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什麼叫缸、鉢、壇、罐?

我對世事看不慣


現在的人大都活成了機器,一天天的生活軌跡總是有跡可循。抱怨著忙碌,抱怨著生活困苦,抱怨著世事無聊。


卻未曾想過,忙碌是否真實,困苦是否能度,趣事是否可找。

【重量 116.3g 規格9.4×4】

第一次見到這個圓缽的時候不由得讓人內心充滿疑惑,你說那般珍貴的海南黃花梨,做成什麼樣的擺設不好,非要做成一個圓缽?

沒有絲毫的裝飾與雕琢,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圓形缽,似能納百川,又包含天地。

突然間就懂了匠人將它做成一個圓缽的良苦用心。

正是襯了海黃本身所具有的紋路,宛如自然好景一副,就那樣被包容在內裡。又是一筆提過的詩書畫,詩情也好畫意也罷都由得你自己去想去看。

再融了傳教僧人那普度眾生的意願,便是為了告訴世人勿與人爭鋒,包容世間的苦難。

苦難是什麼?我想沒人會比看遍千百年世事風霜的木頭能更懂。

在漫長的生長年歲裡,經歷了自然界給它的數不清的磨難。木頭會說話,並不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只不過它只將故事講給懂它的人聽。

現在人總將“忙”字放在嘴邊,不知是藉口還是實話,覺得為了一個小擺件停下腳步的時間簡直是太不值得了。

但這木頭從不著急,肯為它停下腳步的人必是想要去懂它的人。

若是這樣便已足夠。

說什麼新料,說什麼油梨,說什麼頂級材質,對於那些不想懂它的人來說它就永遠只是一根榆木,所有誇要的話也不過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而那些懂它這些就更是不重要了,那些被人追捧的特質只能算作它的加分點。它的型、它的神、它的韻,才是匠人想要傳遞給人的。

一段木材,在匠人手中能畫出無窮。

但匠人們真正想要傳達的又有幾人能懂?跟風的追捧使物件本身的意義被掩埋。

有人說不就是一個工藝品,做成什麼樣不都是看製作者的心情嗎?但我想並不是這樣的,因才造式是紅木製品的閃光點,匠人大抵也是看到了這段木上的紋路才想要做個圓缽出來。

是告誡,亦是傳達。

當人們再靜不下心來去留心周遭的事物,那終有一天會被世界所拋棄。

每一個東西都有著他存在的意義,只是有的人願意去思考,有的人將“忙”做成藉口。

並不是浪費時間,只是留給自己一些反思發掘的時間,試問一個人若連自問都做不到又能成何事?

就像樂趣需要自己找尋,苦難同樣如此,它並不是讓人熬,而是教人度的。


物有腔調


罐,又叫罐子,是盛東西用的大口器皿,多為陶瓷製品。現在也多用

玻璃

製成,具有密封效果,用於儲藏食物的罐子。


缸,中國漢字,用來盛米盛水等。


缽,是洗滌或盛放東西的陶製的器具,形狀像盆而較小的一種陶製器具,用來盛飯、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缽、鐵缽、木缽等。一缽之量剛夠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許攜帶三衣一缽,此缽則為向人乞食之用。現今泰國等南傳佛教僧人,仍於每日凌晨沿門托缽。


壇 一種口小肚大的陶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