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一個愛好隕石的新人,在自學和摸索實踐的過程中,難免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障礙。這種現象在當下隕石科普滯後的情況下是很正常的事情,由於正規的隕石科普叢書和隕石科普鏈接資料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很難接觸到也很難判斷這些資料的真偽,特別是網絡中的隕石科普知識鏈接和隕石圖片,與偽科學鏈接數量相比少的可憐,大部分人走入隕石誤區的原因就是受了網絡中偽科學鏈接的影響。

雖然當下的隕石圈隊伍一直在不斷壯大,但真正在認識隕石這條路上能具有自己識別真假能力的業餘隕石愛好者不會超過百分之十的比例。能詳細地瞭解隕石知識和能講解道理的可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也不為過。如果這種趨勢得不到緩解的話,隕石圈裡亂象會越來越嚴重。假如這種糟糕的現象繼續照此發展下去的話,那將會對隕石這個新生領域是致命的打擊,隕石圈也會因此很快地煙消雲散。

為了隕石這個新生領域的長期健康發展,為了讓走在隕石路上的新人少走彎路,減少或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我願與有正能量的師友們一起共同努力,繼續在科普的路上與師友們並肩前行,雖然前面的路看不到希望,曾經的付出也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未來的路也很渺茫或許有很多曲折與磨難,但我會努力堅持下去!用我微薄力量和微弱的餘光來點燃部分星火。

言歸正傳,下面接著上期話題繼續從隕石外熔上談起。前面談了隕石外熔的顏色和氣孔氣印的外表特徵,在此聊聊隕石的外表特徵隕流紋及收縮紋(龜裂紋)和卷邊等特徵。

隕流線(隕流紋)的特徵

隕星在進入地球外圍的大氣層時,絕大部分隕星體都是以旋轉翻騰的姿態降落運行的,所以隕石自身熔融外表能顯示隕流紋的隕石只是很少一部分,這部分隕石稱為定向隕石。在不斷旋轉飛行被高溫熔化的隕星表面是不會出現隕流紋(隕流線)的痕跡,只有在不旋轉的定向運行的條件下降落的隕石,才會出現隕流線或卷邊的隕石外熔特徵。卷邊特徵的形成是定向隕星的後方沒有強烈氣流穿過和沒有足夠的溫度,前方熔融後移凝聚而形成的。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這種流暢自然,看似有序又無序動感十分強烈的特徵是地球自然界中無法複製的。高速高溫熔融下氣流穿梭而留下的餘痕,是定向隕石獨有的特徵。隕石薄薄的熔殼與細微的痕跡特徵,是隕石在高速飛行中熔融氣化及時反覆進行的表現。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後面兩個圖片不是隕石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它們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地球上任何相似的流紋與隕石隕流紋相比都是那麼的呆板、僵硬。

接下來介紹一下龜裂紋

收縮裂(龜裂紋)

由於平時在交流中大部分人都習慣於用龜裂紋一詞,在下面敘述中就用龜裂紋來代替收縮紋。隕石龜裂紋的形成不是在太空運行時形成的,而是在隕石降落地面時或自然風化中形成的。

  1. 隕石在落地前後形成結晶熔殼後,突遇雨水急速降溫的情況下,由內熱外脹而引起的外表裂變,急速冷卻這是形成龜裂紋其中的一種原因。
  2. 另一個原因是隕石在大自然中隨著時間的流失,隕石外部金屬受到侵蝕或氧化發生自身膨脹,在金屬膨脹作用力的條件下出現龜裂紋是球粒隕石普遍存在的現象。這裡補充說明一下,龜裂紋特徵不會出現在鐵隕石類。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怎樣才能有效準確的目測判斷隕石真假

隕石龜裂紋的特徵與圖片三地球岩石龜裂紋有明顯區別,隕石龜裂紋只出現在很薄的熔殼部分,細微而清晰,不會貫穿隕石內部。地球岩石龜裂紋則不一樣,要麼是沒有開裂的圖案,要麼就是紋寬溝深,有著特別明顯的區別。

在隕石真假判斷的條件中,唯一用一種條件或特徵能判斷是不是隕石的只有隕石外熔一項,沒有新鮮外熔或外熔殘缺嚴重的只有用綜合條件來分析判斷。很多人用磁性和密度來作為是不是隕石的首要條件是錯誤的,磁性和密度不是判斷是不是隕石的條件,磁性只是在隕石分類時作為條件運用,密度對於在判斷是不是隕石的過程中,這個步驟可有可無,密度的大小不能說明是不是隕石。完全掌握隕石系統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學習分辨真假隕石每個隕石愛好者只要願意學習,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問題是看個人願不願意學,能不能面對現實相信科學。

隕石帶有外熔的主要明顯特徵到此就介紹完啦,至於沒有外熔的隕石,看不到外表特徵的隕石如何判斷與區別我們下期再詳細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