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小蠍子爬不上母親的背,就會被母蠍子吃掉,是真的嗎?是怎麼樣的?

情感葉子


小蠍子爬不上母親的背,就會被母蠍子吃掉?這一聽像是個謠言。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來風”,那麼母蠍子會吃掉小蠍子的“風”是從哪裡吹來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母蠍子身上爬滿了小蠍子)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些蠍子

蠍子是蛛形綱蠍目鉗蠍科動物的總稱,現已知的蠍子種類超過了800多種,它們幾乎遍佈世界各地。在我國分佈著約15種不同種類的蠍子,其中以東亞鉗蠍的數量最多,分佈最廣。記得小時候,夏天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農村老家附近的山上抓蠍子,白天我們蠍子怕熱一般都會躲在石頭底下,運氣好的話,掀一塊大石頭就能抓到5、6只蠍子,晚上就拿著專門照蠍子的燈去照蠍子。一般情況下,蠍子比較多的的山下有專門收購蠍子的,記得小時候,一隻蠍子能賣2-3毛錢,抓一天運氣好的話,能賣個三五塊錢。對於那個年代,那個年齡的我們來說,這可以說是一筆“鉅款”了,畢竟那個時候冰糕才5毛錢一塊。

抓蠍子可是個技術活,一旦不小心就會被蜇到,我就曾經有被蜇到過的經歷,手指腫成了兩倍大小,奇痛無比。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抓蠍子時能夠儘可能的不被蜇到,我們一般都會花幾塊錢買個鑷子和裝蠍子的容器。

一般情況下,從石頭底下掀出來或者晚上用手電照到的蠍子都是很老實的,這其實與它怕強光的習性有著很大的關係。

雖然蠍子的長相併不討喜,但是它確實是“益蟲”(畢竟蠍子不是昆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蠍子雖然體型不大,但是它可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它的主要食物就是我們人類眼中的“害蟲”。據統計,一隻成年的蠍子一年可以吃掉上萬只昆蟲,是名副其實的“昆蟲終結者”,研究還發現,如果一個地區的蠍子被大量的捕捉,那麼附近的莊稼受蟲害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被當成“燒烤”的蠍子)

蠍子的繁殖

蠍子有著很強的繁殖能力。一般情況下,蠍子的平均壽命在6-8年左右,其中3-5年它都是可以繁殖後代的,其中僅僅是從幼蟲到成年就需要接近三年,也就是說,蠍子從成年之後就一直可以生育,直到死亡。而且雌性的蠍子一生僅需要交配一次就能擁有終生生育的能力,通常情況下,雌蠍雖然一年只繁殖一次,但是它一次就可以繁殖15-35只小蠍子。

因此,蠍子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中的動物中,尤其是在食肉動物中,算非常強的了。

(小蠍子通體呈白色透明狀)

母蠍子吃小蠍子?

在自然界中,同類相食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比如北極熊在食物匱乏或者求偶時就會吃掉同類的幼崽,所以,母蠍子吃小蠍子也是常有的事。那麼,母蠍子為什麼會吃掉小蠍子呢?原因有三點。

01 不完美的幼崽

通常情況下,母蠍子在產後是有吃小蠍子的習慣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隻小蠍子是“不完美的幼崽”。母蠍子一次就能產下約30只左右的小蠍子,在這些小蠍子中難免會有先天發育不足或者有缺陷的小蠍子,這個時候,母蠍子就會吃掉這些“不完美的幼崽”。

02 補充體力

由於母蠍子一次需要產下如此多的幼崽,所以在生產時會耗費大量的體力。如果在生產前,母蠍子吃的很飽,通常不會發生吃小蠍子的現象(不完美的幼崽除外)。但是,一旦生產前就沒有吃飽,再加上生產耗費大量的體力,當生產完後,母蠍子就會挑幾隻活力較差的幼崽吃掉以補充體力、

03 小蠍子的習性

小蠍子的生長是又一次次的蛻皮來完成的(這一點與蛇有點類似),而剛生下來的小蠍子大約在5天后會進行第一次蛻皮,在此期間,剛生下來的小蠍子會使勁渾身力氣爬到母蠍子的背上,這樣除了能夠極大的保護自己外,也有利於它們的蛻皮。

所以,一旦有小蠍子沒有爬到自己背上,通常就會被母蠍子吃掉,因為不爬到背上完成第一次蛻皮,小蠍子生存的幾率很小。

總結

如果剛出生的小蠍子爬不到母蠍子的背上,通常這種小蠍子就屬於先天性比較弱或者有缺陷的。這種小蠍子即使不被吃掉也無法生存,所以,母蠍子會選擇自己吃掉,畢竟還能補充體力保護更多的幼崽。

所以,小蠍子爬不上母親的背,就會被母蠍子吃掉,是真的。但是,母蠍子吃小蠍子並不是僅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還有以上說的兩種情況。


獵奇動物社


母蠍子一次生下好多小蠍子,為了讓自己的小蠍子活下去,母蠍子的偉大母愛爆發讓飢餓的小蠍子把自己吃了增加營養,偉大母愛犧牲自己,保護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