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是90後,發現身邊同齡人基本都不會選擇喝白酒,為什麼大部分80之前的人喜歡喝?

買買菌愛吐槽


時代和經濟發展產生了變化。以前的城市人口大多數都是單位職工,缺乏娛樂和社交活動。喝酒是為數不多的簡單娛樂和社交活動。而且周圍人很多也都是一個單位的,生活圈子比較小,需要靠菸酒來達到加深感情,潤滑關係,開拓社交圈子的目的,所以那時很多年輕人哪怕自己不能喝酒不能抽菸,為了社交和生活也不得以去學著抽菸喝酒。

社會發展以後很多年輕人已經不需要社交就可以活的很好,比如是自由職業者等等。認識的圈子基本都是真正的朋友,可以本性流露,想喝就喝,如果習慣差距很大也就玩不到一起了。而且很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平時很忙,如果不喜歡社交有點時間就宅家裡睡覺或者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喝酒這種事情就後繼乏人了。等有老婆孩子了喝酒就更難更少了。


陽光私募Mike吳


我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我三十歲之前,認為天下怎麼會有人喜歡喝傳統白酒,又辣又燒心,是不是腦子壞了。那時候我泡夜場,喝調製出來的雞尾酒,在夜宵排擋喝大量的啤酒,上班喝咖啡,喝到要戒咖啡的地步,到了手邊沒咖啡就無法工作的地步。但到了四十歲,我基本不喝啤酒了,要喝也只喝少量的喜歡的精釀,也不再喝那些假洋酒調製出來的雞尾酒,洋酒也僅限於那些偶爾才能喝到的高檔洋酒,且僅限於品嚐。而且白酒從清香型慢慢喜歡上了醬香型。咖啡幾乎完全不喝了,辦公室也把咖啡機換成了一個保存綠茶小冰箱,最近三年開始把綠茶也換成紅茶,最近開始接受武夷巖茶。所以,喝酒,喝茶,真的是年齡決定的。


㐉㐉㐉


本人86的。好酒,也不算上癮。年輕大學時期都是乾啤酒。年輕氣盛,一杯一杯的幹才是氣勢。剛參加工作,好紅酒,剛有點錢,感覺學學電視裡蠻有意思。不久就會發現,喝酒之人喝紅酒很雞肋,一,喝啤酒一樣幹吧,受不了,和白酒一樣抿幾口吧,沒意思。二,進了社會你不難發現,國內紅酒99.9的紅酒是假的,劣質的是勾兌的。稍好點的是參牛血的。本人溫州華僑之鄉。國外帶回來的紅酒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假的。所以紅酒喝了一兩年就放棄了。現在三十多歲了。發現白酒才是喝酒之人首選。我爸也喝白酒,所以家裡都自己做很多白酒。兩父子倒一杯。抿幾口。扯扯家常。出去三五同學好友,倒一杯。故事配酒,不在乎好菜佳餚。最後,白酒不喝醉的情況下,比啤酒健康,起碼尿酸比啤酒影響低一點。當然三十多了,不是生意應酬的話也不會喝醉的。所以上了三十,故事配一杯白酒,快哉。


雙子星7573


公司年會或者聚餐每次都是飛天茅臺,有次老闆帶朋友來,一起聚餐,他朋友問我酒量怎麼樣?小夥子要多喝點,一口喝了半杯下去,砸了咂嘴,說味道有點甜,後續這個喝白酒有點甜的梗,從17年到現在,只要每次帶了茅臺來,總是會被他們提起,說只要是我喝出甜味的,肯定假不了😂


混沌的傻小子


我7字頭,以前喜歡喝啤酒,最高峰一人一次一箱24瓶,喝了只上一次廁所。有一次遇見一位老中醫80多歲,說白酒少喝一點問題不大,啤酒最好不喝,一瓶瓶灌進去太傷身。我當時不以為然,自從40歲以後突然感覺啤酒越來越難下嚥,後來基本上只喝白酒(半斤)啤酒最多不超過2瓶。現在回想那老中醫的話不無道理,啤酒涼性太大正是中醫大忌,年輕可以扛住,年齡大了就吃不消,所以啤酒比白酒更傷身。


用戶8868616809478


九零後,喝的紅酒大部分是假酒。白酒的假酒雖然便宜但喝了之後很不舒服,而真的的白酒價格太貴(我本人喜歡今世緣10,批發價180一瓶),而紅酒的假酒卻不存在喝了難受的情況,因為紅酒度數低,正常就13度,比烏蘇啤酒稍高。拼多多上的紅酒99%都是假貨,基本都是90後買的。我雖然是女子,但不喜歡紅酒,覺得那只是水果酒精飲料,白酒才是真正的酒文化之頂峰。九零後整體風氣女性化,少有陽剛之氣,沒膽子喝白酒或不以喝白酒為榮。

(這幾種酒我經常喝,家裡也常備,我父母酒量都很好,分別是頂級賴茅(真正的茅臺),43飛天茅臺(53度3000多一瓶,太貴),江蘇今世緣10(綿柔至極,大麴濃香型),法國拉菲紅酒,山西白汾酒(清香型白酒之王),最後是貼了茅臺名子的垃圾貨,失格)。








廣西佈政史司


我90年初的,從孃胎裡早出來幾天就是80後了,現也已為人夫為人父。作為一個八零九零分界點出生的人,我也有些體會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覺就是90年代以前的都比較務實,在乎人與人之間的的關係和情感,其中80後比60,70後多了點狂氣,少了點踏實,而到了90後,個人感覺92年之前的,跟85後差別不是很大,都有80年代末期的氣息,92年以後的就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明顯變得更加網絡信息化,表面形式化,多了份書生氣,少了份剛強勁,對於人類之間的情感體會的不夠深刻,比較佛系,不爭不搶,走一步算一步,似乎缺少了那份為了生活而奮鬥的信念。字數有限,先說這麼多,沒有褒貶之意,沒有誰對誰錯,僅是個人的一點小體會,時代在變化,人也在變化。


段風2020


看了很多回答,各抒己見,但是我可以負責任告訴大家,國內瓶裝白酒百分之九十是勾兌的,而且在這百分之九十當中有六七十是假酒,所謂的紅酒就更不用說,假的不行,我做貨車司機去的知名品牌的酒廠親眼所見,酒精,水,香精還有很多種液體,勾兌灌瓶,所以我不喝瓶酒,只喝老百姓家裡自己釀製的純糧食酒,別跟我說這個超標那個超標的,個人覺得就算超標也比喝那些不知道是什麼的液體要好


大財哥76


我是80後,從小接受的教育裡面摻雜的就是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父輩們也是喝的白酒,所以都是燻出來的。那種喝白酒的豪情壯志遠非其他酒類品種能感覺到的。九十年代末剛上班,別管什麼白酒,幾塊錢一瓶,十幾塊一瓶,人數加一,或者直喝到天昏地暗。後來慢慢換啤酒,練攤,每人屁股底下坐一箱啤酒,是打底的,喝完這一箱才開始集體遊戲,啤酒白酒紅酒就沒準了,經常性的三中全會。這幾年奔四,慢慢的沒人那麼喝了,年齡大了酒場也少了,都開始喝一兩百的高度酒,全都是50度往上的,喝酒也不再是亂七八糟的場合了,主要是要好的哥幾個,聊聊天,也不在沒命勸酒,整個量也都把握在人數加一瓶的量,最後誰覺得不過癮再開幾瓶啤酒漱漱口就結束了。

90後出生的年代,開始走小資路線,骨子裡覺得來點啤酒,紅酒,咖啡,好像好高級的樣子。再有就是嘗一嘗江小白之輩,難喝的要死。主要還是大環境不同了,各種文化激烈碰撞,男孩子好像越來越流行陰柔之美,就像煽過的小馬駒,野性不在,烈酒也就難以接受了。我這隻說一個大概的感覺,並不代表所有人,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鄉下農村大老粗一枚


為啥我十幾歲就開始喝白酒,,第一次上酒桌未滿十六歲喝了一斤六兩。當然醉了。後來隨時喝一斤多點,,抵擋的高檔的都喝,,曲香濃香醬香清香純白酒等等,,重慶那時候低端的,,江津老白乾,,永川高粱酒都是63度喝下去就像刀片在刮喉嚨,,吞下去就像胃失火了,,然後好點的酒有鴨溪窖尖莊二曲頭曲特曲全興劍南春竹葉青五糧液茅臺那時也不貴,,後來在辦公室酒量也是第一,,白酒啤酒都可以喝,,但是後來,,特別是最近八年,,我基本上不喜歡喝白酒了,,平時都是啤酒,,紅酒也不喜歡喝,,偶爾黃酒,,冬天基本上喝泡的人參酒。

其原因是白酒漲價之後,,市場上一百元以下的白酒都不好喝,,特別是那些茅臺鎮出的雜七雜八的散裝灌瓶酒,,還有我特別不喜歡喝什麼純糧食小酒廠釀造的散裝白酒,,沒得香型,,度數又高不安逸。

現在甚至瀘州特曲茅臺我喝,,也覺得不好喝。我還是喜歡啤酒,,當然冬天基本上還是要喝泡的人參酒。

低端白酒太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