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現在蘭州城城關現在有什麼好玩的?

用戶4338921749147


蘭州,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蘭州做為做為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歷史積澱厚重,文化氣息濃郁。說到旅遊景點真的數不勝數,多如牛毛,很多朋友們問我蘭州哪裡好玩?到底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今天就給大家一一列舉出非常值得去觀光的景點,一切為了您的完美旅行。當然到蘭州別忘了吃正宗的蘭州拉麵,現在這個拉麵已經面向全國了。

蘭州巿的景點很多:榆中興隆山、青城古鎮、五泉山、白塔山、皋蘭山、南湖公園、體育公園、小西湖公園、西固水上公園、溼地公園、植物園、仁壽山、四十里黃河風情線,永登紅城大佛寺、豬駝山、青龍山、連城妙因寺、魯土司衙門、東大寺、尕達寺、吐魯坪、吐魯溝、二浪磨。。。。。。這些是蘭州從東至西大概羅列了部分,如果你時間充足,從東到西遊蘭州,一個月時間剛好!當然,最好是夏天,因為大多是沒怎麼雕飾的自然風景。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幾個地方。

1、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是一座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後改稱“中山橋”。

蘭州黃河鐵橋俗稱“中山鐵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黃河鐵橋不僅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同時,中山橋是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五泉山公園。

在蘭州有“南五泉,北白塔”之說,這裡的“南五泉”就是指坐落在蘭州市區南部的五泉山公園,它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鬱,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五泉山公園由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惠泉、蒙泉五泉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徵西,曾駐兵於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湧,遂成五泉。

3、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是蘭州的地標性景點了,就在黃河北岸,中山橋旁。但它不像其他城市的“必去景點”一樣人潮熙攘,內中奇景眾多,別有曲徑通幽之感。特別在傍晚去登山,沿著草木掩映的蜿蜒小路而上,偶爾錯身而過的行人、抬頭忽現的古建飛簷、突然開闊明朗的視界都會增加你的登山樂趣。而登頂之後站在白塔寺向下俯瞰蘭州城的感覺最讓人迷醉:燈火繁華沿著黃河而下看不到盡頭,又輕易眺望到對岸光禿蒼涼的山脊——黃昏的微妙光影調和下的蘭州,使人恍若穿越了千年金城的歲月。山下為中山橋,使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遊的必遊之地。

4、蘭州水車博覽園。

2005年8月26日,被譽為“水車之都”的蘭州建起了一處水車博覽園,再現了50多年前黃河兩岸水車林立的壯觀景象。蘭州水車博覽園位於百里黃河風情線濱河東路黃河南岸。

5、蘭州黃河風情線。

蘭州市的核心景區,東起城關區雁灘,西至西固區西,全長百餘里的南北濱河路,是目前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路。以中山橋為中軸,以黃河兩岸風光為依託,依山就勢,巧奪天工的濱河風景區,被南來北往的客人稱為"蘭州外灘"

6、蘭州靜寧路夜市。

在蘭州有這麼一條街大名鼎鼎,它不像其他城市小吃街只有外地人,就連本地人也對它愛到無法自拔,即便是已經凌晨這裡還熙熙攘攘,它就是正寧路小吃夜市。因此來蘭州必要到靜寧路小吃一條街品嚐一下西北地區的各種美味。其中很有名的要數馬爺的“雞蛋牛奶醪糟”,蘭州人也很喜歡吃的一款美食。當然蘭州還有:苦水玫瑰、羊皮筏子、504雪糕。


蘭州蛋蛋的店


現在疫情還比較嚴重,蘭州也不例外,只是為了復工復產,將部分室外運動場地開放,要求健身運動者分時段少量健身,因為我是一個健身愛好者,只知道城關馬拉松公園開放了,公園裡的羽毛球場也開放了,已經有一大部分人早晨按時去打羽毛球,看到群裡拍的打羽毛球視頻,作為愛打羽毛球的我手癢癢的,可是疫情期間一直在家裡不按時間作息,晚上睡的太遲,早上根本起不了床,另外,打球人太多我擔心不太安全,等著疫情過去了,孩子開學了一切正常了我再去運動。城關其他地方我還真不知道有啥好玩的,估計這個特殊時期以前好玩得地方目前還沒有完全放開!



鄉里娃娃


很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我推薦蘭州城關區4大景點。1.白塔山,位於蘭州市中心黃河北岸,屬祁連山東延餘脈,山勢起伏、峰巒疊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為蘭州北面的天然屏障。白塔山因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是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病故於蘭州的一位西藏著名喇嘛而建造的。明景泰年間,由鎮守甘肅內監劉永誠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甘肅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建寺址,改名為“慈恩寺”。寺中的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各級每面都有佛像。寺內有“鎮山三寶”,分別為象皮鼓,青銅鐘和紫荊樹。寺內文物還有記載大禹治水的“夏禹岣嶁碑”。山上架起了跨越黃河直達山巔牡丹亭的“天下黃河第一索道”。經半個世紀的造林灌溉,如今綠化面積達114萬平方米,綠地率在80%以上,擁有100多種樹種、40多萬株樹木,成為離城最近的集寺廟、園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山地休憩公園。

2.水車博覽園

蘭州水車博覽園既是蘭州黃河風情線上的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蘭州黃河大水車的保護基地。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組成,是以弘揚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區。以蘭州水車創造人段續的雕像及12輪黃河大水車為主景,薈萃中外不同形式、風格迥異的水車數十輪,是目前世界上水車品種、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其中,蘭州黃河水車以其獨到的構造、精湛的工藝、雄渾粗獷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國水車的代表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蘭州以“水車之都”聞名於海內外;水車博覽園以水車雄姿、山河美景迎接中外遊人。

3. 中山鐵橋

中山橋最初叫黃河鐵橋,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為“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是九曲黃河上最早的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據《創建蘭州黃河鐵橋碑記》記載,黃河鐵橋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開始修建,宣統元年(1909年)7月竣工,歷時近兩年半,花費白銀30.66萬兩。黃河鐵橋長233.5米,總寬8.36米,其中車行道寬6米,兩邊人行道各寬1米。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整修,將原有的梯形拱架換成了五座弧形鋼架拱梁及鐵板橋面。現在中山橋的觀賞價值、歷史和文物價值已遠遠大於它的交通價值,並於2004年成為純步行橋。

蘭州碑林

蘭州碑林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西峰,距市區中心約10公里。始建於1998年,碑林佔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座落著以草聖張芝命名的草聖閣,400米長的東西碑廊以及碑軒、碑亭、張芝像,隴右書藝院等。陳列著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肅著名碑刻,有漢和西夏兩種文字的西夏碑、漢藏兩種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漢蒙兩種文字的西寧王碑、漢和八思巴文兩種文字的鎮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嶁碑等。蘭州碑林是一個集碑刻欣賞,書法教學,遊覽休閒為一體的綜合仿古園林,區域文化為特色,從書法藝術的角度展示了黃河文化、絲路文化、西部文化的輝煌歷史和當代成就。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春和景明6936


城關區十大旅遊景點

1、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蘭州黃河鐵橋俗稱“中山鐵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黃河鐵橋不僅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里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西10裡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清光緒33年(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長233.33米,寬7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鋼架拱梁,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蘭州黃河鐵橋最佳旅遊季節: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南濱河路,它與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相連,故而一年四季都是遊玩的好時節。

2、水車博覽園

一直流淌的黃河,在蘭州段放慢腳步,兩岸就淤積起了坦蕩的沃地,水車高大木輪的吱吱嘎嘎聲,就與黃河的嘭嘭嗵嗵聲,一氣貫通古今。相傳,早在夏時,蘭州這塊地方,就開始了繁盛的農牧業及漁業。春秋而後,至漢唐年代,灌溉相當發達。蘭州人段續發明的水車,明朝就已然在故土不捨晝夜。也就從那時起,水車既擔綱先進生產工具的任務,亦是蘭州的第二風景。歲歲年年,水車沿黃河兩岸一字鋪排而來,與白塔山、五泉山、皋蘭山遙遙相望,使得蘭州風采飛揚。蘭州水車博覽園,在新建的南黃河風情線上,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組成,是以弘揚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區。水車園裡,黃河奔騰,水車悠悠,渠水蜿蜒,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水車園還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全然都市村莊相貌。如今,蘭州大水車製作技藝已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

  水車園建成於1994年,佔地14,500平方米,由靖遠縣特級木工高啟榮建造。園內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遊樂區組成。水車輪輻直徑高達16.5米,輻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當水流自然衝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源於明朝。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蘭州段家灘人段續考中進士後,在雲南任道御史時,曾宦遊南方數省,多有惠政。他參考南方所見之木製龍骨筒車可汲水灌溉,便觀察其構造原理,繪成圖樣,帶在身邊。後來致仕故里後,便“創翻車,倒黃河水灌田,致有巧思”,於1556年研製成功。

  蘭州水車外形酷似古式車輪。輪幅直徑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達15-18米。輪輻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以及比木鬥多一倍的橫板。一般大水車可灌溉農田六、七百畝,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畝。水車省工、省力、省資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進的灌溉工具了。

  蘭州水車博覽園的南大門(正門)是一個造形獨特的木架結構的大門,它既是抽象化了的蘭州水車的一個組成部分,又寓意著蘭州是一個兩山(蘭山、白塔山)一水(黃河)的山水城市。

  進入大門,是水車博覽廣場的第一部分-水車廣場。水車廣場以知名於國內外的蘭州水車為主體,並薈萃中外不同形式、風格迥異的水車數十輪。因此,蘭州水車博覽園是世界上水車品種、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其中,蘭州水車以其獨到的構造、精湛的工藝、雄渾粗獷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國水車的代表。

  在水車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雕像,他就是蘭州水車的創始人段續。雕像左側是南方竹製筒車,右側是段續創制的蘭州木製水車。公元1556年,段續就是根據南方的竹筒水車創制了雄渾粗獷的蘭州水車,成為金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由此,蘭州被譽為“水車之都”聞名於世。

  與水車廣場相連的是水車園。水車園以12輪蘭州水車為主景,是歷史上的“水車園”舊址。園內黃河奔騰,水車旋轉,渠水蜿蜒,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再現了黃河、水車與農業生產的和諧景象。

  水車廣場東側便是文化廣場,由旅遊紀念品商店、黃河奇石館、蘭州近代歷史博覽館、演出廣場等場館組成,以圖片、文字資料、實物、文藝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水車文化。

3、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的徐家山,海拔高度在1550米~1750米之間,佔地2820畝,森林覆蓋率達61.7%。徐家山森林公園植被為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過渡類型。

  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蘭州兒女幾十年來造林綠化造出來的國家森林公園。人工培育的喬、灌木有云杉、側柏、圓柏、油松、河北楊、白榆、山楂、桃、刺槐、臭椿、檸條、檉柳、月季等。鳥類主要有黑麵噪鶥、戴勝、斑鳩、啄木鳥、金翅雀、麻雀、烏鴉、喜鵲、貓頭鷹、布穀、燕子、環頸雉、野鴿、蒼鷹等。動物有蒙古兔、松鼠、黃鼬、狗獾等。

  1944年秋,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參觀徐家山,贈送92種牧草草種,種于山上;1946年10月,英國援華會會長克利浦斯和夫人一行參觀徐家山;1990年4月29日,鹿兒島市日本綠色遣唐使首次植樹訪華團一行26人由田川日夫率領參觀徐家山,並與蘭州人民一起營造“中日友好紀念林”,植常綠樹1000株,種大波斯菊2萬平方米,轉贈日本友人捐款130萬日元;1990年8月1日,日本鹿兒島市綠色遣唐使兒童植樹訪華團一行9人與蘭州水車園小學少先隊員100餘人,在中日友好林種植側柏300株。

  杏花村位於徐家山中山前坪杏樹坪,佔地約150畝,四周有柵欄,春暖花開時滿山杏花燦若雲霞,秋天,滿園杏熟,迎風飄香。

  中正亭位於徐家山中山中部柏樹臺,六角仿古涼亭。亭前是1942年9月所立的中正碑,碑高2米,寬0.8米,碑文正面“中正山”及碑背面文字均由當時的甘肅省0主席谷正倫撰寫。當時的谷主席作為形象工程,把徐家山以蔣介石的字命名為“中正山”,後來隨著蔣家王朝退出大陸,徐家山也就恢復了它的本名。“中正碑”也因為它的碑名而在“文革”中被推倒,碑面嚴重破損,由甄載明按原樣重寫後,於1993年換為仿製新碑。中正碑東側是中國農學會副理事長“張心一碑”,大小與中正碑相等,碑下埋有張心一先生部分骨灰。

  -紀念林位於東山紅柳溝梁,北有圓形花壇,中植雲杉,南為紀念林。從側柏和籬笆組成的甬道經過,兩側栽植中央及部分省市自治區支援的樹種。紀念林中心有方形花壇,疊立著紀念碑,碑高4米,寬5米,碑南面刻有-同志給甘肅的題詞:“種草種樹,治窮致富”,碑北面刻文介紹造林情況。林中散佈著一些石桌石凳。

  紀念林最南為思源亭,是一個仿古式六角亭,建於1990年。亭內有三稜柱形碑,碑文是原省委書記李子奇題寫的《黨政軍民共建綠色豐碑》。

4、蘭山山地生態公園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中心城區的皋蘭山上,海拔2250米,距城市相對高度約600米,總面積3000畝,植被覆蓋率達70%。

  風景區依山佈景,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綠化景觀鬱鬱蔥蔥,滿目蒼綠有山有水。以三臺閣、水景、文化生態廣場、石牌坊、蘭山鍾院、華夏第一長廊七大人文園林景觀構成。其中有被譽為蘭州八景中的“蘭山煙雨”指的就是蘭山與三臺閣景觀。標誌性建築三臺閣始建於明初,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作為蘭州的名勝,三臺閣不但高聳入雲,有人間仙閣的美稱,而且是觀賞市區風光的最佳之處。風景區內還有獨具特色的農家樂、茶樓等,是一個集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相交融的旅遊勝地。

5、五一山省級森林生態旅遊區

五一山森林生態旅遊區,位於蘭州市北山前沿地帶,距蘭州市中心1.5公里,與白塔山相連,交通方便,環境優雅,是蘭州市民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五一山面臨黃河,背依群山,與城區隔河相望,與市民近在咫尺。這裡地勢開闊,綠樹成蔭,果實滿枝,花灌爭豔,盆景競秀,草地如織;或漫步於遊園,或垂釣於魚池,或品茶於林下,或飲酒於亭中,或翩躚於舞場,或高歌於卡廳……。

  五一山總面積89.1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2.5%,有常綠針葉樹種、落葉闊葉樹種、經濟林、花灌木、藤本、花卉、盆景等,不同的植物群落和季相變化構成了良好穩定的人工森林生態環境。這裡苗木花卉品種繁多,溝谷路旁、山腰臺地、山頂平地均有花卉栽種,構成一條完整的觀賞線路,是蘭州市一處獨特的園林花卉觀賞遊覽區。進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別緻的歐式山門,山門造型獨特,古色古香,雅緻莊重,園路兩旁綠樹如傘,鮮花似錦。過園路進山莊,草坪如茵,進園門,又是一番景色。這裡鮮花爭豔,翠竹競秀,涼亭別緻,水池清澈,茶座或臨水而設,或椅樹而居,或靠坡而擺,或仰望藍天白雲,或俯視城區美景,或觀黃河東流,或看紅日西墜,更有一番情趣。

6、龍頭山森林生態旅遊區

蘭州龍頭山森林生態旅遊區晉升為國家3A級的景區,龍頭山森林生態園位於蘭州市城關區大沙坪126號六公里,是洮河林業局斥巨資打造的全國首家森林生態園,全國首家清真生態園,全省首家無公害、無汙染、食品標準化,集餐飲、休閒於一體的大型餐飲企業。總經營面積一萬平方米,五十餘間風格各異的包房和五十餘張綠蔭掩映的散臺,可同時容納一千五百人就餐。由全國著名造園設計大師夏巖先生全程設計和管理。園內配置純淨水供應系統,空氣水簾過濾系統,空氣更換系統,溫度適宜,衛生條件一流,園內環境全市一流。主要經營的清真菜系有:港式粵菜、川菜、東北菜、南北海鮮及本地菜等。擁有二百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

  龍頭山森林生態園讓賓客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出健康、吃出品味。

7、蘭州白雲觀

蘭州白雲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在多數蘭州人的心目中,蘭州只有濱河路上的那一座白雲觀,其實不然,蘭州市有兩座白雲觀。城關區濱河路中段的白雲觀被稱為下觀;而在七里河崔家崖的一座白雲觀則為上觀。前者觀貌依舊,保存完整,為蘭州市道教協會所在地;而後者名存實亡,觀址全部被毀,現在成了一片耕地。

  A佈局嚴謹裝飾獨特的建築

  就在日前記者採訪時,據當地知情人介紹,崔家崖白雲觀是私人捐助修建的,解放前這裡還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到了臨近解放時還被稱作為“吉壽鄉”、“吉壽堡”、“秀川堡”等,當時-部隊長時間駐紮在白雲觀裡,但一直沒有遭到毀壞。到了文革時的1967年——1968年間遭到了拆除,大部分的木材修建了當時的10個村委會,有一部分被當地農民在夜間拆除用於燒柴,後來市財政局知道此事,到現場進行了制止,但無濟於事。從當時白雲觀的位置、建築、環境以及對當地社會習俗的影響可見一斑。

  觀址坐落在崔家崖西端崖頭的極壽山,東起大戶村,西至范家坪,南靠大金溝,北臨黃河。觀依崖頭坡面建築,除王母宮、百子宮朝西外,其餘主要建築均坐西向東。佔地約五十畝,崖高80米,廟高100米,供奉呂祖(洞賓)、壽星、玉皇及各種神像。分東西兩個山門,從東山門到玉皇殿為整個建築群的中軸線,佈局嚴謹,層次分明,上下重疊,左右對稱,均為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結構。主體是崖頂玉皇殿,雕樑畫棟,工藝精細,裝飾獨特。尤以琉璃瓦面配以高出屋脊的鎦金巨型圓頂光彩奪目,出蘭州西關即可看到,夕陽西照,光芒四射,堪稱一絕。

  解放前,每年陰曆四月春暖花開,先是蘭州五泉山四月初八的廟會,遊人餘興正濃。緊接著將全部的家當搬到崔家崖白雲觀,於陰曆四月十一日到十七日舉辦七天的廟會,四方遊人絡繹不絕,盛況較五泉山毫不遜色。

  東門廟前建有三間木結構排廈(如五泉山門),入內是磚雕裝飾的山門,上刻“升雲得路”四字,筆力遒勁。兩側偏門各有兩副匾額。門旁左右樹雌雄獅一對,形象生動威武。正門頂部立一旗杆,旗-“救生船”三字,迎風飄揚,遊人頓起遐想。山門北側廣場建有戲樓,供鄉民看戲娛樂。廟的兩側設買賣店鋪,遊樂更為方便。崖西北800米,有蘭州水車一座,提取黃河水灌溉農田。

  B七正院和六跨院組成白雲觀上觀

  進山門沿中軸線上行,共分七個院落和六個跨院,組成一幅階梯形的立體建築畫卷。

  一院,分為左右兩院,有地母宮、五福殿和十殿閻王廟。廟內有各種鬼神塑像,氣象陰森可怖,大概想給人以懲惡勸善的警戒。

  從一院通往二院,上砌一百零八級臺階。臺階底部兩側有山神土地廟。在三十六級處有“極壽山”三字牌樓;再歷三十六級,兩旁分建“鶴亭”、“鹿亭”;再上三十六級就到了看臺,和諧對稱,便於休息眺望,並寓天罡地煞之意。

  二院,前殿為兩層木結構懸樓,-金字匾額“白雲觀”,正中為靈宮殿,兩邊為“望河樓”。登樓,一面可以看到黃河東去,一面可以看到山溪北流的景象。樓西正殿為祖師廟,供呂純陽塑像,兩側配殿為八仙,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院外兩側左鐘樓,右鼓樓,都是飛簷對峙,琉璃瓦面。其下連接著道士居住的廂房。

  二、三院中間為絕崖,不能攀登,左右各連弓形長廊,各為一百零八級臺階,名曰:“上天梯”。長廊中部各設便門通往崖頂處的東嶽廟。上天梯盡處是南天門,進門即為三院。經歷了這些絕險,來人大概就算“升雲得路”了。

  三院,此處有兩特色:一是八卦廟亭,前為倒坐觀世音菩薩像,後為百子娘娘像。另一個就是院中建十三層八卦形磚雕寶塔,各層挑簷懸鈴,隨風作響,“行宮見月”、“雨夜聞鈴”,不免令人神馳。

  四院,正殿為陰陽殿,配殿是日月宮,兩側還建有道觀跨院,為道士們生活場所。再向上砌築三十三個臺階,通向四院懸樓,寓三十三天,天外有天之意。

  五院,前為九間木懸樓,樓中頂部是壽星樓,兩翼為看樓。院內正中為三清殿,左右配擔為五子七真殿,即所謂十二上仙。南北連跨院,塑如來佛和十八羅漢像,神態各異,工藝極其精巧。

  五、六院之間各建月宮門,進入六院,全院主體為玉皇殿,建在最高頂,俯瞰全觀,建築宏偉,雕琢精美,極為壯觀。左右配殿為三皇五帝。後進兩側配殿為無量壽佛,托塔天王、哪吒,以及哼哈二將。兩旁跨院則有關帝廟、藥王廟、雷祖廟等,-雜處,頗為別緻。

  七院,六、七院前後相連,北院風景迥異,別有洞天。王母宮與玉帝殿背靠背建築。宮門向前,建橋通往“王母瑤池”,呈太極八卦形狀,石照壁雕刻乾、坎、艮、震、離、坤、兌字樣和花草蟲魚、詩詞書畫。池中央設置蓮花座、蟠龍等物。龍口吐水、銀珠飛濺,特別清幽雅靜,遊人到此,盡情觀賞,俗念頓消。據傳漢武帝西山築臺,接迎仙佛,誦石刻“瑤池阿母、黃竹歌聲”詩句,不覺浮想聯翩。王母宮兩側配殿為八卦菩薩、四大金剛、韋馱0神,別有一番莊嚴肅穆氣象。院西為後山門,仍為木製,中門及兩側門額各有題刻,出西山門即土堡子,堡外耕地縱橫,一幅農家景象,白雲觀全景到此為止。

  C三大特色構築白雲上觀

  廟內水源系范家坪大金溝內引來的源頭活水,由西山門入院澆溉樹木花草,為院落增添幽趣。

  除道觀外,遍塑各種鬼-像,雖不倫不類,卻能吸引四方遊人,警世化俗。

  庭院殿宇,分層設置,曲徑迴廊,引人入勝。

  -委員邵元衝1935年春祭掃黃陵,路經陝、甘、寧、青、新、晉等地,在蘭州寫有詠崔家崖白雲觀詩句:

  玄都寺重疊清磬林間響

  俯瞰大河橫寒流走湟漾

  向晚翠煙浮閒雲獨來往

  通過上面的缺句題詠,可以想見當時觀內蒼松翠柏,樹木茂密,流水閒雲的清雅景象。8、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鬱,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
五泉山於1955年闢為公園,現已成為蘭州人休閒旅遊的首選去處,也是來蘭遊客值得一遊的理想目的地。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鬱,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園內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紛紜踏來,人海如雲。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公園西側闢有動物園,有各類動物上百種。園內還有各種兒童遊樂設施。
五泉山於1955年闢為公園,原有的亭臺樓閣都已修葺一新,經過綠化和 建設,園內曲徑通幽,現已成為蘭州市重要的旅遊勝地。
五泉山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旅遊勝地。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佔地26萬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響泉湧傳說。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龍口"。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遊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五泉山是蘭州市內著名的名勝之地,在唐,宋時代這裡就建有寺廟,後毀於兵火。我們能看到的建築一萬多平方米,其中崇慶寺、嘛尼寺、臥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時代建築。古建築群多集中於中峰。進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殿宇層疊,樓閣錯落,甚為壯觀。中峰兩側為東西龍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蔭如蓋,廊榭亭閣環繞。東龍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 了碧波盪漾的蓮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橋,池邊佇立二龍戲珠釉壁。240多級,97盈的長廊盤旋而上,將東龍口與中峰連通。西龍口依山就勢,建成高閣橫秀,飛泉掛碧的“小蓬萊”和碧水,亭臺,綠樹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西龍口西側的動物園,闢有鹿苑,熊池,獅虎房,猴山,禽園,熊貓館等。五泉山的“銅接引佛”,“泰和鐵鐘”是公園的“鎮山之寶”,現為國家級的保護文物。
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徵西,曾駐兵於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湧,遂成五泉。這雖屬神話,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絕妙確為世人矚目。 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從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文昌宮、地藏寺、千佛閣等古廟宇依山就勢排列,層層相疊,以石階亭廊相連。中峰兩翼為東西龍口,五泉沿東龍口──文昌宮──西龍口一線呈弧形排列,懸于山腰。各泉間又以石階棧橋和亭閣四廊相連。
五泉山可分西、中、東三路遊覽,三路均有樓臺亭閣、長棧虹橋、清泉飛瀑,但佈局各異,自成體系,各有獨到之處。若從西路前行,第一個風景點為“翠幽新圃”,圃內有梅花洞,洞內有幾汪清池,幾丈迴廊,一座凌波軒,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游藝場。池中飛簷紅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緻優美迷人。循西長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輪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橋,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緊依在企橋邊。泉圓形,四周綠樹掩映,芳草環繞,泉水清澈見底,味甘甜,宜於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實惠,故名“惠泉”。
離開惠泉,踏著一道道青石階迴旋而上,就到了久負盛名的“嘛尼寺”。這裡古槐濃郁,寺院清幽,一排懸樓橫壓寺門,東為瞰霞樓,西為延月樓,樓下前方有依依徑、仄仄門、重重院、疊疊園、曲曲亭,小巧玲瓏,曲折有致。出嘛尼寺,向高處繼行,只見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瀉壁下一汪清潭中,這便是西龍口。這裡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處文昌宮西邊,孤亭掩護,源流纖細,久雨不淫,大旱不幹,飲之猶如甘露。相傳此泉合“天下太平,則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宮。宮東側有一垣花牆,其花瓶狀小門的門楣上,大書著三個淡灰的隸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幾眼泉迥然不同,說它是泉,其實更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樣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約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盤中,“掬月”雅名由此而來。這裡還是西、中、東三條上山路徑的匯合處。
邁出千佛閣沿東長廊緩步而下,就到了子午臺和八卦臺。這兒上臨東龍口,下瀕蒙泉。仰視可觀東龍口飛瀉而下的瀑布,俯瞰則可飽覽五泉之冠的“蒙泉”。“蒙”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坎上艮下,坎為水,艮為山,用“蒙”字概括東谷面貌,含山下有險之意。明人李文曾有詩讚美蒙泉:“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
由東長廊西望,在那高聳、陡峭的青雲梯下有一個四角鍾亭雄立山腰。亭內懸掛一個高約3米,口寬2米,計重10000斤的泰和鍾,系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由待鑑鎬監視鑄造。此鍾造型雄偉,聲音洪亮,所鑄銘文,清晰可辨。原懸於普照寺(蘭園舊址)鐘鼓樓,為蘭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後移置五泉山,現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9、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海拔1700米,山巔因蒙古人建造的神秘白塔而得名。

  白塔山因地處黃河北岸,起伏綿延,層巒疊嶂,有“拱抱金城之勢”,與黃河構成蘭州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成吉思汗為了和平

  白塔山白塔(辛國英/攝)

  統一藏區,曾致書吐蕃烏斯藏區的薩迦派(花教)法王,希望通過會談,和平統一藏區。薩迦派法王遂派一著名的喇嘛前往蒙古拜見成吉思汗,喇嘛走到蘭州就不幸病逝。蒙古統一後,為了紀念這位喇嘛,在山巔建白塔一座,並建有寺院,因塔體外飾的白堊土在陽光下潔白如雪,白塔山遂因此而得名,併成為當時的宗教勝地。原塔在元朝末年便倒塌。據《重修白塔寺記》記載,現存白塔系明英宗時內監劉永誠於正統戊辰年間(1448)鎮守蘭州時重建,“起梵宮,建僧居,永為金城之勝境”。站在黃河南岸鐵橋邊的廣場上北望,白塔山殿宇連綿,紅簷交錯,山頂白塔儼然玉雕一般,頗有在北海永安橋畔遠眺瓊華島的感覺。

  明清時,白塔山已成為隴上勝境。李文的《白塔寺》一詩十分傳神地描繪了明代時的白塔山:

  隔水紅塵斷,凌空寶剎幽。

  龍歸山月曉,鶴唳海天秋。

  白塔連雲起,黃河常雨流。

  倚欄凝望久,煙樹晚悠悠!

  登上公園大門所在的一臺,回眸南望,與黃河鐵橋遙相呼應的中山大道儼然一條幽長的城市深巷,在玉帶一樣東西延展的蘭州市的最窄處呈南北走向展開,使兩山夾峙的蘭州市區突然之間平添了無限的縱深感,使人頓生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嚮往和0。迎面款款而來的中山大道又把張掖路步行街和西關什字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市井生氣順手牽羊地捎帶了過來,於是河南河北,臨河而不隔,俯仰之間,動靜互見;山上山下,市井人氣與古剎禪意彼此彰顯,滾滾紅塵與隱隱約約涉水而來的嫋嫋梵音,互生互羨。

  沿著垂花眺臺拾級而上,便是借山水大氣構建築華章的白塔山三臺建築群,它地處前山山麓,依山就勢隨地賦形的層層亭臺樓閣,把連天入海日夜奔流的黃河的渾然大氣,就地鋪開,演奏了一曲高山仰止大河奔流的黃鐘大呂的建築交響樂。樂聲穿河渡水,把黃河鐵橋和山巔白塔連了起來,也把塵世和梵界連接了起來,遙相呼應。三臺建築群是整個白塔山公園的主體建築,興建於1958年,是建築專家任震英先生設計並帶領專業人員和民間工匠200多人,利用舊城改造拆除的建築部件,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用了一年時間建成的。整個建築莊重古樸,氣勢宏偉,高低錯落,迴廊連貫,寓清秀於粗獷,於敞亮中隱曲折。第一臺為四面敞開的雕樑畫棟的大廳,“凹”字形的大廳把一、二兩臺巧妙地連成一體。迴廊南側配八角亭,八角亭飛簷高翹,氣勢宏偉;北側配四角亭,四角亭重簷交錯,別具一格。沿石階而上,是氣勢雄偉的二臺牌廈,牌廈闊達五楹,居中一楹有七級斗拱,這在全國同類建築中十分罕見。二臺廣場挺立的高大牌廈,廈頂七級雲鬥,玲瓏剔透。沿階北上,便是背山面河,濃墨重彩,富麗堂皇的三臺大廳。廳高10餘米,長80米,寬20米,琉璃屋面,遠看猶如一面翠綠的山坡。牆面上裝飾的各種圖案的磚雕,渾圓流轉,檁椽及懸角上的木雕彩繪,莊重明快,極具地方特色。三臺建築群中亭臺樓閣的飛簷翹角,突破了蘭州地區的傳統法式,廣採博納,比江南園林更穩重大氣,比華北和中原地區的建築更輕巧靈動。特別是在雙重層簷的處理中把飛翹方向扭轉90°,使其交互錯落,強化流轉飛動的感覺。長廊突破傳統法式,使其軒敞高大,淨空宏闊。

  東南山麓的百花亭,原為文昌宮,何年所建,在清代時已“久遠難證”,現存建築為嘉慶八年(1803)重建,1958年修整後,取“百花齊放”之義,改為百花亭,為四角二層歇山頂閣式建築。

  鳳嶺之上的三官殿,與東巖羅漢殿相對,始建於清康熙(1662~1722)年間,民國初期,已破敗不堪。當時的住持僧曹隆義募二三十石,於民國十一年重修,形成了今天“古殿巍峨,直插雲天,危樓百尺,懸掛山間”的壯景。三宮殿一般供奉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為五帝中的三個,系道家所供之神。這裡不知為何又冒出了個住持僧。整個建築是一座四合院,正殿高出門樓約一米。北為懸山加斜背頂正殿,東西為硬山頂廂房,南為歇山頂門樓。到正殿要從殿東南的六角亨開始,前後登46級臺階,至殿院,方可體驗出“凌空寶剎幽”的詩境與禪意。

  與西邊鳳嶺上的三宮殿遙遙相對的羅漢殿,始建於乾隆、道光(1736-1850)年間,光緒時重修。20世紀50年代整修後改為展覽館和辦公室。

  整個寺院坐西朝東,北面正殿懸山連卷棚頂,外接捲棚抱廈;西為硬山廂房捲棚抱廈,移供有原白塔寺地藏殿石雕地藏菩薩像;南為硬山頂杆欄式懸樓,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空中樓閣,階巷曲曲折折通到後院。羅漢殿依山取勢,凌空架屋,深幽別緻,有人寫詩專門讚美其“殿宇枕巖阿”的凌空高蹈之勢。

  登山時位於“小六盤”中途的鳳林香嫋牌坊,正面是“鳳林香嫋”,背面是“秀映三臺”,均為皋蘭舉人李存中題。鳳林香嫋牌坊不僅對前山建築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而且也是一個角度非常好的觀景點,遠眺蘭山頂上微露丰姿的三臺閣,恍如天上宮闕,殿宇樓臺上空香菸嫋嫋,雲繞鳳林古關,蘭山逶迤,大河東流。

  坐落在白塔山前山山頂的白塔寺又叫白塔塔院,院內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具有喇嘛塔和密簷塔相結合的特徵,高5.4米的基座上為八角形束腰座,束腰座上為覆缽,覆缽上為八面密簷七級塔身,每一級每一面上都有磚雕佛像,掛角鐵馬。塔身為白堊土粉飾,潔白如雪。

  院內正南方為五楹二層捲棚頂樓,供奉著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三大菩薩,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擴修。北殿系前後歇山抱廈式建築;北殿後為地藏菩薩殿;東西兩廂為硬山配殿。據《皋蘭縣誌》記載,明正統(1436-1449)初景泰末(1450-1458)鎮守此地的內監劉永誠在遺址上重修白塔寺,並在塔院東北建三星殿、文昌宮、魁星閣。又於萬曆二十年(1592)重修塔院,因白塔山層巒疊嶂,拱抱金城,山下有鳳林、金城、玉壘三關,為絲綢之路隴右中路西去的重要關隘,也是古代蘭州的軍事要衝,於是按《周易》中地在上天在下的“泰”卦之義,在塔院北建地藏寺,在山麓現一臺大廳建玉閣。這種刻意佈置的格局,使白塔山的建築佈局截然不同於全國名山地藏宮在山麓,玉皇閣在山頂的自然佈局規格。只不過,玉皇閣在1958年被拆除,代之以今天的三臺建築,使這一特色佈局變得不太明顯。從《蘭州市志·園林綠化志》所收《乾隆時白塔山》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玉皇閣。

  在佛寺中一般常見的四大菩薩中,常常除大願地藏菩薩之外、,將另外的三大菩薩稱為“三大士”。在“三大士”殿裡,一般觀世音居菩薩中,丈殊居左,普賢居右。佛gg__J:-說,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上首菩薩,左脅侍,屬“西方三聖”之一,具有尋聲救苦的大慈大悲之心,能現33種化身,救72種大難。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南印度海上的普陀洛迦,在中國,觀世音的道場在浙江省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法相一般常見的是坐蓮臺,左為善財,右為龍女,慈眉善目,多為女相。觀世音因為大慈大悲,人們覺得像慈母一樣,從唐代以後漸漸變成了呈這種法相的女相菩薩。文殊菩薩全稱“丈殊師利”或“曼殊師利”。據佛經記載,文殊菩薩與佛祖同生於公元前六世紀,降生在舍衛國羅聚落的婆羅門家庭,和佛祖一樣,是從其母右肋鑽出來的,出世時身紫金色,有七寶蓋覆身,墜地能言。在大乘佛教中,文殊位列諸菩薩之首,經常與普賢菩薩一起,隨侍佛祖左右,是智慧的化身,稱為智慧辯才第一,尊號為“大智丈殊師利辯才第一”。常見的法相為左手持蓮花,右手執寶劍,坐騎為獅子或孔雀。在我國,山西五臺山從東漢明帝(58-75)佛教剛傳入時,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法相一般為乘白象,從東晉隆安三年(399)以來,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佛經說,大願地藏菩薩,曾降跡新羅國為王子,姓金,名喬覺,相貌奇偉,出家後號“地藏比丘”,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選中九華山結廬而居。許多年後,當地人諸葛節見地藏比丘太清苦,就去遊說擁有整個九華山地產的閔公給地藏比丘建一座佛寺,閔公本來就信佛,就去問地藏比丘說建寺需要多大地方。地藏比丘說一襲袈裟之地足矣。結果地藏一袈裟竟把整個九華山都罩了進去。閔公一看地藏如此法力無邊,便將整個九華山全部獻給地藏做道場。地藏曾發下宏願說,不度盡六道一切眾生,地獄不空,決不成佛。所以,現在到處的地藏菩薩殿前都可見這樣的聯語: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因為有這樣的宏願,大多數佛寺都把地藏菩薩單獨供奉,而且法相為結跏趺坐,右手持錫杖、左手執寶珠的比丘。地藏菩薩也有騎著諦聽的法相。左右兩個脅侍分別為閔公和他的兒子道明,年輕的道明出家早,先入空門,在上首。

  1976年地方0投資翻修了前樓、大殿和廂房,改土坯牆為磚牆。前樓原層高較低,就將底層原2.85米提高到3米,將二層原1.81米提高到2.4米,二層前廊由原1.1米提高到1.5米。同時為了不改變塔身與樓高的整體比例,將樓層提高所增加的高度,採用下降地面的辦法予以解決,使前樓與白塔之間的空間距離、屋脊與塔身高度的比例,都恰到好處,佈局緊湊的院內空間,最大限度地襯托了白塔的挺拔,為白塔創造了高聳的環境氛圍。無論從東邊的雁灘,西邊的小西湖,還是南邊的五泉山,都能看到前樓和白塔。所謂“白塔夕照”的佳景,就是夕陽西下時分,在小西湖上東望白塔山,斜陽的餘暉將前樓和白塔塗抹得一片金黃,恍若仙境。

  過去的白塔寺,傳說有“鎮山三寶”,但歷來對“三寶”的界定眾說不一,大體上有:石佛、白塔、青銅鐘,石佛、青銅鐘、紫荊樹和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等三說法。石佛即現已移供在羅漢殿的石雕地藏菩薩,而所謂的“紫荊樹”並非生於南方熱帶雨林中的名貴樹種紫荊樹,不過是康熙年間寺院住持栽在院子裡的文冠果“,已乾旱枯死。現寺內特置象皮鼓、青銅鐘、禹王碑供遊人觀賞。白塔寺中的象皮鼓傳說是印度僧人朝寺時獻給佛祖的。青銅鐘鑄於康熙五十七(1718)年,重量雖然只有153.5公斤,和白塔一道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青銅鐘和許多名山古剎裡動輒上萬斤的大鐘相比,它實在小得有些讓人小瞧了。但千萬刁;可低估了這口小鐘的作用,它雖然小巧玲瓏,但卻“聲如洪鐘”,一敲之下,聲震全城。當年日寇轟炸蘭州時,當地0就是用這口鐘充當防空警報的。解放初期,這口鐘還被蘭州1大學請去,為莘莘學子們報時。禹王碑原立於金山寺禹王廟六面亭內,1963年移於北高峰牡丹亭,1980年移到白塔寺,相傳為大禹治水時所書岣嶁山銘,碑高3米,寬1米,碑上陰刻古篆書77字。原碑在衡山七十二峰的岣嶁山上,字形怪異,無人能識,後人遂附會為大禹治水時所刻。韓愈詩《岣嶁山》有“岣嶁山巔神禹碑”句。南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何玖在岣嶁山峰找到此碑,刻於嶽麓書院。清咸豐十一年(1861),酒泉人侯建功又摹立於白塔山西側的金山寺禹王廟內,後因廟宇倒塌,1964年移至後山的牡丹亭,現移至白塔寺。

  牡丹亭位於北高峰,是白塔山最高處,高出橋頭廣場168米。牡丹亭為八角雙層僧帽頂式結構,由休憩亭到牡丹亭要登206層臺階。因此,上牡丹亭素有“登天梯”之說。

  金城關位於白塔山公園南大門西約1公里,在“金湯釣”鉤部。關設於宋代,是通往河西的重要關隘。據史料記載,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熙河經制李憲攻取蘭州,命其部將築蘭州北城,並於黃河北岸築金城關。明代於洪武、正統、萬曆年間多次重修或重建,民國—:十一年(1942)修g-新公路時連同其北面的金山寺一道拆除。

  阿彌陀佛:佛教淨土宗供阿彌陀佛,意為“無量光”或“無量壽”。佛經說,只要念“阿彌陀佛”,臨終時佛就會接引其入西方極樂世界。10、濱河路綠色長廊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谷地,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沿黃河南岸,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佈,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

  遊客遊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遊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已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青人浪漫的場所。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必先到位濱河路觀看沿途的雕塑及景色。

  黃河母親位於濱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棗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由“母親”和二“男嬰”組成構圖。母親秀髮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臥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象徵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狀成長的華夏子孫。

  綠色希望位於黃河母親雕塑東180米處。它是由甘肅130多萬青少年捐資興建的,建於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漢白玉圓錐體變形樹組成,高低參差,疏密有致地矗立於園林綠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肅人民種草種樹,綠化隴原的偉大壯舉,象徵隴原青少年茁壯成長。

  筏客搏浪位於濱河路東段“白塔遠眺”小遊園中,為1986年10月1日由汪興中所作。雕塑由鋼筋混凝土基座鑲嵌以黃河卵石,呈黃河巨浪翻卷狀。皮筏斜飛於浪尖之上,破浪而飛;有搏浪追風之感。青銅鑄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揮槳,其後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攏鬢,神態安祥。這一雕塑再現了昔日黃河上以皮筏為渡的交通方式,是蘭州黃河文化的主要內容。

  絲路古道位於城關區黃河大橋南端,濱河路南段。雕塑截取絲路古道的一峰駱駝為核心,由花崗岩雕成,高6米,長7米,重百餘噸,集中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絲路盛況。雄駝滿載綢緞,上騎一著披風,右手搭涼篷睫望的長者。駝右前部一深眼隆準虯髯的胡商牽僵倒行。駝右後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狀呼喊後續駝隊。雕塑構圖古樸,整體凝重,氣勢恢宏,令人頓生朔漠蒼涼之感。

  平沙落雁又名“芳洲思雁”,位於濱河路東段,雁灘尖子南面。雕塑為在不規則形淺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隻不鏽鋼大雁離水展翅奮飛,塘西畔點綴以五枚“雁卵”,錯落有致。總體採用抽象派手法,略加變形,顯得新穎別緻。這一雕塑取材蘭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觀和雁灘的傳說,寄寓蘭州生態恢復平衡,大雁重返雁灘的願望,並使人能聯想到大雁從孕育到雄飛的生命演替過程。


毛豆花生Dad


您好!來回答您這個問題。

您可以去蘭山公園,在蘭州皋蘭山頂,在那可以俯瞰蘭州城關區及七里河區全景。還有天下黃河第一橋~黃河鐵橋,鐵橋北就可以登白塔山,據說當年唐僧去西天取經,有將一顆舍利子放在山頂的白塔。

蘭州黃河風景線~濱河路也相當值得一走,沿途有黃河水車博覽園,可以瞭解黃河文化,還有蘭州城雕~黃河母親雕塑。也可以坐羊皮筏遊覽黃河,親身經歷古老的黃河交通工具。或您可以在黃河邊,要一杯三炮臺(茶),還有黃河啤酒,躺在躺椅上,看著滾滾的黃河,一種滄桑感會油然而起,您會感悟到我們黃河文化的底蘊和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各種美食,一定要去正寧路夜市,基本下午五六點就開市了,一直到十二點。這裡面各種小吃會讓你流口水,可以品嚐一下馬爺牛奶雞蛋醪糟,入口處的紅柳烤肉,還有羊雜湯,孜然羊肉夾餅…好吃的東西數不勝數。

到了蘭州當然要吃蘭州牛肉麵了。大眾巷的馬子祿牛肉麵可以嚐嚐,其實我更喜歡萬達廣場旁邊的白建強牛肉麵,還有好多好多我喜歡的牛肉麵。還有蘭州的手抓羊肉,我敢肯定地說,沒有任何地方的可以比!

蘭州好玩的地方太多了,篇幅問題我不能一一列舉。有四個字可以概括蘭州:“吃(蘭州牛肉麵)喝(黃河啤酒)嫖(羊皮筏黃河漂流)賭(讀者文摘)”。

祝您在蘭州玩的開心,說還想了解更多的,以後可以慢慢告訴您!





智慧的海洋


首先你要確定你自己的愛好,這個好玩的也是根據你的愛好來定的。

如果你是喜歡逛公園的話,蘭州城關的公園很多,五泉山公園,白塔山公園,徐家山公園,小西湖公園等等,這些都是蘭州比較有名的公司,可以滿足你的需要。

如果你喜歡名勝古蹟,那麼黃河鐵橋,黃河母親,水車園這些地方等待

如果你是喜歡體育鍛煉的話,可以去蘭州馬拉松公園等幾個廣場可以去鍛鍊。

如果你喜歡吃,那麼靜寧路夜市,南關十字夜市等可以充分的滿足你的味覺。

如果你喜歡熱鬧,可以去百慕,皇后,國王等,這些都可以讓你盡情的釋放。

蘭州城關區可以滿足你各種各樣不同的愛好,但是因為今年的特殊原因,很多地方屬於半營業或者停業的狀態,如果你說是“現在”好玩的話,蘭州城關還真的不多,所以還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讓蘭州恢復生機,讓更多的人來蘭州旅遊,讓大家感受真正的蘭州。


曲折人生重新開始


蘭州,是一座來了不想走的地方。蘭州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關隘,歷史厚重,文化多源。提及旅遊景點數不勝數,就您的問題我就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想來蘭州玩的朋友們[耶]

1.黃河鐵橋(當地人稱中山橋)

位於蘭州城關,是一座橫跨黃河的鐵橋,正對著白塔山,鐵橋是五千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每到哈密瓜成熟季節鐵橋兩岸有賣的,非常甜![贊]

2.白塔山公園

說完黃河鐵橋,不得不提及鐵橋邊的白塔山公園,山中奇景眾多,有曲徑通幽之感。登頂白塔山之後俯瞰蘭州城,那感覺讓人沉醉,據說山頂的白塔廟香火旺盛,可以祈福。也有索道通向山頂,索道橫跨黃河,尤為驚險刺激![贊]

3.甘肅省博物館

極力推薦!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青銅器就在館中,是鎮館之寶。還有中國郵政“騎馬信差”圖形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經卷是館藏亮點。可以說是文物薈萃![贊]

4.靜寧路夜市

這條小吃街真的是大名鼎鼎,外地人愛的都無法自拔,想要品嚐西北美食這地方是必打卡之美食聖地,其中最有名的是“雞蛋牛奶醪糟”,小編我已然流下口水[捂臉],正宗的羊肉串以及各種傳統小吃![贊]

5.三臺閣夜景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夜景,在大蘭州也有一處景觀媲美維多利亞港夜景,那就是三臺閣夜景,開車前往盤山路上,車窗外的美景真的用言語不能形容,車開到山頂的三臺閣樓,放眼望去,燈火闌珊,華燈初照,甚是美麗,黃河穿城而過,像一條玉帶點綴著五彩寶石的夜色![贊]

[送心]小編無數次去過蘭州,蘭州好玩的地方還有很多,相對比較熟悉和了解,希望我的介紹大家可以有興趣親自前往,編輯文字不容易,感謝大家觀看,下面的圖片都是小編我親自拍攝[互粉][互粉][互粉]











阿布老師


  1.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和大自然為蘭州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並曾入選中國十佳避暑旅遊城市,蘭州市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物點50多處,古遺址50處,古城12處,古建築15餘處。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徐家山、吐魯溝、石佛溝;市區有五泉山、白塔山、白雲觀、等名勝古蹟,還有蘭山公園、西湖公園、濱河公園、水上公園等風格各異的景點。蘭州是馳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節更是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遊特色。

  2.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城市,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經過城建部門的規劃建設,沿黃河南岸,已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佈,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省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遊客遊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

  3. 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

  4. 八盤峽旅遊度假區位於蘭州市黃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八盤峽庫區水面廣闊,黃河與湟水河匯合口環境條件優美獨特,非常適合於開展水上體育運動及娛樂。可容納100人乘坐的遊輪,是目前蘭州市最大最豪華的遊輪。

  5. 吐魯溝森林公園位於蘭州市西北160公里處的永登縣連城林內,屬祁連山脈的東麓, 是一以奇山秀水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旅遊區,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吐魯溝1984年8月1日正式對遊人開放,1992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公園十大標兵。

  6. 興隆山公園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

  7.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我黨在蔣統區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1937年5月開始籌建,1943年8月撤銷,時間長達6年之久。“八辦”於1963年被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在互助巷2號的舊址籌建了“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並於1981年1月正式開放。共有革命文物150餘件,照片170餘幅,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8.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佔地26萬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響泉湧傳說。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龍口"。

  9. 五一山造林站位於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總經營面積1336.5畝。經過40年的人工造林,森林覆蓋率達到72.5%,現已形成喬灌花草一體化的人工植被群落。

  10. 甘肅省博物館,是一所位於中國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的綜合博物館。它的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賠款董事會組建的甘肅科學教育館。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餘件。

  11. 青城古鎮,位於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蘭州市惟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

  12. 徐家山位於蘭州市區黃河北岸鹽場堡,地處蘭州市北山柏樹臺一帶,距市中心僅3公里,是蘭州市南 徐家山公園景色,15張北兩山綠化創造的鬧市“桃園”。經營面積2566畝,森林覆蓋率達80%,有樹種76種,約30多萬株,是一處極具特色的人工森林景觀。

  13. 黃河母親雕塑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餘噸,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

  14. 西固公園是蘭州市“十大公園”之一,地處蘭州市西固區南山腳下,現有職工91人,佔地面積為183畝。在市政府的支持和駐區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西固公園於1984年8月奠基籌建,1987年10月初步建成開放。

  15. 蘭州國芳百盛大廈位於蘭州市東方紅廣場龍頭位置,總建築面積88908平米,主樓總高162.5米,地上42層,地下三層,它是蘭州市最高,且具有國際品質的標誌性建築。

  16. 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

  17. 東方紅廣場總面積92172平方米,是1968年改建並被正式命名的,後又經過三次大的改建擴建,慢慢形成集遊覽觀光。休閒。文化娛樂等功能於一體。東方紅廣場包括三個部分:休閒廣場、蘭州體育館以及國芳百貨大樓。

這些都是蘭州的景區文化,疫情期間不可確定是否再開,個人建議等疫情過去再出去遊玩。保證您的安全也不讓家人擔憂。


你的六叔


蘭州巿的景點很多:榆中興隆山、青城古鎮、五泉山、白塔山、皋蘭山、南湖公園、體育公園、小西湖公園、西固水上公園、溼地公園、植物園、仁壽山、四十里黃河風情線,永登紅城大佛寺、豬駝山、青龍山、連城妙因寺、魯土司衙門、東大寺、尕達寺、吐魯坪、吐魯溝、二浪磨。。。。。。這些是蘭州從東至西大概羅列了部分,如果你時間充足,從東到西遊蘭州,一個月時間剛好!當然,最好是夏天,因為大多是沒怎麼雕飾的自然風景。

1、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是一座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後改稱“中山橋”。

蘭州黃河鐵橋俗稱“中山鐵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黃河鐵橋不僅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同時,中山橋是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五泉山公園。

在蘭州有“南五泉,北白塔”之說,這裡的“南五泉”就是指坐落在蘭州市區南部的五泉山公園,它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鬱,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五泉山公園由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惠泉、蒙泉五泉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徵西,曾駐兵於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湧,遂成五泉。

3、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是蘭州的地標性景點了,就在黃河北岸,中山橋旁。但它不像其他城市的“必去景點”一樣人潮熙攘,內中奇景眾多,別有曲徑通幽之感。特別在傍晚去登山,沿著草木掩映的蜿蜒小路而上,偶爾錯身而過的行人、抬頭忽現的古建飛簷、突然開闊明朗的視界都會增加你的登山樂趣。而登頂之後站在白塔寺向下俯瞰蘭州城的感覺最讓人迷醉:燈火繁華沿著黃河而下看不到盡頭,又輕易眺望到對岸光禿蒼涼的山脊——黃昏的微妙光影調和下的蘭州,使人恍若穿越了千年金城的歲月。山下為中山橋,使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遊的必遊之地。

4、蘭州水車博覽園。

2005年8月26日,被譽為“水車之都”的蘭州建起了一處水車博覽園,再現了50多年前黃河兩岸水車林立的壯觀景象。蘭州水車博覽園位於百里黃河風情線濱河東路黃河南岸。

5、蘭州黃河風情線。

蘭州市的核心景區,東起城關區雁灘,西至西固區西,全長百餘里的南北濱河路,是目前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路。以中山橋為中軸,以黃河兩岸風光為依託,依山就勢,巧奪天工的濱河風景區,被南來北往的客人稱為"蘭州外灘"

6、蘭州靜寧路夜市。

在蘭州有這麼一條街大名鼎鼎,它不像其他城市小吃街只有外地人,就連本地人也對它愛到無法自拔,即便是已經凌晨這裡還熙熙攘攘,它就是正寧路小吃夜市。因此來蘭州必要到靜寧路小吃一條街品嚐一下西北地區的各種美味。其中很有名的要數馬爺的“雞蛋牛奶醪糟”,蘭州人也很喜歡吃的一款美食。當然蘭州還有:苦水玫瑰、羊皮筏子、504雪糕,都是小編的最愛。

7、興隆山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








揹包客的日記


蘭州黃河風情線是比不可錯過的景觀長廊,最美的路段是黃河南北兩岸濱河路,也被稱為蘭州的“外灘”。坐著沿蘭州“黃河風情線”旅遊觀光的仿古“鐺鐺車”、水上巴士就可以遊一天蘭州啦:

全天10元,購票一次,可多次乘坐,一路走走停停逛蘭州

以南濱河東路的黃河水車博覽園為起點,一路向西逛,途徑白馬浪、黃河母親雕塑、經西固區西沙大橋轉向北濱河路,經過銀灘溼地公園、寓言公園、龍源、金城關、白塔山、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西關十字,最後到正寧路夜市。

早晨先吃一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麵後沿著黃河風情線出發啦!

在40餘公里的黃河風情線上的水車博覽園看中國古代灌溉工具——水車

在白馬浪看西遊師徒雕塑

去黃河母親雕塑前欣賞黃河母親像的精美藝術

去銀灘溼溼地公園感受蘭州的江南風情

在龍源公園感受建在黃河邊兒的公園

去看白塔山看紀念西藏喇嘛的具有500多年曆史的白塔

在白塔山下的金城關了解蘭州民俗與文化

等到夜幕降臨,看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華燈初上的盛景

沿著正對中山橋的路走約5分鐘到達左手邊的木塔巷,這也是蘭州美食聚集的另一條小吃街

繼續直行約5分鐘到達最繁華的西關十字看金城的車水馬龍

在西關十字旁的百年張掖路步行街邊兒看蘭州人民茶飯後悠閒娛樂的生活

從張掖路步行街中段右拐後進入永昌路夜市,逛逛蘭州熱鬧的夜市,穿過夜市一路向前直走到達全國網紅的——正寧路夜市,感受蘭州人的夜生活,品嚐最地道的蘭州特色小吃:牛奶雞蛋醪糟、熱冬果、軟兒梨、灰豆子、炒粉、羊肉串、發子面腸、羊雜碎……

轉到正寧路夜市的尾端後向南走約1公里去逛逛蘭州的另一處美食巷子花田巷,青磚、木窗,“三巷一院”的明末清初風格,1秒鐘讓你回到民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