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醫生,我體檢CT檢查發現肺部有一個結節,是不是得肺癌了啊?!"

眾所周知,肺癌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均高居各類惡性腫瘤的第1位,每年導致死亡的病例高達140多萬。

由於肺癌早期診斷的不足,大部分病例發病時已屬於晚期,喪失手術根治的機會,而早期肺癌在胸部X光或CT中往往表現為肺部結節。幾乎每一週的呼吸科門診,都會有類似的病人拿著體檢報告,憂心忡忡地前來詢問。對於上述情況,我們首先不必過於驚慌,要知道肺部結節,並不一定等於肺癌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人體肺臟

什麼是肺部結節?

所謂肺部結節(簡稱肺結節),是指直徑≤3釐米的肺內類圓形或不規則型病灶。換句話說,只要是胸部X光或CT檢查發現肺裡面3釐米以下的病灶,都可以稱之為肺結節,而>3釐米的病灶則稱為肺腫塊。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研究發現肺結節的病因較複雜,多種肺部疾病比如細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局灶性肺纖維化、炎性肉芽腫、肺結核或腫瘤等均可導致肺部結節性病灶。正因為如此,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是肺癌。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什麼樣的肺結節最危險?

由於全球各個區域的人口學特點、環境的不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醫學指南對肺結節病人的風險分級各有區別,但幾乎都大同小異。

以《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為例,並結合美國的相關指南,高危的肺結節(即肺癌可能性最大)具有以下7個特點:

  1. 年齡大於50歲:年齡越大,發生肺癌的概率越高;
  2. 長期吸菸:特別是戒菸時間小於15年、每年吸菸超過20包(包括曾經吸菸);
  3. 結節大於1釐米:結節越大,惡性概率越高;
  4. 結節數目不超過4個:臨床研究發現原發性肺癌大多數為單個孤立性病灶,而多個病灶尤其是數量超過4個時,往往是肺部炎症性病變。
  5. 胸部CT提示結節有分葉或毛刺等惡性表現
  6. 致癌物暴露史:比如經常接觸石棉、工業粉塵或揮發性重金屬等;
  7. 家族中或本人罹患過惡性腫瘤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查出肺結節,該咋辦?

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題目所說的"體檢發現1個2釐米的肺結節"的情況,先不要驚慌,自己先評估一下是否屬於高危結節,也就是說有無合併危險因素,比如結節性狀、吸菸、年齡、家族史或職業暴露史等。

  • 高危結節:條件允許下可以做PET/C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進一步診斷,也可以直接細針穿刺結節進行病理檢查或者手術切除,首選胸腔鏡下微創手術。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 非高危結節:建議3~6個月複查1次低劑量胸部CT,如連續2次無變化可每隔1年複查1次。千萬不可放鬆警惕,當結節變大、出現分葉或毛刺等惡性表現時,應考慮手術切除。
體檢查出1個2釐米肺結節,離肺癌還遠嗎?要知道肺結節≠肺癌

最後,隨著老百姓健康檢查的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肺結節會被我們發現。當某一天拿到體檢報告發現自己查出肺結節時,先不要害怕,應進一步諮詢呼吸內科或者胸外科醫生,制定下一步診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2017年Fleischner學會肺結節處理和測量指南簡介及應用情況[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8年15卷2期100-103頁.

2. 肺結節評估四大指南比較分析[J].《中國肺癌雜誌》,2017年20卷7期 490-498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