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波斯帝國“萬人不死隊”:堪稱古代版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

近日,隨著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遇襲身亡,伊美關係緊張程度急劇上升,戰事似乎一觸即發,但伊朗領導層畢竟還是有智慧的,明白現在與美國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在分寸的把握上很到位,和平可期!

波斯帝國“萬人不死隊”:堪稱古代版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

蘇萊曼尼

我們今天並不談美伊局勢,談一談伊朗的古代史,伊朗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波斯帝國時代,可惜波斯帝國最終被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

波斯帝國(公元前553年—公元前330年),又稱阿契美尼德王朝,一個壽命長達200多年的強大王朝,不管什麼王朝,軍隊都是其維護統治的支柱,波斯帝國也不例外。

波斯帝國有一支被稱為“不死軍”(又譯長生軍、不朽者)或“萬人不死隊”的軍隊,這支軍隊的人數保持在1萬人,當戰鬥減員後,就會有精英遞補上來,這10000人是帝國最精銳的御林軍。

不死隊是強大的重步兵兵種,一般充當波斯王的禁衛軍團,他們的裝備是弓箭和矛。與現代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武裝難以比較,但在當時也是很強的武裝了。

波斯帝國“萬人不死隊”:堪稱古代版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波斯長生軍曾在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和大流士大帝的麾下征戰,而和平時期他們則擔任波斯皇宮的守衛。

一、“不死軍”的前身

不死隊的前身組建於岡比西斯二世後期,雛形是波斯宮廷禁衛軍中的持矛衛兵與長刀手,規模約在3800人左右,統帥由岡比西斯二世最為信賴的將軍馬哈庫拜擔任。

波斯帝國“萬人不死隊”:堪稱古代版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

描繪岡比西斯二世征服埃及的油畫

此人後在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中陣亡,統帥轉由其堂兄弟希司塔斯佩斯之子,即後來的大流士一世擔任。

二、“不死軍”極盛時期

大流士極富指揮才能,不死隊在他手中獲得了空前發展,他先從波斯軍中優選出經過戰火歷練,經驗豐富的老兵,與先前的宮廷禁衛軍成員合併,而後對其編制進行統一編排,不死隊總人數為10000人,下轄8個標準步兵千人隊、1個輕裝騎兵隊、1個快速戰車隊,戰車隊與騎兵隊人數均1000人,雖有騎兵和戰車兵,但還是以重步兵為主。

波斯帝國“萬人不死隊”:堪稱古代版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

大流士墓

與此同時,大流士一世對“不死軍”裝備進行了改良,步兵隊的標準配置有:每名士兵配備一支短柄矛,另有短匕首與弓箭,後改為專設弓箭手百人隊,步兵不再配備,鎧甲為青銅鍊甲,胸前鎧甲為整塊青銅圓甲。

騎兵隊裝備一柄波斯長馬刀,副武器為雙刃手斧與弓箭,與步兵不同的是不再裝備青銅鍊甲,而改由皮甲。

戰車隊的主體由160輛雙馬輕戰車組成,輪箍處設單刃刀,成員主要裝備為弓箭,副武器為匕首,著青銅鍊甲。

(1)鎮壓起義顯神威

不死隊新編成,就在高馬塔政變之時鎮壓巴比倫、埃蘭、米底等地起義,連續作戰19次,擒獲9個暴動首領,扭轉帝國瀕於瓦解的局勢,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了大流士一世手下最得力的部隊,一躍而成波斯帝國軍的核心力量。

(2)參與溫泉關之戰

“不死軍”參與的經典戰例有著名的溫泉關之戰,薛西斯一世時期,“不死軍”參加了遠征希臘諸城邦的戰爭,在溫泉關之戰中,不死軍殲滅了希臘斯巴達留守軍(斯巴達三百勇士),但沒有改變波斯最終戰敗的結局。

波斯帝國“萬人不死隊”:堪稱古代版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

溫泉關之戰

“不死軍”驍勇善戰,但畢竟人數有限,於整個戰局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難以起到決定性作用。

三、“不死軍”由盛轉衰

大流士三世當政時期,不死隊逐漸由盛轉衰,甚至走向沒落,當時。軍中官僚主義盛行,奢靡成風,戰鬥力大不如前。

更為糟糕的是大流士三世將不死隊安插在各軍營充當骨幹的做法,使得戰鬥力本已大幅下滑的“不死軍”雪上加霜。

亞歷山大東征前夕,這支曾經威名赫赫的“不死軍”已名存實亡,最終在高加米拉之戰中徹底覆滅。

試想這支“不死軍”強盛如昔的話,亞歷山大東征恐怕結局難料。

與歷史上“不死軍”相似的是霍梅尼創建的“500人團”,後來,演變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而其下轄的“聖城旅”或是另一種形式的“不死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