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房價下跌信號明顯,炒房客會大面積降價拋房嗎?

石秀芝


什麼時候房價下跌信號明顯了?未來也許會房價大跌,但現在真的沒看到什麼信號。

剛剛降過存款準備金率,中央又再次提了持續擴大內需,你覺得這個時候炒房客會拋售嗎?

目前來說,看好房價的人群還是很大。因為多年來,買房就是賺、京滬永遠漲之類的話已經深入人心,這個大勢暫時不會改變。哪怕房價暫時下跌,炒房者也不會拋售。更何況,現在根本就沒看到房價下跌的明顯信號。

真到了炒房客拋售的那一天,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而在真正的房價大跌之前,其實是很難看到什麼信號的。

就像2015年的股災,只有跌了,大家才能發現。

目前來看,我認為會有一波房價漲幅,但房價漲對炒房者未必是好事。

因為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嚴厲的調控。這邊得,那邊失,得失之際很難算清。

就算房價漲了,對於炒房客來說,如何保證漲價的成果,其實是個更大的難題。漲了之後,誰知道會不會暴跌呢?出售,還是不出售?出售的話,賺到的錢拿在手裡又能幹什麼?

有很多人想到,去國外買房。但現在外匯流出也是很困難的,國外買房並不容易實現。

有人說,過去中國人的區別,是在大城市有沒有房子的區別;以後中國人的區別,是在國外有沒有房子的區別。也許這話有道理。但是我肯定做不到在國外有房子的,只能羨慕別人了。

所以,炒房客拋售房子,拿著錢幹什麼?如果沒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不會拋售的。或者等到下一個全球危機,給他們上一課之後,才可能會產生這種意識。


腦洞經濟學


就目前暫時的情況來看,房價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強,但是有價無市的可能確實存在的。

第一,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將會引來很大的泡沫。

當前,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仍在瘋漲,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其實隱藏著危機。

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一是品牌房企紛紛進駐三四線城市;二是棚改房的大拆大建帶來的剛需;三是砂石等建材物價上漲。

然而,隨著房價的上漲,棚改拆遷也會面臨難度增加的可能。畢竟人們在貨幣化安置的情況下,是不希望增加負擔的,而且期望有所收益,這就會帶來矛盾。

更為可怕的是,房價的上漲一定會帶來這些城市其他物價的上漲,這種泡沫的存在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三四線城市的經濟本身就非常脆弱,怎麼會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第二,炒房客肯定會有一定的動作。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二手房市場已經明顯不如新樓盤的銷售,在不少三四線城市,二手房的價格明顯低於新房的價格。

但是由於二手房交易手續的繁瑣,加之人們對於舊房總有一種心理疙瘩,使得很多人寧肯去選擇購買新房。這樣也會加劇二手房交易的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房產稅開徵的預期,一些真正的炒房客已經明顯在加快拋房的速度,特別是一些地段和戶型不好的地方。

所以有一個現象就是,不少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已經不是很高了。

第三,仍然有一些人還在想著炒房的事情,因為沒有比炒房更好的投資理財產品。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貨幣貶值的情況非常嚴重,如果把錢存在銀行,相當於每年都在虧損,雖然房價不會出現很大的漲幅,但是這些人相信房價是不會大跌的,甚至會穩步小升,這樣總會給自己的貨幣保值甚至有增殖,只要選擇好的地段和戶型。

至於房產稅的問題,這些人根本就不太擔心,他們覺得這樣的稅收是可以轉嫁的,比如租房,就可以進行轉嫁。

如果真是到了房價大跌的那一天,其實炒房客降價拋房,恐怕也來不及了。因為最為關鍵的變化可能就是,剛需的需求在大大減少,你即使降價,又有誰來接盤呢?


碧翰烽


這個問題有200多個回答了,大概是去年問的吧,即使在去年,房價下跌信號明顯,我能想到的也就是北京調控最明顯,房價有所下跌,再就是廈門了。

北京從2017年3月份高點算起,跌了15個百分點左右吧,但如果對比2017年1月份和2018年1月份,跌幅不到2個百分點。


為什麼對比2017年3月份,房價跌幅會比較明顯呢?

因為2017年2/3月份房價有點竄,以學區房表現得最為明顯。當時為了遏制學區房泡沫,二手房中介直接被要求禁止代理高價學區房。各家中介都收到了通知,每個片區都給了指導價,所以很多學區房根本沒法賣,想賣的只能降價,學區房是優質資源,業主會便宜購房者嗎?當然不會了,所以當時交易量直線下滑。

在新房市場,也有明顯的限價,再加上控制網籤節奏,便宜的房子多網籤,貴的房子少網籤,一平均均,價格也是跌。

所以北京這波跌幅,你懂了,就是硬壓下去的,並不是市場規律導致房價下跌的。

這種下跌實際上還會被市場對沖,你看現在的北京房價,是不是又在漲了?

房價下跌信號明顯,這個“因”就是不存在的,炒房客大面積降價拋房的“果”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全國沒有一個地方是你描述的這種情況。

三四線在大手筆去庫存,房價穩步上漲,二線城市人才戰略,效果你應該從近期的新聞中有所知悉了,一線城市永遠不缺人,優勢資源都集中在這裡,房價更不可能跌。

中國的房價,由於包含了太多的附加值,它實際上是非常難跌的。

即使是最高層,他們的終極目標,也只是穩房價,然後通過抑制房價漲幅,再儘快提高收入增速,這樣形成一個“增速差”,從而化解房價泡沫。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目前房價上漲趨勢明顯,炒房客不會大面積降價拋房,但是如果房價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信號,會有部分炒房客認為這次信號出現是假象,房價是不會真的跌下去的。所以通常炒房客也容易錯過降價拋盤的機會。

其實,現在京郊的地區的樓市大跌,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我們了,開發商大幅降價,炒房客奮力拋盤,最後在一些地區的房價跌去了四成後,才有了當地的接盤俠,而且房價此時才開始走穩。

事實上,借了雄安建立新區的光,北京周邊要建立政治副主心的消息,北京周邊地區各城市的樓盤一度相當火爆,炒房客也在其中賺了不少錢。如果他們看到房價成交量快速萎縮,以現價拋出房產沒有成交,他們會降價拋房,以盼落袋為安。

但問題是,如果投機性需求大量轍離漲幅過大的二三線城市,炒房客即使肯拋盤降價一時也沒有人接盤,所以最後開發商和炒房客只有將房價大幅降價後再出售,才會收到成交的結果。

不過,如果有些地方規定買房者在三年至五年內不得拋售房產,那麼這批炒房客就不能靠提前拋售房產回籠資金了。所以,炒房客會不會大面積降價拋房,要看當地政府有沒有限售令措施。如果沒有限售令可能還略好一些,部分炒房客會迅速離開,而另一部分人炒房客抱有僥倖心理,最後炒房者變成房東。因為,對於部分三四線城市來說,投機炒房客一旦轍離,剩下的二手房市場是有價無市了。


不執著財經


越是在房價下跌的時候炒房者就越不會大面積拋售房產,因為房價下跌的時候把房子賣出去炒房者就會虧本,炒房者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現在都在說房價下跌,但是房價真的下跌了嗎?相信很多人都沒感受到房價的下跌,反而大家在買房的時候還覺得買房越來越難了。當然並不是在否認像燕郊這樣的城市房價下跌的事實,但是燕郊畢竟只是個例,更多的城市房價還是沒有出現下跌了,只不過是漲幅出現下跌而已。

另一個炒房者不會拋售房產的因素的,持有成本。在房產稅和空置稅沒有正式的出臺之前,房子的持有成本很低,房子空在哪裡不需要炒房者交水電費、空調費什麼的,只要每個月交要刁難物業費就可以了。所以如果炒房者看不到賺錢的希望,那麼炒房者寧願把房子空在手裡也不願意賣出去。

而且按照中國房地產的週期來看,在房價下跌一段時間之後,房價會迎來更兇猛的上漲,炒房者就算再困難也不會在房價下跌的時候賣掉房子,只要等到新一輪房價上漲週期的到來,到時候炒房者賣掉房子可以賺的更多。


樓盤網


市場是擁有 一隻看不見的手。

16年伊始,政府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等一系列措施去庫存,對拆遷的住戶進行大規模的貨幣補償,讓他們自己購置房屋。導致原本降溫的樓市,突然因為一大筆熱錢的進入,而迅速升溫。這種擊鼓傳花的形式,傳導到三四線,就全部變質了。我們看到所有的售樓處看房子的人都已經爆滿,一傳十,十傳百,房價就這樣被炒起來了。

16年,中央開始對地方進行查賬,讓地方把借貸銀行的錢在兩年內全部還清。一方面要給公務員事業編人員開工資,一方面又得還中央的鉅額貸款。一般的三四線城市,根本沒有財政來源,除了出賣土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地王記錄被不斷的刷新。只要出讓土地價格飆升,地方才能弄的更多的錢。

大的房地產企業看到三四線地方的商機,也看到地方政府的軟肋,分別在各個小城市拿地。他們在運營和營銷方面都是受到一線城市思維的影響,塑造出一種飢餓營銷的形式,“再不買,房價會越來越貴”,大家都有追漲殺跌的習慣,導致所有的人都開始購房。沒錢的百姓,借錢買第一套房,有錢的,開始作為投資用,買第二套房。

房價下跌,炒房客會大面積降價拋售房屋麼?

第一,房價會不會下跌,是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房地產開始預冷,但是當時開發商拿地的時候,價格就已經很昂貴。第二,他們會降價,導致各個公司瘋狂降價競爭,還是會死扛這個價格。我覺得死扛價格的可能性太高了。第三,政府說:“堅決遏制房價過分上漲”,意思就是房價不能再漲了,可是也沒說允許房價下跌啊。第四,中國正在進行城市化轉換,而且現在的轉換率遠遠低於西方國家,再處理完中美貿易戰和地方政府債務之後,中國依然會進行城市化轉變,也就是說農村人口需要進城,而進城就代表著得買房子。第五,衡量一個房子是否為剛需,世界上有一個通用的共識,如果新房購買率:二手房交易=1:3,這說明剛需基本已經滿足需要,但是現在中國的比例是1:1,也就代表了中國有大量的新房採購的客戶。

炒房客會不會大面積降價拋售房屋?

如果政府房產稅沒有房產稅退出,他們依然會留在自己手裡,當做投資用。這個社會上,沒有任何東西,比房子更加保值。潘石屹說:“通過印發大量的貨幣,投入到市場,如果不放在樓市裡,難道要放在大蔥上麼?”房地產就是一個蓄水池,緩解了當前物價上漲和人民低收入水平之間的矛盾。房價現在遇冷,以後還是會上漲,只是時間的問題。

大面積拋售房屋的,不會是炒房客,而是那種中產階級,他們手裡有幾套房子,也許還有房子正在還月供,他們會考慮將房屋出售,按照當前的市價,發現有價無市。

中國的房價不會大面積下跌,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會限制房地產交易,將房屋買賣鎖死


殷十三天堂電影放映院


朋友,你這個問題算是問到了點子上,因為它幾乎是目前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也是全體民眾最為關注的生活話題。



目前在各級政府輪番出臺多輪樓市調控政策措施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企穩並略有回落,已釋放出了房價下跌的信號,但炒房客是絕對不會大面積降價拋房的。



一則,目前房價下跌很多時候只是下假象,一句話是行政嚴調控的結果,並非市場需要的真實性下降,因而這種下降是不可持續和不值得炫耀的。因為儘管一線重點城市房價出現下跌跡象,但一線城市的優質資源和高附加值城市戶口福利,從來且永遠不會缺乏湧入的人口數量,所以下一波房價上漲的動力或潛能仍在,一旦調控有所放鬆,房價就會立即反彈,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更不用說炒房客了。



可以斷言,一線城市的房價永遠不遠掉下去,現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房價少則幾萬元,高則十多萬元,過幾年肯定要漲到更高的水平上,只要炒房客堅持,他們就不會虧本的,這一點他們是心知肚明的;只要堅持到底,熬過了黑暗便是黎明曙光的到來。



二則,目前的房地產調控缺乏全盤統籌考慮,地區之間出現嚴重的調控作用力不平衡問題,導致了樓市調控“按下葫蘆浮起瓢”現象。比如最近在一線城市嚴調控情勢下,一些省會二線城市卻以引進人才之名實施鼓勵購房政策,實質上就是放鬆房地產調控,消弭了房地產整體功效,使部分省會城市房價大漲;



尤其是把調控重點放在一、二線城市而沒有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引起足夠重視,使三四線城市成了樓市調控的“不設防城市”,為炒房客資金安全轉移提供了“綠色通道”,為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進行炒房“游擊戰爭”創造了條件,致使一些炒房客和社會資源從一、二線城市抽身流入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導致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或飛漲,漲得讓人有點頭昏目眩。



顯然,只要房地產調控方法沒變,炒房客總是有機會將自己手中的資金運用自如到樓市炒作之中,這一點炒房客心裡像明鏡似的,比誰都聰明,所以他們不會大面積降價拋售房子的。



三則,目前政府雖然打擊首付貸、投資投機性購房等行為,而且也對新購房規定了2至3年或5年 以上才能出售的措施,但這樣的措施對資金勢力雄厚的炒房客而言,影響微乎其微;只是增加一點持有成本而已,而且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或者幾年之後房價會漲的更高,使其付出的持有成本變得微乎其微。



因而只要政府不是讓房地產停滯不前,不出臺所購買房子需20至30年才能上市銷售的政策,幾年時間的限制對炒房客來說只是小菜一碟而已,他們仍有很大的勝算,根本不在乎幾年的限售期。



因而,在筆者看來,房價雖然有下跌跡象,但炒房客對未來房價的預期是樂觀的和積極的,他們肯定不會大面積降價拋售所購房子。當然,有一種情況也會導致他們降價拋售,那就是完全靠高槓杆融資從事炒房的炒房客,他們可能成為樓市調控的犧牲品,但這只是少數,不足以對炒房客整體堅持繼續持有的信心產生動搖和影響。


開偉觀察


房價下跌信號明顯這個定義,我覺得並不準確,只能說當前的政府政策、金融政策、輿論導向上對房價的調整力度很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滯漲甚至出現回落的情況。但是,是否明確轉向為下跌,我覺得很難做這個定論。

畢竟,歷史上已經多次出現這類調控的情況了,但結果呢,後面繼續漲。

說回到炒房客是否會大量拋售的問題,我覺得要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1、是否大面積出臺了限購和限售的禁令,禁令的強度是否夠大,戶籍購房資格,二手房出售年限的限制條件,是否在大量的城市推行實施,如果沒有,很難說控制住房價的預期,畢竟,限制了流動性,才能限制交易的空間;

2、政策福利性住房建設和上市的節奏是否加快,比如共有產權房這類非常好的政策,剛需的老百姓能否通過這個渠道較為快速的獲得所需要的住房;

3、銀行的信貸政策會不會出現緊縮,主要是指的房貸和消費貸的部分,我發現這一年多來,每天都會收到大量放貸、發放授信的短信和電話,各種信用額度強加給你引誘消費,這種放水的行為如果不進行遏制,很難保證資金不會繼續流入房地產市場;

4、炒房客的資金鍊是否會斷裂,這個和整體市場資金的喜好、充裕度有關係,老百姓根本影響不到;

5、房價是否確定明顯轉向並且有較大的跌幅,這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預期,但我覺得不是根本的要素,歷史上多次調控都會出現短期的回調,但是沒多久又漲回來了;

6、市場成交是否降到很低的程度,手裡的房子不容易賣出去,炒房客炒房一定是為了賺錢的,除了捂盤,足夠的流動性才能保證市場有充足的買賣需求,變現的能力才能得到保證,如果成交量不能持續萎縮,市場預期很難進行扭轉;

說了這麼多,其實,大家可以有個判斷,自己所在的城市,具備這種條件嗎?你認識的手裡有多套房的人,開始恐慌拋售了嗎?

這幾天剛看到一個新聞,13個城市試點放開農村集體土地流轉交易,這種做法會大大增加土地的供應量,對降低房價成本有實質性的好處,土地成本佔了房價60-70%左右,這部分成本降低,房價下降的空間就大了。

你還敢買房嗎?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房價下跌信號是出現了,但炒房客大面積拋售會不會出現,暫時不會。炒房客也分幾種情況,一種是早期低價入手的,他們的成本低到你想不到,他們的浮贏多到你不敢想。打個比方,08年3000/平入手100平米,自己只要掏9萬元,現在市價30000/平,值300萬了,從9萬到300萬漲了多少倍?有多少利潤?這些人不擔心房價跌,不會恐慌性的拋售,他們要出手也是有節奏的分期出手。一種是近幾年入市的,還想多撈點,一旦賣掉,如果政策不鬆動,他們出來就沒通行證進去了。還有種是前年去年入市的,也看到了收益,但不能出手,有的反被套住了,他們也不急於拋售,還要賭一把。至於今年炒房入市的很少,都是追漲的小規模的投資,因為房票卡死了,這從成交量就能看出來。

基於以上幾種情況,短期內不會出現大面積拋售,估計是在房產稅實施前,大概二三年後,那時前期低價入手的房子房齡到了,必須拋,這幾年入手的也會出手,因為房產稅對房價的作用還需市場檢驗,這期間房價具有不確定性,房子畢竟是大額投資,如果燙手,每天賠的錢比工資多,那就麻煩了。

房價下跌不可避免,抗跌的城市是少部分具有優質資源和人口吸引力的城市。大部分城市房價跟上來了,但收入沒跟上,實力沒增強,在房子總量快速增加,人口增長緩慢,農村外出人員逞遞減態勢的情況下,房子會轉向買方市場,價格也將逐步迴歸合理,手握多套房子的炒房客當然不會坐等貶值。


無語石1


首先,我並不認同房價下跌信號明顯。

目前收到國家限購限貸限售政策的影響,大部分城市地段交易量都不大,而4線5線城市,搶房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一輪房價從一線開始,一線庫存去完了,開始限購,讓多餘的資金流向二線,二線庫存差不多了,二線城市開始限購,一直到5線6線的小縣城,都因為這一波神操作,用幾乎都翻了一番的房價,把庫存清理到現在所謂的2011年的水平。目前只能說已經接近這一輪上漲的尾聲,遠遠沒有到房價下跌信號明顯的地步。

然後我來回答炒房客會大面積降價拋房嗎?

炒房客或者說投資客,會不會大面積降價拋房,取決於對未來的預期以及自身資金實力。這需要有一個過程,我們來梳理一下:

首先房地產政策收緊,然後交易量萎縮,大家開始觀望,有個別的人由於自身原因需要急售,由於買家比較少,價格會出的比較低,在博弈了一段時間後,不得不以低價成交,而一旦這個價格成交,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這個價格就成了天花板,也就是接下來其它的房屋要像成交,會有這個價格做參考,一輪一輪的下調。房屋下調的過程是慢於上漲的過程的。

大面積拋售房屋的情況會不會出現?

我覺得不能否定,就目前來說,真正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2008年,由於疊加了次貸危機,導致整個房地產市場預期向下,當時本人所在的地區,溫州炒房團是很多的,打電話過去,態度也隨著房價下跌,越來越溫和。

引起大面積拋售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是房地產預期向下,這種預期不是一天造成的,是由多輪的房價下探,加上市場交投冷淡而導致的,這需要一點時間,08年上半年4月份的成交還是正常的,而真正房價跌也是9月份以後,滯後了半年左右的時間。

第二個條件是有資金決定的,一個是資金的成本,一個是資金鍊的安全。如果資金在房地產上的回報持續走低,那麼自然會從房地產出來。買房的資金好多都是通過抵押或者借款獲得的,而一旦中間的資金鍊出了問題,那麼自然就要拋售了。08年就是這樣的情況,溫州企業實體資金斷裂,導致溫州炒房團拋售房產的情況很多。

最後,我想說,如果真的房價跌的很慘,市場預期向下,那其實是很悲慘的。市場並不缺房子,而是少部分人買了大部分的房子,讓房子變的很稀缺,這從整個房地產的人均面積可以看的出來。而一旦暴跌,市場難免出出現踩踏時間,傷害到實體經濟是難免的,更擔心的是發生股災類似事件。

房地產承載的東西很多,中央定調房住不炒,堅決遏制房地產快速上漲的精神。這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不光是為了調控,還有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做出的未雨綢繆的決策。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自由自在天地間,無憂無慮半畝田!!!

我是北極魚,關注我,一起滿滿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