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廢品店裡發現的文物,意外發現底座的122個銘文,立即被國博收藏

廢品店裡發現的文物,意外發現底座的122個銘文,立即被國博收藏

1963年的夏天,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的一位叫做陳堆的農民,發現自己後院土崖,被雨水沖刷而出現了險情。他趕緊前去修補,沒想到,他卻發現了一隻青銅器。在那個年代,文物意識普遍淡薄,陳堆只知道銅可以賣錢,便抽空去城裡的廢品店,將其賣了30元錢。

這在當時來說,不算一個小數目,可見這件青銅器的分量不輕。陳堆走後,這件青銅器卻被寶雞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佟太放一眼看中了。文物工作者怎麼會在廢品店呢?原來,那時候的文物氛圍普遍不濃,許多百姓都隨意變賣還錢,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有專人守在廢品店。佟太放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成功地挽救了這件國寶重器。

廢品店裡發現的文物,意外發現底座的122個銘文,立即被國博收藏

只不過,當時的他工作經驗並不豐富,只是隱隱約約感覺這件文物大氣規整,古樸凝重,立即向單位彙報。寶雞市博物館安排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前來確定,兩人商議,就以原價將這件青銅器帶回了博物館。

陝西省的專家們都被邀請到寶雞,經過精心鑑定,根據器形和紋飾,確定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尊。因為上面的饕餮紋很多,所以被命名為西周饕餮銅尊。這一下,寶雞博物館無異於平白撿寶。因為陝西文物很多,青銅器更是舉不勝舉,但這是寶雞博物館自1958年建成後,第一件館藏的青銅器,意義重大。

廢品店裡發現的文物,意外發現底座的122個銘文,立即被國博收藏

如果沒有後來機緣巧合的一件事,這件文物雖然重要,也不過是地方博物館的收藏品,遠遠達不到舉世矚目的程度。1975年,北京舉辦的一次文物展覽,改變了它的命運。當時,北京有專家路過寶雞博物館,看到了這件文物,覺得很有特點,便提議讓它參加展覽。

送至北京之後,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一說為故宮博物館的唐蘭)在上手鑑定時,發現底部隱隱約約還有文字。就是因為有些模糊,所以一直沒有被人發現。經過專家的仔細辨別,這12行共122字的銘文是這樣的:

唯王初壅,宅於成周。 復稟(逢)王禮福,自(躬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廢品店裡發現的文物,意外發現底座的122個銘文,立即被國博收藏

我們知道,青銅器價值的高低,一是重量和規格,越大越重的青銅器,就越是受到重視。二是它的銘文,銘文的數量越多,記載的內容越是重要,文物的價值也越高。以這個標準,這件高為38.8釐米,重為14.6公斤的青銅尊,當然談不上國之重器,但它的銘文實在是太有意義了。

首先,銘文的內容是寫這件文物的來歷,它是西周早期何氏宗室貴族的祭器。它記錄了周成王繼承武王的遺志,將都城遷往洛陽的事件。平王遷洛,是歷史記載的大事,這件青銅器的銘文,確定無疑地證明了它的真實性。

廢品店裡發現的文物,意外發現底座的122個銘文,立即被國博收藏

其次,在這件青銅器的銘文之上,還出現了“德”字,與我們現在所寫的並沒有多少區別。按照年代順序,商朝的青銅器上,“德”字都是寫成“得”,再看現在已發現的青銅器,之後“德”字就廣泛應用了。所以,它是“德”字第一次出現。

更為重要的是,在銘文之中,有一句“宅茲中國”,這是關於“中國”二字的第一次記載。對於每一個炎黃子孫而言,這有多麼重要,不用再細說了吧?

就是因為明確了製造者的姓名,按照文物命名規則,它重新被命名為“何尊”。這個名字,簡練而霸氣,它的重要性更是使其成為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從默默無聞到大紅大紫,區別就是底部那隱晦不清的122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