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國產電影的2019,太冷了。

看這張圖。

票房排名Top20。

少了什麼?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少了喜劇。

Top20中,唯有《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兩席。

少了續集。

《追龍2》以3億票房慘淡收尾,口碑票房雙撲。

同時,也少了魔幻IP改編、少了流量明星、少了種種賺一票就跑的假情懷真買賣。

但。

你再看看。

又多了什麼?

多了一個個既陌生,又瞬間爆紅的新名字。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流浪地球》郭帆,《哪吒》餃子,《少年的你》曾國祥,以上三位,剛好在今年接力完成國產新星三連擊。

年初,《流浪地球》收穫46億票房,開國產科幻的先河;暑期,《哪吒》“魔童降世”49億元,再踏國漫崛起高峰;年末,《少年的你》以黑馬姿態的15億元,力挽國產青春片頹勢......

2019於某些人是嚴寒。

但他們卻春意盎然。

為什麼?

憑什麼?

有些真話,不得不說。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技術狂熱

1977年,《星球大戰》上映。

電影院裡,一名23歲的卡車司機,被這個幻想世界震撼出了鼻涕泡。

當場決定,辭職,幹導演。

後來的故事你也知道,這卡車司機,就是今天屢次推動電影特效革新的技術狂人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的故事,也曾發生在郭帆身上。

做科幻是我個人的一個夢想

從小的夢想

也是因為想做科幻片才想當導演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夢想?

“你有夢想嗎”,絕大多數談起它,不過是名利的某種迴音。

但對這種有夢的人,絕非如此。

夢想不是眼淚。

夢想是不相信眼淚。

一個荒唐的結論,Sir聽了之後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不就是錢買技術的事?

且不說不到4億的投資與好萊塢同類型片相比根本不算啥,就算砸出同樣的錢,Sir敢說,那些人也拍不出《流浪地球》。

電影技術的進步,絕不僅僅是財力的體現。

更重要的——

是對技術的尊重。

而尊重技術的起點,絕非錢。

是老老實實的幹,幹,幹。

郭帆無數次說過,真正推動《流浪地球》,不是他一人。

是超過7000人的創作團隊。

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製作,100000延展平米的實景搭建。

這些統計數字,只是最基礎的。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預算其實捉襟見肘。

原想與好萊塢特效公司合作的郭帆,被“5-7秒要20萬美金”的報價成功勸退。

轉頭與國內公司合作,標準卻未放低。

全片2003個特效鏡頭,無不精雕細琢。單個鏡頭的最高修改次數,達到251次。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但更多的精力,是花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2007年,中國立項建造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選址貴州;2016年,建造完畢;2026年,正是通過FAST的觀測數據,科學家們第一次確認太陽中心核聚變加速。”

這些來自《澎湃新聞》後來披露的細節,你在電影看到麼?

電影只留下四個字:

木星危機。

但郭帆們為什麼還要吃力不討好。

為的就是“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截取之前任何一個單點進來,令邏輯自洽”。

都在談“國產電影工業化”。

工業,聽起來冷冰冰。

但當你打開真正的工業,實則是一出出熱血傳奇。

是一個個血肉之身,窘迫狼狽卻一直咬牙堅持。

去嗑,去磨,去熬。

去讓你燃。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對青年文化的洞察

談2019國產片,繞不開《哪吒之魔童降世》。

Sir以為,《哪吒》的大成,說白了就一句——

當代青年的成長圖騰。

老版《哪吒》其實“不是人”。

這裡的“不是人”,是他沒有常規的七情六慾,哪吒,其實更像某種理想主義的精神圖騰。

而新《哪吒》,則試圖在“現代人的人性”維度上擴展出新的空間。

吃人的封建禮數變成父慈母愛。

泣血的極致反抗變作熱淚盈眶。

這是新《哪吒》的冒險。

也許有人會不喜歡,但不得不冒這個險。

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

你可以在《哪吒》看出太多太多80、90,乃至00後的童年回憶。

Sir隨手舉例。

電影中想象力最炸裂的段落,當屬那幅《山河社稷圖》。

來自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而這首詞,導演周星馳曾經說過,是母親凌寶兒在家經常背誦的。

人物設計也有原型:

哪吒與敖丙雙生兄弟、反目成仇的設定,來自“絕代雙驕”小魚兒與花無缺;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哪吒母親殷夫人,希望能做到像《方世玉》裡的苗翠花,習武,大大咧咧但是有一顆“痴母心”。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 殷夫人:下次一定陪你玩到盡興

還有一個隱藏最深的……

夜叉。

哪吒和敖丙第一次見面,遇到一隻海獸叫夜叉。設定是電影一大笑點:口水有毒,鼻涕解毒

導演餃子親自對《Sir電影》承認,這靈感來自金庸的《神鵰俠侶》:

楊過和小龍女不是在忘情谷那兒中了情花的毒嗎,然後金庸那裡面提出的一句話就是,在毒物之旁三尺之處必有解藥。所以我們就想著解藥肯定是在夜叉的身上,口水已經被用了,然後就想到鼻涕了。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還有哪吒的黑眼圈。

一開始都被說醜,預告片播出後集體“真香”,這個造型,是餃子參考視覺系搖滾歌手設計的,符合哪吒另類叛逆的個性。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真別急著批判《哪吒》無腦娛樂。

想想,娛樂背後,難道沒順拐痛擊了當下種種社會問題?

比如“烏合之眾”,比如“誰來定義熊孩子”,比如“現代人的親情關係”。

爆款,不是幸運。

它一定隱秘而真實地呼應了當下最普世的焦慮。

我為什麼而哭?我為什麼而笑?我為什麼又哭又笑。

其實還是一個字,“人”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少年的你》最牛逼的地方在哪?

無它。

在於它“看見”人。

說句狠話。

今天許多國產片拍人,但其實一點都不尊重人。

在他們的故事(視角)裡,人,或者是誇大其詞的模特,或者是譁眾取寵的工具。

但在《少年的你》中,刨去那些勾人的劇情轉折,你真正被打動的,還是兩個(或者說一個),有溫度,有質感的人。

演員表現最具說服力。

易烊千璽的脫胎換骨,這個出場就夠了。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髒。

你什麼時候在一個偶像身上看到這種粗糙的創痛。

Sir還想誇一下週冬雨。

電影開場藏了很多插敘鏡頭。

除了第一幕朗誦,還有小北和陳唸的第一次相視。

但這並非二人第一次見面。

根據髮型,可以看出這是4年後,陳念出獄,小北去接她的場景。

陳唸的笑也能看出端倪。

Sir必須在這鄭重地第一次放圖。

——從大笑,到微笑,吸了吸鼻子,最後收斂了笑容。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周冬雨的表演,完全超出一個高中生的情感容量,近乎完美地詮釋人物之後的所有經歷。

而這一切,幕後功臣,就是曾國祥。

一個香港導演,竟然拍出瞭如此一部毫無港味的華語電影。

為什麼?

就因為他以感同身受的人的情感,貫穿於之。

麻煩記住他這個動作。

當週冬雨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表演。

她身邊人人都在鼓掌。

但只有曾國祥,把拳頭都快懟到周冬雨的臉上……

他知道,一個演員,想要的不止是欣賞。

除了自尊心的滿足。

她當下不經意暴露的脆弱,其實更需要直接的支持和溫暖。

所以曾國祥以一個朋友的態度為她打氣。

你看這樣的拳頭。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多像比給周冬雨。

還有他自己。

走心了。

什麼是走心?

你必須先有技巧(尊重理性)。

正如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說的——

在這個舞臺上,不是隻有淚水才是你們的武器

2019電影排行榜,這三個人改變了去年華語片的格局


但更高級的走心——

又建立在技巧之上。

既有對技術的狂熱,又有對文化的洞察,最終,讓理性與感性自然歸攏,與那個“人”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