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單位只簽了一份合同,而且社保還沒有給交,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我就任性9


這種小CASE處理的太多了,沒有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勞動者不僅可以辭職,還可以妥妥地獲得經濟補償金及補繳社保。為獲得合法權益,有仲裁、投訴、起訴等多種方式維權。

為勞動者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履行,凡告必敗訴。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用人單位有過錯,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辭職,也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有過錯,就要承擔兩項不利後果:

  • 為勞動者補繳社保,如果逾期人社部門不同意補繳的,用人單位以現金形式補給勞動者,具體標準是:應繳納社保的個人部分。

  •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7條支付經濟補償金,舉例:A為單位員工,工作了4年3個月,用人單位一直未給A繳納社保,A提出了辭職,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和補社保,用人單位同意依法給補償金和補社保,A離職之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5200元每月,沒有超過當地社平工資的3倍,具體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如下:5200×4.5=23400元。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翻看勞動合同法第47條,也可以關注我後,聽聽我的專欄課程。

正是因為用人單位有過錯,所以勞動者只要一告,一定會勝訴。

勞動者要敢於、勇於用合法手段,奪回應得權益。

作為每一名勞動者,都要敢於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維護的方式還是比較多的。

1、協商

原則上來說,協商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獲得權益的方式,雙方好聚好散。

2、調解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基層的調解委員會,比如說鄉鎮、工會的調解組織等,是老孃舅的方式,往往效果也是好的。

3、投訴

協商或者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或者當地電視臺等媒體進行投訴。向媒體投訴,對用人單位來說是名利雙損的,對於勞動者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快的、獲得自己合法權益的方式。

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維權途徑,維權效果是比較直接的。

4、仲裁

仲裁的時效是1年,在這1年裡,都可以向當地的仲裁機構提起仲裁,過了一年,即使告了也沒人理了,這個是大家特別需要注意的。

5、起訴

起訴的時效是3年,如果說仲裁不受理,或者說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協商-調解-投訴-仲裁-起訴,是依次遞進走上來的,在某一個時間段採用其中一種方式就可以,不必要又協商又調解,又投訴又起訴。

以上,供參考。

動動手指【關注】我,企業管理諮詢顧問,勞動糾紛處理專家,每日分享職場洞見,戮力職場進階插上翅膀。越分享,越成長!喜歡就點贊,愛就轉發!真心感謝你的莫大鼓勵!

大凡田e洞察


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第一,從勞動合同上來說,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如果單位只簽訂一份,並且僅僅由單位保存,是違法的行為

第二,從社保繳納來說,《勞動法》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如果單位沒有為你繳納社保,你可以有兩個選擇。

一是可以與單位解除勞動關係。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解除與單位的勞動合同。

同時可以要求單位按照第四十七規定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補繳自參加工作之日起至解除勞動合同之日止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等。

二是可以只要求企業為你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而不解除與企業的勞動合同。

以上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塔羅小蘿莉


樓主你好,單位只簽訂了一份勞動合同,而且社保沒有給正常的繳納,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如果直接沒有建立社保賬戶,那麼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勞動仲裁部門有責任和義務來調查企業單位有沒有正常的承擔員工的個人社保,所以說我們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但是有些地區在申請勞動仲裁的時候並不能夠單一的,只憑借一個勞動合同就能夠申請仲裁。

而是需要一系列的程序,比方說申請勞動仲裁必須是三個人以上或者是5個人以上才符合勞動仲裁受理的條件,我相信。如果不繳納社保,那麼應該來講並不是企業單位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企業單位的員工都沒有繳納社保,所以說你可以和其他的一些同事共同來申請勞動仲裁處理。

當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你們的申請之後,他就會進行調查核實處理,如果情況確實屬實,他會責令要求企業單位正常來補繳員工的個人社保,同時在補交的過程中所產生滯納金的費用也應該一定由企業單位來承擔,所以說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確實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但並不是單一的通過自己勞動合同就可以解決,必須要經過幾名以上同事才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


懂社保


樓主你好,單位只簽訂了一份合同,而且社保還沒有交,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如果所在的工作單位沒有給我們建立社保的繳費,那麼首先應該由社保主管部門來調查核實和處理這個問題,並且有社保的主管部門來出具相關的通知,要求企業單位正常的來為員工補繳社保待遇。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通過勞動監察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爭議,因為勞動監察部門是屬於社保旗下的一個部門,他們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負責核查企業單位有沒有為自己的全員來正常繳納社保待遇,所以說你所在的企業單位只要是沒有繳納社保,那麼通過勞動監察舉報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爭議是比較妥當和有效的。

勞動監察部門那麼在調查核實的過程中,如果情況確實屬實,他一般會出具相關的通知,要求企業單位按照限定的期限之內完成員工的社保補交,補交的過程中如果因此而產生滯納金的費用,那麼也應該一併由企業單位來承擔,當然我們個人所承擔的費用就需要從我們個人公司當中扣除,或者說提前墊付給企業單位。這樣的話就可以完成社保的正常補交了。


社保小達人


作為專業人士,給你一些靠譜回答,

第一,按勞動合同法規定,你單位嚴重違法,必須給你雙倍工資補償並補繳社保公積金,你有權立即解除勞動合同要求賠償,

第二,你應該先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舉報立案,同時去勞動仲裁要求解除合同並賠償,以及雙倍工資,法院起訴,最好是仲裁你失敗或者單位不執行仲裁結果後再去

第三,你應該提交的證據,一工資條,有最好拿上這個,第一有效,根據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二,發工資的銀行卡半年詳單,去銀行打,如果現金就算了,第三,名片工作郵箱截圖,工作郵件截圖,公司工作文件,等等,第四,證人,五,手機通話記錄,這些都沒有?都沒有也行!直接去,勞動仲裁要求單位舉證的,比如打卡記錄,工資表,而且如果任何證據沒有,可以先等勞動監察大隊執法後,以勞動監察大隊處罰結果為證據,


奮鬥的菜頭


你好,可以,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屬於違法用工行為,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然後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等,同時可以向社保稽查部門投訴舉報,要求補繳社會保險?


陳小彬lawer


網友你好,我是樹皮哥,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1、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激納社保的,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2、以勞動合同法規定,提出接觸勞動關係,可以立即走人,並且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標準為工作1年,支付1個月的工資;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感謝支持;


樹皮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50ee6d19f1244458adb7852e6d981b6\

知足阿騏騏


現在很多民營企業都存在的問題,作為企業來說有的人在一個人能否在本企業中創造價值時間,才是決定自己能否得到應有回報。


周祿欽


必須可以,專業回答,記得點贊哦,你申請了他還要給你付仲裁費。我的回答很犀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