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藍田縣小寨鄉同 化 寺 和 百 神 洞的傳說

藍田縣小寨鄉同 化 寺 和 百 神 洞的傳說

近處同化寺 遠處月牙山

在尤風嶺對面,有一座山峰,名叫“同化寺嘴”。此山海拔800多米,孤立成峰,山腳下,岱水曲繞。孤山四周,有八道山樑上託,形成“八龍捧日”之勢,八道山樑,形成八道山溝,同化寺就盤旋在黑林溝、田柿溝、水泉溝、車路溝、黃凹、馬灣、王八溝、洞坡、壘子石溝、大唐凹、小唐凹、杏樹溝、八里柴溝、正溝的至高點。四周山坡,秀木成林,鬱鬱蔥蔥。山頂原有古寺,名曰“同化寺”,遠古建造,僧道雲集,香火鼎盛,可惜毀於文革期間。現有廟宇10間,坐北面南,中軸對稱,四階分佈,此廟為80年代四周八鄰善男信女捐建,廟內塑有佛道各神造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廟的後面高處為玉皇頂,建有玉皇廟。廟前左側,有一巨石,似神龜觀日狀。山頂中間原有一天井,傳說下通龍宮地獄,後來為開山取石所毀。站在山頂,浮雲藹藹,山嵐飄渺。極目遠眺,終南如屏,雲環霧繞;東嶺疊翠,日出雲海;北塬坦蕩,綿延千里;西川玉帶,村陌相連,炊煙裊裊;好一幅人間仙境圖。

藍田縣小寨鄉同 化 寺 和 百 神 洞的傳說

百神洞前

順同化寺嘴西坡拾節而下,山麓有一小山,名曰“回龍山”,為千年大海沉積岩形成。山南面峭壁直立,有華山之雄險;山北面緩坡梯田,有陝北丘陵之壯觀。山崖上翠柏掩眏,灌木叢生,兩顆野桃花錯雜期間,洞坡頂上生長著一棵千年蒼柏,樹身大得二人難以合攏。山腳下,滔滔岱水環繞而過,常年川流不息。有詩云:四面翠柏百神洞,兩樹桃花一岱河。回龍山上位置不規則的分佈著大小不等的十個仙洞,最大的洞有四米多高、五米多寬、七米多深,裡面寬敞明亮,最小的也有四米見方。相傳唐朝初年,有一天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次山就劈開了這十個洞窟,也就是當地人口碑相傳的雷閃回龍宮。當時人們認為是天意,稟報給此地管轄鄖國公,他組織本地的能工巧匠將這是個洞窟進行修飾,鄖國公也是一個信佛之人,於是便大興土木,修廟蓋殿,封名為“回龍宮”。每年的“二月二,龍抬頭”之時為朝聖日。到了大明萬曆年間,南寨村大善人李漢朝對回龍宮進行了修繕擴建,並在每個洞中塑了十個傳說中的神像,十洞變成了百神,於是將“回龍宮”改為“百神洞”。現留有明萬曆石碑一座,碑房和座龜保存完好,次碑為功德碑,所記為明萬曆年間,大寨村李姓大善人捐款整修廟宇事宜。山下原有一古剎,依山而建,中軸對稱,三階分佈。中間有36階巨石臺梯相連,前有山門,古色古香。18間大殿上下排開,上殿右邊有一顆千年槐樹,上掛一口古鐘,槐樹邊是一排僧侶廂房;左邊有一道場,道場東邊有一座大戲樓,與回龍山相對,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其樂聲往復、餘音繚繞、效果特別。每逢農曆2月2日,回龍山廟會,或農曆7月15日,同化寺廟會,十里八鄉,香客雲集,商賈如流,煞是熱鬧。此時,戲臺上必大唱秦腔,高亢的秦聲秦韻,與神洞裡的佛曲道樂,在山間迴盪不絕,百里傳聞。到了上個世紀曆史年代,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除四舊,立四新”開始了,這場浩劫是這裡的文物古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一切活動停止,神洞成了教師的宿舍,廟宇改建成教室(1993年,撤校並點)。直到1985年,百神洞村慈善人士、企業家曹興武帶領當地善男信女搭臺唱戲、修復神洞,塑了僅原來一半的塑像,保留至今,而且恢復了每個洞的名字。以下是十個神洞(從高到低)的名字及其楹聯:

佛爺洞:萬戶憂樂到心頭,一片蒼茫到眼底。

三仙洞:玉宇無塵月朗虛空三千界

神恩有應心誠可格九重天。

彌勒洞:肚腸肥大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靜笑人生,哈哈哈。

娘娘洞:我費盡婆心,抱個孩兒與你;

你多做好事,積些陰德與他。

三官洞:天官、地官、人官,只有心官不昧;

求福、賜福、獲福,還須積福為先。

玉皇洞:堯封萬里慶千秋,禹貢九州歸一流。

無量洞:事實如棋寬者高,人心若路直行好。

老爺洞:老爺雄風雲四方,桃園結義傳千古。

閻王洞:天知地知爾知我知何謂無知,

善報惡報遲報早報自然有報。

藥王洞:三教九流,唯醫者活人濟世;

千秋萬代,銘藥王大德恩深。

藍田縣小寨鄉同 化 寺 和 百 神 洞的傳說

明朝遺留石碑

關於同化寺和百神洞,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呢!

秦嶺終南山下,岱峪口河畔,有一座山峰,叫“同化寺嘴”。相傳在唐代北山頂築有寺院,名“同化寺”,這座山就因此得名。

據說此院中有一老道名叫福佗,該人夾簸箕為翅,可騰空飛舞;夾草龍踩祥雲能登天入水。因此,他和寺內和尚依仗自己的絕技經常為非作歹。同華寺山下有一條通往焦岱的大路,他們經常在此攔路搶劫,並把過路民女搶至寺內,強姦汙辱後打進天井為他們製作紙人紙馬.鬧得這一帶的百姓不敢出門.福佗苦煞了百姓,百姓將此事秉告唐太宗,唐太宗聽後大怒,御駕親征,命當時鎮守牧護的唐朝大將軍佰棒率兵前往討伐,兵營就紮在距同化寺二里的地方(後稱“營盤”,沿用至今)。當兵到同華寺腳下就與福佗軍短兵相接,雙方白刃格鬥九回合,唐軍連輸,只得暫且收兵,運籌帷幄,走訪百姓,重定戰計.後聽說岱峪的三道水華山廟有一和尚,法號高望,法術在身,武藝高強,且見義勇為,好打不平。於是唐王御駕親訪。高望欣然應諾,決計為民除害。

高望決定先要探清對方軍力虛實,找出唐軍屢遭失敗的原因。於是,他變作一隻蜜蜂,從房簷下的椽縫隙間鑽入寺院的庭堂內,見福佗正在對天祈禱,便在周圍縈繞探聽,福佗見後,令徒弟撲打,徒弟說:“殺生是出家人之第一戒。”於是,蜜蜂得以隱藏之機。這時,只聽徒弟問師傅道:“師傅,我們與唐軍作戰,已經九戰九勝,你為何還憂愁,恐懼?”福佗點頭道:“因為我們作戰憑藉的是紙人紙馬,這最怕的是惡風暴雨,若用銅油將這些兵器漆一遍,就什麼也不怕,可是,我派人到州府裡稱油漆的人還沒有回來,該怎麼辦呢?”高望聽得此言,趕忙告訴唐王,唐王便重整旗鼓,胸有成竹,立即發起第十次進攻。

戰場上,只見唐軍個個揮戈,殺聲震天,寺院的紙人紙馬也橫衝直撞,毫不示弱。戰場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戰鬥由早晨一直延續到午後,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高望站在風雨山上,見唐軍已人困馬乏,連忙口唸咒語,手舞法寶——雞毛轉金扇。剎那間,烏雲滾滾,天昏地暗,東南方惡風突起,接著暴雨夾帶著冰雹劈頭蓋臉的打將下來,風至同華寺上空夾卷著紙人紙馬又向東北方急旋猛轉。一時間,紙人紙馬被風雨吹打得稀巴爛,戲劇《蜜蜂記》就出於此。紙人紙馬跌落在藍田縣城南的山坡和河畔,因此這個山坡和河畔從此得名為拍馬坡,拍馬河(今白馬坡,白馬河)。同華寺南面駐紮過唐軍的河畔和東邊雙方交戰之處也由此分別取名為“營盤”和“十回場”,西面的“大寨”和“小寨”,也是唐軍住過的地方。

紙人紙馬被毀後唐軍放火燒了同華寺,福佗與眾妖道被活活燒死在寺裡,一方百姓得以安寧。後來,天上的玉皇大帝聽說了此事,為了當地不再受妖魔鬼怪的侵擾,命雷神電母,電閃雷鳴劈開10山洞,每洞派駐10個神仙,從此以後,百神洞周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福壽無邊。怪不得,逢年過節,方圓百里,十村八鄉群眾蜂擁而至,都要祭奉百神呢!

藍田縣小寨鄉同 化 寺 和 百 神 洞的傳說

二月二朝會,信眾還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