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魯迅先生的多篇具有代表意義的作品,不僅代表了魯迅先生當年生活時代的艱辛與陳腐,也給了當今的我們關於活著與人性的思考。

《吶喊》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中揭露了那個時期人們心靈的創口與社會的腐朽麻痺,對舊時期的陳腐做出了深刻的剖析與否定,通過一一個故事,表達出魯迅先生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吶喊》小說集也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開創了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形象的塑造了孔乙已、啊Q與祥林嫂等生動形象又飽受時代折磨的苦難形象。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表現手法,深刻的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的陳腐的社會現狀,有力的揭露和鞭策了封建迷信和舊惡思想,表達了魯迅先生對民族覺醒的渴望。本書也奠定了魯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現在我想就這一本書中最打動我的故事談一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想,體會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文學財富。

一、《孔乙已》: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可憐書生,映射一個時代的迂腐沒落

第一次讀《孔乙已》是在語文課本上,那時想法淺薄,只覺得這個人真的好慘,為什麼大家還要嘲笑他呢?長大了才知道,不是那些人在笑他,是那個時代在笑他,笑他的可悲、可嘆。

他的人生就像那顆不值錢的茴香豆,連被記在賬本上的資格都沒有,更可笑的是他連自己不配被記在賬本上的認知都沒有。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他迂腐,可悲卻又可憐,他是封建士族迫害的產物,但他也是一個懷有夢想的讀書人,若只看到他表面的落敗,那對他太過輕忽,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落敗表面下的那顆陳腐的心,是那個腐朽的時代和那顆陳腐的心造就了這個孔乙已,造就了那個時代無數的孔乙已。

他雖落敗到偷東西的地步,但令人驚異的是他只偷書,從不偷別的值錢的東西。對此,他給世人的解釋是:“那是竊書,竊不是偷”,他的骨子裡還是那個迂腐的讀書人,自持著讀書人的清高,可能只有這個“竊”字才能讓他感知自己的存在,作為讀書人的存在。

在酒館賒賬也是,從不拖欠賬單,若記上賬了,最多一月便能還上,他的落敗與清高更突出了他可悲的人生底色。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直到最後一次他偷到了丁舉人家中,那個象徵著封建陳腐勢力的舉人,孔乙已被打折了腿,這也是那個社會帶給他的迫害,丁舉人代表的是封建的勢力,那個勢力不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踐踏”,所以觸及勢力的孔乙已得到的只能是迫害與暴行。

魯迅先生通過給我們講述一個落魄書生的故事,描繪了一幅殘暴陳腐的社會畫卷,魯迅先生告訴我們陳腐的不止那個社會,還有在那個社會中生活的人,那些人才是促成一個個悲劇的來源。

魯迅先生用他自己的方式在敲打著那些陳腐的國人,希望能喚醒他們解放自我的靈魂,他要講的從來不是一個孔乙已,而是那個年代無數的孔乙已,那些深受封建毒害卻又無法自救的人們。

喚醒這些孔乙已,國家才能覺醒,封建陳腐思想才能被擊破,人們才有真正獲得自由與民主的機會。

二、《祝福》:靈魂在哭喊著救贖,肉體卻早已麻木,“祝福”更是“救贖”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天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如果說孔乙已是一個時代書生的悲哀,那麼祥林嫂就是一個時代女性的悲哀,一句“我真傻”道的人心煩亂,她的結局是淒涼的,讓人不忍直視的,而她悲哀的人生底色是早已註定了的,是被那個時代親手塗抹的。

祥林嫂老實本分,踏實肯幹,吃苦耐勞,她不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所求的不過是平凡的日子罷了,然而這對命運多舛的她也只能是奢望。

丈夫死後她逃出婆家在外做事,不料被婆家人看到,將她抓回再嫁掉,只為了給她的小叔子娶親,她反抗再嫁,反抗那個對她不公的時代和命運,可她最終還是屈服了。

後來的她有了自己的兒子,和丈夫清貧而幸福的生活著,不過老天對她的折磨似乎還沒到頭,丈夫不幸死於傷寒發作,兒子則被狼叼了去,人世間最難以承受的痛壓在她的身上,喪夫喪子,就算再堅強的人也都該倒下了,可她卻沒有。但就是這樣一個堅韌不拔的女人,最後卻一步步被逼死在封建的陋習裡,被逼死在北風的呼嘯下。

“我真傻”道的是一個女人一生的不甘與反抗,她重新回到以前幹活的地方,一遍遍向人們講述她不幸的命運,可人性本薄涼啊,一個故事就算再令人悲慼也經不住反覆咀嚼,人們對她的同情變成鄙夷,老爺不讓她動過年“祝福”用的物品,人們忽視她的人,踐踏著她的靈魂。

不過這樣堅強的女人,不會一步步等別人將她踏踐,她走上了一條所謂的“救贖”之路,柳媽告訴她,為土地廟捐獻門檻是她能“救贖”自己的唯一途徑。

默默的掃街、掃地、洗菜、淘米,快夠一年,終於攢齊十二鷹洋,請假去土地廟捐門檻,“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她便回來,神氣很舒暢,眼神也分外有神,高興似的對四嬸說,自己已經在土地廟捐了門檻了”

她以為按著這個封建社會的習俗走,她便能得到救贖,可實際上沒有人選擇寬恕她,過年的“祝福”她依然不能碰半點,因為“她這種人雖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不乾不淨的飯菜,祖宗是不吃的。”

這個世界總是這樣,你反抗時,它打壓到你屈服,你後來甘心屈服了,它卻讓你半點不得好過。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此後的祥林嫂,日日精神恍惚,終於有一天被逐出主人家,在寒風中乞討,在孤寂中離世。

祥林嫂觸動我們心絃的,不只是她苦難的人生,更是她對每一次苦難反抗的勇氣。她堅強、樸實、善良,她從不放棄拯救自己靈魂的機會,然而她終究還是妥協了,向這個世界屈服。

這場過年的“祝福”,堵上了祥林嫂的“救贖”之路,賭輸了祥林嫂的希望,從此麻木是她對人生的不甘,對命運不公的反抗。

祥林嫂代表的是魯迅先生生活時代的女性悲劇,在那個時代有無數個祥林嫂等待被救贖,魯迅先生用這篇文章去敲醒甘被封建控制的女性,去喚醒她們沉睡的靈魂,擊垮那個時代的腐朽與醜惡。

敲醒國人的心智,才能“救贖”腐朽的民族。

三、《故鄉》:當故鄉已“故”,屬於家的牽絆還剩多少?

對《故鄉》這篇文章念念不忘,是因為成年的閏土和魯迅先生與少年時產生的反差太大,享受少年時他們的情感,更難以接受長大後彼此的疏遠。

“故”代表的不只是回不去的遠方,還有無法修復的的時光和情感。

魯迅先生最後一次回故鄉是為了舉家遷移到如今生活的地方,搬家意味著要捨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笨重的傢俱或閒置的農具。

但後來魯迅先生髮現原來需要捨棄的不僅是工具,還有被歲月隔斷的情感,被遺忘二十年的故鄉。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阿,閏土哥,——你來了?……”魯迅先生的喜悅溢於言表,終於見到這個要和他捕麻雀、拾貝殼的人,卻不想一聲“老爺”澆滅了魯迅先生所有的熱情,“彼此之間怎會疏遠到如此地步”,心中縱然萬般擰結,卻也無力修復隔閡,魯迅先生深知:“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和舊時好友的隔閡,也隱射出魯迅先生與故鄉的隔閡,那是歲月和社會帶來的差距,是靈魂與故里的疏遠。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久別重逢的喜悅終抵不過物是人非的疏遠。

千古以來人們常罵“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因為她們的心中沒有祖國,沒有歸宿,活一日盡一日歡對她們來說才是歸屬,所以我們唾棄她們的無情,鄙夷她們的冷漠。

失去對“家”的歸屬感,也便失去了故鄉的羈絆與溫情。

魯迅先生的《故鄉》祭奠的是回不去的時光,無法修復的對過去的情感,表達出魯迅先生與家鄉的羈絆。

家,才是我們可以終身依靠的地方,別讓“故鄉”真的成為已“故”之鄉,與家的羈絆和溫情才是推動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

通過閱讀魯迅先生的《吶喊》,我看到了無數小人物為活著的掙扎,為拯救自我的努力,為這個社會不公的“吶喊”,為喚醒民族的執著……

《吶喊》不僅是一本讀物,它還包含著一個社會,一個腐朽的卻還留有希望的社會,魯迅先生為那個希望開鑿出一道出口,給社會甦醒的希望。

《吶喊》: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

從孔乙已身上看到的陳腐,從祥林嫂身上讀懂的救贖,從故鄉中感受的羈絆,一點一點構建出“吶喊”的世界,展現出魯迅時代人們的自我救贖與反抗。在社會與苦難的碰撞中讀懂人性,讀懂《吶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