已婚。當年,朋友B不曉得老家這些講究,父母早早告訴她初二再回老家,嫂子和哥哥卻大方地說:那都是八輩子之前的臭講究了,我們不信那些,你和妹夫年前就回來吧。

朋友B的公婆外出旅遊了,她想回家感受那久違的過年氣氛,尋找那兒時的快樂,於是,臘月三十,朋友B和老公回了河北,開開心心地度過了新年。

朋友B內心非常感激善解人意、不封建迷信的嫂子,但是這種感激緊緊維持了半年,哥哥的生意破產了,嫂子打來電話:以後不要回家過年了。

孃家財運如何與嫁出去的女兒回不回家過年根本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一旦孃家恰好出現了虧損,更傾向於將虧損的原因歸咎於他人。

很多女人害怕這種牽涉,即使兄弟和兄弟媳婦盛情邀請回家過年,女人也會推遲到初二以後再回去,以免破壞了和孃家的感情。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02、離婚了,為什麼過年無家可歸?

已婚的女人,過年回不了孃家,大不了先回夫家過年,或者在自家過年,也是歡歡喜喜、樂樂呵呵的。但是一些離婚的女人,過年那天卻落得無家可歸,在感慨人生的同時,身為女人,應該思考一下以下兩個問題:

一、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女人,為什麼最後落得無家可歸,追根究底,是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農村裡,孃家的所有財產(包括房子)都是男丁繼承的,女人沒有份。女人嫁給男人之後,住的是男人的房子,一旦離婚,這套房子自然也沒有女人的份。

所以,離婚的女人變成了無家可歸。

城裡人重男輕女的較少,女人離了婚也有去處。

從農村走出,進城裡打拼的女人們,卻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才能消解後顧之憂。從某方面講,農村走出來的女人是可憐的,從另一方面講,其中的奮鬥者更是可敬的。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二、經濟獨立嗎?

有的女人嫁人之後,便做了全職太太,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處處受制於男人。一旦離婚,很可能淨身出戶,別說屬於自己的房子,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保障。

一網友訴苦:離婚,過年無家可歸,住在出租屋吃零食度日。

還有一網友問:為什麼有的女人明明討厭丈夫,卻不離婚?答:離了婚可能活不下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獨立了,便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權、發言權以及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

雖說家庭、事業難以兩全,不過,還是儘可能地獲得獨立的經濟來源。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03、由離婚不能回家過年看“生兩個女兒的家庭最幸福”。

網上之前特別流行一個家庭幸福排名:

第一名:兩個女兒

第二名: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第三名:一個女兒

第四名:一個兒子

第五名:兩個兒子

這個幸福家庭排名更多是以經濟壓力大小來排名的。

朋友C生了兩個女兒,她曾說:還是生女兒好,招商銀行,以後不用給她買房子、買車子,女婿還得孝敬我,我們現在月月光,不考慮攢錢。

朋友D也是生了兩個女兒,她說:我的壓力不比生兒子的壓力小,我會教導女兒去奮鬥,但是我也會做好給她們買房子的準備,萬一和老公吵架了,還有個屬於自己的小窩可以去。

朋友C考慮的是自己的幸福與否,朋友D考慮的是女兒能否幸福。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不管生女兒,還是生兒子,都應該好好培養,他們才有能力抵禦各種未知的風險。

二十年後,離婚女不能回孃家的習俗應該消失了吧,但是離婚率卻是連年攀升的,即使現在,離婚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是男方購買的房子,離婚後不可能拱手給女方。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把孩子培養在哪個階層,基本上她的另一半也是那個階層的。你未注入時間、精力、財力培養女兒,也很難釣著金龜婿來孝敬你。

不管生的女兒還是兒子,都應該對他們的未來負責,好好培養他們。你的孩子未來若是才德兼備,不論性別,你都是幸福的;你的孩子若是無才無德,不論性別,你都是不幸的。

春節習俗:離婚女人不能回孃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結語:

1、國家提倡移風易俗,對於千百年前的習俗,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應該讓那些莫須有的規則破壞了親情。

2、女人,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才能多一些退路,才能抵抗各種未知的風險。與其風險來臨時不知所措、感慨命運,不如得意之時未雨綢繆,早做規劃。

3、一個家庭,不論生的是男是女,都應該傾注精力去培養,你把他培養到哪個類群中,她的另一半基本也在那個類群中。家庭是否幸福,與所生是男是女無關,與你孩子的才德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