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什麼話是你工作以後,才覺得是絕對真理的?

無敵是條魚


老申畢業後,先後在TOP10證券公司總部、國企、500強人力資源崗位上工作過。

當年,我也是被,社會這個操蛋的熔爐,翻來覆去,收割了一輪又一輪,陷入過生存危機,走過的彎路更是數不勝數。

同時,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在10年裡,觀察的大學生也不下1000人。


今天,我就跟你說說幾個,職場中非常重要,但是你在世面上又聽不到的真理吧。


1、你無須生而謙卑,無須對所有人小心翼翼


現在的80後、90後,由於小時候生存環境的問題,很多人受討好型人格的困擾。

在職場中,面對領導和同事,時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實際上,這樣對自己的發展是不利的。

人類的心理,都是恃強凌弱,如果你表現的過份弱小,並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而只是在別人的眼中和你的內心種下一顆種子,那就是覺得:

你不配

你的工作能力,就得不到更好的認可。


2、千萬別相信“大器晚成”


進入職場,不要相信“大器晚成”。

對自己,要從嚴要求,把自己放在你想得到的,那個更高的崗位的標準,去要求自己。


我第1個公司的老總,33歲,就成為了這家證券公司的董事長。如果你在同樣的年齡,還在被別人叫著小劉、小李,小王,你自己還心安理得,那這就是很大的問題了。

如果你真的大器晚成了,99%的可能,你會發現,你之所以一直沒有成為“大器”,只是因為你之前一直在走彎路。

只要路子對,你又積極努力,成功需要的時間是等同的。


你不是搞科學研究,市場經濟下,不存在別人的領域,3年成功;而你的領域,需要幹10年的。

如果你是這樣,一定是你的領域選擇錯了,或者你的努力存在問題。


3、掙錢不可恥,掙不到錢才是


現在很多老闆或者職場老油條,會對你說:小夥子、小姑娘,不要在意金錢,要多歷練自己,提高工作能力。

這本身沒錯。


但是,一切不以掙錢為目的的提高能力,都是耍流氓,

不要被老闆洗腦了!

你在剛入職場20多歲的年紀,可以合理合規地掙錢,就是你最好的能力。

如果你的能力,不能變為金錢,那要如何體現出你有能力呢?

一個好的銷售,你只有掙得多,你的能力提升的必然快,你才會有更大的平臺背書,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如果,你能抓住互聯網的風口,積極做一些工作之餘的副業,能夠掙到錢,這必然是你綜合能力的體現呀!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骨子裡看不起賺錢的人,其實還是受了,幾千年傳統重農輕商思想的影響。

掙錢,本身就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

如果你能夠做好這件事情,你就一定能做好其他的事情,不要讓自己被道德綁架。


ok,今天就先聊到這裡吧。

有任何疑問或者你想繼續深入瞭解的內容,可以留言評論告訴我

邀請你花1秒鐘關注我:)

以後看大學生、副業賺錢、職場成長乾貨就更方便了

作者:申壹,職場萌大叔,兼職老司機。混過TOP10證券公司總部、國企、500強人力資源。LinkedIn (領英) 專欄作者,多家職場平臺撰稿人。


職場申壹說


老好人未必招人喜歡,要學會拒絕

剛參加工作不久,公司來了個新人小芸,可能想著剛入職場,保持謙虛低調、助人為樂總是好的,所以除了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外,同事委託的事情她也會盡力幫忙。

當時有個老員工與她的工位相臨,經常聽到她對小芸說:

“我正在搞個材料,麻煩你幫我貼個發票吧。”

“我馬上要去開個會,你幫我把這個快遞寄一下吧。”

“我有個報告做好了,但是家裡有點兒事要提前走,你幫我檢查一下還有沒有錯別字吧。”

小芸可能覺得這些事也就是舉手之勞,多幫同事可以增加情誼,所以從來都不拒絕。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有一次老員工又讓她幫忙看材料,看完後提交上去,上司發現了一些問題,找那名老員工談話,可老員工竟然直接告訴上司是小芸負責檢查的,剛好被路過的小芸聽到了,鬱悶了好幾天。

由此可見,有的人找你幫忙根本不會領情,也不會想著回報,反而會形成依賴,更可氣的是,出了問題還會把責任全部推卸給你。

目睹了整個過程,也就從那件事後,我就深刻地明白了:

在職場中不必總當“老好人”,要學會拒絕。

 幫助人是你的情分,不幫是你的本分。

 有次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說他幫同事佈置牆面,往牆上貼字,結果主管經過看到了,訓斥他這不是他該做的事情,他覺得幫了別人還被批評,太不公平了。

可我覺得他做的事情主管都看在眼裡,這麼說顯然是他幫了別人做人家該做的事,而耽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肯定被訓斥也情有可原。

如果做完自己應該做的事,偶爾幫助同事一兩次,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因為總當“老好人”,而連自己要做的事都完不成,那就說不過去了。

適當拒絕可能是跟同事相處最有效的方式,不懂說“不”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各種煩惱,還可能耽誤自己的本職工作和休息時間,也得不到別人應有的尊重。

 著名作家艾小羊就在她的新書《活成自己就好了》裡提到:

拒絕別人要乾脆,不要害怕給別人留下薄情寡義的印象,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之間的交往,根本上升不到情義的高度,而是在規則之中運行,規則是檢驗靠譜的唯一真理,能做就全力以赴地開心去做,不能做就第一時間通知對方,是成本最小的人際交往規則。

在職場中不必總當“老好人”,要學會拒絕,這大概是工作以後,才明白的道理



圓桌保典


01.偉大,都是熬出來的。——馮侖

36歲的王嵐是某基金公司華北地區的總經理,23歲從一名實習生開始,在這家公司工作了13年。我問她,是怎麼一步步從最基層走到總經理位置上的。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都是熬出來的...”

在工作的13年裡,她在實習崗位上努力學習,在銷售部門任勞任怨。公司內部經歷了兩次高層調整,每次調整,大量中層領導跳槽,並帶走一批老員工,但她都選擇留了下來。每次公司管理崗位人員的離去,對公司經營造成衝擊,但也給了她升職機會,最終成為華北區的總經理。

02.1萬小時定律。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一個人只要在某一領域上堅持3年半的時間,那他一定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王軍最近又辭職了,這是他5年內的第三份工作,而每次他的離職理由都可以歸納為:公司管理不好,行業發展有問題,自己對工作內容感到無聊。

我問他,公司管理不到位,那公司為什麼不去改變?難道那些工作十幾年的同事看不到問題?

行業發展有問題?你從哪裡瞭解到的這些信息?同事?網絡?還是行業專家?

關於工作內容,你剛進入這個行業,難道讓你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不把最基本的工作做好,又怎麼會給你更有挑戰的任務?

王軍語塞。

有太多的年輕在沒有時間積累的情況下,就對公司、行業發表評論,這顯然是不全面,缺乏事實依據的。1萬小時不一定能成為大師,但可以讓你較為深入的瞭解到行業或者公司的實際情況,從而才能客觀的做出正確判斷。

03.選擇大於努力。

大學時期,同學們水平都差不太多,但畢業十年後,很多不如你的同學可能混的比你好,這其中更多的是他們選對了行業,選對了公司。

雷軍名言:“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這不僅適用於投資選擇項目,也適用於個人選擇事業。

職場人生百態,分享自己的一點感悟,希望大家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加入討論。

職場混子哥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在工作中有兩句話是認證得有道理的。
一,“是騾子是馬拿出來溜溜”,這句話從小家裡的老人總喜歡拿來說,激勵我們使勁幹活,當我們想偷懶不想做的時候,請將不如激將,就說這句話,讓我們姊妹來比干勁,小時扮禾插田時老是望不到頭,沒有一點動力時家長就用這招了。你讀書了,不想使勁讀,洩氣時家長也用這招讓你跟同學互相攢勁加油努力,老師有時也用這招呢,讓你衝刺多少份,不鬆懈。工作了,老闆又用這招了,那麼多員工,也就真的是騾子也好,馬也好要拿出來溜溜了,1,老闆他會看你工作態度認不認真。2,他會看你辦事負不負責,出錯率,誤差多少。3,他會看你辦事效力如何,是雷厲風行還是拖拖拉拉。4,他要看你做事結果,拿不拿得出手,合格率又是多少。5,他會看任務完成情況,能不能百分百完成任務。


二,還有條諺語也講的很好有哲理,那就是這句話:
“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小時候在家裡大人常說,做事要隨東家的意願,東家不滿意你做了白做,記得那時候,我細哥最貪玩,當然他做事也非常快,但是他就是不服從家長調令,捱打捱罵是家常便飯的事。
現在在工作中,那麼多東家,當然現在是老闆了,更加不能盲目瞎幹了,不認真做事,不服從領導安排,就是不尊重老闆了,他會買你帳嗎?各種形形色色的老闆都有,輕的是旁敲側擊,重的是一頓批評,訓斥,有的可能還會與工資獎金掛鉤了。
“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確實如此。以上就是我想講的,代表個人見解,供參考。作品原創。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1d72960713a42129b65107d509ca4c3\

娜麗娘


【可知大叔聊職場】有幸回答「有什麼話是你工作以後,才覺得絕對是真理?」

從職場鮮肉變成職場大叔,青春不在。

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們都曾經叛逆過,總覺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殊不知,別人曾經說的在自己身上一一應驗。

好好讀書不是為了證明比別人強,是為了自己可以有更多選擇。

讀書的時候,總覺得學習苦,智商不如人,給自己找了N多理由,任憑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也都沒有讓自己真正全力過。

哪怕是大學,幾乎同樣水平的人聚到一起,可再次出現了差距。有的人入學開始,以學習為己任。有的人,渾渾噩噩,能把畢業證拿下來就已經很不錯。

畢業後,才發現那些努力的人選擇確實多了很多,起點高,結果也不錯。

當然,不讀書的也有混的好的,可這個不是一個維度上的比較。

在職場上,又是到了另一個戰場。欠下的總是得還,總是得去補。因此,變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學習,這裡又充滿艱辛。加上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估計會有很多人來說,如果回答從前,即使再累也要付出最大努力去學習吧。

你若不強,弱給誰看

小時候開始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有困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找爸媽,總是有人為我們兜底,為我們錯誤買單。

可是,到了職場裡後,我們不但不能去和父母說自己的遭遇,連在大家面前流眼淚都不行。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電視片段:說是一個女孩兒去應聘記者,但是由天氣原因,出現了大暴雨,女孩兒渾身髒兮兮的,“狼狽不堪”的去面試。被面試官直接錄取,面試官說“她是唯一一個到來的面試者,記者就需要這種精神”。這個女孩興奮之餘,才想起沒有吃飯,於是便吃起了麵包。不料此時,爸爸的電話來了。

爸爸問:“在哪呢?吃飯沒?”

她強忍淚水說:“吃著呢,和同事下館子,吃好吃的呢”

她爸電話裡說:“別噎著,喝點水。”

這時她詫異的回頭看到了爸爸,淚水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這個場景很多人都似曾相識,多少有些相同經歷吧。我們忍飢挨餓,住最差的房子,活出了堅強的自己,再委屈往肚子裡咽。

職場裡,從不相信眼淚。

我們若不強,又弱給誰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們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離開了象牙塔。

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知識、學歷、能力以及自己不斷的努力,3年當主管,5年當經理,8年當總監。

我們認為,公司可以重視人才,有公平的文化,精誠團結。

可後來就發現,學歷只是入場券,學的東西大部分用不上,領導都比自己學歷低,再努力也只是加了一點分而已。

深深的明白,就像要我們跟泰森打拳擊,再努力,如果別人把你當對手,根本就挨不過一下。

我們被現實所拍打,不斷清醒。我們在職場裡的理想,如果能不被生活所磨平,那就真的是太幸運了。

寫在最後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

成長就是這樣,痛並快樂著。

我們得學著接受這個世界給我們帶來的傷害。

然後無所畏懼的長大。

沒有人完全能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無非是在不斷試錯中,及時止損而已。

曾經那些真理,被自己一一驗證。

但是過來人分享之後,還是不想過多的給年輕人說教。

因為,平平淡淡的人生又有什麼意思呢。

我是@可知大叔聊職場 10年上市公司崗位經驗,專注職場倫理分析解讀。


可知大叔聊職場


本人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當從事四年的酒店管理轉行到市場營銷 。這期間真的明白了很多人際關係的相處方面的真理[靈光一閃]

1、面對客戶 ,“數據是死的 人是活的”那麼我們要用所學去計算出人家想看的結論,瞭解客戶想要什麼從而去達到對方的要求。

2、人際交往 要懂的如何去與對方感同身受,這裡就不是單一的針對客戶,還有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朋友 親人都需要去與他們感同身受,比如;去體驗她們的悲觀和快樂的情緒,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上等等 去感受他們的感受才能知道他們要什麼。

3、對於市場營銷 銷售這個崗位來說就是憑本事吃飯,那麼在公司裡同事是戰友亦可能是敵人,複雜的人性面前,你的優秀在 遠距離是羨慕 而近距離是嫉妒。所以如果你工作中遇到了問題 你就要認真的想想“你動了誰的奶酪,問題就出現在誰身上”這樣去尋找,就能很好的對症下藥。

4、交易是交易 而交情是交情

工作和生活是要適當的分開的 具體你應該怎麼去分辨生活中的交易和工作中的交情,還是需要自己去體會的

最後 借用馬爸爸的一句經典語錄

“當你成功的時候,你說的所有話都真理”

平時看了很多道理,但是沒有親生體會是真的感覺不到這些所謂的真理。

把真理運用好 理論加實踐 你就是最優秀的 [耶]

要加油喲[互粉]



小麗姐姐


一、做難事必有所得。

借用了金一南將軍的一句話。做困難事,就算失敗了,但收穫了寶貴的經驗,每一次失敗都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而且因為困難,敢於嘗試的人少,能堅持的人就更少。所以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

二、感恩那個對你苛刻,嚴格要求的領導。

嚴格要求你的領導才是好領導,寬容等於縱容,放任等於放棄。凡是給員工提供舒適圈的企業,最後都死的很慘。

當你認為工作已無可挑剔,但你的領導總能找出各種各樣問題,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多一個人替你把關,總能減少範錯的機會。

領導的嚴苛,高標準,嚴要求,是在逼著員工成長,而人才都是逼出的。不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麼牛X。

三、企業請你來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如果你解決不了問題就是失職,若連問題都發現不了,那你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能者上庸者下,讓製造問題的人消失,讓抱怨的人下課。


沙灘曬暖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水木清華76318705


不是這個世界太挑剔,而是挑剔才能讓真正專業的人走的更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fd4b7645cc14b2bb9c8900a5dfcdfb1\

杜子騰vlog


回想工作以來,有些話確實是真理。比如:

1、“言多必失”。在工作中話越多的人失去的越多;牢騷話多的人肯定沒有晉職提工資之類的好事降到你頭上;話多的人說錯的機會也多,領導老是聽到你的聲音,久而久之會認為你是個不可靠之人。

2、”借錢是友誼的測試劑”。只要你開口借錢,你一定會感嘆人生,認為自己是白活了。所以,不是萬不得已,千萬別去借錢。當然,只要你開口借錢,真正的朋友就知道你是萬不得已。

3、“鋒芒太露易折”。年輕氣盛闖勁足是好事,但要注意露的方法和時機。一不留神顯露本事,有可能招敵太多。

4、“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

5、“任何時候都不要自以為聰明”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啟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