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線上很多的平臺都在對比“價格”,“你看看你買的重疾多貴”、“你買坑了!”

甚至也有人,覺得自己關注了“某某”公眾號,看了一些文章,厲害了,產品都也能挑明白了。

某寶、某信上面有很多產品,“上面買買就好了。”

……

在這個市場上,保險產品有幾百、幾千款,背後的條款有幾萬字,你都看明白了嗎?某些保障責任,是你真的覺得不需要嗎?背後的服務,你瞭解過嗎?

你買的,買對了嗎?


條款優質


經常看保險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隔一段時間,某家公司的重疾就成“網紅”了,性價比超高吖~

60歲前,多賠50%,輕症能賠45%、中症賠60%,加上癌症二次賠付只需幾百塊,比**額外多賠20%……

可是,保險產品是一個整合,除了表面的性價比,條款是怎麼約定,疾病定義會不會嚴格一些?

1、重疾後,能否再賠輕症?

中意的悅享安康,價格不菲。但它是市場上唯一一款,在重大疾病理賠後,還能賠輕症。

你在它的條款裡找不到這條: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重疾賠付後,不賠身故和輕症。現金價值也沒有了)

你可以想想,人得一次重大疾病後,再患上某一種,輕症的概率有多大?

比如,治療癌症的放療、化療,本身就是一種毒藥,這會對心梗、腦中風的幾率大大提高。

2. 是否存在“三同條款”

現在,市場上,不少產品都能夠做到多次賠付。我們知道,多次賠付並不是要多次得病,而是很多種是有關聯性的。戳 多次賠付的重疾,到底是不是“噱頭”?瞭解

絕大多數的重疾約定,無論是重疾、輕症、中症,由於同一疾病原因、同次醫療行為或同次意外傷害事故,都只能賠一次。

但是,有四家公司,在重疾部分,取消了“隱形分組”,分別是:同方全球新多倍保,上海人壽覽海尚選、中英人壽至尊守護、中意人壽悅享安康。

那麼,肝癌可能會導致肝移植,理論上,肝癌、肝移植都屬於兩種重疾,可以賠2次,取消這個條款的限制,可以賠2次。

而中英人壽,索性在輕症上也取消了“隱形分組。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因為同一種原因,同一種疾病,隔期達180天就賠第二次。)

它的功能有多大?

比如,腦膜炎,達到了輕症的定義,過了半年後,由於腦膜炎遺留下視力受損的後遺症,可以賠2次。

3. 服務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保險公司還能提供後續服務?是呀,線上的很多重疾幾乎沒有後續服務。

在線下,例如天安、華夏、同方等重疾,都會提供免費的醫療諮詢、陪診、門診預約、重疾綠通等服務。

這些服務,可能你一開始看著沒什麼用,但當你想給孩子預約某專家的,怎麼掛都掛不上的時候,就著急了。

我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說,國內的重疾誤診率高達40%。

當罹患重疾時,保險的賠付的錢固然重要,但對自己來說,更需要的是治病。當某些保險公司的產品可以提供國內、甚至海外專家的二次診療服務時,大概會降低一些焦慮吧。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工銀安盛的海外醫療服務)

除此以外,中荷、中英還能提供SOS救援服務。拿中英舉例,每年交3000元以上的保費即可,並且不限救援次數。每次的限額,國內3500美元,國際16000美元。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有這樣的保障傍身,出去玩,也會更有底氣吧!


條款定義上


我們都知道,重大疾病的25種疾病是保監會統一規定的,各家都一樣。

但是,輕症、中症,各大公司的理賠標準就不一樣。我曾聽過行內的專家說過,輕症疾病定義,改了一個字,價格就唰唰下來了。

舉個例子,腦中風,很熟悉吧。在《2019年各大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中,腦中風幾乎是每家公司理賠最多的三種疾病之一。

它的花頭就大了。

腦中風在重疾條款裡是這麼定義的,理賠難度相當大,那麼,輕症的賠付就尤為重要了。

指因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引起腦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並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指疾病確診180天后,仍遺留下列一種或一種以上障礙: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體機能完全喪失;

(2)語言能力或咀嚼吞嚥能力完全喪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三項或三項以上。


(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穿衣、移動、行動、 如廁、進食、洗澡)


那麼,各家保險公司的輕症會如何定義呢?回家翻一翻,個別產品,連輕微腦中風都沒有。


指被保險人實際發生了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出現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表現,頭顱X線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MRI)等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對應病灶,確診為腦出血、腦栓塞或腦梗塞,在確診180天后遺留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後遺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程度未達到重大疾病“腦中風後遺症”的給付標準,但仍遺留下列一種或一種以上障礙:

(1)一側肢體(上肢和下肢)肌力II級或II以下;

(2)自主生活能力部分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兩項或兩項以上。


(II級比III級嚴重,簡單點說,II級不能動,III級還能動一動)


再輕微一點的長這樣:


實際發生了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出現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表現,並接受住院治療,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對應病灶,確診為腦出血、腦栓塞或腦梗塞,在確診180天后仍然遺留一肢或一肢以上肢體肌力III級或III級以下的運動功能障礙。


最最輕微的長這樣:


實際發生了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出現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表現,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對應病灶,確診為腦出血、腦栓塞或腦梗塞,在確診180天后未遺留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或後遺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程度未達到重大疾病“腦中風後遺症”的給付標準。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和腔隙性腦梗塞不在保障範圍內。


出現病灶就賠!


劃重點:

所以,你光看表面,輕微腦中風當中症賠,賠到60%,或者50%沒啥用。

除了腦中風,很多公司在個別疾病的定義上比較寬鬆:

(這就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如果家裡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某些疾病,害怕遺傳,就可以選擇定義比較寬鬆的產品。)

a.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很高發,有的產品取消“持續使用180天胰島素”的限制。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b.較小面積III燒傷

部分產品將燒傷面積定在15%以上,才賠,如果少於10%,那就賠不到了。相較之下,10%-20%,更有優勢。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c.心梗

老年人、偏胖的人容易得心血管系統的病,而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是遺傳性的疾病,冠狀動脈堵塞的風險很大。

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微創搭橋手術是治療冠心病(冠狀動脈堵塞)最常見的三種手術方式。

某幾家的重疾會偷偷少了一種或兩種手術的賠付。

d.阿爾茨海默症

眾所周知,老年痴呆,越老風險越大,很多的重疾卻排除了70歲後的保障責任。而有一些產品並沒有這些限制。

重疾條款差了一個字,價格就便宜了30%


PS:

很多時候,我們去條款定義裡摳字眼,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每一款產品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只能說,你比較看重什麼?你是否願意為這些保障責任買單?

我希望讓你的選擇權多一些。

當然了,任何一款產品都是精算師算出來的,有自己的定價基礎。

沒有一款完美的產品,只有完美的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