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什麼是糖尿病的“蘇木傑現象”?

真情相伴229879628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可能部分朋友對糖尿病“蘇木傑現象”比較陌生,但“蘇木傑現象”引起的症狀可能大家非常熟悉:空腹血糖升高。那麼,什麼是“蘇木傑現象”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什麼是“蘇木傑現象”

糖尿病患者夜間需要給予降糖藥控制血糖,若降糖藥選擇合理、劑量合適,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常可保持在合理範圍;若降糖藥物劑量不合理,則可引起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升高。當睡前降糖藥過量時,可引起夜間血糖過低,當夜間血糖低於3.9mmol/L,為低血糖。出現低血糖時,患者一般會出現心悸、多汗、頭暈、飢餓感、面色蒼白等症狀,此時多需要補充葡萄糖或糖果緩解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夜間處於睡眠狀態,常常感受不到低血糖症狀,不容易被發現,以致血糖降低以後,引起機體升糖激素反應性分泌增加,升高血糖,一直持續至第二天清晨,引起空腹血糖升高。這種“低血糖後的高血糖”即我們所說的“蘇木傑現象”。

如何處理“蘇木傑現象”

引起“蘇木傑現象”的原因為睡前降糖藥物過量,因此,出現“蘇木傑現象”的病人應減少睡前降糖藥的劑量,可有效避免其出現。但由於“蘇木傑現象”的典型表現為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還可能為睡前降糖藥劑量不足、黎明現象引起,所以,在無法明確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為“蘇木傑現象”時,可監測夜間3點血糖明確。若夜間出現低血糖,伴隨空腹血糖升高,可考慮“蘇木傑現象”。

綜上,“蘇木傑現象”是由於睡前降糖藥過量,引起夜間低血糖,反射性引起空腹血糖升高的一種現象。處理方式為監測夜間3點血糖,調整睡前降糖藥劑量。


醫學莘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有時會出現血糖“低後高”現象,這就是今天要說的“蘇木傑現象”。那麼,什麼是糖尿病的“蘇木傑現象”?為什麼糖尿病人會出現蘇木傑現象呢?下面咱們就談談。

  一、什麼是糖尿病蘇木傑現象?

  蘇木傑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於20世紀30年代發現胰島素用量過大可導致糖尿病血糖不穩定,當減少胰島素用量時,反使病人血糖下降,於是他提出“有低血糖就有高血糖”的格言,從而稱這種現象為蘇木傑現象,也叫蘇木傑反應。

  二、蘇木傑現象病理表現及原因?

  “蘇木傑現象”表現為夜間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簡單地說,也就是“低後高”現象。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過量後誘發低血糖,機體自身的負反饋調節,促使體內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均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回升,以致出現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現蘇木傑氏反應大多見於胰島素用量不當,或沒有按時加餐,或病情控制較好時體力活動增加。臨床上有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用量很大,常有低血糖反應,但尿糖很多;有的患者夜間尿糖很少,次日早晨血尿糖顯著增加且尿酮體陽性;有的患者夜間發生不自覺的低血糖,而次日早晨尿糖陰性,僅表現為尿酮體陽性;還有的糖尿病患者在家裡發生低血糖時,不能立即到醫院查血糖,等到醫院檢查時血糖總是很高。

  三、蘇木傑現象的臨床意義。

  糖尿病人出現蘇木傑現象時,它提示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用量過大,應及時調整用藥,可以暫時不考慮加大藥量或者胰島素注射量,鄰近幾天從飲食和運動方面積極調節,並積極結合主治醫生建議,主動分析引起蘇木傑現象的原因,加以克服。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蘇木傑現象,簡單地說就是低血糖後的高血糖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個很重要。聽我慢慢說。

通常是打胰島素的糖尿病病人,白天血糖很平穩,只是晨起血糖升高,國外一個叫蘇木傑的醫生首先發現這種現象,所以叫蘇木傑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晨起血糖增高的呢?通過觀察發現,是睡前胰島素使用量過大造成的。因為人體內升糖激素如糖皮質激素、生長素、胰高血糖素等在0~3點,分泌量最少,體外使用胰島素量過大,最容易在此時點出現低血糖。有些病人半夜出冷汗,飢餓,起床吃些食物才能緩解,血糖低得不厲害或感覺神經病受損的病人,可能不會出現低血糖症狀,但晨起血糖必然升高。

我在臨床上,碰到蘇木傑現象的病人,多是使用中效胰島素。自長效胰島素推廣應用後,基本上沒有遇到蘇木傑效應。有的醫生說使用降糖藥,也可以出現蘇木傑效應,理論上有可能,但我沒有遇到過。

我在臨床上懷疑蘇木傑效應時,常作如下處理:1、停用睡前胰島素。2、監控0~3點血糖。3、測晨起空腹血糖。4、然後根據各時點血糖綜合判斷,再作血糖處理。

在分析處理蘇木傑效應時,要注意與黎明現象相鑑別。糖尿病患者如遇晨起空腹血糖高,建議找有經驗的內分泌醫生診治,切莫自行其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愛心98695


糖尿病的治療最主要的是控制血糖水平,在控糖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影響著我們的血糖調整,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蘇木姐現象”。

所謂“蘇木姐現象”就是糖尿病患者夜間出現低血糖,人體保護性的分泌升糖激素增加,從而出現晨間血糖高於正常。這種現象常常是由於降糖藥物使用過量、晚餐攝入減少、夜間運動增加造成的。明確這種現象的有效辦法是測量夜間2~4時血糖,如果血糖值低於3.9mmol/L,即可確診。處理辦法主要是減少夜間降糖力度,或者增加夜間能量攝入。

“蘇木傑現象”常常和“黎明現象”以及空腹血糖高相鑑別。主要鑑別還是通過測量凌晨血糖,如果血糖在6.0mmol/L左右,就是“黎明現象”,應該增加降低空腹血糖的藥物;如果血糖在7.0mmol/L以上,就考慮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偏高,應該調整降糖方案,增加降糖力度。

血糖的調節應該根據血糖的變化曲線做出適當的調整,而不應該根據某一血糖水平直接做出調整,以免出現用藥不當,適得其反的效果。


注:圖片均下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糖尿病聯盟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糖尿病人大多數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有些糖尿病人早晨起床測空腹血糖,發現空腹血糖比較高。於是就自作主張加大了降糖藥物劑量,認為這樣就可以降低早晨空腹血糖了。可是第二天早晨空腹血糖更加高了!這就是蘇木傑現象。


為什麼增加了降糖藥物的劑量,第二天空腹血糖反而高了呢?這是由於降糖藥物劑量過大,導致夜間血糖偏低。由於夜間患者處於睡眠當中,低血糖症狀往往不明顯,患者也不知道發生了低血糖。人體有維持血糖穩定的機制,當血糖較低時,體內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例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這些升高血糖的激素使得血糖反彈性升高,表現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

血糖的調節機制很複雜,早上空腹血糖升高有多種原因。為了鑑別不同的原因,需要監測半夜的血糖。

  1. 夜間血糖和空腹血糖都偏高,提示睡前降糖藥物劑量不足。解決方法是增加降糖藥物用量。
  2. 夜間血糖低於3.9mmol/L同時晨起空腹血糖高,說明降糖藥物劑量過大。這就是蘇木傑現象。解決方法是降低降糖藥物用量。
  3. 夜間血糖正常而晨起空腹血糖高,稱為“黎明現象”。是由於早晨交感神經興奮性過高,生糖激素分泌過多,導致空腹血糖升高。


一個空腹血糖高,就有三種完全不同的情況。所以監測半夜血糖很重要,別怕麻煩,半夜起來戳手指頭吧。最好諮詢你的內分泌醫生,不要隨意自作主張調整藥物。


福爸聊營養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蘇木傑現象”是由其英文名字Somogyi音譯過來的,也稱低血糖後高血糖,是空腹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之一,在治療上與降血糖完全相反,因此,需要正確的識別。



一、蘇木傑現象的正確解釋:糖尿病患者,血糖偏低或者低於平時正常值(多發生在晚上)後,機體反應性升高血糖來改善低血糖,監測到清晨空腹血糖升高。

二、蘇木傑現象發生的原因,也就是血糖降低的原因:胰島素或者促胰島素分泌劑(瑞格列奈類或格列美脲類)使用量或次數增加、未按時進食或飲食量少、運動量加大、使用其它使血糖降低的藥物(如退燒鎮痛藥)、喝酒、有其他疾病(肝腎衰竭等)

三、蘇木傑現象中血糖升高的機制:血糖降低,機體為了糾正低血糖,升高血糖的激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葡萄糖生成過多消耗減少,使血糖反彈性升高。

四、蘇木傑現象血糖降低的標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L即可激發機體的反應,有時血糖低於平時水平就會出現。

五、發現蘇木傑現象的手段:因為此現象多在夜間發生,多數沒有任何症狀,只發現清晨空腹血糖高。所以,檢查夜間血糖,是確定的主要手段。

六、蘇木傑現象的治療:①糾正上述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或增加飲食,或減少降糖藥的用量;②睡前可適當吃點含糖食物,預防低血糖。

七、蘇木傑現象必須和血糖控制不好空腹血糖高相鑑別:前者是藥物減量;後者是增加藥物劑量。兒檢查夜間血糖是鑑別兩者的主要手段。

八、蘇木傑現象的危害:蘇木傑現象必須及時糾正,因為嚴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身體對低血糖的反應降低,不容易使血糖升高,容易出現嚴重的低血糖昏迷甚至生命危險。


醫生常對糖尿病病人說:短時間的血糖高點沒有生命危險,但是低血糖是很危險的。一次低血糖對身體的危害,頂上好幾年血糖高的危害。因此,請正確識別蘇木傑現象。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什麼是糖尿病的“蘇木傑現象”?

可能很多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聽到醫生說蘇木傑現象,不少人聽了都會一頭霧水吧,今天我來分享一下蘇木傑現象的有關知識。

1.什麼是蘇木傑現象?

其實蘇木傑是一個老外的名字,他發現了糖尿病的這個現象,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通俗地說,蘇木傑現象就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間出現低血糖,由於人體會啟動保護系統,因此會分泌生長激素、胰島血糖素、皮質激素等升糖激素來升高血糖,因為矯枉過正了,所以在晨起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血糖升高;蘇木傑現象多發生在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患者,有些人可能覺得自身胰島素的量不夠,所以私自加大胰島素的用量,所以會出現這種低血糖後的高血糖現象;

2.蘇木傑現象如何處理?

  • 分別在夜裡0、2、4、6、8時測量血糖;
  • 在醫生的指導下釋放減少睡前的胰島素用量;
  • 可在睡覺之前適當吃一些食物;
  • 睡前減少運動量。

最後小結:蘇木傑現象就是指夜間曾經發生過低血糖反應,後由於一些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造成高血糖的一種現象。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很多糖尿病朋友早上起來查空腹,發現血糖很高,在這些原因當中有2個現象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它們是【蘇木傑現象】和【黎明現象】。為了清晰地分辨,vivi特意做了這個表格供大家參考保存:

蘇木傑反應簡單地說就是“出現低血糖後的反跳性高血糖”,像乒乓球掉坑裡,坑越深反彈得就越高。之所以出現反彈、是因為身體有自我保護機制。

眾所周知,低血糖會在短時間內給身體帶來致命傷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旦出現低血糖,身體就會有2隊“人馬”緊急出動。

  • 第1隊:肝臟,它的工作是儘快把原本儲存的糖原(血糖的小金庫)釋放到血液中,同時將其他物質轉化為糖。就好比我們突然失業,零花錢告急時,就會動用活期小存款。

  • 第2隊: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它們也會快馬加鞭地多分泌一些升糖激素(腎上腺素、胰升糖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用來刺激血糖回升。

2隊人馬都是奔著同一目標:讓血糖迅速升高,脫離低血糖的危險狀態。

而黎明現象,只是清晨血糖高一些,夜間無低血糖現象,因此分辨的依據就是監測凌晨3點鐘的血糖。

相同的病症,不同的病因,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謹慎區分,以免用藥錯誤、出現反效果。

我是想活120歲的營養師vivi,歡迎點贊關注轉發,祝健康。


營養師吃啥


在這裡大家要學會區分蘇木傑現象(Somogyi)和黎明現象。這兩種現象都表現為早上空腹血糖的升高,但是處理方法是很不相同的。

\r蘇木傑現象:血糖在夜間降低,出現低血糖(血糖低於3.9mmol/L),但是人體沒有察覺到繼續睡覺。但是,反向調控激素會開始分泌並且造成反彈現象,繼而造成早上血糖的升高。

\r造成蘇木傑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睡前降糖藥或胰島素用量過多、睡前進行劇烈運動、睡前飲酒、晚餐吃的過少等,找對原因對因處理。

\r黎明現象:是由於激素分泌造成凌晨血糖升高,繼而造成早上高血糖的現象。一般黎明現象會讓早上的血糖升高1.4-1.9 mmol/L。

\r處理黎明現在的方法和蘇木傑現象的方法基本相反,我們會建議睡前進行一些運動或者增加降糖藥或胰島素劑量來抵消升糖激素的作用。

\r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早上出現空腹血糖高,建議監測凌晨2-3點的血糖,看看您到底是屬於哪種情況,然後對因處理。\r\r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營養師宋明月


您好,蘇木傑現象是指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後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可持續數天至數十天,多見於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的原因多由於胰島素過量後誘發低血糖,機體自身的負反饋調節,促使體內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均顯著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回升,出現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現蘇木傑反應大多見於胰島素用量不當,或沒有按時加餐或病情控制較好時體力活動增加,臨床上有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用量大,常有低血糖反應,但尿糖很多。患者夜間尿糖很少,次日早晨血糖顯著增加,酮體陽性。有的患者夜間發生不自覺的低血糖,而次日早晨呈尿糖陰性,僅表現為尿酮體陽性。

還有的糖尿病患者在家裡發生低血糖時不能立即到醫院查詢,等到醫院檢查時去查血糖總是很高,種種情況若不認真分析產生血糖增高、尿糖增多這些情況原因,而是盲目加大胰島素的用量,結果導致病情更加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