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父母太善良,兒子容易變“混蛋”,父母太惡毒,女兒容易變剽悍

最近在追《安家》這部劇,竟然看到哭鼻子。劇中有一對老夫妻,也就是嚴叔夫婦。靠賣包子為生的夫婦兩人,花光了一輩子辛苦攢下的全部積蓄,終於給兒子在上海買了房子。始料未及的是,兩人正打算搬過去同住時,卻被親生兒子跟兒媳婦趕出家門,無處可去。

這便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從孩子出生到結婚生子,做父母的永遠都有操不完的心,永遠都是為了兒女在活著。

同時,劇中出現的另一個反面例子是房似錦母女。一個惡毒的生母,從小到大沒有給過女兒一絲母愛。等到女兒長大後,她卻像一個吸血鬼一樣不停地吸光女兒所賺來的每一分錢。甚至恬不知恥地鬧到了女兒的公司和家裡,看得讓人咬牙切齒。

房似錦說:“我以為只有父母不好。沒想到,還有這麼混蛋的孩子。”

父母太善良,兒子容易變“混蛋”,父母太惡毒,女兒容易變剽悍


人善被人欺。這個道理好像放在親子關係中同樣適用。很顯然,嚴叔夫婦的兒子其實本質上也是個善人,所以才會被他的妻子操控,不敢對抗妻子,只能委屈自己的父母。

而房似錦的生母是一個強悍的女人,所以她也很強悍,被同事私底下稱為“女悍匪”。這似乎應驗了那個古老的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兒女。現在的育兒書都在講同一個育兒理念“育兒先育己”。如此又證明一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自從當了媽,我默默地撿起素未謀面的育兒書籍,悄悄地混跡各種育兒論壇圈子,看別人的分享,學別人的經驗,然後在自家的娃身上做實踐。

顯而易見的是,世上並沒有一條現成的完全適合自家娃的養育妙招。養娃就像登山,看上去有路徑可循,但每個人的步伐和速度都是不同的,登山的體驗也各不相同,最終抵達山頂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父母太善良,兒子容易變“混蛋”,父母太惡毒,女兒容易變剽悍


原生家庭確實會對一個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當徐姑姑描繪出一副充滿煙火氣息的溫馨家庭畫面時,房似錦冷若冰霜地說:“家有什麼好的。”因為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對她只有打罵的家庭裡,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所以她對家沒有絲毫的憧憬。

徐姑姑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後來因為爸爸的出軌導致母親跳樓身亡。所以他對於前妻的出軌一事也一直難以釋懷,無法原諒。但他也做不到恩斷義絕的地步,即使是不確定前妻懷的孩子是否跟他有關。

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原生家庭的一些印記,或是善良或是強悍或是有情有義。在現實裡,也是這樣,我們如果認真地回想一下自己的某些行為模式,也能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找到這個特徵。

我們無法改變與生俱來的基因,但我們卻可以改變後天的行為和性格,前提是自己有改變的意識。

父母太善良,兒子容易變“混蛋”,父母太惡毒,女兒容易變剽悍


從小我就被認為是家族裡面最嘴笨的小孩,這個標籤還是我親媽給貼的,還貼得有理有據。她說,這個孩子就是跟她爸爸一樣,不會說話,不愛說話。確實,我爸是一個話少的人,在家裡永遠都是我媽在喋喋不休。

長大後,我也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可是我發現自己常常在心裡有很多話,腦子裡有很多想法想要表達。後來又慢慢發現,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也能聊上半天。於是,我好像認識了一個新的自己。

在成長的道路上,除了家庭的影響,父母的作用,我們本身也在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通過學習新知識,見識到更加廣闊的世界,認識到更多不同類型的人,我們也會在悄無聲息中發生某些改變。

從父母那裡遺傳得到的有好的,有不好的。好的方面我們可以發揚光大,不好的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後天不斷地去改變和修正。也許人要積攢足夠多的好運才會遇到一對完美的父母,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至少還擁有做出改變的勇氣和信心,這也已經很難得了。

好的父母也是通過自身不斷修煉而來。既然可遇不可求,我們只能讓自己更加努力一點,爭取去成為下一代的好爸爸好媽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