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公轉私,私人賬戶需要交稅嗎?

公司股東或者法人的個人賬戶,經常會跟公司的公帳發生往來。經常被記錄在其他應收款科目,如果該科目在一年之後還有餘額,稅務部門會認為這是變相的向股東分配了股利,要求股東繳納個人所得稅。不管公司賬上是否有未分配利潤。所以,一般的情況就是公司法人或者股東的賬戶餘額,在年底要平一次賬。


首先得明確公司為什麼要轉帳給私人賬戶,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是兩個獨立的體系,即便是公司的股東也不能隨便動用公司財產。但是,目前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還存在僥倖心理,公司的有些收入不入公賬,走法人個人賬戶,以為可以節稅,但其實這是嚴重的偷稅漏稅行為。

那麼公司給私人賬戶轉賬需要不需要交稅,要看這筆轉賬的實質到底是什麼,從而確定交不交稅。

一、大額轉賬監控。

目前的情況是,國家監管網絡逐步完善,稅務、銀行、公安等各部門數據共享,公司給私人賬戶轉賬金額較大,會被監控。

這源於《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的出臺,2019年1月1日開始執行。個人單日50萬以上,企業單日200萬以上的會被重點監控。

本來這些數據銀行都有記錄,現在設置了一些條件,一旦觸發就會被提高,重點關注。

二、公司給私人賬戶轉賬交不交稅呢?

這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

1、個人正常買賣交易轉賬。個人向企業銷售商品或勞務,可能涉及增值稅與個人所得稅。

2、企業給股東轉賬。利潤分配、股息轉賬,涉及20%個人所得稅。

3、股東與企業間拆借款。證據齊全可免稅,往來賬簿不明視同分紅收個人所得稅。

4、企業間交易,但通過個人賬戶轉賬。涉及企業所得稅少確認收入風險。


公轉私,私人賬戶需要交稅嗎?

三、大額轉賬監控是銀行的監管系統,稅務系統可以調取相關數據協助查補稅款。

而在銀行與稅務的合作逐步深化下,銀行對於大額可疑轉賬數據會定期推送給稅務局,由稅務局進行核查比對,從而讓稅收徵管網絡更加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