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四個學箏步驟,聽說高手們都這麼開始學起的!

從第一步開始

對古箏的初學者來說,學習古箏時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一步。我本人覺得,改正一個動作比學會一個動作要困難得多。一個新學生到我這來了,我總要對他進行一些調整,就好像把一輛車子推上鐵軌,以順著軌道推就省力了。

其次,要從練第一個音開始就要學會“聽”

練習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聲音來檢驗。學生從練第一個單音開始就要去聽,當手指觸弦,聽聲音是否充分地發散出來;是否有良好的震動與共鳴;當手指彈弦後,耳朵要傾聽音的持續和延長,並要學會辨別音的虛與實,好聽與難聽。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到發虛難聽的聲音是由於錯誤的彈法直接造成的。

譬如說:敲砸的聲音是由於過高過猛地向弦衝擊造成的;發虛的聲音是因為手指關節造成的;正確的彈奏應該是手臂放鬆自然,觸弦距離適當,小關節主動讓重力自然下落觸弦,一旦聲音發出,手絕對不要再對琴絃施加壓力。就是說,這個音應是一觸即發的,並且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餘的動作。

四個學箏步驟,聽說高手們都這麼開始學起的!

通過這樣的要求,彈出好聽的聲音應是明亮、寬厚、具有共鳴的。老師應要求學生在一開始就要學會把正確的動作與正確的聲音結合起來,懂得聽什麼和怎麼聽,這樣的初期教學對以後古箏學習的道路受益無窮。

當學生學會聽一個一個的單音後、第二步可以從樂句裡去聽音與音之間的聯繫,聽每組音的聲音是否均勻,平衡。

第三步再到樂段,最後可以到整個樂曲。

總之,要學會聽,要懂得如何去鑑別聲音的好壞優劣,這是老師和學生的首要任務,這個概念必須在一開始學古箏時就建立起來!

第二步 培養用腦練琴的習慣

關於這個方面,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有時過多地強調對一些技術重複的練習,少則幾十次、多則練到上百次仍覺得不放心,而對用大腦控制彈奏這一點卻不夠重視。

拿到一首曲子時,第一步先把曲子整體看一遍,把其特點和有規律性的東西找出來時,然後再來進行其彈奏。在每次上課時,要讓孩子養成

“動腦”的習慣,而不是一味地反覆的練習。其實學會用頭腦控制可以節省很多練習時間,而且能在沒有琴的情況下練琴。它能使你更有信心地演奏。

四個學箏步驟,聽說高手們都這麼開始學起的!

有很多人,都非常害怕上臺表演,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算他們在下面練過上十次,上百次,仍然會怕彈錯,怕忘譜。

在這裡推薦兩種方法:一種是強調不用琴(如默練——不用琴,不用譜的練習法),另一種是在比賽當天不要多練琴,稍微活動一下手指,大部分時間只是看譜子。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

第三步 從樂曲中學技術

我認為這是個既能提高技術又能積累曲目的辦法。現在我們看到在國際上出現了這樣的一些神童,他們年紀很小就出現在舞臺上,不但技術高超,表現深刻,而且已掌握大量的曲目。我想如果把練習曲一本本地彈下來,用這種傳統方式對待這些神童,無疑會貽誤人才。

從樂曲中學技術有不少的優點,一首首的練習曲只是把一個個的技術單獨的呈現出來,個別進行練習,就向我們先開始學的詞或是句子一樣,但要怎樣去運用它們,就要靠一篇篇的文章來進行積累。那麼彈奏樂曲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再者由於音樂形象比較具體,所以學生對用力的方法、聲音的控制等都能更充分的理解。

四個學箏步驟,聽說高手們都這麼開始學起的!

以樂曲來代替練習曲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所有學生。一般說來程度比較淺的學生還是讓他們多練習一些練習曲及古箏指法等基礎技術。學生學到中等以上水平後,可選擇各種樂曲的餘地擴大了,就可以逐步以樂曲來代替這些技術性不太高的練習曲。

最後 摸索適合自己的練琴方式

摸索一套適合自己的練琴方式,這才是你學琴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事。技術的獲得在某種程度上說取決於會不會練琴,這和用腦練琴,意思是一樣的。要善於總結一套適合於自己的練習方法。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機能條件不太一樣,所以各人的彈奏姿勢有不一樣。有人習慣於手指攤平些彈,有人習慣於小手指彈,等等。不必為這些彈奏姿勢費很大精力去納入規範,只要不是影響原則性問題。

四個學箏步驟,聽說高手們都這麼開始學起的!

練琴的習慣很重要,不只是要(多)練,關鍵是要(會)練,要學會分析曲中的“難”點,然後各個擊破。不要想在一天內,吃掉一個大胖子,一個有經驗的琴者能預料哪些是他最容易出差錯的地方,而進行“重點”練習。另外要知道掌握一些難度較高的技巧,不能急於求成,要在能控制好的速度範圍裡慢慢地練上來,技巧才能鞏固。有時錯音是心理狀態太緊張或太激動時造成的,這時就要調節好心理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