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為什麼飲水給藥,家禽喝了沒有效果,你考慮這幾點了嗎?

養殖戶在使用獸藥的過程中.應用畜禽群體給藥方式最常見的有飲水給藥、拌料給藥、噴霧給藥等,而其中的飲水給藥應用最為普遍 如何使飲水給藥的效果達到最佳.是廣大養殖戶和獸醫技術人員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既要把握劑量.又要掌握時間.還要注意飲水質量等問題


為什麼飲水給藥,家禽喝了沒有效果,你考慮這幾點了嗎?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飲水給藥需注意的幾個事項

1. 給藥劑量的確定

正常情況下.要按照藥品標籤或說明書的劑量使用 例如一個100 g包裝的藥品說明.兌水量是200 L.那麼正確方法應該是不是將100 g的藥品添加到200L水的容器中,供畜禽飲用。這個做法可以說是對也不對,為什麼對呢:把藥物按照使用濃度逐步釋放到飲水線中 這樣.藥物的濃度恆定,劑量準確,毒副作用小,肝腎的負擔減小。但是根據現在的鵝病的情況下咱們的養殖戶一般都是把一天的藥量集中於一次使用飲水拌料2-3h吃完飲完。因為這種情況下鵝把這麼多的藥物吃下或喝下,在短時間鵝體內、血液中循環開可以把病情壓住,把病毒殺死。雖然毒副作用增強.肝腎的負擔加大,但是效果是顯著的。

為什麼飲水給藥,家禽喝了沒有效果,你考慮這幾點了嗎?


2. 保障飲水的清潔衛生

現在的畜禽養殖場一般水葫蘆和水槽

不論使用何種飲水方式. 當把藥物添加到飲水容器中後.要讓畜禽飲到足夠劑量的藥液 ,臨床用藥的目的是讓畜禽攝入足夠的有效治療藥物.靶向治療.發揮藥效作用

如果飲水設備不清潔.會降低藥效

臨床上經常會發現飲水葫蘆或水槽的內壁掛滿了粘稠的生物膜.這層生物膜中生長著多種大量病原微生物.這些病原微生物會消耗大量的藥物(特別是抗菌藥物),以至於畜禽飲用水中的藥物有效含量會降低很多.達不到預期的臨床效果。

保證飲水設備的清潔乾淨.不僅是合理用藥的前提.更是健康養殖的根本。

為什麼飲水給藥,家禽喝了沒有效果,你考慮這幾點了嗎?


3 . 聯合用藥分開使用

由於臨床上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現象嚴重,所以經常會聯合用藥。有些技術人員為了省時省力.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直接溶解在一個容器中.供畜禽飲用。

這樣做很可能降低藥物的使用效果。

如果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混合治療.須徵得獸醫技術人員的允許

一般不建議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混合在一起使用

因為不同的藥物製劑.其化學、物理、藥理等性質不同.混合後很有可能出現析出、沉澱、變色等變化,使藥物的性質發生改變而失去療效,甚至產生毒性建議不同的藥物分時段分開飲用.最好在添加不同藥物前將飲水器清潔乾淨。

4. 水質對藥物的影響

養殖場的畜禽飲水一般為井水或自來水。

井水的質量很難控制.可能有的礦物質含蟄高.其中含有大量的金屬陽離子.而一些藥物的酸根離子會與金屬陽離子結合.進而破壞了藥物結構.影響藥物的使用效果.

特別是四環素類的藥物容易與金屬陽離子結合而失效

有人認為自來水經過消毒後很乾淨.是理想的藥物溶劑

其實並非如此.自來水一般使用漂白粉消毒.而殘留在水中的漂白粉仍然具有氧化性.所以一些還原性強的藥物.如維生素C就會被其氧化而失效

臨床上如果需要使用自來水溶解藥物.建議先將自來水放人大的容器中.最好經過陽光照曬.使漂白粉等徹底分解.24 h後再使用

為什麼飲水給藥,家禽喝了沒有效果,你考慮這幾點了嗎?


5. 藥物在水中的時間

有些技術人員為了增加投藥次數.一次性配製了少量的藥液.特別是對於幼齡畜禽.短時間內能完全飲完藥物.使藥物短時間的存在於飲水器中 。甚至可以達到1天多次用藥,造成幼齡畜禽從小產生抗藥性。

由於很多藥物在溶液狀態時.藥物分子活躍.活動範圍大.性質不穩定,容易分解,遠不及粉劑狀態穩定:

特別是當藥物成分複雜的時候.不同藥物分子的碰撞機會大大增加.性質就越不穩定 飲水給藥時.要儘量在短時間內飲完藥液. 一般在3 h左右飲完為宜 可在給藥前適當控制飲水.以提高畜禽的飲水速度

如需連續給藥.需重新配置藥液,以減少藥效損失。

為什麼飲水給藥,家禽喝了沒有效果,你考慮這幾點了嗎?


6. 溶解藥物過程中使用的工具

一般在臨床上.溶解藥物時需將藥物進行初溶. 即將藥物溶解在一個小的容器.一般為水盆或水桶.然後將初溶的藥液倒人大的飲水器中.供動物飲用.這樣可以使藥物充分溶解.分佈均勻。

但應注意的是.在初溶時.攪拌工具、水盆或水桶最好選用性質穩定的塑料製品.而不宜選擇木製或金屬製的容器。

細節決定成敗.看似簡單的飲水給藥同樣需要考慮周全.以確保藥物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以上是飲水給藥需注意的幾個事項.藥物在使用過程中的最終目的是讓藥物進入畜禽的體內.並且儘量使每隻畜禽攝人均等的藥量.特別是患病的畜禽更需要攝入足夠的有效治療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