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社保1.0倍和0.6倍,同工齡開資是怎麼個比例?

陶佳奧


按1倍和0.6倍繳納社保,工齡一樣,養老金是相差多少錢呢?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其實你的意思是,養老保險繳費按100%和60%基數來繳納,養老金分別是多少,100%的基數拿到的養老金是60%的多少倍呢?

我們簡單來算一筆賬,就可以很清楚地瞭解到到底相差多少錢。

假設你們的工齡都是15年,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都是15年,當地平均工資為4000元。

那麼,按照100%繳費的繳費基數是4000,靈活就業者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20%,所以每月繳費是800元,其中,8%進入到個人賬戶,也就是說,320元進入到個人賬戶。

按照60%繳費的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2400元,繳費比例同樣是20%,每月繳費是480元,其中192元進入個人賬戶。

知道了,這些我們分別計算一下,100%繳費和60%繳費能拿到多少養老金,養老金包括兩部分,第一,基礎養老金,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個人指數繳費工資)÷2×15×1%

100%繳費的基礎養老金=(4000+4000×1)÷2×15×1%=600元。

60%繳費的基礎養老金=(4000+4000×0.6)÷2×15×1%=46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

100%繳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320×12×15÷139=414

60%繳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92×12×15÷139=249元。

綜上所述,100%繳費養老金拿到1014元,60%繳費養老金拿到714元,多出300元。這就體現出了多繳多得。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在我們國家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從60%到300%的社平繳費基數中,任選繳費基數作為自己繳納社保的依據。

如果我們選擇60%社會平均基數繳費,當年的繳費指數就是0.6,如果一直都是這樣的比例,最終平均繳費指數也是0.6的。不過,如果我們10年按照60%基數繳費,10年按照100%基數繳費,那麼我們20年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8。

繳費指數1和繳費指數0.6在養老保險待遇上有什麼差別呢?

養老金計算公式

目前,全國相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普遍是1992~1996年前後建立起來的,在此之前參加工作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國家額外發放的過渡性養老金,作為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補償。

首先,我們看一下基礎養老金。我們以20年繳費年限為例,根據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可以看到60%基數繳費20年,基礎養老金將是1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是按照100%基數繳費20年,基礎養老金是20%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差距並沒有6:10那麼大。可以說我們的基礎養老金有縮小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實際上是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錢數,然後根據每年國家發佈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發的利息累計而成。過去我們的繳費基數劃入比例是11%。個人賬戶記賬利率,2016年開始由國家統一發布近三年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分別是8.31%、7.12%、8.29%,比個人理財要強不少。

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由國家發佈的統一一張表,從40歲到70歲都有對應的計發月數。60歲退休是139個月,50歲退休是195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嚴格按照我們繳費錢數的比例計發的。比如,我們按100%基數繳費,每月進入個人賬戶400元,不管是以後計利息還是發個人賬戶養老金,都是以400元為基礎。而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每月進入個人賬戶240元,在退休年齡一樣的情況下,明顯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有100%基數繳費的60%。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非常麻煩,因為每個省市都不一樣。而且計算方法也是有所差距。

以山東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

過渡性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指數

如果我們在建立個人賬戶前繳費年限有10年,平均繳費指數是0.6的話,過渡性養老金就是7.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是1的話,過渡性養老金就是13%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因此,跟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比例是相同的也是6:10。相對而言,最關鍵的實際上還是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

有關結論

綜上所述,以上三項待遇合計才是真正的養老金。如果具體到每一月或者每一年的話,60%繳費待遇和100%繳費待遇之比是72:100。60%基數繳費可能更划算一些。

但是,提醒大家的是,由於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很快,實際上從投資產出角度講,繳費年限越早按越高繳費基數交越划算。

而且,養老金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只要我們繳費基數高,退休待遇肯定始終比繳費基數低的養老金要高,這是關係一輩子的事情。

所以,一般建議繳費基數要跟自己的承擔能力相適應,不要太高也不要主動降低。

有人喜歡抬槓,萬一沒有領取待遇就去世,豈不虧本?其實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非因工死亡的待遇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和一次性撫卹救濟金、喪葬費等待遇,雖然會虧本,但是也虧得不大。再說了,我們繳納養老保險不就是為了等待退休以後自己有一份養老金待遇嗎?去世的早,有關待遇還給我們自己有關係嗎?呵呵。哪種情況下,後悔的事兒總是很多的。


暖心人社


你是不是想問,社保按照社平的1倍繳費和按照最低的60%繳費(最低基數),再退休時候,同樣工齡的人,領取的養老金有多少差異?

首先,我們看看,退休待遇的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上年全省在崗月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記發月數(50歲-195、55歲-170,60歲-139)

退休待遇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由於是相同工齡,所以基本上的參數都差不多,唯一差的地方就是基礎養老金中的“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如果按照社平1倍繳費的情況,繳費指數是1,如果按照0.6繳費的話,那就是0.6,那麼帶入公式:

基礎養老金1 = (1+1) ÷2 ×繳費年限 = 1×繳費年限

基礎養老金2 = (1+0.6) ÷2 ×繳費年限=0.8×繳費年限

1和2比較,相當與繳費年限打了八折,就這些區別,還有就是個人賬戶會少一些,因為基數少一些導致的。


君子學以致其道


樓主你好,社保1.0倍和0.6倍,相同的工齡,得到了退休金,是一個什麼樣的差距呢?那麼這個問題。60%和100%的一個不同的繳費指數,對於自己的退休金待遇肯定是有所影響的。為什麼呢因為社保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是計算自己退休金待遇的一個主要條件,那麼這樣的一個條件確實是會影響到自己退休金的一個待遇的。

所以說,按照60%交費和按照100%交費的個人,那麼自己所能夠獲得的退休金待遇,也是有所不同的。具體相差多少錢呢?我可以在這簡單的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是按著15年來交費,自己15年期間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按照60%來進行繳納。另外一個人也是按著15年來進行交費,當然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按照100%來進行繳納。

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按照60%來進行交費的個人,大致可以獲得800元左右的一個退休金待遇。如果是按照100%的平均繳費指數來繳納自己的社保的話,那麼大致可以獲得1100元左右的一個退休金。所以說,這樣的一個退休金待遇就是他們二者之間的一個差距,但是根據不同的繳費年限,實際上繳費年限越長,最終兩個人的差距,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社保1.0倍和0.6倍,同工齡開資是怎麼樣的一個比例呢?社保所謂的1.0倍和0.6倍指的是我們養老保險的一個繳費指數,那麼不同的繳費指數將決定自己今後養老金待遇的一個高低,是跟我們今後養老金的待遇有一個直接的關係和因素。

那麼如果說按照0.6來繳納個人社保的人群和按照1.0來交納社保的人群,它實際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為1.0交費標準本身就高,自己所交納的費用也就多,那麼最終享受到的待遇也相對來說是比較多,大致計算的話,大概這兩種人群可能按照15年來交費的話,他們的差距可能會體現在三四百塊錢左右的一個水平上面。

所以說今後想要讓自己,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那麼在累計繳費年限有限的一個情況下,適當的提高自己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確實是能夠有效提高自己養老金的一個待遇,這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說了,你的這個平均繳費指數高,那麼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你的養老金待遇肯定是有所提高的。


懂社保


百分百交是1,百分之60交是0、8,差20%。


承鈞


很簡單1.0就是1元,0.6就是6角。


手機用戶59785329441


兩者僅相差300元,咋不是400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