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文||觴陽雪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題記:

人生輾轉起又落。官商民賈,也要人來做。百年人生對或錯,後浪推波前浪弱。

前程往事皆蹉跎。不屈宿命,總把人生說。手把钁頭來解惑,光棍到老也矍鑠!

說起《人生》這本書,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它是作者路遙以改革開放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代背景,給我們帶來的成長啟發。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過人生迷茫的時候。我們也總會在人生的旅途中磕磕碰碰的前行。而在這些磕磕碰碰之中,我們得到過,也曾失去過,並常常在得與失之間反覆徜徉。而《人生》這本書中的德順爺卻用光棍的人生給我們詮釋了一種特有的柔情。

誰說光棍沒有情,誰說光棍不懂愛?德順爺的光棍人生就是一種充滿柔情的愛。儘管他沒有老婆孩子,可他卻是整個高家村裡最懂愛的人,也是整個高家村這片黃土地上大愛長存的脊樑。

那麼,德順爺是如何用光棍的人生來詮釋他心中的柔情人生呢?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1】一個人,一騾馬走西口,愛的記憶——珍藏在口外的柔情

有人說把愛揣在心間,見或不見,都是幸福。

德順爺的一生雖然是一個光棍的人生。但是他的光棍人生,又是充實的。因為他的心中一直珍藏著一份執著的愛。

那年,德順爺二十幾歲,農忙已過。他趕著牲口,去口外馱鹽馱皮貨。無定河畔的一個歇腳店,成了他永生難忘的記憶。

正是在這家歇腳店,讓他邂逅了靈轉。也正是這場邂逅,讓他的心中烙下了永遠無法忘卻的柔情。

然而,生活總有讓人不得已的時候。

當長工的德順爺,儘管深情的愛著,卻不得不為生計奔波。他只有趕著騾馬,忍痛繼續著他的人生。而他的靈轉也被強逼著嫁給了一個做買賣的天津人。

從此,一對有情人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但是,曾經那份真情卻永遠停留在心間:

“我死不了,她就活著!她一輩子都揣在我心裡……”

其實,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愛。即使愛而不得,即使沒有山盟海誓,但卻是一份最樸實醇情的愛。如酵香的美酒深藏巷內,即便隔著千山萬水,也依然濃香依舊。

正如倉央嘉措所言:

用墨寫下的字跡,一經雨水就泅溼了。沒能寫出的心跡,想擦也擦它不掉。

德順爺和他的騾馬,刻在西口外的足跡。儘管多年來年華已逝,儘管沒能將愛情續寫開來,卻一直留在心間,想忘都無法忘卻。

而這便是一個柔情男子,為愛堅守一生的執著!

也正是這份執著,讓他從此有了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心。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2】三個人,兩馬車進城,是愛的成全——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生就是一場生命的旅程。有一種愛叫做成全,有一種愛叫做希望所有相愛的人不離不棄。

德順爺的光棍人生雖然走過了一大半,可他卻希望年輕人的愛情能夠完美著陸。

正是本著這樣一份心思,他找高明樓提出了去城裡掏糞,並藉此機會為高加林和劉巧珍創造繼續相好的機會。當一切準備妥當之後,他們爺仨趕著馬桶車進城了:

他走到前車子旁邊,從懷裡掏出一個扁扁的酒壺,抿了一口,詭秘地對加林和巧珍一笑:“你們兩個坐在後面車上上,我打頭。吆牲靈我是老把式了,你們跟著就是。現在天還沒黑,兩個先坐開些!”

人生得意須盡歡,斗酒放歌心底寬。德順爺抿一口酒,詭秘的一笑,是一個光棍老漢,心中最得意的事情。

因為那是一種為愛的成全。雖然他的愛情故事沒能進行到底,但他卻把那份深藏的愛寄託到了高加林和劉巧珍身上。

他希望自己的遺憾不再重演,他看似老掉的人生,心卻是年輕的。而“年輕人看著年輕人好”,正是他此時的心態: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林覺民

因此,當高加林與黃亞萍好上的時候。他的心理是難受的,因為他覺得高加林不僅僅是背棄了劉巧珍,更背棄一片悠悠的黃土地。

人生最重要的是接地氣,無論走到哪,都需要踏踏實實。可高加林這個他看著長大的孩子,就這樣把巧珍這個好女孩撂在半路,讓他心裡難受。

但作為老一輩人,儘管心裡難受,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縣城跑了一趟。雖然沒有好的結果,卻也是他為愛堅守而盡的一份綿薄之力。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3】一個人,一顆桃樹種在村頭,是愛的長存——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人的一生,不只是為自己而活,也為別人而活。

德順爺的的一生看似孤老,但他的精神世界卻是豁達開朗的一生。

雖然在整個高家村,他是一個孤獨的老人,但是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愛。德順爺沒有媳婦孩子,但是他把全村的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這棵桃樹是一輩子打光棍的德順老漢的。桃子還沒熟的時候,好心的老光棍就全摘了分給村裡的娃娃。

一顆桃樹,種下的是芬芳,留下的是一片陰涼,結出的卻是大愛長存的碩果。

或許多年以後,德順爺不在了。這個桃樹依然還會繼續著德順爺光棍卻有充實的人生。

可以說,德順爺才是整個高家村真正懂得大愛的人,他秉承的是高家村這片黃土地上最忠貞的大愛和最真摯的情懷。

正如英國作家湯姆斯·特拉赫恩所言:

愛是人生的本性,就像太陽要放射光芒;它是人類靈魂最愜意,最自然的受用;沒有它,人就矇昧而可悲。沒有享受過之歡樂的人,無異於白活一輩子,空受煎熬。

我們知道,德順爺打了一輩子的光棍。這在很多農村人的眼裡,或許就是一個男人一生的悲哀。可他並沒有消沉,即使老了,他依然精神矍鑠。

因為他心中不僅有對曾經愛情的懷念,更有活在當下的人生態度。他心中的愛是純潔的,也是執著的。正是有了這份愛的光芒映射,使他更懂得愛的不容易。

因此,他總是站在一個老人的身份上,去為後輩青年普渡餘光。他愛整個高家村這片黃土地,他更愛高家村裡的一草一木。他種下的桃樹,便是他延續一份大愛最長情的告白。

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種下的桃樹不僅是為高家村後輩豎起的人生指路明燈,更是為整個黃土地延續淳樸無華的大愛。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結局:

《人生》這本書的結尾是德順爺抽著菸袋鍋,蹲在村口等待晚輩高加林的歸來。他知道人生的不容易,更懂得人生的真諦。

當高加林說出活著無意義想死的話時,德順爺終於道出了他內心的人生:

我雖然沒有妻室兒女,但覺得活著總還是有意思的。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這兩隻手勞動過,種過五穀,栽過樹,修過路……這些難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嗎?……我把我樹上的果子摘了分給村裡的娃娃們,我心裡可有多……幸福!我栽下一缽樹,心裡就想,我死了,後世人在那樹上摘著吃果子,他們就會說,這是以前村裡的光棍老漢德順栽下的……

這才是一個光棍老人,真正的人生。儘管這是一個老莊稼漢最簡單的想法,可也是他最充實的人生。誰說光棍不能有情?又是誰說光棍沒有愛?

一個人,一棵樹,一種人生,那是德順爺靈魂最自然的流露,也是德順爺精神世界最豐裕的人生。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不想看著年輕人在人生的路上磕碰著消沉下去。他希望高家村的後輩子孫繼續繼承黃土地上最寶貴的靈魂。

所以,他是最後一個迎接高加林回農村的老人。他像一盞明燈,照亮著後輩子孫的前行之路。

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依然存在著很多這種高尚的靈魂。譬如最近戰鬥在“新冠病毒”前線的84歲老人鈡南山先生和所有為病毒而戰的“逆行勇士”,都在無私的奉獻著人生的大愛。

當我們還在放著鞭炮,吃著團年飯的時候;當我們還在陪著家人,圍著火爐的時候;他們已經穿著白大褂,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千千萬萬的人民而奔赴戰場。

而這就是他們譜寫的最令人敬佩的人生!

人類文明前行的進程中,總會面臨種種不可預估的困難。但這都只是如曇花一樣,終究會在那些逆流而上的勇士面前沉寂,而這便是國人精神上的一種扛鼎。因為精神上的堅強,才是我們的民族戰勝一切惡魔的最強凝聚力。

正如洛克所言:

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為國為民奮鬥不息,是一種人生;為正義而戰,是一種人生;讓自己活得有價值,也是一種人生。

所以,高加林的跌宕人生也好,“新冠病毒”這個討厭的疫情也罷,都將會成為歷史。而我們當下,應該如德順爺一樣裹緊大愛,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用堅強的決心去戰勝一切困難,才能繼續譜寫美好的明天!

俯仰天地,大愛長存|《人生》之德順爺的柔情人生

作者簡介:觴陽雪,一個山裡人,網絡新作家。記錄山上的故事,描寫山下的風景,與您共享山中的溫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